第11章 邵武戰役(十)

“呂統制,窮寇莫追啊!”一個參謀攔住騎兵旅統制呂日亮的馬頭,勸阻道。

“哼,窮寇,什麼叫窮寇?許大人說了,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撤退的軍隊不是窮寇,但沒有一支潰散的軍隊能夠組織起反擊力量,你看看這些潰退的元軍,他們怎麼麼來阻擋我們。靠那幾百個蒙古人能行嗎?”呂日亮豪情萬丈地指着四處逃竄的新附軍,“許大人說了,要乘勝追擊,宜將剩勇追窮寇。要追得他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不要給他喘息的時機,讓他們以後見着我們光復軍的旗幟就雙腿哆嗦。”

是的,現在建陽元軍的情況就是如此,糧草丟了,軍心散了,蒙古人騎着馬逃跑了,即使孫武在世也不可能把那些新附軍敗兵聚在一起再戰。

蒙古人的自尊,讓帖木兒無法接受眼前的事實。也無法承認指揮失誤。從得到光復軍大舉北上,連續消滅了邵武三面的元軍,把邵武圍得鐵桶一樣的消息,他便當機立斷率軍撤出了建陽,向福州退去。在路上被教導旅所阻擊,損兵折將,要不是教導旅主動放開了大路,恐怕還要打上幾個時辰。好容易衝殺而出,後面又殺來了騎兵旅,幾輪衝擊之下,已經心膽俱喪的新附軍潰散了,周圍的蒙古武士也只剩下不到一百人。

全部人馬爭先恐後地向着福州方向逃跑,越跑越快,潰敗變成了崩潰,一發不可收拾。

自從攻入江南以來,蒙古軍經常以這種速度衝擊、追逃,每當戰馬撒開四蹄時,武士們都會發出歡呼聲與馬蹄聲相和。

然而,這次出了意外,蒙古軍也在潰散,並且是拋下僕從,拋下武器和尊嚴,沒命地潰逃。

成吉思汗的子孫西征,只用了兩萬人,就掃平了大漠和草原,向西幾乎一直到大海(多瑙河)。征服半個江南,忽必烈也只動用了十萬真正的蒙古軍。大宋官兵可以與漢軍對壘,和探馬赤軍爭雄,一見到蒙古鐵騎,只有一鬨而逃的資格。

帖木兒心裡在流血,他無奈地發覺,光復軍和以往對陣的宋軍不同,武器裝備不同,戰術戰法不同,精神面貌更是天壤之別。

原來蒙古武士眼中沒有對手,心中也沒有失敗。他們根本不畏懼死亡,生命對他們來說,不過是一場狂醉,一場縱情的殺戮。

然而他們敗了,敗得一塌糊塗,不僅僅是敗在了光復軍那威力巨大的武器上面,還有光復軍那種視死如歸的狠勁,那種無堅不摧的殺氣。一個個身材並不高大的宋人,就象突然脫胎換骨一般,渾身上下充滿了驕傲和殺氣。在這種視死如歸的殺氣面前,蒙古人堅持不住,更何況膽小懦弱的新附軍。

想到這裡,帖木兒渾身一哆嗦。

後面又響起了急促的馬蹄聲,夾雜着新附軍驚恐地嚎叫聲,光復軍騎兵旅以營爲單位,象大海的波浪一般,不斷吞噬着潰退的元軍,一浪接一浪,毫不停歇。

………

“大人,建陽元軍已被擊潰,元將帖木兒只領着十幾個蒙古親衛逃跑,我軍大獲全勝。”參謀趙大光興高采烈地念着最新戰報。

“大人,爲什麼不全殲他們,還放跑這些傢伙?”藍中太有些不太滿意地問道。

“幾條喪家之犬,讓他們跑到福州,嚇嚇王積翁這個膽小鬼,這對我們以後可能更有好處。”許漢青笑着解釋道。

“對了,大人您不是還答應給我半個山地旅的嗎?不會忘了吧?”張天河諂笑着湊了過來,談到兵力和裝備,連這麼穩重的人都變了樣。

“沒忘,瞧你那副樣子,不過我可沒說過給你一半啊!”許漢青橫了他一眼,“你可別漫天要價,給你一個營,裝備給你一半,這樣滿意了吧?”

“滿意,滿意。”張天河忙不迭地答應道。

“從你原來的人馬裡補充,重組成山地二旅,作爲你的重拳,剩下的俘虜立刻讓老部隊進行合編,下級幹部由光復軍中的幹部戰士擔當,趁着冬季的戰閒之際,廣泛開展“訴苦”和“清查”運動。另外新兵猛然間增多了,部隊的戰術素質必然會大幅度地降低,你們要馬不停蹄地在軍事上開展新式練兵,成立互助小組,在部隊中做到‘兵教兵,官教兵,兵教官’,通過互相交流各項軍事技能,協調部隊上下級的關係,提高部隊的軍事素質。”許漢青正色地交待道,遞給張天河一份早已制訂好的綱要,“給你,按照這上面說的好好去做,儘快把兵練好吧!”

張天河仔細地翻看了一下,擡頭說道:“這個東西說得很詳細,提拔作戰勇敢的幹部戰士、淘汰不合格的幹部;發動羣衆開展生產自救,建立地方民兵,將主力部隊中的老弱病殘淘汰下來轉入地方…這肯定是許大人您搞出來的吧?”

“這是大家一起搞出來的,先在你這試點,有什麼問題你就提出來,我們也好進行改正。”許漢青面有得意地擺了擺手。這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的方針政策,連小日本都能打過,對付蒙古人應該沒什麼問題。

“那我先去佈置一下,明天到新部隊裡看看效果。”張天河急匆匆地走了。

……

第二天,新成立的101師第一旅裡,張天河帶來了一個要飯的老人。

白髮蒼蒼的老人穿着一身破碎衣裳,身上還發出一股難聞的氣味。這讓新戰士們大多感到有些吃驚、厭惡,不知道今天要幹什麼。

“兄弟們!”張天河看了看疑惑的戰士們,笑着說道:“大家不要驚訝,今天讓大家聽一個故事!”說完禮貌地對老人示意。

老人的故事可以從蒙古人兵下江南講起,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些尷尬、膽小,以至於一些新戰士們聽得興趣索然、滿臉不耐煩。過了一會,老人開始一邊說一邊流淚了,從建康到邵武是怎麼逃難,從兒孫滿堂到家破人亡,從小康之家如何淪爲一文不名、朝不保夕的乞丐,老人涕淚地述說着他的苦難經歷。

半個時辰過去後,因爲極度的激憤,老人的語氣不知不覺間,已經由侷促變得語無倫次起來,而第一旅的戰士們也由開始的喧譁,漸漸地變得安靜下來了,幹部戰士們大多瞪着老人發呆,還有些戰士神色複雜地緊緊握着拳頭。

許漢青、張天河、趙大光、藍中太等人遠遠地看着鴉雀無聲的第一旅官兵,最後又互相低聲嘀咕了幾句,這才都轉身走了。

下午,老人的現身教育擴大到了各個部隊,晚上,宣傳處又挑選出一些態度積極的本地戰士,由他們代替老人現身說法。什麼“我在新附軍中過的日子”“昧着良心使我很難受”等等,雖然不象後世的報告會那樣,稿子都是經過多次藝術加工的精品。但就是那些大白話,卻發揮出了難以想象的感染力。

連續三天的“現身說法”,使得新編部隊中的官兵關係大爲改善,那些光復軍老兵心裡也想道:原來在蒙古人手下也是很苦的。歧視慢慢減少了,新加入的士兵心理也大大安定了,部隊的凝聚力在迅速增強。

“他人待以刻薄,我待以寬厚!”許漢青語重心長地對衆將說道,“咱們不但要得到這些新兵的有用之身,還要讓他們徹底轉化成堅定的光復軍戰士,與咱們同心協力,患難與共。”

五天過去了,各項措施有條不紊地被執行下去。山地一旅本來就是一個超編的大旅,共有近五千人,分出一個營後並沒有傷到筋骨。山地二旅的人員也已經編制完全,因爲全都是光復軍中的老兵組成,除了一些山地作戰的技能和對新裝備的適應力還有待提高外,戰鬥力並不弱,這也彌補了101師擴編後人數多了,卻暫時沒有一支能獨擋一面的拳頭部隊的缺點。

第21章 新思路第6章 向前進,向前進!第32章 誘敵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16章 智取泉州(一)第47章 暴怒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16章 凝聚力第18章 以攻代守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27章 重心轉移第2章 “大國風範”第58章 決戰(下)第2章 興化遇故人(下)第18章 智取泉州(三)第7章 泉州城下(四)第4章 練兵第17章 決戰第18章 血戰第36章 上鉤第21章 潮州合兵第20章 《賞罰令》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44章 山東之戰第43章 海上決戰(五)第5章 斷然拒絕第7章 衆志成城第22章 建黨第43章 夜襲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1章 歡慶(上)第51章 反擊前奏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10章 無奈的選擇第4章 四步走第十六章第56章 攻取福州(下)第20章 窮途末路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54章 獲勝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37章 遼東戰事第17章 決戰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17章 決戰第15章 凱旋而歸第4章 泉州城下(一)第48章 黑虎掏心(二)第九章第35章 釣魚?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45章 關門打狗第2章 “大國風範”第25章 專利法第32章 誘敵第20章 《賞罰令》第21章 潮州合兵第43章 夜襲第14章 智取安溪第27章 深山秘密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19章 說教第11章 探馬赤軍第28章 攻城(三)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7章 衆志成城第44章 山東之戰第28章 分兵與分兵第20章 《賞罰令》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40章 爭輝?第33章 討價還價第51章 反擊前奏第29章 敗而不覺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2章 歡慶(下)第19章 奇遇(上)第36章 霸權主義第25章 當頭一棒第3章 邵武戰役(二)第2章 歡慶(下)第44章 殲滅計劃第22章 物權法第2章 籌劃第11章 探馬赤軍第17章 決戰第15章 大刀闊斧第50章 合圍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5章 言傳身教第2章 歡慶(下)第11章 戰前安排第14章 智取安溪第8章 傾心
第21章 新思路第6章 向前進,向前進!第32章 誘敵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16章 智取泉州(一)第47章 暴怒第7章 忽必烈的決定第16章 凝聚力第18章 以攻代守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27章 重心轉移第2章 “大國風範”第58章 決戰(下)第2章 興化遇故人(下)第18章 智取泉州(三)第7章 泉州城下(四)第4章 練兵第17章 決戰第18章 血戰第36章 上鉤第21章 潮州合兵第20章 《賞罰令》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44章 山東之戰第43章 海上決戰(五)第5章 斷然拒絕第7章 衆志成城第22章 建黨第43章 夜襲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1章 歡慶(上)第51章 反擊前奏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10章 無奈的選擇第4章 四步走第十六章第56章 攻取福州(下)第20章 窮途末路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54章 獲勝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37章 遼東戰事第17章 決戰第44章 海上決戰(六)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17章 決戰第15章 凱旋而歸第4章 泉州城下(一)第48章 黑虎掏心(二)第九章第35章 釣魚?第15章 臨安入城式第45章 關門打狗第2章 “大國風範”第25章 專利法第32章 誘敵第20章 《賞罰令》第21章 潮州合兵第43章 夜襲第14章 智取安溪第27章 深山秘密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19章 說教第11章 探馬赤軍第28章 攻城(三)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7章 衆志成城第44章 山東之戰第28章 分兵與分兵第20章 《賞罰令》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40章 爭輝?第33章 討價還價第51章 反擊前奏第29章 敗而不覺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2章 歡慶(下)第19章 奇遇(上)第36章 霸權主義第25章 當頭一棒第3章 邵武戰役(二)第2章 歡慶(下)第44章 殲滅計劃第22章 物權法第2章 籌劃第11章 探馬赤軍第17章 決戰第15章 大刀闊斧第50章 合圍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5章 言傳身教第2章 歡慶(下)第11章 戰前安排第14章 智取安溪第8章 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