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

在長治城和長子縣之間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河,因爲河十分清澈而得名清河。

在因爲降雪而暫時中斷了戰爭之後,這條清河就成爲了在北上黨盆地中秦軍和趙軍控制區域的分界線。

清河的東邊屬於趙國的控制區,而西邊則屬於秦國的控制區。

從公元前259年1月3號開始,這條青河的東側平原上就有許多工匠出現並開始了緊張的忙碌,在這裡搭建出兩座頗具規模的營地。

和平時要搭建的那般行軍營地不同,這兩座營地看上去雖然說用料比較簡單都是從附近的森林就地取材,但是佈局頗爲大氣,一看就知道應該是供某些大人物所入住的臨時行宮。

這裡便是即將到來的趙國國君趙丹和秦國國君秦王稷所會面議和之處,兩座營地分別供兩位國君及其隨從人員下榻居住。

兩座營地的建築雖然同樣的都講究一個威嚴和氣勢,但是仔細一看風格又有所不同。

東邊的趙國營地建築風格更爲大膽,線條凌厲中透出了一股鋒芒銳利的進取之意,正如趙國的國旗顏色那般侵略如火。

而西邊的秦國營地則是方方正正,顯得分外的莊嚴肅穆,就如同秦國人所崇尚的黑色那般不動如山。

這兩座營地是由兩撥來分別來自秦國和趙國的工匠各自建造完成的。

兩座營地並不是緊挨在一起,而是分隔數裡,在兩處營地的中央留出了一大片極其寬闊的空地,足以容納上萬人的軍隊。

在空地的最中央是一座高臺,臺高八丈,共五十六級臺階,頂部是一座大廳,站在大廳中憑窗而望,可以十分方便的俯瞰到附近幾十裡的一舉一動。

在數千名兩國工匠的努力下,兩座營地和高臺的建成時間,總共不過用了六天。

當營地建成之後,大批來自兩國的宮人和士兵入駐,開始爲兩位君王的到來而準備。

公元前259年1月10日,一場被後世史家稱爲“清河之會”的會議在這裡召開。

這一天早晨,趙丹就從長治城中動身,在兩萬名趙軍將士的護送下,朝此處而來。

今天的趙丹身着一襲紅色王服,頭戴黑色王冠,整個人坐在馬車上,身軀筆挺,顯得既精神又具威嚴。

在趙丹的面前,六匹紅色的駿馬並肩而馳,在馭手的操控下拉着馬車穩穩向前。

《王度記》中有曰:“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話雖如此,但是這個時代禮崩樂壞,諸侯們早就已經不再將周天子的威嚴當一回事了。

如今的周天子不過是一個蜷縮在洛邑之中瑟瑟發抖,甚至連某些大國的封君都不如的一個可憐蟲罷了。

所以自然也就不會再有什麼人去遵照周朝的禮制了。

當然了,像這樣兩國之間的會談,出席的也不可能僅僅只有趙丹一個人。

除了負有護衛職責的趙國將軍樂乘以及兩萬趙國士兵之外,在趙丹的身後還跟着幾十輛馬車,上面都是一些趙國的卿和大夫。

這些趙國的大臣主要以上卿虞信和上大夫樓昌爲首,他們將負責談判的主要細節問題,同時在談判之中爲國君出謀劃策。

至於趙國的兩位封君平原君趙勝和平陽君趙豹,則負責在談判期間坐鎮邯鄲,維持趙國大後方的穩定。

兩萬人的兵馬一路行來氣勢驚人,馬蹄踏在冰雪覆蓋的大地上,很快就讓整個道路變得泥濘無比,無數冬眠被驚醒的小動物四處亂竄。

大約是中午時分,趙丹這一行便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清河營地。

趙丹將大部分的兵力都留在了營地之中,只讓樂乘帶着其中的三千精兵,繼續護送着自己來到了兩座營地中的那一處空地。

就在趙丹的隊伍剛剛抵達空地時,空地對面的另外一邊,秦國的隊伍也開始入場了。

由於隔着中央的高臺,所以趙丹並不能夠看清楚對面秦國隊伍的模樣,只能看到一面高高飄揚的黑色“秦”字大旗。

很快的,趙丹的馬車來到了高臺之下。

趙丹走下馬車,率領着身後的一衆趙國大臣們逐級而上,來到了高臺頂端的大廳之中。

就在趙丹踏入大廳的瞬間,他突然若有所感,擡頭看向對面。

就在大廳對面,一隊人也正在井然有序的走進來,爲首的是一名身材看上去跟趙丹差不多高,頭髮花白,身着黑色王服,頭戴黑色王冠的老者。

就在趙丹看向老者的時候,這名老者也同樣看向了趙丹,雙方的目光在空中交會。

老者目光微微一凝,一股氣勢突然爆發。

就在這一瞬間,趙丹的心中突然產生了一種錯覺,自己彷彿面對的並不是一名垂垂老矣的老人,而是一處巍峨不可攀越的高山!

“好強的氣勢。”趙丹的心中暗暗驚訝,心知這定然就是秦國的國君,當今天下諸國之中的最強王者——秦王稷。

趙丹輕輕地出了一口氣,朝前走了幾步,然後聽了下來,朝着秦王稷行了一禮。

這倒不是因爲趙丹自甘示弱,而是由於這一次談判是在趙國的地界舉行的,所以趙丹作爲主人,依例要先給客人行禮。

秦王起同樣回了趙丹一禮。

兩人相互見禮完畢,然後各自在兩側主位落座。

等到兩人落座之後,秦王稷身後的秦國羣臣同時向前,朝着趙丹恭敬行禮:“見過大王。”

趙丹同樣還以一禮。

秦國羣臣分別落座。

等到秦國羣臣落座之後,趙國羣臣同樣上前,朝着秦王稷行禮:“見過大王。”

秦王稷同樣回禮,趙國羣臣落座。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趙丹纔有機會打量了一番面前的這些秦國大臣。

這些秦國大臣均身穿長袍,前裾復足,後裾曳地,其中有數人袍較窄瘦,形如喇叭口狀,與後世所知的漢服相近,且各人袍色有別,分別爲褐、綠、紅和黑色。

《中華古今注》載:“三品以上,綠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絹爲之。”

所以這些秦國大臣的品級顯然也並不低。

趙丹目光在秦國大臣中游移,心中卻暗自想到:“不知道這裡面哪個是範睢?”

很快的,趙丹將目光鎖定在了秦王稷身邊的一名身材不高,長臉小眼,頜下有須的中年人身上。

從胡衣衛呈上來的畫像來看,此人應當便是範睢。

“希望這個範睢不要搞出什麼太大的麻煩。”趙丹一邊在心中想着,一邊用目光朝着身旁的虞信示意了一下。

既然人都已經到齊了,那麼自然這次和談就應該開始了。

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
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七十章 諸將,吾大秦鐵軍的雪恥之路,便由此而始!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