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

就在趙國秋收的同時,忙忙碌碌的上計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展開之中。

上計,也就是趙國政府一年一度的、對於各地方和中央官員的政績考覈。

在這些政績考覈之中,會有許多表現優秀的官員得到升遷,也有許多表現差勁的官員被降職乃至是撤職,大部分的官員則是不進不退,勉強混了一個“中上”的評價。

等到上計結束之後,熱熱鬧鬧的元旦節就到來了。

元旦節之後,便是冰天雪地的冬季。

對於趙國乃至整個華夏大地來說,這是一個頗爲和平的下半年。

或許是因爲上半年的那一場大戰讓諸國都有些疲憊,因此下半年之中除了齊楚兩國在邊境發生了零星的衝突並因此而險些爆發一場大戰之外,其他國家都並沒有什麼異動。

就在這樣的氣氛之中,公元前255年的春天到來了。

這一天早晨,在趙丹的主持下,一場非常重要的會議正在龍臺之中展開。

通常來說,趙國會在這樣的一場會議之中決定未來一年乃至數年內趙國的攻伐方向。

但是這一次的會議,氣氛卻又和往年有所不同。

趙丹晃了晃手中的情報,一臉嚴肅的對着面前的七名趙國大臣說道:“諸卿,根據可靠消息,楚國已然背叛了寡人,和秦國暗中結盟了。”

趙丹這番話一說出來,在場的趙國大臣們臉上不免就有些驚訝。

要知道在過去的五年中,楚國幾乎每一場戰爭都站在了趙國這一邊,可以說是趙國最爲可靠的盟友之一。

在過去的幾次戰爭之中,雖然楚國在東南方向對於秦國的戰爭是敗多勝少,但是每一次都牽制住了秦國相當一部分的部隊,幫助趙國緩解了很大的壓力。

從某種潛意識來說,在場的許多趙國大臣們甚至都已經將楚國當做是“自己人”了,所以在聽到了楚國背叛的消息之後他們纔會顯得如此的驚訝。

最先代表趙國和楚國訂下盟約的虞信忍不住開口問道:“大王,這消息……當真屬實?”

趙丹十分肯定的點了點頭,嚴肅道:“此消息乃是來自楚國胡衣衛分部的絕密消息,絕對屬實。”

一聽趙丹這句話,趙國大臣們就都安靜了下來。

胡衣衛這個機構,隨着這幾年時間的過去,名聲也是漸漸的響亮了起來,開始有和“候”所率領的秦國秘密情報組織扳手腕的資本了。

幾年來雙方在明裡暗裡也不知道有了多少次交鋒,總的來說各有得失。

既然是來自胡衣衛的絕密情報,那麼肯定是錯不了。

其實趙丹在這裡賣了個關子,並沒有把真正的情報渠道呂不韋給說出來。

虞信在確認了這個消息就很不爽了,立刻對着趙丹說道:“大王,這楚國竟然敢背棄盟約暗中勾結秦國,臣以爲必須要發兵將其教訓一番,否則的話若是韓魏齊諸國盡皆效仿,這對大趙來說十分不利啊。”

眼下的趙國可不僅僅只有韓國和魏國兩個盟友而已,事實上燕國和楚國也同樣和趙國訂立了盟約,秦國和齊國則和趙國有和約,也同樣承認趙國是老大。

由此看來,趙國還真就是當之無愧的“武林盟主”。

當然了,這年頭各國的國君其實也並不太重視契約精神,什麼盟約合約那是說撕就撕。

但現在這種外交盟約體系對於趙國來說是很有好處的,那就是能夠確保趙國不會被諸國羣起而攻之。

如果這樣的體系被破壞掉了的話,“六國伐趙”就很有可能出現了,這種情況趙國是肯定頂不住的。

事實上,直到歷史上的戰國末期,山東六國聯合起來也不是沒有和秦國的一戰之力。

只可惜秦國一來國力強勁,二來又有函谷關這等天險,加上山東六國也不齊心,這才導致了合縱的一次次流產。

可現在趙國邯鄲位於平原之中,並沒有什麼天險可言,從地理的位置來說是要比秦國差了許多,家底也沒有當時秦始皇治下的秦國那麼厚實。

因此外交盟約體系的維持對於趙國來說就更加的重要了。

虞信的這番話一說出來,立刻就得到了廉頗的認同。

老將軍揮舞着手臂,十分有氣勢的對着趙丹說道:“大王,臣亦是以爲必須要好好的教訓一番楚國,以儆效尤!若大王同意,臣願爲大王前驅!”

別看廉頗馬上就要六十的人了,但是老將軍這氣勢可是一點都不丟,求戰的**十分的旺盛。

趙豹猶豫了一下,道:“大王,年前纔剛剛聯絡義渠,便是爲了要讓義渠人在年後開春之時配合大軍一同攻伐秦國。如今若是要將目標換成楚國,那義渠方面的動作豈不是白費了?”

對義渠人的挑撥是去年趙丹就定下來的策略,畢竟也讓秦國休養生息了兩年了,是時候再收割秦國一次,免得讓秦國又恢復元氣。

廉頗不以爲然的說道:“噯,那有何妨,同時征伐秦楚兩國便是!”

趙丹皺了皺眉,直接開口否定了廉頗的這個提議:“不可。”

雖然秦楚已經結盟,但是雙線開戰這種事情,趙丹覺得還是儘量不要去做。

集中優勢先打敗一方,然後接下來再對付另外一方,這種纔是趙丹喜歡的、也是趙國在這幾年之中慣常用之的手法。

趙丹一否定,那麼雙線開戰就再也無人提起。

接下來的問題只有一個,到底是要將主攻方向放在秦國還是楚國呢?

圍繞着這一點,趙國的大臣們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虞信、廉頗和李伯支持先打楚國,而趙勝、趙豹和龐煖則支持先打秦國。

於是理所當然的,趙丹就將目光投向了最後一位還沒有表態的趙國重臣:“鄭卿,汝也來說說汝的意見吧。”

趙國外交部部長、大行人鄭朱摸着頜下的鬍鬚沉吟了片刻,終於開口道:“大王,其實臣以爲,這邯鄲保衛戰實在是不應當再出現第二次了。否則的話,對於大王和趙國的聲望皆會產生影響。”

趙丹一聽鄭朱的這番話,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想打邯鄲保衛戰,就是不希望再一次用主力去征伐秦國關中。

很顯然,鄭朱也是更加傾向於先打楚國的。

趙丹仔細一想,覺得鄭朱的話似乎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首都被圍這種事情,的確是很影響國家聲望和國民士氣的。

而且萬一要是被攻破首都的話,那豈不是……

上一次邯鄲保衛戰的時候,是魏國和齊國組成聯軍一起來攻。

這一次要是趙丹不將主力部隊放在中原方向的話,那麼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楚齊魏三國一起來攻的局面,那邯鄲就真的很危險了。

於是趙丹思考片刻之後,十分痛快的作出了決定。

“既然如此,那麼諸卿便都先下去做好計劃,等到開春之後,便以楚國作爲這一次的征伐目標!”

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十三章 鄭朱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上架感言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丹的真正目的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四百九十四章 齊國人有點慌第九百一十八章 趙國使團要來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完全被套路了的休利單于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二十五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2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
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十三章 鄭朱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上架感言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丹的真正目的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四百九十四章 齊國人有點慌第九百一十八章 趙國使團要來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完全被套路了的休利單于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二十五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2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