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

在秦王稷說出這番話之後,趙丹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老實說,秦王稷這個條件,其實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如果要讓剛剛穿越的趙丹知道長平之戰居然能夠打成這麼一個結果,那麼趙丹怕是嘴巴都要笑歪了。

但問題在於此一時,彼一時。

現在的趙丹可不是歷史上那個趙孝成王,如今的趙國也和歷史上那個慘敗的趙國有了天壤之別。

所以這時候再用過去的經驗來看待長平之戰,再用過去的歷史來對待這一次和談,那恐怕就有些不太合適了。

要跳出歷史的條條框框,實事求是的看待問題嘛。

所以趙丹很快就擡起頭來,對着秦王稷露出了一絲笑容,緩聲道:“秦出上黨郡,陶郡歸魏,宜陽歸韓。”

談判這種東西,其實也和做生意一樣,一開始基本上都是談不攏的,那麼就要慢慢的討價還價。

當然了,討價還價的意思可不是隻能一方退讓,而是你讓一點我也讓一點,大家相互妥協,慢慢的才能夠全部談成。

既然秦王稷已經率先做出了讓步,那麼趙丹自然也是要讓一點的。

因此這一次趙丹將自己所提出來的四個條件主動減成了三個,放棄了原本要求秦國割讓給趙國的河東郡。

說實在的,之所以提出河東郡,其實也就是趙國的一種談判策略罷了,趙國上下一開始就不覺得自己能夠在不打進河東郡的情況下逼迫秦國人割讓這一晉國興起之地。

對於現在的趙國來說,穩穩的拿下上黨郡就足夠了。

然而即便如此,這個條件看上去似乎也並不能夠讓秦王稷感到滿意。

在秦王稷看來,秦軍退出上黨郡的話損失就已經是足夠慘重了,居然還要再把宜陽和陶郡這麼兩處經濟和工業要地割讓出去?這根本接受不了。

所以秦王稷想都沒有想就直接果斷的說道:“此事不可!趙王,汝莫要得寸進尺。”

“得寸進尺?”趙丹忍不住笑了起來,輕輕的搖了搖頭,盯着秦王稷道:“秦王,如今楚國已得郢都,復興在望,難道汝便眼睜睜的看着楚國興起乎?”

秦王稷重重的哼了一聲,聲音之中帶着明顯的惱怒:“汝莫要忘了,寡人之武安君尚未敗於汝趙國之手!”

趙丹眉頭微微一皺,心知秦王稷這是在提醒自己——有白起,秦國就有翻盤的機會!

但趙丹馬上就展顏笑道:“武安君又如何?白起雖善戰,亦未勝趙於長平也,寡人亦有上將廉頗,又何懼白起乎?”

既然是討價還價,那麼自然就是雙方各自亮籌碼,比如客人說你這個貨有點舊應該放很久了,得少一點錢,然後店主說我這個貨沒放多久,前幾天剛拿出來的,店裡灰塵多而已……

趙丹和秦王稷目前所做的爭論,本質上來說也是相差無幾。

秦王稷的眉頭皺的更深了,沉默了一會之後開口道:“除長平外,端氏可還於韓。”

“端氏?”趙丹搖了搖頭,露出了嗤之以鼻的神情,道:“端氏本爲上黨郡之地,乃是趙國所有,秦王何能以歸韓?寡人可勸韓王然不索這宜陽城,但秦國需割沁水、皮牢與韓!”

“沁水,皮牢?”秦王稷的臉色有些難看。

雖然說趙丹放棄了替韓國索要宜陽的要求,看似做了不小妥協,但是趙丹新要求之中的沁水和皮牢,也不是那麼好割讓的。

皮牢、沁水、端氏這三座城邑,正好便是太行八陘之中白陘西半段的西出入口、中間地和東出入口。

雖然說皮牢和沁水以前的確都是韓國的土地,但如果真的還給韓國,那麼趙國就隨時都可以通過白陘進攻秦國的河東郡了。

秦王稷想了想,道:“沁水可歸韓,皮牢不可。”

皮牢城乃是白陘西半段通往秦國河東郡的出入口,只要皮牢城在秦國的控制之下,那麼趙軍就一步也無法踏入河東郡。

趙丹沉吟了一會,對此也表示了認同:“可。”

畢竟秦王稷也割讓了沁水,再加上本來就許諾給韓國的端氏,趙丹覺得已經對韓國有足夠交待了。

但是這番討價還價還並沒有到結束的時候,雖然趙國和韓國的利益都得到了保證,但是另外一個盟友魏國的利益還沒有落到實處呢。

好吧,雖然說在魏王圉領導下的魏國實際上在這場戰爭之中是站在了趙國的對立面,可現在魏無忌所率領的十萬魏軍正在和秦軍打得如火如荼,這是誰也沒辦法否定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在趙丹未來的戰略計劃之中,魏國其實還扮演着頗爲重要的角色,所以趙丹還是得給魏國一點甜頭的。

就算了爲了犒賞魏無忌在野王城一戰中逆轉戰局的出色表現,趙丹也得給魏國找點好處啊。

要知道魏無忌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愛國者呢,這也算是給魏無忌一個交待。

於是趙丹又繼續說道:“既如此,則趙韓之事可定矣。秦王只需割陶郡與魏,寡人便可與汝訂休戰之約。”

“割陶郡與魏?”秦王稷聽了趙丹的這一番話,眼皮子情不自禁的就有些亂跳,一副想要馬上發火的樣子。

沒錯,一開始在範睢的勸說下,秦王稷的確是同意了要割讓陶郡給魏國。

可是那樣做的前提是魏國得出兵配合秦國攻趙。

結果魏國倒好,出兵是出兵了,但出兵不是爲了助秦,反而在秦國的後背上狠狠地捅了一刀!

如果不是那該死的魏無忌和十萬魏軍,秦王稷又何必如此低聲下氣的和趙丹在這裡討論割地求和這般屈辱之事?

秦王稷越想越是火大,忍不住冷笑道:“割陶郡一事,絕無可能!吾已將垣雍許與魏王圉,汝儘可令其自取之。”

“垣雍?”趙丹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垣雍現在可是韓國的地盤,你把韓國的地盤許諾給魏國,就想把寡人打發了?

不過趙丹也很清楚,秦王稷其實已經是到了底線了,要是再繼續逼迫下去的話,說不定這位鐵血君王就真的要掀桌不談了。

於是趙丹想了想,道:“秦可不割整郡之地與魏,但陶郡有五縣,魏國當可得一縣。”

沒錯,這就是趙丹的最終要求——五分之一個陶郡。

秦王稷臉色陰沉,沉默不語。

趙丹看着秦王稷,補充了一句:“若秦王願意,則停戰之約立成。”

秦王稷仍舊沉默。

趙丹也不着急,端坐飲酒,等待着秦王稷的答覆。

那麼多地盤都讓出來了,趙丹不信秦王稷會在這最後小小一個縣上做文章。

下面,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大家新年快樂!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
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大家新年快樂!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