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

雖然並沒有明說,但是在場的三個人的心中都非常的清楚,這場談判到現在才結束毫無意義的爭論,剛剛進入了正式的議題之中。

既然已經進入了正式的議題之中,那麼鄭朱自然也就不再廢話了,直接開口對着魏無忌說道:“依照吾王之意,魏國需要向吾王獻出安邑和鄴城,同時還要賠償足夠的金錢損失,具體數字可以再商量。”

魏無忌一聽到鄭朱的這個要求,就立刻皺起了眉頭。

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準備,但是在聽到這些要求的時候,魏無忌還是覺得——趙國人的胃口確實不小啊。

趙國想要別的城市其實還好,但是趙國提出來的卻是安邑和鄴城,這就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了。

安邑和鄴城這兩座城市,無論哪一座對於魏國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城市而已。

先說安邑,安邑是之前魏國的首都,也是魏國立國之地,曾經一度失陷於秦國之手,直到前兩年河東一戰的時候纔剛剛收復。

也正是因爲收復了安邑,所以魏無忌才能夠徹底的擺脫了因爲竊符救趙一事在魏國民衆之中的惡評,再一次的成爲了魏國人民心服口服的守護者和賢君。

如果現在被魏國的民衆們知道了魏無忌不但要對趙國割地賠款,而且還要將安邑這座曾經的魏國首都獻出去給趙括,這讓魏國的民衆怎麼看待魏無忌?

魏無忌的名聲一定會因此大大的受到影響。

接下來再看鄴城。

如果說安邑是在政治和外交上對於魏國和魏無忌的打擊,那麼鄴城這座看上去並沒有安邑那麼重要或者說是那麼出名的城市,實際上從軍事和地理的角度來說卻更加的重要。

衆所周知,趙國首都邯鄲城和魏國首都大梁城之間是非常近的,也就那麼幾天的路程。

而在邯鄲和大梁城城之間最大的一座城市,就是位於漳水南岸,和邯鄲一河之隔的鄴城。

有了鄴城,魏國就能夠輕而易舉在這裡囤積大量軍事物資,作爲攻伐趙國的後勤基地,從而對趙國南長城和邯鄲造成嚴重的威脅。

但如果失去了鄴城的話,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趙國在得到鄴城之後,完全可以將鄴城作爲在漳水南岸的一個橋頭堡,以及趙國在南邊的一個有力的屏障。

在趙國擁有鄴城的情況下,魏國軍隊就不可能直接進攻趙國南長城以及南長城背後的邯鄲,因爲那樣會被鄴城之中的趙軍輕而易舉的抄了後路。

如此一來的話,以後魏國想要再攻擊邯鄲,首先就給攻破鄴城,然後再考慮繼續進軍邯鄲的事情。

也就是說,魏無忌以後想要像這次一樣對趙國打一次突襲甚至是兵臨邯鄲城下,都是不可能再做到的事了。

甚至反過來趙國還能夠以鄴城作爲前進基地威脅大梁城。

雖然說現在大梁城已經完蛋了,但是除非魏國願意遷都到西邊靠近韓國的方向,否則的話只要還在中原定都,那麼鄴城所帶來的威脅就還能夠讓魏國人如芒在背。

安邑、鄴城,如此重要的兩座城市,又怎麼能夠輕易的割讓呢?

和這兩座城市比起來,趙國所提出來的最後那個條件,也就是賠償大量金錢反倒顯得有些無關緊要了。

別看趙國僅僅是要了兩座城市,這兩座城池的面積加起來都遠遠比不上趙國這一次從秦國那邊獲得的崤函通道,可是魏無忌心中很清楚,這要求其實是在魏國的身上狠狠的捅了兩刀啊!

和安邑以及鄴城相比,除了地勢險峻之外就再無任何用處的崤函通道簡直一文不值啊!

魏無忌深吸了一口氣,搖了搖頭,沉聲說道:“此事絕無可能!要知道安邑乃是我魏國舊都,又怎麼能夠說割讓就割讓呢?”

魏無忌頓了一頓,隨後說道:“若是其他地方,那麼還可以考慮。但是安邑絕對不行!”

雖然魏無忌絕口不提鄴城,但是魏無忌實際上是藉着否定安邑而將趙國所提出來的意見全盤否定,實際上也就將割讓鄴城這個提議給否定掉了。

鄭朱似乎對於魏無忌的這般說辭早有準備,聞言微微一笑,開口說道:“信陵君,希望汝現在能夠認清楚現實,假如信陵君真的不願意割讓這處土地的話,那麼恐怕魏王的人身安全便會得不到保證哪!”

這無疑已經是赤裸裸的威脅了。

魏無忌聞言大怒,喝道:“難道汝家趙王真欲要如同那秦王稷一般,行那天怒人怨之事不成?”

魏無忌說的這個,指的就是當年秦王稷把楚懷王活活弄死的故事。

鄭朱微笑不語。

對於鄭朱這樣的外交家來說,什麼面子啊尊嚴啊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那統統都不是鄭朱需要考慮的問題。

既然坐在了談判桌上,那麼鄭朱的唯一目的就是在這場談判之中幫助趙國取得最大的利益。

至於談判的方式如何,談判的手段是不是無恥或者下作,那對鄭朱一毛錢影響都沒有。

說實話,如果提着魏王圉的人頭過來就能夠立刻屈服,那麼鄭朱的手中一定就會有一個魏王圉的人頭。

結果對於鄭朱來說纔是最重要的。

魏無忌臉色陣紅陣白,半晌說不出話來,只坐在那裡狠狠的盯着鄭朱,看上去恨不得把鄭朱直接吃幹抹淨,挫骨揚灰。

鄭朱十分坦然的和魏無忌對視,眼神清澈,沒有任何一絲恐懼或者退讓。

魏無忌又將目光移到了一旁的蘇代身上。

蘇代更絕,此刻的蘇代垂首而坐,一雙老眼半睜半閉,你根本看不出來他到底是睡着了還是在那裡思考……

魏無忌氣得連牙齒都要咬碎了,眼神之中突然閃過一道決然光芒,終於忍不住重重的一拍面前的桌案,朝着鄭朱和蘇代喝道:“既然如此,那麼好啊,吾便請汝二人立刻回返邯鄲,將吾王之首級取來!吾倒是要看看那趙王丹是不是真的敢冒這天下之大不韙,作出這般事情來!”

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十章 邯鄲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二百零七章 魏無忌爲相,寡人看行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十三章 鄭朱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裝甲呈威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十三章 鄭朱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
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十章 邯鄲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二百零七章 魏無忌爲相,寡人看行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九百八十五章 李牧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十三章 鄭朱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二十二章 蘇代使齊 5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裝甲呈威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十三章 鄭朱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