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游擊戰

“游擊戰?”義渠勝下意識的睜大了眼睛。

這已經是義渠勝第二次從李牧的口中聽到這個名詞了。

所以很快的,義渠勝的眼睛就迅速的亮了起來,對着李牧說道:“你又要用上一次打敗秦國人的那一套戰術了嗎?”

李牧的臉上露出了微笑,對着面前的義渠勝說道:“經過吾這些年的研究和體會,可以十分肯定的說,游擊戰絕對是在弱者面對強者之時所能夠使用的最佳戰術之一。這種戰術不但能夠打擊敵人的士氣,還可以讓弱者這一方的存活率達到最高,同時還能夠起到讓敵軍隨時隨地都不敢放鬆警惕的特性,而導致所有人風聲鶴唳……”

“好啦好啦,行了行了,我的李牧大將軍,不要再繼續說下去了。”義渠勝有些頭疼的打斷了李牧的話,然後對着李牧說道:“既然是這樣的話,那麼接下來義渠國的所有兵馬本王就通通都交給你指揮了,李牧大將軍。”

然而李牧的回答完全出乎了義渠勝的意料之外:“不,吾可是趙國的將軍,在沒有吾王命令之前,如何能夠輕易參與到別國的戰爭之中呢?況且如果被秦國人得知吾竟然在指揮義渠**隊的話,那也是一個不小的麻煩。”

李牧刻意的停了一下,然後大有深意的對着義渠勝說道:“其實,這場戰爭不需要吾的指揮,汝等義渠人也會打得很好的。”

“真的?”從義渠勝的語氣來看,他顯然對於自己和自己治下的這個國家並沒有多少信心。

畢竟和小小的義渠比起來,秦國那可真真是一個再強大不過的龐然大物了。

“真的。”李牧十分耐心的答道:“其實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汝要學會揚長避短!吾且先問問汝,這一次秦軍來襲,究竟有多少步兵、多少車兵、多少騎兵?”

義渠城身爲義渠國的君王,對於自己的地盤自然還是有一些掌控力的,因此對於如今已經進入義渠國境內的秦軍兵力分佈也是非常的清楚,張嘴就對着李牧說道:“秦國人一共有十萬兵馬,其中有五千車兵兩千騎兵,其他的通通都是步兵。”

照理來說,秦國的騎兵雖然並不算太多,但是兩千這個數字看上去顯然還是少了一些。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來自於義渠人的背叛。

要知道一直以來義渠人和羌人就是秦國騎兵的最主要的來源,所以當義渠人獨立之後,秦國人立刻就失去了騎兵最大的兵源,同時又失去了戰馬的主要供應來源,再加上面對趙國的時候接連打了敗仗,因此秦國騎兵的數量出現萎縮也就不足爲奇了。

李牧滿意的點了點頭,道:“經過吾這些年的思考發現一點,那便是戰爭這種東西從本質上來說便是要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長處去攻擊敵人的短處。這樣一來的話,才能夠讓勝利的天平最大限度的向自己的這一方傾斜。而這一場戰爭對於汝的義渠國來說,更是應該將此發揮到最大限度。”

義渠勝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然後對着李牧說道:“所以你的意思是讓本王將我們的長處騎兵發揮得淋漓盡致,去攻擊秦國人的短處,對嗎?”

李牧微笑的拍了拍義渠勝的肩膀,對着義渠勝笑道:“沒錯,就是這個道理。對於這場戰爭,吾的建議就是將汝的騎兵們分散成許多小隊,沿路一直侵擾秦國人的進軍路線,讓秦國人時刻都不敢掉以輕心。”

“於此同時,汝還可以派出多支騎兵去秦國人的後方,騷擾秦國人的運糧隊,如果運糧隊的護衛力量很弱的話,那麼就聚集起一支大規模的騎兵滅了它。”

義渠勝聽到這裡忍不住開口問道:“可如果秦國人在被滅了兩三次之後加強了對運糧隊的護送力量呢?”

李牧笑道:“這樣的話,那不正好分散了秦國的人力量了嗎?”

義渠勝恍然大悟。

李牧繼續說道:“考慮到秦國人的騎兵戰鬥力比不上義渠,如果王膽敢派出小股騎兵的話,自然不是汝義渠騎兵的對手。要是秦國人派出大隊騎兵的話,畢竟它的騎兵最多不過兩千人,汝正好可以將抓住機會將其完全殲滅。一旦秦國人失去了騎兵之後,王就再也無力對你的騎兵進行任何威脅了。”

“在汝擁有了騎兵速度的情況下,秦國人的運糧車隊即便再如何守衛力量強大,也只能夠一直被動的承受着你們義渠騎兵的騷擾,這會對秦國人的後路和補給產生極大的威脅。”

“只要秦國人的糧道被汝等這麼持續不斷的威脅下去,在這片春天的高原之上他們又根本就不可能獲得其他的軍糧來源,所以只要這樣的日子堅持久一點,當秦國人所有糧草都吃完之後,他們還能夠有什麼辦法繼續待在義渠國的土地之中不走呢?”

義渠勝聽得雙目發光心懷嚮往,似乎秦國人灰溜溜離開自己的土地的情形已經近在眼前,,忍不住開口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最多需要多久,本王才能夠將秦國人給趕走呢?”

李牧看了義渠勝,心道如果是本將軍自己所率領的趙國邊騎軍團的話,那麼最多一個月的時間秦**隊就要灰溜溜的撤出這片土地。

但是義渠勝所率領的這支義渠騎兵李牧也是非常瞭解的,無論是戰鬥力還是紀律性全部都是渣渣,本質上來說和匈奴或者是烏孫人沒有什麼區別,像土匪更像過軍隊。

這樣的義渠國騎兵,和李牧手下的那支紀律嚴明裝備和戰鬥力都十分強悍的趙國騎兵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所以李牧在短暫的猶豫之後,給出了一個非常非常保守的答案。

“如果汝和汝的義渠騎兵能夠好好的貫徹這個策略的話,那麼在冬天之前,秦國人是一定會撤軍的!”

義渠勝一聽到這句話之後情不自禁的睜大了眼睛,顯然有些不滿:“竟然需要那麼久的時間才能夠讓秦國人退兵?”

李牧斜了面前的義渠勝一眼,毫不留情的說道:“如果汝的義渠國騎兵能夠再強上那麼一些的話,或許秦國人退兵的時間也能夠早一些。說實話,汝應該聽從吾上一次對汝的建議,在軍隊之中設立軍法官,同時用軍功爵制度獎賞汝的士兵們。這樣一來的話才能夠激發起他們的士氣,讓他們爲你在作戰的時候更加的努力,明白了嗎?”

義渠勝嘿了一聲,正色看着李牧說道:“這樣不行。你要知道我的士兵們那都是一羣野慣了的傢伙,怎麼可能願意被軍紀所束縛呢?而且如果採用你們趙國的軍功爵制度的話,那麼我豈不是需要用我的財富來獎賞那些士兵?本來他們就已經擁有了對戰利品的瓜分權,現在我這個大王要是還得從自己的戰利品裡拿出東西來獎賞他們的話,那麼我這個大王真的就什麼好處也剩不下了。”

李牧仰頭望天,決定不再和麪前的這個鼠目寸光的土包子大王繼續說話了。

直到這個時候李牧才終於發現,能夠擁有一名英明神武的君王對於一個國家的國民來說,究竟是如何一件值得稱道和幸福的事情。

但無論如何,義渠城終究還是聽從了李牧的意見,展開了一場針對秦國人的轟轟烈烈的游擊戰。

就在義渠人主動放棄了義渠城的第三天之後,王和王陵所率領的十萬秦軍就抵達了義渠城之中,佔領了這座基本上已經完全是一座空城的城市。

由於事先已經由騎兵對這裡進行過了偵查,所以說王和王陵並沒有對此感到意外,相反一方面他們兩個先是帶着秦國大軍在義渠城之中紮營居住,另外一方面他們還朝着四面八方派出了大量的遊騎哨兵,想要偵察到義渠人的蹤跡,然後給義渠人來點難忘的教訓。

只不過王和王陵低估了這場戰爭的難度,也低估了義渠人的抵抗意志,他們覺得既然義渠人見到秦國大軍之後望風而逃連都城都不要了,那麼恐怕用不了多久義渠就要再一次的歸入秦國版圖之中了。

但很快的王和王陵就發現義渠人只是離開了這座城市,卻並沒有任何臣服於秦國人的意圖。

恰恰相反的是,在野外義渠人騎兵遠強於秦國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秦國人四出的遊騎遭到了義渠人的迎頭痛擊,幾乎每一天都會損失至少十幾到幾十名的騎兵。

如此一來,幾天之後秦國人就已經不敢再派出小隊的騎兵哨探去出去偵察義渠人的蹤跡了。

但是在這茫茫的高原之上,如果沒有確切的情報的話,單單憑藉着摸獎似的四處行軍又談何容易呢?

而且義渠人無處不在的騷擾也讓秦軍的補給大受影響,雖然在此期間秦軍又分別佔領了附近的幾座城邑,但是在堅壁清野卻又無處不在的義渠人頑強的抗爭下,這場戰爭仍舊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暫時的僵局之中。

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五百七十五章 這個趙王,簡直太過分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五章 外交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異族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和大家隨便聊聊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魏王圉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五百七十五章 這個趙王,簡直太過分了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八十章 馮亭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
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五百七十五章 這個趙王,簡直太過分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五章 外交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異族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和大家隨便聊聊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魏王圉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五百七十五章 這個趙王,簡直太過分了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八十章 馮亭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