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

公元前259年2月3日。

這一天的趙丹和往常一樣,在起牀之後享受着皇后的親自服侍。

或許是因爲昨天戰況過於激烈的原因,趙丹看上去並沒有多少精神,整個人斜倚在椅子上閉目養神,任由站在身後的王后韓婉爲自己束髮着冠,整理衣裳。

當然了,這期間自然免不了一些夫妻閒話,比如說什麼小公主最近又調皮了,幾名公子最近的學業似乎有些懈怠等等。

說着說着,韓婉突然欲言又止。

趙丹雖然閉着眼睛,但還是感覺到了韓婉突然停頓了一下的動作,於是便用帶着幾分懶洋洋語氣的口吻開口問道:“王后可是有事要說?”

韓婉臉上一絲紅雲拂過,輕聲對着趙丹說道:“大王,小童——有了。”

“哦。”趙丹懶洋洋的點了點頭,但過了幾秒鐘之後突然瞬間從椅子上蹦了起來,驚喜交加的盯着韓婉的肚子:“王后有喜了?”

韓婉輕輕的點了點頭,道:“宮醫已然確診。”

趙丹放聲大笑,顯然十分喜悅。

過了半晌之後,趙丹笑聲止歇,立刻抓住了韓婉的手,鄭重道:“此子對寡人意義重大,王后可要好好保護身體纔是。”

韓婉被趙丹的動作給嚇了一跳,顯然並不是很明白爲什麼趙丹會如此的高興,但還是乖巧的應了下來。

對於一名王后來說,能夠讓大王高興,這顯然是一件好事。

緊接着韓婉又想起了一件事情,便對着趙丹說道:“大王可還曾記得那趙姬否?”

趙丹當然不可能記不住趙姬。

於是趙丹便開口道:“那趙姬又生事了?”

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爲趙丹記得在歷史上的那位趙姬可是沒少搞出一些亂七八糟的幺蛾子事情,否則最後也不會被秦始皇給幽禁至死了。

然而下一刻韓婉的回答卻大出趙丹的意料之外。

“大王,那趙姬昨夜產下一子……”

韓婉一邊說着,一邊偷偷的觀察着趙丹的神色。

趙丹聞言就是一愣,隨後才反應過來。

那個在原本的歷史之中註定要震驚天下,萬世留名的男人,終於還是來到了這個已經被改變的世界上。

趙丹沉吟半晌,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道:“寡人知了。”

這結果本在趙丹的意料之中,雖然趙丹也曾經懷疑過趙姬肚子裡的到底是男是女···

韓碗想了一想,開口說道:“既然那趙姬已爲大王產子,不如大王便將其納爲夫人?”

很顯然,這位王后誤會了些什麼。

趙丹被搞得有些哭笑不得,急忙正色道:“王后,此子並非寡人血脈。”

開什麼玩笑,納趙姬爲夫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趙丹這綠帽子戴的可真的是有點冤枉啊。

老實說這古代人其實也並不太在意什麼綠不綠帽子的,接盤什麼的司空見慣,比如說武則天就是一個有名的例子。

但作爲一個現代穿越過來的靈魂,趙丹顯然對於這種事情還是不太感冒,本身趙丹就有好幾位夫人,爲啥要特地去接什麼盤,這趙姬又不是什麼貂蟬西施王昭君···

再說了,趙姬歷史上也是聲名狼藉穢亂宮廷,趙丹並不想和這樣的女人有什麼瓜葛。

如果不是爲了穩住呂不韋,趙丹甚至都不會把趙姬收進宮來。

但是既然趙政已經生出來了,那麼顯然也不能不管。

趙丹想了想,道:“寡人稍後會讓人處理此事,王后就不必多心了。”

過了一會,趙丹離開了鳳台,回到了自己的龍臺,並且喚來了繆賢。

“繆卿,想必汝已知趙姬產子之事。”

繆賢點頭,道:“正要向大王稟告。”

早在得知趙姬懷孕的時候,趙丹就已經讓繆賢暗中關注了。

趙丹點了點頭,道:“人已經準備好了?”

繆賢道:“準備好了。”

趙丹點頭,道:“很好,便依照寡人之前所言去做吧。”

繆賢道:“諾。”

就在繆賢準備告退的時候,趙丹又把繆賢給叫住了。

“此子之名,便爲趙政!”

……

就在同一天,還有幾個消息以情報的方式出現在了趙丹的桌上。

首先是一個來自趙國東北鄰居燕國的消息。

根據趙丹派往燕國使者所傳回來的信中所述,燕王雖然下令讓燕軍撤離了大部分趙國領土,但是武垣城仍然被燕國人佔據,並且燕王也拒絕交出投降燕國的武垣令傅豹等人。

用使者在信上的原話說就是“狀甚傲慢,言語中頗有狂妄之意。”

這個消息讓趙丹非常的不爽。

你燕國又沒打贏,跟寡人狂什麼狂?

說實在的,燕國這個國家在對上趙國的時候,不知怎麼總有一種迷之優越感。可能是因爲燕國乃是出自西周王族,是正兒八經周武王姬發分封的姬姓國家,所以對於趙國這個“暴發戶”打心底就有一種鄙視。

趙丹沉吟半晌,搖了搖頭,將這份信丟到了一邊。

現在可不是和燕國人計較的時候,不是趙丹不想計較,而是時機不到。

以趙國如今的實力,滅個燕國雖然不會輕鬆,但是也不會太難。

問題並不在於國家實力上,而是在於外交方面。

如今的趙國已經是霸主級國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希望看到趙國這麼強大的國家變得更加的強大。

所以趙國一旦發兵攻打燕國,那麼等到趙國把燕國打得差不多亡國並且趙國本身也已經有些筋疲力盡的時候,一次“六國伐趙”應該就會出現了。

齊湣王當年不過吃了一隻小肥羊宋國,都被羣起而攻之打得齊國差點亡國,就更別提燕國還是一隻比宋國強了好幾倍的大肥豬了。

強行打燕國,不但不會給趙國帶來什麼好處,反而有可能讓趙丹重蹈齊湣王的覆轍。

要以史爲鏡啊!

暫時來說,只能等到有機會再收拾燕國了。

不過趙丹覺得,以歷史上燕國最後幾任國君都喜歡作死挑釁趙國的性格,收拾燕國的機會應該很快就會到來了。

趙丹將燕國的事情暫時放在一邊,信手拿起了另外一封標有黑籤的奏章。

黑籤,就代表着來自監察衛的密摺。

經過了這幾個月的發展,監察衛正在悄悄的將觸角一步步下沉到趙國的方方面面,雖然說完全鋪開整個攤子尚需時日,但是也已經開始有了幾分秘密組織該有的模樣,也查出了不少隱秘的東西。

比如說趙丹手中的這份密摺。

趙丹看着看着臉龐上怒火漸盛,終於忍不住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

“這個樓氏,真是好大的膽子!”

在這封密摺之上清楚無比的寫明瞭一件事情,那就是在長平一戰之中,長平關之所以失陷,正是因爲時任長平關二五百主的樓兵突然叛變所致。

從監察衛的調查來看,樓兵的突然叛變極有可能是來自於樓兵家族樓氏的指使。

樓氏乃是如今趙國的大族之一,樓氏的當代家主便是如今趙國六巨頭之中的御史樓昌。

換句話說,樓氏的指使,很有可能就是樓昌的意思!

趙丹面沉似水,心中怒火熊熊。

一直以來,趙丹都以爲長平關的失陷是因爲廉頗沒有做好應對和準備,但是現在看來,這其實和廉頗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因爲長平關之中有人做了內鬼!

這個樓兵的背叛,差一點點就葬送了趙丹穿越以來幾個月中爲了挽救長平之戰而做的所有努力。

“樓氏···居然這麼快就想要投靠秦國了嗎?”

趙丹幾乎是從牙縫裡擠出了這麼一句充滿了寒意的話語。

用力的做了好幾個深呼吸,趙丹才勉強將自己的心情弄得平靜了一些,隨後提起了筆,在這封密摺上做了批示。

“密切監視樓氏之一舉一動,若有情況,即刻上報於寡人!”

樓氏畢竟是趙國大族,樓昌又位高權重,想要扳倒這樣的一個家族,需要的是確鑿的證據。

不過趙丹相信,樓氏這個狐狸尾巴那是遲早都要露出來的。

到那個時候,哼哼···

任何敢於背叛趙國和趙丹的人,都只有死路一條!

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三章 爭論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異族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封推感言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十一章 田單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三章 爭論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自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
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三章 爭論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異族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封推感言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十一章 田單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三章 爭論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自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