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虞信在楚國外交官員的帶領下,很快的進入了陳城之中。

正如虞信在城外之時所感慨的那樣,這座陳城的規模,不要說比起邯鄲這種戰國時代的一流大城市,就連二流恐怕都多少有點排不上號。

城池的規模並不大,城中來往的人也不算太多,看上去大概也就只有那麼幾萬人居住的樣子。

虞信一邊坐在馬車上走馬觀花的遊覽,一邊在心中暗暗嘆息,想不到幾十年前還大有併吞天下之勢的楚國,僅僅因爲兩代昏君,就變成了現在這般模樣。

在這個人治的世界,昏庸的君主對於國家的傷害真的太大了。

就在虞信的嘆息之中,車隊駛過了陳城的郭城,開始由北門進入了宮城之中。

進到宮城之後,出現在虞信面前的就是一片黃色的宮殿羣。

由於楚國人的先祖可以追溯到黃帝,因此楚國人理所當然的將自己當成了黃帝的繼承人。從五行的角度來說黃帝屬於土德,土德的顏色是黃色,於是黃色便自然的成爲了楚國宮殿之中的主色彩。

直到進入宮城之後,虞信纔在這些充滿了厚重和巍峨感的宮殿羣之中,第一次感受到了楚國作爲戰國七雄,曾經霸主之一的那種底蘊。

又過了一會,虞信的馬車在一座最爲恢宏壯麗的宮殿之前停了下來。

楚國的外交官員再次出現:“虞大人,此處便是鳳宮了,我王和羣臣已在殿中等候,請吧。【△網.】”

虞信點了點頭,走下了馬車,沿着面前的一道道臺階,朝着這座鳳宮走了上去。

片刻之後,虞信進入了鳳宮大殿之中。果然如同那楚國外交官員所言,上百名楚國君臣濟濟一堂,就等着他的到來了。

虞信下意識的就把目光放在了大殿的最上首,那裡坐着一名頭戴王冠,身着華服,年紀剛剛三十而立,長着一張國字臉,看上去頗有幾分方正之意的男子,這便是楚國的當今國君楚王元了(楚考烈王)。

虞信不敢怠慢,朝着楚王元行了一禮:“趙臣虞信,見過大王。”

楚王元平靜點頭,聲音之中聽不出任何東西:“不必多禮,請起吧。”

虞信起身,在一旁早已爲他準備好的位置落座。

虞信剛一落座,就有一名楚國大臣開口道:“不知虞卿此來,究竟所爲何事?”

如果趙國的其他兩位使臣蘇代和趙勝在這裡,他們一定會覺得:“這一幕我見過啊……”

好吧,戰國幾百年,都是固定的外交套路了。

虞卿輕咳一聲,知道自己是時候開口了。

“信此番前來,實爲趙楚聯合,共抗強秦之事也。”

“夫秦者,饕餮之徒也,先得關中,又據巴蜀,再奪魏國河西之地,更以張儀宵小之徒欺瞞楚國,覬覦諸國之心幾無止境,誠可恨也!”

“今我趙國與秦人戰於長平之地,相持間急切難下,若得楚國之助,則秦人必敗也。如此,趙可得上黨,楚亦可復郢都,雙方皆可得利也。不知大王以爲如何?”

虞信洋洋灑灑這一番話下來,雖然說的挺一般的,但是基本上說明了自己想要說的東西。

然後虞信就將目光投向了上首的楚王元,等待着這位楚王的回答。

但楚王元還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應,一個聲音就立刻響起了。

“虞卿此言,謬也!”

虞信轉頭一看,發現說話的是一名方臉大額,頜下留須,兩鬢斑白年紀至少在五十以上的楚國大臣。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楚國大臣的座位距離楚王元是最近的,同時還位於楚國羣臣之首。

虞信深吸了一口氣,盯着這名楚國大臣:“不知春申君有何高見?”

沒錯,這個跳出來反駁虞信的,便是如今的楚國頭號重臣,“戰國四君子”之中的春申君黃歇了。

黃歇如今是楚國的令尹,楚國不設相邦,令尹這個職位所掌握的便是相當於他國相邦的權利,所以這位春申君黃歇也完全可以看作是楚相。

自從春秋以來,楚國令尹之職位多被昭、景、屈三大族壟斷,黃歇能夠打破這個壟斷,主要是因爲他在楚王元的上位路之中出了大力,有擁立之功,因此也極得楚王元的信任,堪稱楚王元的左膀右臂。

只見黃歇不急不忙,先是朝着上首的楚王元一禮,然後才說道:“以臣之見,秦國如今兵鋒正盛,秦王稷威權深重,又有雄兵百萬,天下諸國均難當也。”

“反觀我大楚,今國內凋敝,正是休養生息以圖再起之時,此時萬不可妄動刀兵,與秦國亦宜親而善之,豈可助趙攻秦也?若助趙,則白起之輩領秦軍再至,如之奈何?”

很顯然,在秦國呆過一陣子的黃歇覺得,和秦國打仗根本沒勝算啊,別到時候又把白起這個殺神引來了,咱們還是老老實實的休養生息,別摻合到長平這破事裡,等恢復力量了再說吧。

作爲楚國的令尹,黃歇自然不缺少應聲蟲,於是他話音一落,便有不少楚國大臣開口贊同,就連坐在最上首的楚王元也是微微點頭,大有讚許之意。

虞信眉頭一皺,正想出言反駁挽回局勢,卻不防一旁有人搶先開口:“令尹此言,大謬也!”

這個聲音又高又急,瞬間將黃歇一派的所有聲音全部壓了下去。

衆人紛紛轉頭,發現說話的原來是一名將軍,這位將軍年紀約莫在四十左右,長得長臉鷹鼻,目光極爲凌厲,這便是楚國名將,如今的楚國大司馬景陽。

大司馬這個職位相當於後世的陸軍副司令,在楚國軍隊之中的地位僅在令尹黃歇之下,因此景陽也同樣是楚國重臣之一。

只見這景陽瞪了黃歇一眼,喝道:“令尹大人,煞是沒種!我泱泱大楚,何時懼過他國?如今秦國老和趙人在上黨交兵,正是從秦人手裡收復失地的機會,焉能錯過?大王,切不可聽令尹之言!”

這景陽畢竟是軍旅出身,性格直來直去的,說話也是一樣。

景陽此言一出,理所當然的就遭到了黃歇一派的駁斥。

但景陽也不是隻有一個人,他的背後可是有着屈、景、昭三大家族,景陽便是其中景氏的核心人物。這三大家族本來就對黃歇這個搶了令尹職位的“外人”十分不滿,因此此刻也是借題發揮,三家大臣一擁而上,對黃歇一派羣起而攻之。

黃歇這邊自然也是毫不示弱,針鋒相對,兩邊頓時就是一番口水大戰。

雖然黃歇如今權勢正是如日中天,但三大家族畢竟紮根楚國數百年,實力同樣也是不可小覷,雙方來來回回,一時間竟然吵了個旗鼓相當。

這一吵就吵了好幾個時辰,由於楚國內部的意見分裂實在太過嚴重,眼看太陽都要落山了都沒有吵出結果,即便楚王元拍了幾次桌子也無濟於事。

眼見殿外即將日落西山,坐在殿中的趙國使者虞信腹中飢餓、心中也是煩躁,正不知道該如何解此局之時,一個身影突然出現在了大殿的門口,吸引了虞信的注意力。

是誰竟然敢在如此重要關頭悍然進殿?

虞信下意識的打量了此人一眼,隨後發出了一聲驚咦之聲。

毛遂怎麼來了?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七百一十九章 失態的韓王然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十章 邯鄲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六章 微操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九章 趙勝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八百四十四章 陽翟攻城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二百章 想要打勝仗,首先得有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
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七百一十九章 失態的韓王然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十章 邯鄲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六章 微操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九章 趙勝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八百四十四章 陽翟攻城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二百章 想要打勝仗,首先得有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