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

在聽了趙丹的話之後,趙豹身體微微一震,驚訝的擡起了頭來。

直到這個時候趙豹才終於反應過來,趙丹其實是要削自己的權!

一股憤怒從趙豹的心中涌起,迅速無比的佔據了趙豹的整個內心。

沒想到趙丹繞了這麼久,竟然還是要奪趙豹的的權!

趙豹深吸了一口氣,下意識的就想要出言反駁,但就在話音將要出口的一瞬間,趙豹卻突然又閉上了嘴巴。

趙豹當然可以反駁,問題在於——趙豹怎麼去反駁?

前面已經說過了,想要玩政治這個遊戲,關鍵就在於一個“理”字。

理是規範,是法律,是每一個政壇玩家都必須要遵守的規則。

理約束着每一個人,即便是身爲規則制定者的國君也不例外。

在之前的審判權之爭中,趙豹就是憑藉着有理,所以才讓趙丹不得不交還了審判權。

這就是有理的好處。

但讓趙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纔不過短短一盞茶不到的時間,整個情況就一下子發生了逆轉。

這一次,有理的變成了國君趙丹,司寇趙豹則變成了無理的那個人。

於是得理不饒人的國君趙丹舉起了刀子,要削權了。

削趙豹這個司寇的權。

趙豹當然不願意被削權,但偏偏在這件事上,趙豹是沒有理的。

沒理,就只能立正捱打。

所以趙豹不能開口,因爲趙豹根本無話可說。

國君趙丹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讓趙豹根本挑不出毛病。

既然沒毛病,那就只能忍。

這就是遊戲規則。

在剛纔,趙丹嚴格的遵守了這個遊戲規則,將審判權歸還給了司寇趙豹。

所以現在司寇趙豹也必須嚴格遵守規則,接受趙丹的削權。

這很合理。

合理到趙豹無話可說。

但趙豹無話可說,卻並不代表着其他人不能說話。

於是趙豹再一次的將求援的目光投向了樓昌。

樓氏一族是趙國公族分支,屬於趙國望族,在趙國政壇頗具影響力,樓昌又是趙國六巨頭之一,也是在場唯一一個能夠爲趙豹說好話的巨頭。

雖然虞信也在場,但是指望虞信給趙豹說好話,那顯然不太現實。

所以趙豹的所有希望,就都押注在樓昌身上了。

但是樓昌接下來的動作,卻完全大出趙豹的意料之外。

只見樓昌充滿歉意的對着趙豹笑了一笑,然後輕輕的、十分堅定的搖了搖頭。

樓昌拒絕了趙豹的要求。

很顯然,樓昌雖然可以在虞信指控趙豹誤國這件事情上拉趙豹一把,但是到了要削權的時候,樓昌卻不肯出手相助了。

不僅如此,當樓昌拒絕了趙豹的要求之後,樓昌還立刻回過頭來,做出了一個讓絕大部分人都意想不到的動作。

只見樓昌恭恭敬敬的朝着趙丹行了一禮,高聲道:“大王聖明,臣附議。”

是的,樓昌同意了。

作爲公族派的巨頭之一,樓昌居然同意了國君趙丹削弱另外一名公族派巨頭權力的舉動!

樓昌這個舉動瞬間讓趙豹如墜冰窟。

趙豹的心中又是憤怒又是不解,死死的盯着樓昌,根本不明白樓昌爲什麼這麼做。

然而樓昌在表示了對趙丹意見的贊成之後就安靜的站到了一邊,不再去看身後雙目噴火的趙豹。

其實在樓昌看來,這樣的舉動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樓昌的職位是御史,這個御史並不是後世的那個“風聞奏事”的御史,而是屬於國君的貼身大管家,大抵就是後世所謂的侍中、或者也可以用一個更現代話的詞語——趙國國君辦公廳主任。

照理來說,這樣的一個能夠和趙丹朝夕相處的職位,本該是極得趙丹信任的。

事實上以前的樓昌也的確被趙丹倚爲心腹,頗得信重。

但自從幾個月前那次突然的“不換將”會議之後,樓昌就發現自己一下子失去了趙丹的信任,而且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現在。

這讓樓昌心中開始變得惶恐。

樓昌一直不知道自己爲何會失去趙丹的信任,直到今天樓昌親眼目睹了監察衛的所作所爲。

一個非常恐怖的念頭當場就從樓昌的腦海之中浮現出來——難道自己父親樓緩私通秦國一事,已經被監察衛發現了?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樓昌就被嚇得不輕。

樓昌是很清楚自家老爹樓緩想要幹什麼的,樓緩一直以來所處心積慮想要做的,就是讓趙國徹底滅亡!

樓緩的所作所爲,那就是叛國、賣國!

一旦被發現的話,樓緩本人是絕對要被趙國弄死,身爲樓緩的兒子,樓昌少不得也要被連累,官是當不成了,甚至還有可能人頭落地。

一想到這裡,樓昌當時差點就被嚇尿了褲子。

好在樓昌馬上就鎮定了下來,因爲樓昌接着又想到一點,那就是如果樓氏暗中出賣趙國的行蹤被發現的話,那麼趙丹是根本不可能容忍樓氏到現在的。

既然趙丹還沒有對樓氏動手,那就證明樓氏的所作所爲還處於趙丹和監察衛的視線之外。

一想到這裡,樓昌一顆心才總算是放了下來。

但即便如此,樓昌也是在心中暗自打定了主意,今後儘可能的保持一個外人看上去正常的情況,儘可能不去觸怒趙丹,儘量當一個隱形人,以免引來趙丹和監察衛的關注。

既然要保持正常,那麼先前虞信跳出來一口一個誤國似乎是要整倒同爲公族派的趙豹之時,樓昌理所當然的就要出來保趙豹一手,否則的話就會顯得很反常。

但是現在尊敬的大王趙丹已經做出了明示,趙丹並不想整倒趙豹,而只是想要削趙豹的權。

在這樣的情況下,樓昌自認爲就沒有必要再和趙丹這個大王唱反調了。

不僅如此,樓昌甚至還多想了一層。

前面已經說過了,趙豹和趙勝兩個傢伙,可是擋了很多人的路。

雖然同爲公族派,但是這兩位封君實際上也同樣擋了樓昌的路!

所以趙豹被削權,對於樓昌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

眼下藺相如剛死,六大巨頭之中原先被藺相如佔據的內史就空了出來。

在藺相如沒死之前,趙國六巨頭的排位順序是相邦趙勝>司寇趙豹>內史藺相如>中尉虞信>御史樓昌。

大將軍廉頗由於是軍方統帥身份比較超然不在排名之中,實際地位大概就差不多和司寇趙豹同等,僅在相邦趙勝之下。

藺相如死後,接替藺相如出任內史的人即便確定是虞信,似乎並沒有樓昌什麼事情。

但是別忘了虞信升官之後,虞信原本擔任的中尉職務就空了出來。

放眼趙國上下,最有資格接任虞信中尉職務的,當然便是地位僅在虞信之下的樓昌。

現在誰都知道虞信是趙丹的心腹,現在趙丹又要削趙豹的權,那麼說不定以後虞信還能夠再上一步,擠掉趙豹成爲司寇。

然後樓昌又可以繼續填補虞信的空缺,上升成爲內史···

假如虞信接下來還能幹掉相邦趙勝成爲新的相邦,那麼樓昌說不得又要繼續緊跟着虞信一起升官爲司寇。

到了那個時候,樓昌距離相邦之位就只差一步了!

想着想着,樓昌突然感覺到有點小激動。

當然了,這目前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夢想,但這夢想理論上是有可能實現的。

就算是撇開什麼司寇相邦這種太遙遠的不談,就單說虞信升任內史後留下來的這個中尉之職,樓昌也是無論如何都要拿到手的。

想要拿到中尉之職,趙丹這個國君以及虞信這個前任中尉的態度就相當重要了。

樓昌這個時候出來表達對趙丹的支持,又可以賣趙丹和虞信一個好。

總而言之,支持大王,好處多多。

至於趙豹這個本該是樓昌盟友的人嘛···

爲了樓昌自己眼下的好處和未來的前途,賣了也就賣了吧。

反正剛纔也救了趙豹一次了,仁至義盡啦。

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無忌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四百九十九章 氣急攻心的後勝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六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魏王圉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四章 借糧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史爭奪戰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標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
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無忌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四百九十九章 氣急攻心的後勝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六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魏王圉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四章 借糧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史爭奪戰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標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