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內賊

公元前260年10月13日,夜。子時兩刻。

長平關。

雖然此戰被稱爲長平之戰,但長平關其實並不位於戰場的最中央,而是處於戰場的西北方,和羊頭山、故關以及關嶺山一起構成了趙軍的最後一道防線“百里石長城”,保衛着趙國大軍的後路。

也正是因爲長平關的位置極其重要,加上由於地形的原因又直接面對秦壘壁最北邊的丹朱嶺據點,所以雖然這裡只不過是一道小小的關隘,但是趙國大將軍廉頗還是在關隘之上常駐了整整五千將士。

五千人聽起來不多,但由於長平關面前屬於一個漏斗式逐漸收緊的峽谷地形,因此即便秦軍大舉來攻,能夠擺在長平關正面來強攻的其實也不過就那麼一兩千人馬。

考慮到守城方需要的守軍數量往往只是攻城方的幾分之一,所以五千人已經是綽綽有餘,甚至可以說是多得有些過分了。

而且長平關距離趙軍韓王山大營不過十餘里,一旦戰事爆發的話最多半個時辰便能夠同時得到來自百里石長城一線友軍以及韓王山趙軍主力的支援,可以說是萬無一失。

所以雖然戰鬥已經持續了整整三天的時間,長平關也經歷了好幾次秦軍的攻擊,但是秦軍除了在關隘面前的平地上留下幾百具屍體之外,其他一無所獲。

這一切讓長平關的最高指揮官趙國校尉中行盾心中既喜且憂。

中行盾今年已經四十有二,一張臉龐飽經風霜,整個人身材高大面容粗獷,是典型的燕趙男兒模樣。

雖然已經是深夜時分,但是中行盾卻並沒有馬上入睡,而是像往常一樣來到關隘之上巡視。

粗大的火把在長平關的關牆上熊熊燃燒着,居高臨下的火光將關牆下的地面照的亮亮堂堂的,甚至還可以看到幾抹刺眼的暗色,那是這幾天來戰鬥所留下的痕跡。

一想到這裡,中行盾就不由自主的嘆了一口氣。

“秦人,何不來也!”

雖然說長平關這三天來也經歷了一些來自丹朱嶺方向的攻勢,但是那都是一些試探性的小規模攻勢,每一次來進攻的秦國人不過一兩千,根本就是無關痛癢。

秦國人對長平關的忽視,讓中行盾非常不滿。

沒有秦國人把腦袋送上門來,中行盾和長平關上下這五千將士還怎麼立功嘛!

但是抱怨歸抱怨,中行盾還是認認真真的在長平關的關牆上來回巡視了一圈,確認了諸多防禦措施都有效,各處守夜的趙軍士兵們也都各司其職,這才放心的走下了關牆,朝着自己的營房走去。

片刻之後,剛剛卸甲的中行盾正準備上牀休息,房門處卻突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打開門,一名二五百主(千夫長)急匆匆的出現在了中行盾的面前:“校尉,似有不妥!”

中行盾愣了一下,開口問道:“甚事?”

二五百主走入房中,左右看了一下之後關上房門,低聲道:“上莊、下莊兩處哨兵,已有六個時辰未覆命矣。”

在長平關的右側大約數裡之外,也有一座狹小的谷口,谷口後有兩個莊子,因爲一個上游一個在下游而被命名爲上莊、下莊。

戰爭爆發後,這兩個莊子之中的百姓早就已經逃難去了,因此中行盾便在這兩個莊子之中派駐了一個百人隊,以免被秦軍偷襲。

上下兩莊所面對的是秦軍陣地丹朱嶺西北側數裡的仙公山,仙公山地勢極爲崎嶇,而且盡是狹窄無比的山路,根本不可能讓大軍通行,所以在中行盾看來,有個百人隊駐紮在那裡示警就足夠了。

而且爲了以防萬一,中行盾還在上下兩莊之後的一座名叫堯山的地方駐紮了一個五百人的隊伍,隨時準備支援上下兩莊。

在過去的半年來,秦軍曾經有過一次派出小股部隊嘗試進攻上下兩莊,但被及時發現的趙軍給打退了,從此之後這裡風平浪靜再無戰事。

若不是這名二五百主提起,中行盾都要忘記有這麼一個地方了。

所以中行盾聞言先是一愣,然後皺起了眉頭:“哼,秦人還是賊心不死···堯山可有回報?”

在中行盾看來,就算是上下兩莊的那個百人隊全軍覆沒了那也無所謂,因爲地形的限制,秦軍能夠發動攻擊的肯定也就那麼三四百人,根本不可能攻破有五百人據守的堯山陣地。

只要堯山穩住,天一亮中行盾就能夠從容的調兵遣將,將這羣膽敢偷襲的小股秦軍給一網打盡!

一想到這裡,中行盾甚至都開始有些激動了。

這可是送上門來的戰功啊。

但中行盾心中的喜悅之情纔剛剛涌起,就立刻被面前這名二五百主接下來的彙報給打斷了。

“校尉,堯山...亦有三個時辰未有回報矣。”

“什麼?”中行盾心中一驚,隨後一絲怒意在他的臉上出現,說話的語氣也變得惱怒了許多:“爲何現在才向吾告知此事!”

二五百主慌忙解釋道:“都尉,日間一巡,夜間三巡乃是都尉所定,屬下不過遵命而行也。屬下方纔所言,皆是剛剛得知,請都尉明查!”

所謂的日間一巡夜間三巡,指的就是白天的時候每過一個時辰長平關就派人去巡視堯山以及上下兩莊,晚上則是三個時辰巡視一次。

如今已經是子夜時分,照理來說堯山方向應當有一次巡視回報,但此刻這個巡視回報卻缺失了。

這就意味着堯山可能出事了!

而且從時間來推斷的話,堯山出事的時間,很有可能就是三個時辰之前,也就是日落時分!

中行盾想着想着,臉色開始漸漸的變得陰沉了下來。

一旦堯山失手,那麼秦軍就可以進入北上黨的長子縣,然後繞一個大圈,從背後對長平關進行偷襲了。

如此一來,只要秦軍突然發動,裡外夾攻長平關的話,那麼長平關的陷落就不再是一句空談了!

一想到這裡,中行盾幾乎立刻就抓住了面前的這名二五百主,厲聲喝道:“速去傳令,命全營戒備,秦人或已至關後,隨時···”

中行盾的聲音突然停住了。

這位長平關的最高指揮官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的瞪着面前這名二五百主。

二五百主的手中不知何時已經多出了一柄青銅匕首,匕首已經深深的刺入了中行盾的心口,直沒至柄。

中行盾張了張嘴巴,想要說些什麼,但是他的生機已絕,任憑如何用力也無法從口中說出哪怕是一個音節,甚至連呼喚房門之外的那兩名親衛都無法做到。

中行盾的身軀緩緩的倒下了。

就在生命之光即將熄滅的最後一瞬間,中行盾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面前這名二五百主叫做樓兵,駐紮在堯山之上的那個五百主的名字則叫做樓御,是樓兵的弟弟。

而樓兵和樓御都出自趙國有名的望族樓氏,樓氏如今的家主便是趙國上大夫樓昌。

這會是巧合嗎?莫非樓氏已經背叛了趙國?

但中行盾已經不可能再得知這個問題的答案了,因爲他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

片刻之後,長平關的前後兩側峽谷中,突然同時響起了沖天的喊殺聲,成百上千的秦軍士兵自黑暗中殺出,朝着長平關而來。

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八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二章 會議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六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魏王圉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趙丹的美食生活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十三章 鄭朱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
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八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二章 會議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六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魏王圉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趙丹的美食生活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十三章 鄭朱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