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

河東郡。

現在還是初春,正是春寒料峭的時節,但是一大早,河東郡翼城滑莊的田野上就已經熱鬧了起來。

一名趙國的官吏身着官袍,手中還捧着一份簡牘,對着圍在自己身邊的諸多趙國民衆喝道:“什長、伍長何在?”

官吏話音剛落,立刻就有不少人出列:“什長宋武在此!”“伍長陳言在此。”“什長……”

片刻之後,二三十名什長伍長就都喜氣洋洋的站到了這名官吏的面前。

趙國官吏看着面前這些人,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河東郡之戰勝利之後,趙國國君趙丹就給出了立功將士兩種選擇,一種是金錢實物獎勵,一種是以河東郡的土地作爲封賞。

根據趙丹特地頒佈的命令,如果願意遷徙到河東郡的話,那麼根據軍功獲得的土地會比之前要更多。

不僅如此,趙丹更宣佈除了犯下殺人罪的罪犯之外,城旦、舂、鬼薪、白桀、贅婿等等只要願意來到河東郡,那麼統統都可以赦免罪行,以趙國良民的身份進入戶籍之中。

在種種政策的刺激下,大量的趙國立功將士和犯人們開始拖家帶口,穿過太行山的險峻道路,從趙國的各個地方來到了河東郡之中。

這翼城滑莊便是趙國移民剛剛建立起來的一座村莊,今天便是趙國官吏來滑莊分田地的日子。

趙國的戶籍法律制度和秦國類似,乃是所謂的“什伍制”,每五家人爲一伍,設一名伍長(伍老),十伍爲一什,設一什長。

這個制度說起來其實還是學的秦國我不知道,也沒有什麼好意外的。已經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僅僅限於軍事方面,關於制度方面,趙國幾乎是全盤照搬了秦國的制度,只保留了趙國自身比較有特色的一些東西。

在這些伍長和什長的簇擁下,這名趙國官吏昂首闊步的來到了田野邊上,將手中的簡牘捧了起來,高聲念道:“什長宋武何在!”

一名身材高大的,年紀大約在四十左右的男子急忙出列。對着面前這名趙國官吏說道:“宋武在此。”

趙國官吏高聲念道:“宋武,爵位不更,依律應授田四頃,依照大王所頒佈之恩田令,現授田六頃!”

所謂的恩田令,指的正是趙丹不久之前所宣佈的那個搬遷到河東就能多分土地的命令。

聽到了這官吏說出來的話之後,宋武立刻便是喜上眉梢。

管理着醫生電線,自然便由手下之人開始丈量土地。

在衆多人所期盼的目光之中,土地很快就被丈量完畢。

隨後四塊界碑就被安放在了宋武所擁有的這片土地四個方向,只需要過幾天再找石匠前來將宋武的名字刻上去,這片土地就是徹底的完成了手續,成爲了宋武所有之地。

宋武看着自己面前的這六頃土地,不由得喜上眉梢。

根據趙國的度量衡單位,一頃就是百畝土地,一畝土地則是百步距離,所以說宋武分到的就是整整六百畝土地。

六百畝土地,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而且這六百畝還是正兒八經的六百畝實授田,完全沒有任何剋扣的那種。

要知道宋武原本是邯鄲人,而經過趙國這幾百年的發展邯鄲附近的土地早就已經被瓜分得差不多了。

如果宋武執意要留在邯鄲附近的宋莊老家的話,那麼宋武這個不更的爵位就只能夠授田四百畝,而且這四百畝還只是名義上的,實際分到手的土地起碼要打個對摺,到手不過二百畝左右。

如今雖然遠離了家鄉邯鄲,但是宋武到手的土地卻變成了六百畝,是留在邯鄲二百畝的三倍,這如何不讓宋武滿心歡喜?

看着在身後的人羣之中,同樣是滿臉雀躍的幾個兒子女兒和老婆,還有自己的幾名隸臣。宋武臉上的笑容幾乎都要滿溢出來了。

四周的鄰居們也是紛紛一擁上前,齊聲恭賀宋。

宋武心情愉快,哈哈大笑的對着四周的鄰居們拱了拱手道:“多謝諸位。”

分完了宋武的土地之後,那名趙國的官吏又帶着人羣繼續向前,朝着另外那些還沒有分封的土地去,口中還在高聲的念着姓名:“伍長陳言何在?”

人羣很快就跟着官吏而去,只有宋武的老婆兒子女兒以及幾名隸臣興奮的將宋武圍在中間。

孫武的小兒子十分高興的對着孫武說道:“翁,這可是整整六百畝畝土地,比起邯鄲卻要多出許多!”

一旁宋武的二女兒插嘴道:“說起來也是父親作戰勇猛,能夠晉升到這不更之爵位,才方能得如此多土地。”

宋武點了點頭,十分驕傲的說道:“那是,這一次吾在岸門關一戰中可是第一批隨着趙括將軍登上關牆之人,還斬下了五名秦人首級!”

宋武又對着身邊已經成家的大兒子和二兒子說道:“汝二人也趕緊跟上去,一會應當便分到汝等的土地了。”

和宋武一樣,宋武的大兒子和兒子都同樣是在趙軍之中效力,爵位分別是二級的上造和三級的簪嫋,這一次也各有封賞。

等到大兒子和二兒子離去之後,宋武突然沉下臉龐,狠狠的一巴掌就扇在了還站在那裡傻笑的小兒子臉上。

“吾平時命汝勤加練習武藝,汝就是不肯放在心上,汝倒是說說,若是不參軍立功,汝以後如何有田地能分?”

小兒子被宋武這冷不防的一巴掌給扇的臉直接腫了起來,但是卻根本就不敢還嘴,只是捂着臉賠笑道:“翁,吾的心中實在是有些害怕……”

“害怕個鳥!”宋武的唾沫星子直接就噴在了小兒子的臉上:“若不勤加練習武藝,汝以後就連汝的孩子女人都養不活哩!”

一旁宋武的妻子有些看不下去,便勸道:“良人何必如此,即便你我二人老死,仲兒亦能夠繼承這六百畝土地,想來養活一家人不成問題。”

宋武嘆了口氣,道:“妻有所不知也,吾趙國爵位素來乃是降三等而襲爵,如今吾不過四等爵不更,若是待到吾死後這逆子襲爵,便只有一等公士之爵矣。這一等公士之爵不過百畝土地,每年歲俸不過五十石,宅不過一處,如何能養活一家人?”

宋武此言一出,一直在旁邊不敢說話的小兒子頓時就呆若木雞。

其實宋武的這番話裡還是帶着誇張的,畢竟一百畝地要養活一家人,其實還是足夠的。

但是毫無疑問,和如今的這六百畝土地比起來,未來的一百畝土地就真的是少得有些可憐了。

過了半天之後,宋武的小兒子才跳了起來,咬牙切齒的說道:“翁,兒從今日起定當努力學習武藝,待到成人之際便爲國從軍,上陣殺敵!”

宋武聞言大樂,用力的一拍小兒子的肩膀:“善!”

這一幕情景,並不僅僅是在宋武家中,而是在整個河東郡之中不停的上演着。

隨着授田的進行,這些搬遷到河東郡之中的趙國民衆,心中對於學習武藝和將來參軍的熱情頓時就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於此同時,主導了這次授田的趙國國君趙丹,在這些分得了土地的趙國民衆心中的聲望也是猶如火箭一般的躥升,達到了登基以來的最高值!

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自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例行推書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十七章 馬具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八百六十九章 黃歇的決定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
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自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例行推書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十七章 馬具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八百六十九章 黃歇的決定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