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

在長治城和長子縣之間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河,因爲河十分清澈而得名清河。

在因爲降雪而暫時中斷了戰爭之後,這條清河就成爲了在北上黨盆地中秦軍和趙軍控制區域的分界線。

清河的東邊屬於趙國的控制區,而西邊則屬於秦國的控制區。

從公元前259年1月3號開始,這條青河的東側平原上就有許多工匠出現並開始了緊張的忙碌,在這裡搭建出兩座頗具規模的營地。

和平時要搭建的那般行軍營地不同,這兩座營地看上去雖然說用料比較簡單都是從附近的森林就地取材,但是佈局頗爲大氣,一看就知道應該是供某些大人物所入住的臨時行宮。

這裡便是即將到來的趙國國君趙丹和秦國國君秦王稷所會面議和之處,兩座營地分別供兩位國君及其隨從人員下榻居住。

兩座營地的建築雖然同樣的都講究一個威嚴和氣勢,但是仔細一看風格又有所不同。

東邊的趙國營地建築風格更爲大膽,線條凌厲中透出了一股鋒芒銳利的進取之意,正如趙國的國旗顏色那般侵略如火。

而西邊的秦國營地則是方方正正,顯得分外的莊嚴肅穆,就如同秦國人所崇尚的黑色那般不動如山。

這兩座營地是由兩撥來分別來自秦國和趙國的工匠各自建造完成的。

兩座營地並不是緊挨在一起,而是分隔數裡,在兩處營地的中央留出了一大片極其寬闊的空地,足以容納上萬人的軍隊。

在空地的最中央是一座高臺,臺高八丈,共五十六級臺階,頂部是一座大廳,站在大廳中憑窗而望,可以十分方便的俯瞰到附近幾十裡的一舉一動。

在數千名兩國工匠的努力下,兩座營地和高臺的建成時間,總共不過用了六天。

當營地建成之後,大批來自兩國的宮人和士兵入駐,開始爲兩位君王的到來而準備。

公元前259年1月10日,一場被後世史家稱爲“清河之會”的會議在這裡召開。

這一天早晨,趙丹就從長治城中動身,在兩萬名趙軍將士的護送下,朝此處而來。

今天的趙丹身着一襲紅色王服,頭戴黑色王冠,整個人坐在馬車上,身軀筆挺,顯得既精神又具威嚴。

在趙丹的面前,六匹紅色的駿馬並肩而馳,在馭手的操控下拉着馬車穩穩向前。

《王度記》中有曰:“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話雖如此,但是這個時代禮崩樂壞,諸侯們早就已經不再將周天子的威嚴當一回事了。

如今的周天子不過是一個蜷縮在洛邑之中瑟瑟發抖,甚至連某些大國的封君都不如的一個可憐蟲罷了。

所以自然也就不會再有什麼人去遵照周朝的禮制了。

當然了,像這樣兩國之間的會談,出席的也不可能僅僅只有趙丹一個人。

除了負有護衛職責的趙國將軍樂乘以及兩萬趙國士兵之外,在趙丹的身後還跟着幾十輛馬車,上面都是一些趙國的卿和大夫。

這些趙國的大臣主要以上卿虞信和上大夫樓昌爲首,他們將負責談判的主要細節問題,同時在談判之中爲國君出謀劃策。

至於趙國的兩位封君平原君趙勝和平陽君趙豹,則負責在談判期間坐鎮邯鄲,維持趙國大後方的穩定。

兩萬人的兵馬一路行來氣勢驚人,馬蹄踏在冰雪覆蓋的大地上,很快就讓整個道路變得泥濘無比,無數冬眠被驚醒的小動物四處亂竄。

大約是中午時分,趙丹這一行便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清河營地。

趙丹將大部分的兵力都留在了營地之中,只讓樂乘帶着其中的三千精兵,繼續護送着自己來到了兩座營地中的那一處空地。

就在趙丹的隊伍剛剛抵達空地時,空地對面的另外一邊,秦國的隊伍也開始入場了。

由於隔着中央的高臺,所以趙丹並不能夠看清楚對面秦國隊伍的模樣,只能看到一面高高飄揚的黑色“秦”字大旗。

很快的,趙丹的馬車來到了高臺之下。

趙丹走下馬車,率領着身後的一衆趙國大臣們逐級而上,來到了高臺頂端的大廳之中。

就在趙丹踏入大廳的瞬間,他突然若有所感,擡頭看向對面。

就在大廳對面,一隊人也正在井然有序的走進來,爲首的是一名身材看上去跟趙丹差不多高,頭髮花白,身着黑色王服,頭戴黑色王冠的老者。

就在趙丹看向老者的時候,這名老者也同樣看向了趙丹,雙方的目光在空中交會。

老者目光微微一凝,一股氣勢突然爆發。

就在這一瞬間,趙丹的心中突然產生了一種錯覺,自己彷彿面對的並不是一名垂垂老矣的老人,而是一處巍峨不可攀越的高山!

“好強的氣勢。”趙丹的心中暗暗驚訝,心知這定然就是秦國的國君,當今天下諸國之中的最強王者——秦王稷。

趙丹輕輕地出了一口氣,朝前走了幾步,然後聽了下來,朝着秦王稷行了一禮。

這倒不是因爲趙丹自甘示弱,而是由於這一次談判是在趙國的地界舉行的,所以趙丹作爲主人,依例要先給客人行禮。

秦王起同樣回了趙丹一禮。

兩人相互見禮完畢,然後各自在兩側主位落座。

等到兩人落座之後,秦王稷身後的秦國羣臣同時向前,朝着趙丹恭敬行禮:“見過大王。”

趙丹同樣還以一禮。

秦國羣臣分別落座。

等到秦國羣臣落座之後,趙國羣臣同樣上前,朝着秦王稷行禮:“見過大王。”

秦王稷同樣回禮,趙國羣臣落座。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趙丹纔有機會打量了一番面前的這些秦國大臣。

這些秦國大臣均身穿長袍,前裾復足,後裾曳地,其中有數人袍較窄瘦,形如喇叭口狀,與後世所知的漢服相近,且各人袍色有別,分別爲褐、綠、紅和黑色。

《中華古今注》載:“三品以上,綠袍深衣,庶人白袍,皆以絹爲之。”

所以這些秦國大臣的品級顯然也並不低。

趙丹目光在秦國大臣中游移,心中卻暗自想到:“不知道這裡面哪個是範睢?”

很快的,趙丹將目光鎖定在了秦王稷身邊的一名身材不高,長臉小眼,頜下有須的中年人身上。

從胡衣衛呈上來的畫像來看,此人應當便是範睢。

“希望這個範睢不要搞出什麼太大的麻煩。”趙丹一邊在心中想着,一邊用目光朝着身旁的虞信示意了一下。

既然人都已經到齊了,那麼自然這次和談就應該開始了。

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六章 微操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十六章 兒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異族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八百六十九章 黃歇的決定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無忌的糾結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將亡,秦救乎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
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六章 微操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十六章 兒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異族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八百六十九章 黃歇的決定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四百二十七章 魏無忌的糾結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將亡,秦救乎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