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

秦國河東郡,安邑。

作爲當年戰國霸主魏國的首都,安邑是河東郡之中最大的城市,也是郡治所在地。

如今的秦國河東郡郡守名叫王稽,年紀約莫五十左右,長臉尖下巴,鬍鬚長至胸口,身材瘦削,一雙眼睛細細小小,看上去頗爲精明。

河東郡對於秦國的重要性能夠排到所有郡裡的前三位,因此這個位置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香饃饃,能夠出任河東郡的太守,要麼就是能力極強,要麼就是背景極強。

王稽的能力說實話也就一般般,幹個縣令的話可能比較適合,幹個郡守的話嘛其實也就湊合。

王稽之所以能夠當上這個河東郡太守,靠的其實就是背景。

說起來也是王稽命好,抱上了一個超級粗的大腿。

這個大腿就是如今的秦國相邦範睢。

說起王稽是如何抱上範睢這個大腿,那還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

範睢原本是魏國人,結果被魏國大夫須賈和時任魏國相邦魏齊給整得差點死掉,好在範睢機智的裝死逃過一劫,又得鄭安平相助,隱姓埋名逃過一劫。

這個時候,王稽正好作爲秦國的外交使者前來魏國,於是範睢通過鄭安平這條線和王稽搭上了。

僅僅用一次見面,範睢就靠着自己的才能折服了王稽,讓王稽決定帶範睢入秦。

等回到咸陽之後,王稽就向秦王稷推薦了範睢,並且一直積極爲範睢奔走說好話,也算是爲範睢最終的上位出了不少力。

範睢這個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所以在範睢成爲秦國相邦之後,王稽跑去和範睢要官,範睢就立刻向秦王稷進言,讓王稽直接一步登天,成爲了河東郡郡守這樣的一方大員。

從那時到現在,王稽已經整整當了六年的河東郡郡守了。

老實說,王稽這個河東郡郡守當得還挺省心的。

得益於商鞅設計的一整套秦國國家制度,整個秦國的上下官吏可以說是各司其職各有其責,作爲郡守的王稽基本上只需要按照商鞅留下來的各項法律和制度照章辦事就行了。

因此幾年時間下來,王稽這個郡守當得也算是中規中矩,順風順水。

總的來說,王稽在河東郡的這幾年官當得,那是相當的舒服,心情好得很。

但王稽的好心情,自從去年長平之戰後就結束了。

在長平之戰中,失敗一方的秦軍付出了巨量的死傷,而死傷的秦軍士卒裡,除了關中之外就以王稽的河東郡士兵最多!

在戰國時代,軍隊一般分爲常備軍和郡兵兩種,常備軍不用說就是那種領兵餉的全職士兵,郡兵則是平時務農,戰時受徵召打仗。

而且郡兵通常都是充當炮灰的角色,如果贏了還好說,輸了的話一般死最多的就是郡兵。

去年長平之戰中大量河東郡郡兵的死亡,導致河東郡的勞動力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缺口,由此又影響到了河東郡今年的春耕和秋收。

根據統計,在幾乎相同的氣候條件下,今年河東郡收上來的糧食,比去年整整少了兩成之多!

理所當然的,王稽受到了秦王稷和相邦範睢的嚴厲訓斥。

如果不是範睢還顧念着那點情分的話,王稽現在別說是繼續幹這個河東郡郡守了,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問題。

不僅如此,在那之後不久,王稽更聽到了另外一個讓他焦心的消息。

在長平之戰中擊敗了秦國的新霸主趙國如今已經是蠢蠢欲動,目標很有可能就是如今王稽所在的河東郡!

那可是趙國啊!

就在王稽心驚肉跳,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從咸陽方面又秘密派來了一名將軍。

這名將軍不是別人,正是此時此刻坐在郡守府書房之中,距離王稽不過幾步之遙的蒙驁。

蒙驁注視着王稽,目光炯炯的說道:“太守大人,郡兵如今的數額尚缺三萬,還請太守大人速速集結完畢纔是。”

“什麼?”王稽聞言就是一愣,忍不住開口道:“吾已然按照將軍之命徵召了五萬青壯,如何會缺三萬之多?”

蒙驁沉聲道:“咸陽方面剛剛發來命令,趙軍已然出兵,隨時皆有可能攻入河東郡之中,故命吾召集河東郡之中所有青壯,準備迎擊趙人。”

蒙驁說着從懷中拿出了一封命令,放在了王稽面前。

王稽拿起這封命令一看,發現果然是來自於秦王稷和相邦範睢的命令,上面的內容和蒙驁剛纔所說的一般無二。

王稽皺了皺眉頭,不覺有些吃味。

但是這份命令其實是給王稽和蒙驁兩個人的,卻先送到了蒙驁的手裡,讓王稽的心中多少有幾分不爽。

畢竟在王稽看來,自己纔是相邦範睢的心腹,這封命令也應該先交到自己手裡纔是。

只不過不爽歸不爽,範睢臉上卻看不出任何的異樣,而是非常痛快的答應了下來:“請將軍放心,吾當儘快召集青壯,送到將軍軍營之中。”

蒙驁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既然如此,那吾就先告辭了。”

蒙驁也是個軍人的直脾氣,說完事情之後直接就走了。

看着蒙驁離去的身影,王稽皺了皺眉頭,忍不住哼了一聲:“不過一敗軍之將爾,也在敢吾面前逞威風!”

王稽對於蒙驁也多少有些意見,這種意見倒不是因爲別的,而是因爲蒙驁這個傢伙正是野王城之戰中司馬梗的副將,也是秦軍那場大敗仗的當事人和指揮者之一。

至少有三萬以上河東郡的郡兵在那一戰中戰死!

可以這麼說,王稽今年之所以被訓斥,還真就和蒙驁打仗不利有那麼一些關係呢。

結果就是這樣的一個敗軍之將,居然在回國之後沒有被追究責任,反而還活蹦亂跳的出現在了王稽的面前,甚至還能夠再度執掌兵權?

老實說,王稽是真的有些想不通。

但是王稽心中很清楚的是,既然咸陽方面都傳來了這樣的命令,那麼就說明戰爭真的很快就要在河東郡的土地上爆發了。

王稽沉吟半晌,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趙軍勢強,此仗該如何是好啊···”

趙國的主力都打上門來了,王稽所能夠依靠的,卻只有蒙驁這麼一個敗軍之將和八萬河東郡郡兵!這讓王稽對於這一仗的形勢一點都樂觀不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書房的門被敲響了。

王稽的心腹管家走了進來,朝着王稽稟告了一個讓他極其震驚的消息。

“家主,趙國使者已至,不知家主是否要和此人見面?”

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十章 邯鄲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七章 趙括關於春節期間的更新說明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七十章 危機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十三章 鄭朱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二百九十九章 廉頗克曲沃
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十章 邯鄲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七章 趙括關於春節期間的更新說明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七十章 危機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十三章 鄭朱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二百九十九章 廉頗克曲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