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

王翦自殺了。

這個消息當然第一時間就傳到了離開不久的李牧耳中。

重新回到房間之中的李牧看着面前王翦的屍體,沉默不語。

一羣婦孺急匆匆的踏入了房間之中,房間裡頓時哭聲震天。

李牧默默的走出了房間。

聞訊趕到的龐煖臉上同樣也帶着幾分驚訝和惋惜的神色,最終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可惜了。”

作爲曾經在王翦手下吃過虧的將軍,龐煖的這一聲惋惜十分的真實。

李牧搖了搖頭,說道:“他畢竟是一個老秦人。”

龐煖點了點頭,道:“他的家人怎麼辦?”

李牧想了想,道:“從胡衣衛的情報來看,他的幾個兒子倒還不錯,吾剛剛去看過了,有一個叫王賁的小子虎頭虎腦的,吾很喜歡。吾之三兒如今的年紀和王賁相當,若是能夠做個玩伴,也是很不錯的事情。”

龐煖道:“能夠得到大都督的教授,這是那小子的福氣,或許將來振興王氏一族的重任就要落在他的肩上了。”

李牧搖了搖頭,突然道:“這座城池似乎很不平靜。”

龐煖笑道:“這裡畢竟是秦國的都城咸陽,雖然很多人都已經逃跑了,但是留下來的人也未必就一定是真心想要投降的。”

李牧想了想,覺得龐煖的這番話說得非常的有道理。

所以李牧又繼續說道:“吾聽說從入城開始到現在,我軍將士已經在這座城池之中遭受了不少次的刺殺。”

龐煖道:“是的。雖然說此刻的咸陽城之中並沒有大規模的秦人反抗時間出現,但是一些悄悄摸摸的刺殺卻是不少,而且也有不少被他們得逞了。”

李牧道:“刺客都抓到了?”

龐煖道:“有些抓到,有些沒有抓到。”

李牧沉默了一下,道:“讓那些刺殺地附近百戶秦人蔘與到檢舉之中來,若是三天後檢舉無效,十抽一殺。”

頓了一下之後,李牧又改變了主意:“五抽一殺。”

龐煖楞了一下,忍不住說道:“將軍,若是如此的話,恐怕會激起秦人的反抗心理啊。”

李牧轉過頭來,十分平靜的看着龐煖:“包庇罪犯,這本身就是一種反抗。既然有反抗,那麼吾就要消滅這樣的反抗。”

龐煖沉默了。

過了片刻之後,李牧又繼續說道:“其他方面的戰況如何了?”

李牧當然不可能將自己的三十多萬大軍白白的停留在咸陽城,事實上早在入城的當天乃至更早的時候,李牧就已經派出了多支部隊出動,目的就是爲了儘早的平定關中。

龐煖答道:“義渠勝的信使剛剛抵達,秦王楚率領三萬殘兵敗將逃入了褒斜道。”

李牧皺了皺眉,看上去顯然不太滿意這個結果:“義渠勝竟然錯過了這麼好的機會?”

龐煖聳了聳肩膀,說道:“義渠勝此人勇猛有餘而心計不足,所以纔會爲秦王楚的棄子之計所欺瞞。”

李牧搖了搖頭,道:“錯就是錯。傳令下去,義渠勝降職一級,仍率領本部兵馬將功贖罪。”

龐煖並沒有對李牧的話表示反對,而是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大都督,雍城也已經被包圍了,根據情報,雍城之中如今只有數千守軍,想來將其攻克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情了。”

雍城,乃是秦國的故都,位於渭水的上游,關中平原的最西部,也是關中和隴西的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拿下這裡,那麼就代表着整個關中都已經盡數落入了趙國的手中。

李牧沉吟片刻,道:“既然雍都即將拿下,那麼也是時候繼續南下了。”

對於這場滅秦之戰來說,拿下關中無疑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節點,但是單單拿下關中卻還並不代表着秦國就此滅亡。

秦國畢竟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在拿下關中之後,李牧還需要繼續南下,攻克如今依舊在秦國掌控之中的漢中以及巴蜀。

對於李牧的意見,龐煖表示了贊同,道:“不錯。只不過如今夏季將至,這蜀中道路崎嶇氣候悶熱,恐怕會造成不小的麻煩。”

李牧擺了擺手,道:“無妨,既然能夠去得遼東苦寒之地,那麼巴蜀又何足道哉?吾等身爲大王麾下將士,理當爲大王征伐天下,又豈能因爲這區區氣候而駐足不前?龐煖將軍,吾等還是來商量一下接下來的進軍路線吧。”

片刻之後,兩人來到了附近的一座小型宮殿,這裡也是現在趙國伐秦大軍的臨時指揮部。

一副巨大的地圖就擺在兩人的面前。

想要進軍巴蜀,首先得拿下漢中。

漢中位於秦嶺以南,巴山以北,是一塊集合了平原、丘陵、山地等地形的複雜地塊。

在古代這裡有一個國家叫做褒國,被史家們大力批評的西周末代王后褒姒就出自此國。

在歷史上,這裡也是漢高祖劉邦的發家地,劉邦就是從這裡北上滅了三秦,佔據了關中,纔有了後來建立漢朝的霸業。

當然了,作爲劉邦的“先人”,李牧和龐煖自然是不知道這個人物的,此刻他們所關注的要點在於如何才能夠拿下漢中。

從關中南下漢中,一共有三條路。

在一番商議之後,李牧和龐煖決定分兵。

李牧道:“吾率領主力走褒斜道吧。”

褒斜道是秦國爲了南下而開鑿的道路,聯通了關中、漢中和巴蜀,和金牛道一起組成了秦國和巴蜀之間最爲主要的交通大幹道,當年秦國大將司馬錯南下滅蜀的時候走的就是這條路。

龐煖想了一下,說道:“大都督,吾可以率領一支偏師走故道。”

故道,乃是位於關中最西側,從雍城南下,先西南後轉向東南抵達關中的道路。這條道路相較於褒斜道來說更爲偏僻,相較於褒斜道來說在通行大軍方面就並沒有那麼適合。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故道後來又名陳倉道,也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中漢軍大將韓信率軍北上奇襲關中時走的線路。

兩人一番商議,最終決定李牧率領十五萬主力,龐煖領兵五萬,剩餘的大軍則鎮守關中,提防關中生變。

商議完畢之後,李牧長出了一口氣,突然道:“不知道趙括如今情況如何了,如果趙括能夠成功的話,那麼我軍平定漢中,或許就能夠少費一些手腳了。”

龐煖皺起了眉頭,思考了一會之後道:“大都督,說實話,趙括……還是有些冒險了。”

李牧笑了起來。

“無妨,吾對他很有信心。”

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裝甲呈威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心不起來的王陵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八十章 馮亭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
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裝甲呈威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心不起來的王陵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八十章 馮亭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