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

陽翟城。

太陽即將落入西邊的地平線上,晚霞殷紅如血高掛天際,看在眼裡讓人心中不由多出幾分奇異的情緒。

金黃色的陽光投射在劇辛的身上,但並沒有爲這位老將軍增添多少霸氣,反而讓他的臉上顯露出了幾分陰霾。

城牆之上的劇辛看着遠處連綿不斷的楚國營地,一張老臉之上顯得頗爲擔憂。

在劇辛的身邊,許多趙國士兵們靜靜的坐在城垛之上,不少人斜倚着城牆,似乎已經完全入睡了。

空氣中的血腥味還沒有完全散去,城頭上隨處可見的是乾涸或者還未乾涸的血跡,如果仔細觀察的話甚至還可以看到許多零零碎碎的、諸如手指或者腳掌之類的東西。

當然了,最多的還得數人頭,畢竟只有人頭纔是論功行賞的重要依據。

所以當有些士兵們一邊抱着某個人頭,一邊靠在城垛上香甜入睡的時候,他身邊的戰友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對此感覺到有任何的異樣或者古怪。

當然也會時不時的有目光落在這些士兵們的身上——畢竟在守城戰之中想要拿到一個人頭,說實話是很困難的事情,這自然會讓其他人感到羨慕。

這已經是陽翟城被圍困的第二個月了,春天即將過去,夏天也很快就要到來。

季節雖然在變幻,但是陽翟城中似乎一直都是那般場景,楚軍的攻城和趙軍的守城似乎已經成爲了定律,每天在這片天空下的大地上固定上演着。

一名年輕的將領蹬蹬蹬的走上了城頭,低聲對着劇辛說道:“將軍可以回去歇息了,且讓末將來值守今夜吧。”

劇辛看了一眼來人,突然開口道:“司馬尚,汝說說這些天來楚軍的攻勢是不是比之前要更加猛烈許多?”

自從上一次的趙韓上黨郡之中有了出色表現之後,司馬尚就成爲了劇辛的親信,這一次出征韓國自然也就隨着劇辛而來,成爲了趙軍之中的一員裨將。

司馬尚聞言一愣,隨後答道:“回將軍,確實是如此。末將以爲楚軍看上去很急迫,好像已經等不及的想要立刻破城了,和之前那種圍而不攻的態度完全不同。”

劇辛點了點頭,嘴角微微一動,扯出了一個笑容:“嘿……果然和老夫想的一般無二,看來這楚國人,是真的着急了啊。”

司馬尚在一旁察言觀色,忍不住開口問道:“莫非將軍已經知曉楚國人爲何如此急躁的原因?”

劇辛點了點頭,道:“吾自然是知曉的。能夠讓楚國人如此的急躁,無非只有一點,那就是新鄭那邊恐怕要撐不住了。”

新鄭的確是要撐不住了。

韓王然正在宮殿之中大發雷霆,一張桌案被他拍得碰碰直響,看上去似乎隨時都有可能碎裂。

“這些該死的秦國、楚國和齊國人!開戰之前一個兩個都說得好好的,現在居然沒有任何一個傢伙能夠前來幫助寡人!”

韓王然的生氣是有理由的。

本來在魏國和燕國先後覆滅之後,其餘的四個國家就已經在暗中串聯,準備開始聯手對付趙國。

結果現在趙國都已經率先出招了,新鄭都被包圍這麼久了,卻沒有任何的援軍、哪怕是一兵一卒抵達新鄭城外。

韓王然是很清楚自己有幾分實力的,別的不說,就讓靳黈帶着新鄭城之中的軍隊去和廉頗對戰的話,那肯定是打不過的。

至於守城這種事情嘛,說實話,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城池就被攻破了,而且新鄭作爲韓國的都城,這裡可是聚集着包括韓王然在內的所有韓國軍政首腦,一旦這裡被攻破的話,那麼韓國迎來的必然只有突然死亡這麼一個結局。

所以韓王然很急躁,即便是靳黈已經再三向他保證趙國人不可能攻破新鄭的情況下,韓王然依舊是非常的急躁。

靳黈此刻就站在韓王然的面前,這位韓國的新任相邦一身戎裝,整個人站得筆直筆直的,看上去更加符合他之前的大將軍設定。

事實上在馮亭去職之後,靳黈就已經沒有了對手,成爲了韓國軍政之中的一把手。

當然了,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工於權術之道的韓王然肯定會對靳黈的權柄進行削減,但是在現在這種韓國還需要靳黈來支撐的情況下,靳黈的地位絕對是穩如泰山,不會有任何人能夠去撼動。

靳黈站在那裡,甕聲甕氣的對着韓王然說道:“大王勿憂,臣聽說秦軍已經開始攻擊函谷關,而楚軍也已經包圍了陽翟城,只要這兩路之中有任何一路能夠成功的突破,那麼新鄭就可以迎來援軍了。到了那個時候,臣將會帶領着軍隊和援軍裡應外合,將廉頗徹底的逐出韓國的國土!”

靳黈在說這番話的時候信心滿滿。

如果說一開始的時候靳黈的心中還有些發慌的話,那麼隨着守城戰的不停進行,靳黈的心情倒也是慢慢的鎮定了下來。

原因無他,主要是因爲靳黈突然發現,這個廉頗看上去好像大名鼎鼎,但是論起攻城的話似乎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嘛。

衝車、塔樓、投石機、雲梯,這些東西那都是過去的幾百年戰爭裡經常出現的東西,完全沒有什麼值得驚訝或者詫異的。

靳黈甚至都不需要去研究什麼妙計,只需要用一直以來大家在戰爭之中慣常用的那些手段去對付趙國人就好了。

當然了,其實也有一些麻煩的地方,那就是靳黈在這一次戰爭之中十分明顯的感受到了趙國士兵和韓國士兵的實力差距。

如果說韓軍士兵是一條嗷嗷叫的野狗,那麼趙軍的士兵就是一隻兇殘的野狼!別看狗叫得歡實,可真的打起來的話,幾下就被狼給一口咬死了。

在過去的攻城戰之中,趙軍的士兵們也都曾經短暫的登上過城頭,每到這個時候也就是靳黈和韓軍壓力最大的時候,因爲他們會發現任何一個登上城頭的趙軍都是那種極爲難纏的角色,不付出五條以上的性命根本就別想弄死他。

如果是在平原之上對戰的話,靳黈覺得在數量相同的情況下,恐怕自己和韓軍最多支撐兩個時辰就會一潰千里。

當然了,這樣的話是不可能當着韓王然的面說的,畢竟靳黈的心裡也很清楚,韓王然這個人的猜疑心很重,如果把戰局說得很困難,那麼韓王然不會去覺得是因爲對手太強,他會覺得是靳黈太弱。

如果因此而讓韓王然升起諸如“靳黈不適合作爲守城將領”的心思,那靳黈豈不是虧大了。

韓王然聽了靳黈的安危之後臉色也並沒有太多的好轉,只是搖了搖頭,道:“話可不是這麼說的,秦國人想來不是李牧的對手,楚國人巴不得看寡人的熱鬧,滿心的希望寡人和趙國兩敗俱傷。再說了,楚王那個混賬東西佔了本王這麼多土地,本王還沒有和他算賬呢!至於齊王那個傢伙……嘿,不提也罷!”

很顯然,韓王然對於其他三位大王的緩慢動作還是有着很大的看法。

靳黈皺了皺眉頭,這個時候突然有些懷念起自己曾經的那位同事華陽君馮亭。

如果馮亭現在還在這裡的話,那麼以他的智慧,想必三言兩語就能夠讓大王息怒了吧?

但是馮亭是不在的,所以靳黈必須要自己去想辦法。

於是靳黈便說道:“大王,如今國勢危急,臣覺得還是應該以擊退趙國人爲上策。一旦將趙國人擊退,那麼趙國必定遷怒於秦、楚、齊等國。到時候無論是趙國攻擊其中的哪一個國家,大王都可以從中獲利。而且大王完全可以讓人去遊說趙國,讓趙國去攻伐楚國。到時候楚王震恐,自然就會將那些土地歸還給大王。”

被靳黈這麼一說,韓王然總算是有些轉怒爲喜,想了想之後有些無奈的擺了擺手,道:“罷了罷了,反正現在寡人的大軍也出不了這新鄭城,就先讓他楚王高興幾天好了。等到打退了廉頗之後,寡人到時候就要和這楚王好好的理論一番,看看他爲何如此猖狂!對了,最近這些天趙軍的攻勢如何了?”

說到最後,韓王然總算是想起來眼下對於自己來說最爲關鍵的一件事情了。

靳黈咳嗽一聲,恭敬的說道:“回大王,臣剛剛纔打退了趙軍的攻勢,和之前沒有任何的變化。”

事實上靳黈並沒有說的是,趙軍的攻勢其實比之前要變得猛烈了不少。

“是嗎?”韓王然有些疑惑的看了靳黈一眼,道:“寡人怎麼感覺這幾天的攻城聲音變吵了呢?有時候弄得古人都睡不好覺。”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韓王然的雙眼緊緊的盯着靳黈,似乎是想要看看靳黈是不是在對自己撒謊。

靳黈臉色毫無變化,十分平靜的朝着韓王然說道:“這或許是因爲最近趙軍又增多了幾架投石機的原因,還請大王不要擔心,趙國人是不可能攻破新鄭城牆的。”

韓王然看上去並沒有因爲靳黈的這些話就放鬆了下來,而是繼續盯着靳黈,對着靳黈說道:“是嗎?可是寡人怎麼聽說趙國人有一種叫做震天雷的武器,能夠輕而易舉的攻破城牆呢?”

韓王然的這番話一說出來,靳黈的表情瞬間就是微微一僵,但馬上就恢復了正常,說道:“大王多慮了。如果那震天雷真的能夠有用的話,趙國人早就已經用出來了,又何必等到今日呢?臣覺得,趙國人的震天雷應該是不可能攻的破新鄭城牆的。而且臣這些天也特別注意,不讓趙國人有在城牆之下挖洞填入震天雷的機會。”

韓王然沉吟半晌,最終還是認可了靳黈的判斷,對着靳黈說道:“好吧。既然如此,那麼就還請靳卿多多費心在此戰上了。等到此戰打退了趙國人之後,寡人便爲汝封君!”

靳黈身體一震,臉上露出了一絲激動的神色,對着韓王然行了一禮:“臣多謝大王!”

韓王然點了點頭,揮了揮手道:“寡人也累了,今天就到這裡罷。”

靳黈道:“那臣就告退了。”

說完靳黈便轉身朝着殿外走去,韓王然並沒有發現的是,當靳黈轉過身去之後,原本臉上那一副興奮無比的表情,一下子就全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離開了宮殿,坐上了自己的馬車之後,靳黈突然開口對着車伕吩咐道:“去華陽君府一趟。”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四百八十五章 趙丹的美食生活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八十章 馮亭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牧將軍,此舉萬萬不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四百八十五章 趙丹的美食生活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八十章 馮亭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牧將軍,此舉萬萬不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