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

趙丹這一下子是真的被驚住了。

談判這種方式,說白了其實就好像談生意一樣,大家坐下來一陣討價還價,最後達成一個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結果。

當然了,談判和談生意畢竟是兩個不同的名詞,所以當然也有不同的地方。

談生意在大部分的時間裡,最後談出來的結果都是雙方共贏,區別只在於哪邊賺多點哪邊賺少點罷了。

可談判不同。談判這種東西要麼是大家誰也不賺,要麼就是一邊虧本一本賺錢,屬於所謂的“零和遊戲”,簡單說就是“損人才能利己”。

這一次趙國和魏國之間的談判,就是依照這個“損人才能利己”的思維模式展開的。

魏國打了敗仗,那麼就必須要付出讓趙國滿意的籌碼,才能夠從趙國的手中換取和平。

但是作爲趙國一邊,其實也不希望將魏國逼迫過甚,

畢竟人總是有底線的,如果突破了魏王圉的底線,大家來一個魚死網破,那也不是趙丹希望看到的事情。

現在的趙國還沒有完全吞併魏國或者齊國這種國家的能力,這一點無論是趙丹還是趙國衆位大臣心中都很清楚。

如果我能直接打死你,那麼廢話少說打死就是。但現在打不死,那麼大家就可以坐下來慢慢聊了……

所以別看趙國打了勝仗,但在某些方面,趙丹其實也不是不能夠作出妥協。

魏國都虧了那麼多了,就讓他撈一點本錢回去又如何?這都不算個事。

但魏王圉所想要撈回的這點“本錢”,還真真是讓趙丹大出意料之外。

魏王圉,竟然想要殺了魏無忌!

趙丹深深的吸了幾口氣,竭力想要讓自己說話的語氣聽起來變得更加的沉穩一些:“魏王,汝想要殺了信陵君?”

說實話,趙丹覺得魏王圉瘋了。

魏無忌這樣的大才,趙丹當時是百般拉攏都不能夠讓魏無忌替趙國效力,這才退而求其次將魏無忌弄回魏國去給魏王圉搗亂的。

從現在這個結果來說,趙丹這一計雖然的確成功的讓魏國產生的嚴重無比的內耗,但同時魏無忌也展露出了足夠的才能,讓魏國在這內耗之中不但沒有變弱,反而變得更強了不少。

當然,那都是邯鄲之戰前的事情了。

邯鄲之戰後的魏國,基本上就是每況愈下,國力一路下滑至今了。

但不管怎麼說,就連身爲敵國國君的趙丹都要承認的一件事情是——魏無忌這個人,對於魏國是作出了很大貢獻的。

甚至可以說,要是沒有魏無忌的話,魏國就不可能有邯鄲之戰前那種中興景象,而現在的魏國很可能混得還會更慘一些(歷史上的魏國就是如此)。

以己度人,趙丹覺得就算是魏王圉再怎麼去忌憚魏無忌,最多也就把魏無忌給邊緣化掉,比如說剝奪魏無忌的一切權利然後讓魏無忌老實待在封地(歷史上的魏王圉就是這麼做的)。

但是現在,魏王圉竟然要殺掉魏無忌?

趙丹看着一臉殺機的魏王圉,心中不由得暗歎。

不僅僅是這個歷史和自己所知道的歷史不一樣,就算是這些歷史人物,在一連串的改變之下也同樣發生了改變啊。

話說回來,到底要不要答應魏王圉的要求呢?

得好好想想才行。

這邊趙丹還在沉吟,另外一邊的魏王圉卻已經是按捺不住,直接開口催促了。

“趙王覺得如何?應該給寡人一個答案了吧。”

趙丹看了一眼魏王圉,仍舊還在猶豫。

這個魏無忌,到底殺還是不殺?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很顯然魏王圉是希望藉助趙丹的手殺掉魏無忌的。

趙丹能不能殺掉魏無忌?答案是肯定能,這一點不用懷疑。

畢竟魏無忌這個人雖然屢遭打擊,但是在魏國、尤其是魏國平民百姓之中的威望還是相當高的。

魏王圉去動手的話,對魏王圉的聲望是個很大的影響。

如果是趙丹讓趙**隊殺掉了魏無忌,那麼魏王圉就不會遭到任何的指責。

但問題也就在於這裡。

以魏無忌的聲望,一旦趙國人殺掉了魏無忌,那麼魏國人、尤其是魏國中下層的廣大民衆,對於趙國肯定是恨之入骨的。

這樣一來的話,對於將來趙國征服魏國土地,對這些魏國子民的統治就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而且這還不算完,魏無忌畢竟也曾經是在魏國政壇之中一手遮天的存在,許多魏國的大臣都曾經在魏無忌的麾下效力,算是魏無忌一派的人。

雖然這些傢伙之中的不少人現在因爲種種原因離開了魏無忌,但是這並不代表着他們就一定希望看到魏無忌死。

畢竟只要是稍微有點理智的魏國大臣都會看得到魏無忌對魏國的巨大作用。

所以趙丹要是弄死了魏無忌,那麼這些魏國大臣們說不定其中就會有一部分人因此而仇恨趙國,讓魏國政壇之中又產生一批新的仇趙派力量出來,這也不是什麼好事。

趙丹用手敲着桌案,躊躇不已。

這件事情還真的就是不太好辦啊。

該怎麼辦呢?

面對着沉默不語的趙丹,對面的魏王圉心中也是有點着急的。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知錯就改,另外一種人是將錯就錯。

魏王圉顯然就是將錯就錯的這種人。

難道魏王圉就不知道魏無忌有大才,就不知道魏無忌對魏國的突出作用嗎?

魏王圉當然知道。

可這件事情的根本問題並不在這裡。

魏王圉和魏無忌之間矛盾的根源其實就在於一點,那就是魏王圉覺得自己的利益就代表着魏國的利益,但魏無忌卻覺得魏國是魏國,魏王圉是魏王圉!

魏無忌固然效忠於魏王圉,但歸根結底,這位信陵君效忠的其實是魏國。

這就會產生一種情況,那就是隻要魏無忌覺得一件事情符合魏國的利益,就算魏王圉不喜歡甚至是強烈反對這件事情,魏無忌也一定會去把這件事情做成,不會理會魏王圉這個大王的態度。

國君的利益到底能不能代表國家的利益,國君和國家到底是不是一體的?在這個問題上,魏王圉和魏無忌產生了分歧。

長平之戰中魏無忌竊虎符殺晉鄙率軍救趙,就是兩人之間這種分歧的最佳體現。

一個根本性的、不會有任何一個人妥協的分歧。

有了這個分歧,纔有了這兩兄弟之中的諸多衝突,才讓事情最終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這個局面。

也就是在剛纔,在趙丹的步步逼迫之下,心中無比無奈和苦澀的魏王圉突然想到了這個提議。

既然一切都已經無可挽回,既然魏無忌永遠都註定不能夠爲魏王圉所用,那麼就讓他——

去死吧!

死去吧!

魏王圉的心中好似猶如一隻瘋虎在不停咆哮,心中的殺意滔天,恨不得立刻親手將魏無忌給斬殺,讓魏無忌這個人徹底的從這個世界消失。

但是魏王圉臉上的表情卻十分平靜,在剛纔的催促無果之後,魏王圉也不繼續催促了,他就這麼平靜的注視着趙丹,等待着趙丹的答案。

很多時候,魏王圉在面對趙丹時都有一種智商被壓制的感覺,唯獨這一次例外。

魏王圉發自內心的堅信,面前的這位雄才大略的趙國國君,一定會同意自己這個提議的。

一定會。

8)

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七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九章 趙勝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六章 微操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二百九十九章 廉頗克曲沃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七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九章 趙勝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六章 微操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二百九十九章 廉頗克曲沃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