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

河東郡。

現在還是初春,正是春寒料峭的時節,但是一大早,河東郡翼城滑莊的田野上就已經熱鬧了起來。

一名趙國的官吏身着官袍,手中還捧着一份簡牘,對着圍在自己身邊的諸多趙國民衆喝道:“什長、伍長何在?”

官吏話音剛落,立刻就有不少人出列:“什長宋武在此!”“伍長陳言在此。”“什長……”

片刻之後,二三十名什長伍長就都喜氣洋洋的站到了這名官吏的面前。

趙國官吏看着面前這些人,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河東郡之戰勝利之後,趙國國君趙丹就給出了立功將士兩種選擇,一種是金錢實物獎勵,一種是以河東郡的土地作爲封賞。

根據趙丹特地頒佈的命令,如果願意遷徙到河東郡的話,那麼根據軍功獲得的土地會比之前要更多。

不僅如此,趙丹更宣佈除了犯下殺人罪的罪犯之外,城旦、舂、鬼薪、白桀、贅婿等等只要願意來到河東郡,那麼統統都可以赦免罪行,以趙國良民的身份進入戶籍之中。

在種種政策的刺激下,大量的趙國立功將士和犯人們開始拖家帶口,穿過太行山的險峻道路,從趙國的各個地方來到了河東郡之中。

這翼城滑莊便是趙國移民剛剛建立起來的一座村莊,今天便是趙國官吏來滑莊分田地的日子。

趙國的戶籍法律制度和秦國類似,乃是所謂的“什伍制”,每五家人爲一伍,設一名伍長(伍老),十伍爲一什,設一什長。

這個制度說起來其實還是學的秦國我不知道,也沒有什麼好意外的。已經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僅僅限於軍事方面,關於制度方面,趙國幾乎是全盤照搬了秦國的制度,只保留了趙國自身比較有特色的一些東西。

在這些伍長和什長的簇擁下,這名趙國官吏昂首闊步的來到了田野邊上,將手中的簡牘捧了起來,高聲念道:“什長宋武何在!”

一名身材高大的,年紀大約在四十左右的男子急忙出列。對着面前這名趙國官吏說道:“宋武在此。”

趙國官吏高聲念道:“宋武,爵位不更,依律應授田四頃,依照大王所頒佈之恩田令,現授田六頃!”

所謂的恩田令,指的正是趙丹不久之前所宣佈的那個搬遷到河東就能多分土地的命令。

聽到了這官吏說出來的話之後,宋武立刻便是喜上眉梢。

管理着醫生電線,自然便由手下之人開始丈量土地。

在衆多人所期盼的目光之中,土地很快就被丈量完畢。

隨後四塊界碑就被安放在了宋武所擁有的這片土地四個方向,只需要過幾天再找石匠前來將宋武的名字刻上去,這片土地就是徹底的完成了手續,成爲了宋武所有之地。

宋武看着自己面前的這六頃土地,不由得喜上眉梢。

根據趙國的度量衡單位,一頃就是百畝土地,一畝土地則是百步距離,所以說宋武分到的就是整整六百畝土地。

六百畝土地,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而且這六百畝還是正兒八經的六百畝實授田,完全沒有任何剋扣的那種。

要知道宋武原本是邯鄲人,而經過趙國這幾百年的發展邯鄲附近的土地早就已經被瓜分得差不多了。

如果宋武執意要留在邯鄲附近的宋莊老家的話,那麼宋武這個不更的爵位就只能夠授田四百畝,而且這四百畝還只是名義上的,實際分到手的土地起碼要打個對摺,到手不過二百畝左右。

如今雖然遠離了家鄉邯鄲,但是宋武到手的土地卻變成了六百畝,是留在邯鄲二百畝的三倍,這如何不讓宋武滿心歡喜?

看着在身後的人羣之中,同樣是滿臉雀躍的幾個兒子女兒和老婆,還有自己的幾名隸臣。宋武臉上的笑容幾乎都要滿溢出來了。

四周的鄰居們也是紛紛一擁上前,齊聲恭賀宋。

宋武心情愉快,哈哈大笑的對着四周的鄰居們拱了拱手道:“多謝諸位。”

分完了宋武的土地之後,那名趙國的官吏又帶着人羣繼續向前,朝着另外那些還沒有分封的土地去,口中還在高聲的念着姓名:“伍長陳言何在?”

人羣很快就跟着官吏而去,只有宋武的老婆兒子女兒以及幾名隸臣興奮的將宋武圍在中間。

孫武的小兒子十分高興的對着孫武說道:“翁,這可是整整六百畝畝土地,比起邯鄲卻要多出許多!”

一旁宋武的二女兒插嘴道:“說起來也是父親作戰勇猛,能夠晉升到這不更之爵位,才方能得如此多土地。”

宋武點了點頭,十分驕傲的說道:“那是,這一次吾在岸門關一戰中可是第一批隨着趙括將軍登上關牆之人,還斬下了五名秦人首級!”

宋武又對着身邊已經成家的大兒子和二兒子說道:“汝二人也趕緊跟上去,一會應當便分到汝等的土地了。”

和宋武一樣,宋武的大兒子和兒子都同樣是在趙軍之中效力,爵位分別是二級的上造和三級的簪嫋,這一次也各有封賞。

等到大兒子和二兒子離去之後,宋武突然沉下臉龐,狠狠的一巴掌就扇在了還站在那裡傻笑的小兒子臉上。

“吾平時命汝勤加練習武藝,汝就是不肯放在心上,汝倒是說說,若是不參軍立功,汝以後如何有田地能分?”

小兒子被宋武這冷不防的一巴掌給扇的臉直接腫了起來,但是卻根本就不敢還嘴,只是捂着臉賠笑道:“翁,吾的心中實在是有些害怕……”

“害怕個鳥!”宋武的唾沫星子直接就噴在了小兒子的臉上:“若不勤加練習武藝,汝以後就連汝的孩子女人都養不活哩!”

一旁宋武的妻子有些看不下去,便勸道:“良人何必如此,即便你我二人老死,仲兒亦能夠繼承這六百畝土地,想來養活一家人不成問題。”

宋武嘆了口氣,道:“妻有所不知也,吾趙國爵位素來乃是降三等而襲爵,如今吾不過四等爵不更,若是待到吾死後這逆子襲爵,便只有一等公士之爵矣。這一等公士之爵不過百畝土地,每年歲俸不過五十石,宅不過一處,如何能養活一家人?”

宋武此言一出,一直在旁邊不敢說話的小兒子頓時就呆若木雞。

其實宋武的這番話裡還是帶着誇張的,畢竟一百畝地要養活一家人,其實還是足夠的。

但是毫無疑問,和如今的這六百畝土地比起來,未來的一百畝土地就真的是少得有些可憐了。

過了半天之後,宋武的小兒子才跳了起來,咬牙切齒的說道:“翁,兒從今日起定當努力學習武藝,待到成人之際便爲國從軍,上陣殺敵!”

宋武聞言大樂,用力的一拍小兒子的肩膀:“善!”

這一幕情景,並不僅僅是在宋武家中,而是在整個河東郡之中不停的上演着。

隨着授田的進行,這些搬遷到河東郡之中的趙國民衆,心中對於學習武藝和將來參軍的熱情頓時就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於此同時,主導了這次授田的趙國國君趙丹,在這些分得了土地的趙國民衆心中的聲望也是猶如火箭一般的躥升,達到了登基以來的最高值!

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二章 會議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十三章 鄭朱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的司馬靳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稅案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例行推書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
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四百四十三章 魏王圉何德何能,和大王相提並論?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二章 會議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十三章 鄭朱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二百五十四章 鬱悶的司馬靳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稅案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例行推書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