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

王翦自殺了。

這個消息當然第一時間就傳到了離開不久的李牧耳中。

重新回到房間之中的李牧看着面前王翦的屍體,沉默不語。

一羣婦孺急匆匆的踏入了房間之中,房間裡頓時哭聲震天。

李牧默默的走出了房間。

聞訊趕到的龐煖臉上同樣也帶着幾分驚訝和惋惜的神色,最終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可惜了。”

作爲曾經在王翦手下吃過虧的將軍,龐煖的這一聲惋惜十分的真實。

李牧搖了搖頭,說道:“他畢竟是一個老秦人。”

龐煖點了點頭,道:“他的家人怎麼辦?”

李牧想了想,道:“從胡衣衛的情報來看,他的幾個兒子倒還不錯,吾剛剛去看過了,有一個叫王賁的小子虎頭虎腦的,吾很喜歡。吾之三兒如今的年紀和王賁相當,若是能夠做個玩伴,也是很不錯的事情。”

龐煖道:“能夠得到大都督的教授,這是那小子的福氣,或許將來振興王氏一族的重任就要落在他的肩上了。”

李牧搖了搖頭,突然道:“這座城池似乎很不平靜。”

龐煖笑道:“這裡畢竟是秦國的都城咸陽,雖然很多人都已經逃跑了,但是留下來的人也未必就一定是真心想要投降的。”

李牧想了想,覺得龐煖的這番話說得非常的有道理。

所以李牧又繼續說道:“吾聽說從入城開始到現在,我軍將士已經在這座城池之中遭受了不少次的刺殺。”

龐煖道:“是的。雖然說此刻的咸陽城之中並沒有大規模的秦人反抗時間出現,但是一些悄悄摸摸的刺殺卻是不少,而且也有不少被他們得逞了。”

李牧道:“刺客都抓到了?”

龐煖道:“有些抓到,有些沒有抓到。”

李牧沉默了一下,道:“讓那些刺殺地附近百戶秦人蔘與到檢舉之中來,若是三天後檢舉無效,十抽一殺。”

頓了一下之後,李牧又改變了主意:“五抽一殺。”

龐煖楞了一下,忍不住說道:“將軍,若是如此的話,恐怕會激起秦人的反抗心理啊。”

李牧轉過頭來,十分平靜的看着龐煖:“包庇罪犯,這本身就是一種反抗。既然有反抗,那麼吾就要消滅這樣的反抗。”

龐煖沉默了。

過了片刻之後,李牧又繼續說道:“其他方面的戰況如何了?”

李牧當然不可能將自己的三十多萬大軍白白的停留在咸陽城,事實上早在入城的當天乃至更早的時候,李牧就已經派出了多支部隊出動,目的就是爲了儘早的平定關中。

龐煖答道:“義渠勝的信使剛剛抵達,秦王楚率領三萬殘兵敗將逃入了褒斜道。”

李牧皺了皺眉,看上去顯然不太滿意這個結果:“義渠勝竟然錯過了這麼好的機會?”

龐煖聳了聳肩膀,說道:“義渠勝此人勇猛有餘而心計不足,所以纔會爲秦王楚的棄子之計所欺瞞。”

李牧搖了搖頭,道:“錯就是錯。傳令下去,義渠勝降職一級,仍率領本部兵馬將功贖罪。”

龐煖並沒有對李牧的話表示反對,而是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大都督,雍城也已經被包圍了,根據情報,雍城之中如今只有數千守軍,想來將其攻克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情了。”

雍城,乃是秦國的故都,位於渭水的上游,關中平原的最西部,也是關中和隴西的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拿下這裡,那麼就代表着整個關中都已經盡數落入了趙國的手中。

李牧沉吟片刻,道:“既然雍都即將拿下,那麼也是時候繼續南下了。”

對於這場滅秦之戰來說,拿下關中無疑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節點,但是單單拿下關中卻還並不代表着秦國就此滅亡。

秦國畢竟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在拿下關中之後,李牧還需要繼續南下,攻克如今依舊在秦國掌控之中的漢中以及巴蜀。

對於李牧的意見,龐煖表示了贊同,道:“不錯。只不過如今夏季將至,這蜀中道路崎嶇氣候悶熱,恐怕會造成不小的麻煩。”

李牧擺了擺手,道:“無妨,既然能夠去得遼東苦寒之地,那麼巴蜀又何足道哉?吾等身爲大王麾下將士,理當爲大王征伐天下,又豈能因爲這區區氣候而駐足不前?龐煖將軍,吾等還是來商量一下接下來的進軍路線吧。”

片刻之後,兩人來到了附近的一座小型宮殿,這裡也是現在趙國伐秦大軍的臨時指揮部。

一副巨大的地圖就擺在兩人的面前。

想要進軍巴蜀,首先得拿下漢中。

漢中位於秦嶺以南,巴山以北,是一塊集合了平原、丘陵、山地等地形的複雜地塊。

在古代這裡有一個國家叫做褒國,被史家們大力批評的西周末代王后褒姒就出自此國。

在歷史上,這裡也是漢高祖劉邦的發家地,劉邦就是從這裡北上滅了三秦,佔據了關中,纔有了後來建立漢朝的霸業。

當然了,作爲劉邦的“先人”,李牧和龐煖自然是不知道這個人物的,此刻他們所關注的要點在於如何才能夠拿下漢中。

從關中南下漢中,一共有三條路。

在一番商議之後,李牧和龐煖決定分兵。

李牧道:“吾率領主力走褒斜道吧。”

褒斜道是秦國爲了南下而開鑿的道路,聯通了關中、漢中和巴蜀,和金牛道一起組成了秦國和巴蜀之間最爲主要的交通大幹道,當年秦國大將司馬錯南下滅蜀的時候走的就是這條路。

龐煖想了一下,說道:“大都督,吾可以率領一支偏師走故道。”

故道,乃是位於關中最西側,從雍城南下,先西南後轉向東南抵達關中的道路。這條道路相較於褒斜道來說更爲偏僻,相較於褒斜道來說在通行大軍方面就並沒有那麼適合。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故道後來又名陳倉道,也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中漢軍大將韓信率軍北上奇襲關中時走的線路。

兩人一番商議,最終決定李牧率領十五萬主力,龐煖領兵五萬,剩餘的大軍則鎮守關中,提防關中生變。

商議完畢之後,李牧長出了一口氣,突然道:“不知道趙括如今情況如何了,如果趙括能夠成功的話,那麼我軍平定漢中,或許就能夠少費一些手腳了。”

龐煖皺起了眉頭,思考了一會之後道:“大都督,說實話,趙括……還是有些冒險了。”

李牧笑了起來。

“無妨,吾對他很有信心。”

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十章 邯鄲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五章 外交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九百零四章 李園進宮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
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十章 邯鄲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五章 外交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九百零四章 李園進宮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