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

.,最快更新戰國趙爲王最新章節!

燕國薊都。

年輕的燕太后坐在上首主位上,表情十分嚴肅的注視着面前的齊國使者,一字一頓的緩緩說道:“齊王當真確定此事屬實?”

使者點了點頭,畢恭畢敬的對着燕太后說道:“回太后,這件事情乃是我國大司徒匡樑將軍在前線親自觀察了趙軍的行動之後得出,絕對做不了假。”

頓了一頓之後,這名齊國使者又繼續說道:“如今趙王打算聯合韓國和楚國兩國瓜分魏國,魏國已經是岌岌可危。若是魏國被滅亡的話,那麼此後趙國將一家獨大,從此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夠限制趙國了,燕國亦是危在旦夕。還請燕後爲了大局着想,速速與吾王發兵一同支援魏國。”

雖然聽起來很有煽動力,但是燕太后並沒有就這麼十分輕易的就答應了齊國使者的要求,而是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坐在下首的燕國相邦樂間一眼。

從樂間的表情來看,這位燕國相邦顯然也正在思考之中,一時半刻並不能夠給出任何的答案。

於是燕太后重新將目光投向了面前的齊國使者,對着面前的這名齊國使者說道:“還請使者先行迴轉歇息,若是有了消息之後,老婦定當第一時間告知使者。”

目送着齊國的使者離去之後,燕太后這纔將目光再一次的一回到了樂間的身上,對着樂間說道:“昌國君,汝爲何剛纔遲遲不開口?”

這句話一說出來,樂間的身體微微一動,這才突然回過神來。

其實這位昌國君剛剛想的並不是這一次的戰事,而是另外一件事情。

有關樂氏一族的事情。

說起來樂間的父親樂毅乃是趙國人,但是如果仔細追根溯源的話,那麼樂氏一族的先祖乃是當年戰國初期魏國第一代霸主魏文侯魏斯手下的大將樂羊。

當時的樂羊奉魏文侯之命滅掉了中山國,將中山國併入了魏國的領土之中,隨後樂氏一族就爲魏國鎮守中山。

但是在二十多年之後中山國成功復國,位於這裡的樂氏一族又成爲了中山國的國民。

直到後來趙武靈王滅掉了中山國,樂氏一族再度歸入華夏,從中山國的國民又變成了趙國人。

在樂毅之後,樂氏一族就分爲了兩支,一支依舊在趙國的中山故地,以樂乘作爲族長,另外一支則是迴歸燕國,以樂間作爲組長。

照理來說,樂間乃是燕國相邦、又有封君之位、還足夠的年輕,加上又是上一代族長樂毅的兒子,從各方面來說都要勝過樂乘,所以燕國之中的樂氏一族興旺發達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問題在於,燕國在如今的戰國七雄之中僅僅不過是一個倒數的弱小國家,而趙國卻是如今天下最強的那個國家。

所以說樂乘雖然僅僅是趙國的南軍中郎將,即便是在趙國軍方也只能算是廉頗和龐煖之下的第三號人物,但就是在這區區的第三號人物的率領下,趙國樂氏這些年十分平穩而低調的發展着,勢頭卻已經隱隱超過了燕國的樂氏一族。

這種結果,無疑是自居正統的燕國樂氏一族所不喜歡見到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去年諸侯於邯鄲會盟之時,當時燕國樂氏和趙國樂氏也藉機進行過一次見面。

這次見面的目的原本是爲了讓同出一源的兩族聯絡感情,但是最後卻弄得十分的不愉快,而這一切不愉快的起因是因爲趙國樂氏的族長樂乘希望樂間能夠配合趙國用裡應外合的手段,將燕國納入趙國的版圖。

對於這一點,樂間自然是不可能同意的。

如果說燕國真的這樣被併入了趙國,且不說樂間這個叛徒會被多少燕國人所唾罵,單單是燕國樂氏也要隨之合併入趙國樂氏之中的這個結局就讓樂間完全接受不了。

樂乘和樂間大吵一通,最終不歡而散。

剛剛樂間在思考的其實就是這個問題,如果說當時的樂間真的答應了樂乘那個裡應外合吞併燕國的計劃的話,那麼恐怕現在趙國就不會取攻伐魏國,而是選擇和齊國一同再度北上攻擊燕國了吧?

說起來,燕國如今也算是趙國唯一的一個腹背之憂了,如果真的能夠把燕國也一同吞併的話,那麼趙國只需要用一定的騎兵去防備草原之上那些早就已經打怕了的遊牧民族之外,完全可以將絕大部分的兵力放心大膽的南下爭霸中原,乃至消滅其他所有的五大戰國了。

一想到這裡,樂間的腦袋就不由的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趙國人的圖謀,果然從始至終都是消滅其他所有的國家啊!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燕太后的問話聲適時而至,將樂間從出神的狀態慢慢的拉了回來。

回過神來的樂間慌忙向燕太后告罪,燕太后顯然也並不想在這個時候去追究樂乘出神的原因,而是繼續問道:“昌國君,汝覺得燕國這一次應該如何行事爲好呢?”

樂間定下心來,仔細的思考了一會,隨後對着燕太后說道:“太后,臣說一句實話。如今的燕國在經歷了過往數年的連續大戰之後,已經是國力疲敝民心思定,實在是不宜繼續對外征戰了。”

燕國畢竟和趙國以及秦國不一樣,燕國之中由於並沒有軍功爵制度這種東西,所以大部分子民徵召上戰場的時候其實就相當於是義務服役替國家打仗,但是獎勵什麼的基本都是浮雲。

在這樣的情況下,燕國人對於打仗的興趣自然不高,拼死拼活還沒獎勵,誰幹啊?

因此燕國是不可能像秦趙兩國一樣連年對外用兵的,這也就是所謂的體制問題。

燕太后聞言哦了一聲,倒是不算太過意外。

在這位太后看來,樂間話都這麼說了,那麼應該是不會同意繼續出兵趙國了。

然而讓燕太后沒有想到的是,樂間接下來卻說道:“但是如今趙國勢大,若是真的如同齊王所說那般被趙國直接吞併了魏國的話,其他幾個國家就算是連在一起,恐怕也難以成爲趙國的對手了。因此臣以爲必須要出兵牽制住趙國,讓趙國無法拿下魏國,否則的話燕國將來必定也會因此而遭殃的。”

燕太后猶豫了一下,隨後說道:“可是老婦的心中還是有些擔心,如果說這一次出兵非但不能夠阻止趙國吞併魏國,反而讓趙王對老婦和燕國有了怒火,那又該如何是好?”

說實話,在經歷了連續幾次戰敗之後,燕太后的心中多少對於自己的母國產生了幾分恐懼。

對於女人來說,孃家其實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燕太后雖然說能夠爲了燕國的利益去和趙國對抗,但是如果在發現自己已經不足以和這個孃家對抗的時候,這位女人很顯然就想用另外一種方式,也就是合作的方式來緩和應國和趙國之間的對抗。

畢竟對於燕太后來說,自己的確是嫁出來了,但是坐在趙國王位上的可也是自己的孃家人啊。更重要的是在上一次的戰爭之中趙國將燕國的下都武陽歸還,讓燕太后認爲燕趙之間的長久和平並不是不可能實現。

對於燕太后的這種心理,樂間顯然知道的清清楚楚,而且樂間還覺得這種想法簡直是太愚蠢了。

在這種擺明了你死我活的七國爭雄局面下,怎麼能期望敵人對自己施捨什麼仁慈呢?

所以樂間立刻就對着燕太后說道:“太后不要忘了,自從趙王登基以來,趙國一路擴張向來皆是殺伐果斷,從未對任何國家有過任何的仁慈。別說太后只不過乃是一名女子,想趙國司寇趙豹身爲公族又是趙國重臣,一直以來對趙國勞苦功高,但是最後還不是被趙王一句話就撤去了官職在家中禁足?請太后三思啊。”

這番話一說出來,燕太后眼中的猶豫之色頓時慢慢散去了。

這個世界畢竟是男尊女卑,即便是燕太后這樣的趙國公主,在沒出嫁之前也只不過是名義上身份尊貴罷了,和趙豹這種當時就已經是趙國重臣的公子不可同日而語。

輕輕地嘆了一口氣之後,燕太后對着樂間說道:“既然昌國君都這麼說了,那麼老婦自然也就沒有反對的道理。接下來昌國君打算如何去阻止趙國呢?”

樂間想了一下,說道:“回太后,臣以爲可以先回復齊國的使者,告訴他燕國願意加入這一次反趙同盟之中。但是前提是秦國和齊國要率先出兵,否則的話就算魏國滅亡了我燕國也不會出兵的。”

樂間之所以作出這個要求,主要是燕國的確比起趙國來說還是太弱了,要是沒有幾個大哥在前面頂住的話,讓燕國自己先跳出去和趙國剛正面這肯定是死路一條啊。

燕太后想了想,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便點了點頭,對着樂間說道:“既然如此,那麼此事就交給昌國君全權負責吧。”

樂間站了起來,對着燕太后躬身行禮:“請太后放心,臣必定竭盡全力,以不負太后所託!”

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裝甲呈威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二百一十三章 燕後的幫忙是有條件的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十三章 鄭朱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十六章 兒子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李牧,你瘋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
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七百八十五章 具裝甲呈威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二百一十三章 燕後的幫忙是有條件的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十三章 鄭朱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十六章 兒子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李牧,你瘋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