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

對於趙國來說,趙丹就是大老闆,而在場的所有趙國大臣都是趙丹的打工仔。

大老闆表示我要講幾句,那麼打工仔們應該怎麼辦呢?

當然就是閉嘴,正坐,豎起耳朵靜聽。

趙丹邁步,走到了李牧的面前,接過了李牧手中的指揮棒。

“諸卿,這副輿圖,寡人將他命名爲世界全圖。我們的世界,就是這個樣子的。”

趙丹的語氣十分的肯定,肯定得不容置疑。

因爲他說的就是事實,這個地圖本來就是趙丹根據自己的記憶畫出來的。

“寡人的心中很清楚,在這一陣子裡,有一股風潮和輿論,覺得只要能夠將所有的諸侯國消滅了,那麼就足夠了,因爲整個華夏都已經被我們給征服了,我們已經不需要在繼續對外擴張了。”

趙丹說到這裡刻意停頓了一下,環視了一眼殿中衆人,然後道:“如果寡人沒有記錯的話,在座的諸位卿家之中也有這種觀點的支持者,對吧?但是寡人要告訴汝等的是,這種想法根本就是大錯特錯!”

“看看這個世界吧,諸卿!”趙丹的指揮棒用力的敲在了掛在架子上的羊皮地圖上,和羊皮背後的木架發出了啪啪的聲音:“這個世界是如此的廣大,廣大到即便是寡人消滅了其他六國一統了中原,寡人的趙國疆域甚至都不到這個世界的半成!”

趙丹將指揮棒北移,穿過了大漠一路向北:“這裡是漠北高原,也是匈奴人的老巢。只要佔領了這裡,那麼匈奴人將永遠臣服在寡人的治下,再也無法生出任何的反叛之心!”

趙丹將指揮棒西移,沿着西域一路向西:“這裡,這裡,還有這裡,他們都是塞琉古王國的地盤。這個國家人口衆多物產富饒,但是他們的國王卻因爲娶了一名王后而將原先的王后和太子廢掉。它的內亂已經是註定的事情,寡人只需要先征服西域,然後就能夠靜待塞琉古王國發生內亂,接着趁虛而入,消滅這個王國,讓華夏的榮光在西域照耀!”

頓了一頓之後,趙丹又看了一眼在場的衆臣,沉聲道:“諸位卿家可能覺得現在的中原地廣人稀,即便是不對外征服,現有的土地也足以讓所有的趙國子民高枕無憂了,對吧?但是諸位卿家有沒有想過,要是十年之後,百年之後呢?”

“寡人可以告訴諸位卿家,只要戰爭一結束,那麼最多二十年,寡人治下的趙國人口就會多出至少三成,最多五十年人口就要多出一倍,最多兩百年的時間,這些土地就會不夠用了!”

“既然如此,那麼吾等爲何不繼續開拓進取,爲吾等的後世打下一片大大的,一片足以讓他們存續幾百上千年的土地呢?”

“中原?天下九州?那對於寡人來說,都太小太小了!”

趙丹的話音一落,大殿之中就是一片安靜。

衆位大臣們臉上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顯然都在消化着趙丹的話。

趙丹的話還在繼續:“如果寡人沒有記錯的話,在場的每一位卿家,家裡都有不少產業吧?鋼鐵冶煉、羊毛紡織、漆園、煤礦、曬鹽販鹽,每一個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對吧?”

趙丹突然加重了語氣:“讓寡人再說的明白一點,其實汝等都需要大量的奴隸,對嗎?”

有權力的地方,就會有以權謀私,這是古往今來官場的必然規則,趙國自然也不會例外。

根據監察衛的暗中調查,除了李牧之外,其他所有的龍臺重臣無一不在暗中扶持着自己的家族產業,畢竟想要靠國家的那點俸祿就要維持自家的豪奢生活,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說白了,在座的這些大貴族們,同時也就是趙國除了趙丹這個國君之外最大的商人集體、也是最大的資產持有者,最大的工廠主們。

而隨着趙國的不斷髮展,剛剛趙丹所說的那些行業,統統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可是問題在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必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但是這年代最緊缺的正是青壯年勞動力,畢竟這是參軍上戰場的最主要人羣,死亡率自然也是最高的。

供應和需求出現了矛盾,怎麼辦?

沒有任何一個當然只能夠對外掠奪人口了。

這就是爲何這些年來趙國的各處邊境之中奴隸掠奪和交易如火如荼的原因了,畢竟趙人不能爲奴啊。

像那些外國的奴隸嘛買回來就往死裡用,死了就扔,再買一個就是了。

但說實話,捕奴團每年抓回來的那幾萬奴隸,對於趙國國內不斷擴大的產業來說,完全就是杯水車薪。

“寡人今天就可以給汝等一個解決方案,寡人可以很肯定的說,只要這個方案能夠解決,那麼在未來的五百年內,勞動力都不會在成爲困擾趙國的問題!”

趙丹的指揮棒沿着河西走廊慢慢西進,然後穿過西域,在帕克特里亞總督的轄區突然南下,越過了阿富汗山區,在一條河流上停了下來。

“這條河流的名字叫做印度河,此地則名爲印度!”

“印度這個地方,物產十分豐饒,人種頗爲衆多,根據寡人收到的情報來看的話,整個印度地區的人口至少和寡人的趙國相當!而且此地的國君阿育王剛剛下定決心停止擴張,正是我趙國南下的最好時機!”

“只要能夠征服西域和巴克特里亞,那麼寡人的勇士們就可以沿着這一片地區南下去征服印度,而在征服了印度之後,我們趙國就將擁有無窮無盡的勞動力,汝等的工廠也好、漆園也罷,從今往後都將不需要再發愁勞動力的問題,只需要發展,不停的發展!”

趙丹說着自己都興奮了起來,有些眉飛色舞的對着面前的趙國大臣們說道:“諸卿,這個叫做印度的地方,將會成爲趙國騰飛的基礎。只要擁有了印度,那麼這裡將會成爲趙國千秋萬代不世功業的最好保證!”

趙丹的話語之中帶着無以倫比的自信,因爲他清楚的知道印度阿三是怎麼樣的一個德行,更知道歷史上的印度被譽爲“大英帝國王冠上的明珠”,說是日不落帝國的最大基石也不爲過。

最妙的是,由於佛教和婆羅門教的盛行,阿三們對於剝削向來都是逆來順受的。

在趙丹穿越之前的二十一世紀,印度之中還有十億逆來順受的賤民,這就足夠說明一切了。

只要拿下這個該死的地方,然後往死裡剝削它,那麼趙國的霸業持續個幾百甚至上千年,絕對沒問題!

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計寡人?白羊王汝還未夠班啊第四百九十九章 氣急攻心的後勝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
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計寡人?白羊王汝還未夠班啊第四百九十九章 氣急攻心的後勝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