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

新鄭。

韓王然高居上首主位,饒有興致的看着面前的秦國使者,笑道:“想不到綱成君以御史大夫之職,竟然行此說客之事,實在是讓人意外啊。”

坐在韓王然面前的秦國使者不是別人,正是秦國御史大夫蔡澤。

蔡澤笑了一笑,道:“回大王,蔡澤既然身爲臣子,那麼無論身處任何職位,爲吾王分憂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韓王然讚道:“此言有理,身爲君王,最希望用的正是綱成君這般忠心耿耿的臣子啊!”說着目光有意無意的在下首的馮亭身上瞟了一眼,隨後又收回來對着蔡澤說道:“不知道綱成君今日前來,究竟又是所爲何事呢?”

蔡澤正色道:“今日前來,乃是爲了解韓國滅國之災也!”

蔡澤話音一落,大殿之中的三名韓國君臣臉色都是一變。

韓王然很快回過神來,饒有興致的看着面前的蔡澤:“想不到以綱成君如今之地位,竟然也要行此說客之辭嗎?”

蔡澤嚴肅的搖頭說道:“大王此言差矣,蔡澤之言,乃是字字發自內心。”

韓王然臉上的笑容消失了。

足足過了片刻之後,這位韓國的君王纔再度開口了:“還請綱成君賜教。”

從韓王然的語氣來看,如果蔡澤說不出個一二三四來,那麼接下來韓王然肯定就要請他滾蛋了。

畢竟國君都是有脾氣的,在任何一名國君面前裝逼都是一個高風險的活計。

再說現在的韓國也完全沒有任何懼怕秦國的理由,不服就單挑啊,反正打不過你秦國我就喊趙國大哥一起揍你,看你服不服?

蔡澤對於韓王然的態度倒是並沒有任何的意外,而是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然後才娓娓道來。

“大王如今想必也知道魏國之事了吧?如今之魏國雖然名義上仍舊有數千裡之地,但是世人皆知魏太子增不過乃是趙王手中的一個傀儡罷了。一旦壽春城中的田衝敗北,則魏國便亡國矣!”

韓王然聽着蔡澤的這番話,面色十分的平靜,事實上早在確定了三國分魏的謀略之後,韓王然的心中就已經把魏國劃入了歷史的垃圾堆裡面去了。

蔡澤繼續說道:“如今趙國得魏國泰半之地,其疆域東臨東海,北至漠南,西瀕賀蘭,南到淮河,幅員遼闊人口衆多,疆域遍及四海廣達萬里,雖當年之強晉、霸楚亦遠不能及也!”

“以趙國之強,若是魏地平定,那麼必定繼續逐鹿中原。當是時,韓國身爲中原大國,必定乃是趙國之心頭大患,趙王若非愚昧之徒,那麼趙軍兵臨新鄭之日早則三年遲則五年。如今大王若不願連橫伐趙,此豈非自取滅亡之道乎?”

蔡澤這一番痛陳利害,自認爲是將事情說得足夠的清晰明瞭,也應該足夠能夠打動韓王然了。

然而當他擡起頭來的時候,卻發現韓王然依舊面無表情的看着蔡澤。

足足過了片刻之後,韓王然才緩緩說道:“趙國勢大,寡人當然是知曉的。但是就在去歲之時,寡人才剛剛參與到了四國伐趙之中,那一戰的結果嘛……哼哼,綱成君,汝如今又怎麼能夠保證這一次的伐趙之戰必定能夠取得勝利呢?”

韓王然當然也不傻,趙國的領土距離韓國首都新鄭這麼近,他早就已經睡不好覺了,不然也不會用陳城去換榆關和林中。

但問題在於,上一次的伐趙行動失敗就讓韓王然有點嚇尿了,怕引來趙國的無情報復,畢竟當年秦國揍韓國的時候就是這種套路。

好在後來趙國把出氣筒選在了魏國,這才讓韓王然鬆了一口氣。

可是現在魏國已經完蛋了,如果再一次伐趙失敗,那麼恐怕承擔趙國怒火的就只有韓國了。

考慮到上一個承受趙丹怒火的魏國基本上已經完蛋了,韓王然自然是不想讓自己的韓國成爲下一個魏國的。

說白了,即便是早就已經也有了心理準備,但是魏國的滅亡仍舊在韓王然的心中敲響了巨大的警鐘,讓這位君王對趙國更加忌憚的同時,也對趙國更加的恐懼。

因爲這份無比的忌憚,所以韓王然幾乎沒有多少思考就默認會站在趙國的對立面。

但也因爲這份比忌憚還要更甚幾分的恐懼,所以韓王然在沒有必勝把握之前,是肯定不會和趙國徹底撕破臉的。

蔡澤聽完了韓王然的這番話之後自然也就瞭解到了韓王然心中的意思,整個人立刻就鬆了一口氣,道:“回大王,如今燕國和齊國均已經同意加入反趙聯盟,只要魏國和楚國願意加入的話,那麼六國伐趙之大事便可成矣!如此,想必大王應該沒有意見了吧?”

“六國伐趙?”韓王然目中光芒微微一閃。

“正是。”蔡澤正色道:“如今壽春尚有八萬魏軍,魏國尚未亡也!只要此次行動成功,那麼魏國國土便可盡復!故此爲六國伐趙。”

韓王然聽懂了蔡澤的意思,總之就是四個字——肢解趙國。

於是韓王然十分愉快的笑了起來:“既然如此,那麼汝可以回去告訴秦王,就說這件事情寡人同意了。”

六國伐趙,這已經是韓王然所能夠想到的最強力量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還打不贏趙國的話,那韓王然就真的想不出來什麼樣的力量才能夠擊敗趙國了。

就在蔡澤勸說着韓王然的時候,楚王元同樣也在郢都等來了秦國人的使者。

“六國伐趙?”楚王元在聽完了秦使的完整描述之後,立刻就動了心。

他當然會動心,畢竟原本大家說好的趙韓楚三家分魏,結果這一仗打到現在楚國一點土地都沒有獲得,反而損兵折將狼狽不堪。

倒是趙國連戰連捷撈了個盆滿鉢滿,軍隊現在都到了淮河邊上了,眼看連壽春都要給趙國人拿去了。

辛辛苦苦幹死了魏國人,然後又來了個比魏國人強大得多的趙國人,這誰能接受啊。

而且不僅如此,楚王元派人去討要土地的時候還遭到了趙國人委婉的拒絕,說是什麼現在這些都是魏國的土地,需要魏國太子增同意才能割讓。

聽說魏太子增的母親在睢陽城破的當天還因爲重傷而死了,一個孤苦無依的小孩子落在趙國人的手裡那還不是任憑趙國隨意擺弄?

說白了,趙國就是不願意把吞到嘴裡的肉吐出來給楚國。

由此,楚國對於趙國同樣也是產生了極大的不滿。

畢竟失去了魏國這個緩衝之後,楚國的核心地帶長江和淮河地區可都是要直面趙國領土了,這壓力就很大了。

魏國南下,楚國再怎麼說也能抵擋一陣。要是趙國全力南下,那楚國怕是要步了魏國後塵了。

所以楚王元沉思片刻之後,終於開口道:“魏國可以復國,但是包括壽春、睢陽在內的領土必須要歸還給寡人!其他的汝等想要怎麼瓜分趙國都行!”

秦使聞言大喜:“大王英明神武,實在是楚國之福,天下之福也!”

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十章 邯鄲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十七章 馬具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二百九十九章 廉頗克曲沃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推書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十一章 田單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
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十章 邯鄲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十七章 馬具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二百九十九章 廉頗克曲沃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推書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十一章 田單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