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燕國,薊都。

由於上一代國君燕武成王更加的喜歡呆在下都武陽城之中,所以這十幾年來薊都顯得頗爲冷清。

冷清得甚至有點破敗。

明明這裡纔是燕國正兒八經的首都,但是任何人去到武陽之後再來到薊都,總是會發出這樣的一種感慨。

“薊都,遠不如武陽矣!”

蔡澤此刻的心中就是這樣的感慨。

作爲一個燕國人,蔡澤當然不可能沒有來過薊都。

和印象之中的那個薊都相比,此刻蔡澤面前的這座薊都,實在是太老舊、也太暮氣沉沉了一些。

這種感覺是如此的強烈,以至於當燕國王宮出現在蔡澤面前之時,蔡澤竟然情不自禁的鬆了一口氣。

至少這座王宮仍舊給人一種威嚴無比的感覺。

雖然說燕國王宮的這種威嚴和咸陽宮或者是邯鄲龍臺來說都不在一個檔次上,甚至連自家武陽城之中的那三座高臺宮殿都比不上,但是它至少證明了一點——燕國的威嚴仍在。

這就好。

很快的,蔡澤就進入了宮城之中。

馬車轔轔的行駛着,道路的兩旁不時可見到許多工匠,正在忙忙碌碌的對着宮殿進行着修繕和擴建。

看到這一幕,蔡澤的神情更加的放鬆了。

如果燕國真的已經淪落到連這麼一點修繕宮殿做做樣子的能力都沒有的話,那麼蔡澤就真的要考慮一下是不是直接掉頭就走了。

“無論如何,這燕國畢竟亦是七雄之一呀。”蔡澤這般在心中安慰自己。

很快的,蔡澤就在王宮的正殿之中見到了兩位此刻燕國的最高首腦人物。

燕太后和燕國相邦樂間。

蔡澤恭恭敬敬的朝着坐在上首的燕太后行禮:“臣見過太后。”

年輕的燕國太后面色清冷,微微頷首道:“使者請坐。”

等到蔡澤落座之後,燕太后再度開口:“不知使者是何來意?”

蔡澤恭敬道:“臣此次前來,乃是告知太后一個好消息。”

“好消息?”燕太后的臉龐上不由多出了幾分耐人尋味的笑意:“還請使者說說,到底是何好消息。”

蔡澤道:“回太后,如今齊國發兵攻楚,國中兵力空虛,若是太后願意攻齊,那麼便能夠一鼓而下臨淄,重現當年昭王之霸業矣!”

燕太后臉色微微一動,隨後露出了一絲莫名的笑容:“老婦還當使者說的是何事,原來卻是這件事情。此事恕燕國和老婦難以爲之,使者請回吧。”

蔡澤一聽這話就急了,忙道:“太后請三思啊。”

燕太后搖頭道:“使者莫非忘了如今的趙國和齊國乃是盟友乎?若是老婦發兵攻齊,那麼豈不是得罪了趙國?”

現在的趙國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還有秦國牽制的趙國,而是變成了如今這個幾乎天下無敵的霸主趙國了。

再加上燕太后的孃家就是趙國王族,這位太后自然是不希望和趙國開戰的。

但是燕太后不希望開戰,卻又並不代表着就沒有人願意開戰了。

一旁的樂間適時的開口了:“太后,以臣之見,這攻齊一事,其實是勢在必行也。”

燕太后聞言就是一愣,看向樂間的眼神之中不免就帶上了幾分不解:“昌國君此言何意?”

樂間侃侃而談:“太后,須知這燕齊之間乃是死敵,如今齊國已然奪取了楚國蘭陵、襄賁、郯城等城邑,將近半個淮北之地已然重歸齊國之手。若是齊國在這一次大戰之中盡收整個淮北地,那麼必將是燕國之大患也!”

燕太后一對好看的眉毛開始皺起來變成了一個八字,過了好一會才道:“老婦當然知道不能夠使齊國變得更強,但是昌國君想必也應該清楚如今齊軍正在配合趙軍攻伐楚國,若是此刻出兵攻齊,豈不是會讓趙王不快?”

燕太后已經是第二次強調這一點了。

趙國,那可是現在誰都不敢輕易得罪的對象啊。

樂間再度搖頭道:“太后之擔心的確是有道理的。但臣想請太后考慮的是,如今趙國聯合四國伐楚,楚國幾乎已經是必敗之局,即便少了一個齊國,對於整個戰局來說亦是無傷大雅。”

樂間說道這裡,刻意加重了語氣:“而且太后真的覺得趙王會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齊國嗎?須知就在不久之前,趙國纔剛剛從齊國的手中奪得高唐,難道趙王就不擔心齊國在奪得淮北地,變得更加強大之後反過來聯合秦、楚等國一同攻擊趙國?”

燕太后一時間有些說不出話來。

一旁的蔡澤察言觀色,心中也是有了決斷,立刻趁機勸說道:“太后,齊國人一定不會想到燕國此刻會突然出兵,因此這正是伐齊之最佳時機啊。”

燕太后轉過頭來,神情古怪的看了蔡澤一眼:“說起來,老婦倒是有些疑惑想要請使者解釋解釋。這燕齊之間是否開戰,又和秦國有何關係呢?”

蔡澤笑道:“太后想來應當知曉,這趙王之所以向楚國開戰,乃是因爲秦楚之間暗自締結盟約,意圖連橫抗趙。”

燕太后的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原來秦楚之間真的有盟約?老婦還以爲那隻不過是趙王之藉口罷了……所以汝這一次前來,便是希望能夠幫助楚國減少壓力了?”

蔡澤十分光棍的開口道:“回太后,正是如此。”

燕太后沉默半晌,然後纔開口道:“老婦需要一些時間做出決定,使者先請回館驛之中休息罷。”

蔡澤站了起來,深深的看了一眼樂間,然後告退離去。

шшш☢тTkan☢C O

等到蔡澤離開好一會之後,燕太后纔再一次的開口了。

“昌國君,汝真的打算攻伐齊國?”

樂間點頭道:“回太后,正是如此。”

燕太后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道:“老婦並不是因爲和趙王的關係方纔惡意阻攔,可是老婦想知道……若是趙王不滿,此事又該如何解決?”

在這個時代,得罪一個霸主國的下場是很嚴重的,這從現在正在被圍毆的楚國身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燕太后不希望自己的燕國也步楚國的後塵。

樂間輕輕的搖了搖頭,道:“臣斗膽問太后一句,若是趙國再這麼繼續強大下去,那麼齊國是否會滅在趙國手中?”

燕太后想了想,道:“應當是會的。”

樂間繼續道:“若是到了那時,趙國便是燕國唯一之鄰國矣。如果太后屆時還想要開疆拓土,難道要去攻伐趙國不成?恐怕到那個時候,被趙國攻伐的便是燕國矣!”

燕太后有些愣住了:“所以昌國君的意思是……”

樂間道:“所以臣的意思很簡單,那便是要趁着齊國還沒有被趙國滅亡之前,儘可能的奪取更多的土地,讓燕國變得更加的強大。否則的話,一旦未來燕國南下的道路被趙國所封閉,屆時燕國必定也會步了齊國的後塵,被趙國所滅亡矣!”

大殿之中一片寂靜,燕太后眉頭緊皺,久久不語。

樂間繼續勸說道:“而且臣想說的還有一點,那便是這一次伐齊其實也未必就會得罪趙國了。畢竟趙王肯定是更加願意先去攻伐齊國的,而若是攻伐齊國的話那麼趙王就一定會聯合燕國,因此在趙王的心中多半是不會因爲齊國而和燕國斷盟的。”

這番話終於打動了燕太后。

“當真有這種可能?”

樂間很肯定的點頭道:“回太后,的確有這種可能。”

燕太后輕輕的出了一口氣,良久之後才道:“既然如此,那麼這伐齊之事,老婦——準了!”

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一章 穿越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無忌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四章 借糧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推書
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一章 穿越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五十五章 屈服的魏無忌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四章 借糧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