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

咸陽城。

夏天的咸陽城十分的悶熱,知了在樹上有氣無力的喊叫着,偌大的宮城之中冷冷清清完全沒有一片人影,地上的樹葉落了一地卻無人打掃,多少顯露出了幾分冷清和破敗。

一支趙軍的巡邏士兵緩緩的在這座秦國人的宮城之中走過,正好迎面碰上了幾名秦國的宮人,這些俏麗的宮人們驚慌的朝着趙軍的士兵行禮,卻完全被趙軍士兵們給無視了,直接從她們的面前走了過去。

幾名宮人鬆了一口氣,繼續端着手中的盤子朝着宮殿之中走去,一邊低聲的竊竊私語。

“聽說大王這陣子食慾不佳,已經毆打了好幾名送餐的宮人了,這一次吾等受命爲大王送餐,恐怕……”

“唉,大王乃是高高在上的人物,吾等宮女又如何能夠忤逆大王之意呢,且小心伺候着便是。”

一名年紀較小的宮女看上去似乎是剛剛入宮,皺了皺自己的小瓊鼻,有些不屑的說道:“甚麼高高在上的人物,還不是當了趙國人的階下囚?”

這一句話直接就把其他的幾名年長宮女嚇了一跳,忙道:“噤聲!汝難道不要命了?若是給大王聽到了,這就是死罪一條!”

小宮女低低的哼了一聲,顯然對此頗爲不滿,但是也並沒有繼續說些什麼,只是加快了腳步去了。

各懷心思的宮女們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的這番對話被牆壁另外一側的兩個人聽在了耳中。

秦國相邦、武成君呂不韋輕輕的出了一口氣,拿起了面前的酸梅湯輕輕的喝了一口,忍不住讚歎道:“在如此熱意炎炎的夏日,能夠喝上這麼一份冰鎮酸梅湯,的確是人生一大樂事啊。將軍不試試?”

坐在呂不韋面前的李牧搖了搖頭,微微的直起了身子,對着呂不韋說道:“武成君找吾何事?還有,爲何要在此相會?”

兩人此刻所在的乃是一座小小的涼亭,涼亭之上爬滿了不知名的某些植物,看上去頗具幾分野趣。一顆大樹就生長在涼亭的旁邊,巨大的冠蓋爲涼亭遮擋住了所有的陽光,即便是在夏日的午後仍舊讓人感覺到頗爲舒適。

呂不韋看了李牧一眼,笑道:“將軍有所不知啊,這座咸陽宮之中可是機關密道衆多,若是在大殿之中談話,落入了某些躲藏起來的什麼太監或者密探的耳中,那可便是大大的不妙了。”

李牧面無表情的說道:“咸陽宮之中的諸多密道皆已經被搜索過了,共擒獲四十七人,其中二十七人因反抗而被格殺,二十人自盡身亡。”

呂不韋哈哈一笑,道:“小心一些總是好的,誰知道真正躲藏起來的人數是四十七還是四十八,甚至是五十七五十八呢?好了,讓吾等說正事吧。聽說睢陽城那邊大局已定,不知此事是否屬實?”

李牧深深的看了呂不韋一眼,道:“以距離而論,胡衣衛的渠道恐怕是要比軍方的還要快上一些吧。”

呂不韋仰頭打了一個哈哈,道:“這可未必呀,不過聽說大王一戰斬首十萬,生擒二十萬聯軍,實在是趙國立國以來前所未有之大勝啊。將軍不能參與到此戰之中,想必也是有些遺憾罷?”

李牧哼了一聲,不置可否。

其實對於這一次不能參戰,李牧心中多少也是有些意見的。不過李牧作爲一個純粹的軍人和趙國人,倒並沒有對自家的大王產生不滿,只是有些遺憾罷了。

其實以戰功而論的話,李牧這一次攻破咸陽城俘虜秦王楚同樣也是大功一件,絲毫不遜色於任何人。

呂不韋又繼續說道:“既然睢陽城已經獲勝,那麼想必將軍班師之日也就不遠了,呂不韋在此也感謝將軍多日以來的照拂,希望他日同朝爲臣之時將軍能夠多多照顧纔是啊。”

頓了一頓之後,呂不韋又繼續說道:“聽說將軍最近正在建立新城,不韋不才,手下也有幾支商隊想要去新城做些生意,不知道將軍可否允許?當然了,是以趙國商隊的名義。”

李牧皺了皺眉,道:“生意?那裡除了匈奴人和烏孫人之外就是無邊無際的大草原,能夠有甚麼生意?”

呂不韋眨了眨眼睛,笑道:“牲畜和人口。”

李牧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牲畜很好理解,畢竟現在整個趙國隨着曲轅犁的鋪開,用牲畜、尤其是牛馬來拉犁已經成爲了整個趙國的風尚,更何況牲畜之中還包括了皮毛交易,不管怎麼說都是很有賺頭的。

至於人口嘛……

“汝打算將奴隸們賣到何處?”

雖然說奴隸時代作爲一個歷史時代早就已經結束了,但是奴隸這種東西是一直都存在的,事實上奴隸一直伴隨着中國好幾千年的時間,直到辛亥革命徹底推翻了清王朝之後,奴隸這個物種才真正在華夏大地上消失。

對於戰國時代來說,奴隸就是一種商品。

呂不韋笑道:“男的可以賣到礦場、冶煉廠、工坊,女的可以賣到女閭以及貴族們的府上,孩子是最好的培養對象。”

呂不韋沒有提到老人,李牧也沒有問。

李牧並沒有開口說話。

呂不韋繼續說道:“只要將軍同意的話,那麼所有出售牲畜毛皮以及奴隸人口的財富,將軍可以得到兩成。”

李牧沉默了一下,道:“五成。”

“五成太多了。”呂不韋搖頭道:“要知道長途運輸也是需要成本的,況且還要一路通關,漫長的路途又會損失許多牲畜和人口。但既然將軍開口了,那麼吾可以多給一成,讓將軍拿三成。”

李牧平靜的看着呂不韋,道:“想來也不是隻有呂氏家族想要這條商道吧?四成。”

呂不韋苦笑一聲,道:“將軍雖然不在邯鄲,但是對於邯鄲的局勢還是頗爲了解啊。這樣吧,三成半。”

李牧沉默良久,緩緩的點了點頭,然後道:“半年一結,直接交入府庫登記造冊。”

呂不韋臉上閃過一絲驚訝的神情,片刻之後才點頭道:“可以。”

李牧微微的鬆了一口氣。

作爲趙國北方經略使,北方七郡的稅收是掌控在李牧手中的(歷史上就是如此),但是如果想要實現自己的擴張計劃,貧瘠的北方七郡所創造出來的稅收遠遠不夠,如今能夠多一條收入渠道,對李牧來說也是不錯的。

騎兵可是一種昂貴的兵種啊。

而交入府庫並且造冊的意思,就代表着李牧並不是以私人的身份來做這件事的,趙國官方將會介入其中。

這說明了一點,那就是李牧並沒有想過在這件事情上爲自己謀求什麼金錢利益,呂不韋意外的地方就在於此。

在談完了這次交易之後,兩人之間的氣氛頓時就融洽了不少。

呂不韋舉起了手中的酸梅湯,對着李牧笑道:“吾知道將軍在戰時是不飲酒的,既然如此,那麼便容吾以湯代酒,和將軍一起慶祝此事得成吧。”

李牧猶豫了一下,還是拿起了面前的盛着湯的青銅爵,和呂不韋碰了一下。

呂不韋喝完了酸梅湯之後,整個人滿足的出了一口氣,從旁邊拿過一對柺杖,拄着柺杖站了起來,笑道:“既然事情已經談成,那麼吾就不打攪將軍了。”

李牧看着站起來準備離開的呂不韋,突然開口說道:“且慢。”

呂不韋的身體定了一下,隨後緩緩的回過身來,臉上的笑容不變:“不知將軍還有何事?”

李牧沉聲道:“確有事情求教。”

呂不韋笑道:“將軍但說無妨。”

李牧想了想,道:“汝爲何不出面,而是讓綱成君出面?”

在佔領了咸陽之後,趙軍並沒有離開,而是選擇了佔領城池。

一開始城中還有些騷亂,但是當數日後義渠勝率領着兩萬五千名騎兵進入咸陽之中,整個咸陽城之中的局勢就完全掌控在趙國人手中了。

至於關中其他地方的秦國軍隊,由於大部分秦軍主力都被抽調去了中原,其餘地方的郡兵自顧尚且不暇,而且因爲國君和一大堆大臣被俘也沒有一個有足夠能力和威望的人來負責勤王,以至於咸陽城這些日子以來竟然毫無戰事發生。

除此之外,咸陽城的和諧也少不了綱成君蔡澤的協調。正是在這位被擒獲的秦國御史大夫的協調下,佔領軍和被佔領者之間實現了相對的和諧,趙軍並沒有大開殺戒和燒殺擄掠,而咸陽人也對佔領軍表示了足夠的尊重。

不過秦國的損失還是有的,損失最大的當然就是秦國的國庫,這座才被趙國洗劫一空沒多久的庫房,註定是要重演一番過去的經歷了。

但不管怎麼說,李牧都覺得蔡澤這其實是保存了秦國的元氣,對秦國來說是大功一件,這種功勞呂不韋竟然不去搶,反而向李牧主動提議讓蔡澤去做,這是李牧想不通的事情。

呂不韋楞了一下,隨後笑了起來:“原來將軍是想要知道這件事情……那麼就和將軍說說罷。其實道理是很簡單的,蔡澤以爲他這樣做是大功一件,但是卻不知道如此一來反而會在秦王的心中留下勾結趙國的印象。如今秦王被將軍囚禁自然拿蔡澤無可奈何,但是隻要等到秦趙合約一達成,哼哼,那便是蔡澤的死期了!”

李牧楞了一下,然後眉頭很快的舒展了開來,道:“既然如此,那麼汝爲何不乾脆直接殺了蔡澤?”

呂不韋搖頭道:“不妥。蔡澤其實只是大王拿來制衡吾的棋子罷了,如果直接殺了蔡澤,秦王還可以扶持其他人做爲吾的對手。但這一次滿朝文武都和趙國人進行合作,只有吾這個相邦是‘寧死不屈’的。到了那個時候,秦王除了吾之外還能相信何人呢?”

呂不韋說到這裡,忍不住嘿嘿的笑了起來,隨後嘴角微微的抽搐了一下,露出了痛楚的表情,似乎是觸動了某些傷勢。

是的,傷勢。

別忘了呂不韋上一次在破城的時候可是被射了一箭,現在走路都還不利索呢。

李牧沉默片刻,道:“所以這便是汝不願意讓吾殺死秦王的理由?”

呂不韋笑道:“正是,而且不殺秦王也是大王的意思,不是嗎?”

李牧緩緩點頭,道:“多謝指點,請吧。”

呂不韋笑了一笑,伸手拿過了柺杖,一瘸一拐的慢慢拄着去了。

由於呂不韋背對着李牧,所以李牧並沒有看到呂不韋離去時嘴角露出來的笑意。

畢竟呂不韋遲早都是要回歸趙國政壇的,事先搭上李牧這一條線,結交住這位未來必將成爲趙國頭號大將的年輕將軍,對於呂不韋未來在趙國政壇上站穩腳跟絕對是有益無害的。

甚至長遠一點說,有了李牧這麼一個駐守,對於呂不韋的女兒、如今的太子大夫人成爲未來趙國的王后也是很有幫助的一件事情,更能夠幫助到未來呂不韋的外孫成爲趙國的下下一任國君。

否則的話,呂不韋又何必讓出三成半這麼多的利益,又何必特意的解答李牧的問題呢?

總而言之,呂不韋對於這次談話非常的滿意。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上,不如……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上,不如……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五章 外交第十三章 鄭朱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八十章 馮亭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
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上,不如……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上,不如……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五章 外交第十三章 鄭朱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八十章 馮亭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