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

就在陳城之中暗流涌動、矛頭暗指趙國的時候,數百里之外的邯鄲城之中,趙國的君臣對此暫時還一無所知。

趙丹今天的心情極好。

幾年前就吩咐下去的造紙術,在趙國工匠們好幾年的努力下,終於開始出現了突破。

一張看上去比較黃、而且還有點粗糙的紙張就擺在趙丹的面前。

造紙術,被稱爲“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對於中國乃至是整個世界的文明進步都起了極大的作用。

在趙丹的面前站着兩名造紙工匠,這兩名工匠是特地來給趙丹介紹造紙術的。

遠古以來,中國勞動人民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在如今這個戰國時代,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已經相當普及。

這時候的勞動人民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爲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覆捶打,以搗碎蠶衣。

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爲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爲植物纖維脫膠以啓示。

這飄絮、脫膠的辦法,對於趙國匠人們在造紙的過程中起了很大的借鑑作用。

趙丹面前的這張紙,就是這些趙國工匠們通過趙丹的介紹,再結合上面的辦法,重複不停的實驗了幾年時間,改進了無數步驟之後才得來的。

根據工匠們的介紹,這張紙是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最終制造而成。

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比起絹帛紙也提高了很多。

這實際上就是歷史上蔡倫造出來的“蔡侯紙”。

想要造出這種紙,大概需要四個步驟。

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爲紙漿。

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溼紙。

第四是乾燥,即把溼紙曬乾或晾乾,揭下就成爲紙張,大功告成。

趙丹在聽完了介紹之後,迫不及待的拿起了毛筆,開始在紙上揮毫落墨,寫下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八個大字。

一口氣寫完之後,趙丹稍微的後退了兩步,打量了一下自己穿越之後的這第一部“書法作品”。

嗯,有待提升……

趙丹咳嗽一聲,收回了將這書法作品賜給面前這兩位趙國大匠的打算,對着這兩人笑道:“如此說來,這紙張便是由汝二人制成的?”

兩名匠人之中比較年老,已經有些兩鬢斑白的那一位連忙說道:“回大王,這紙張乃是集衆人之智慧而成,臣二人不敢貪功。”

“很好。”趙丹笑了起來:“既然如此,那麼汝等一會回去呈一個有功者名單上來,所有有功之人皆賜爵一級,賞金一千。汝等領導有功,賜爵兩級,賞金一萬,另賜酒食、絹布!”

兩名匠人聞言大喜,立刻跪下大禮參拜:“謝大王!”

要知道這個年代的匠人身份地位其實並不高,在“士農工商”之中也就比商人要高一點罷了,徵調隨軍的時候也是製作一些投石機之類的攻城器具,或者修理鎧甲弓箭什麼的,能上戰場立功的機會很少,獲取爵位的可能性是低之又低。

現在趙丹這一開口又是爵位又是錢,甚至還有酒食和布匹賜下,這對於工匠們來說簡直就是不敢想象的大好事啊。

趙丹微笑着扶起了這兩名工匠,拍着肩膀勉勵道:“好好幹,寡人以後還有許多東西要交給汝等,只要汝等能夠做出來,那麼這些功勞和賞賜是絕對不會少的!對了,記得眼下最迫切的任務,就是要將這種紙給大規模的製造出來,越多越好!”

送走了兩名千恩萬謝的匠人,一直隨侍在旁的韓非忍不住道:“大王,臣有一言,不知道當不當講。”

趙丹轉頭看了韓非一眼,含笑道:“說。”

韓非道:“大王對於此等匠人,似乎過於優容,賞賜過重也。”

“賞賜過重?”趙丹一聽,忍不住笑了起來,將面前的紙張拿在手裡,對着韓非示意了一下:“韓侍中,看來汝還是不明白這造紙術的重要性啊。”

放眼整個人類歷史,最重要的一樣東西是什麼?

是知識!

造紙術的出現和紙張的傳播,就是爲這種知識的普及帶來了可能性。

《莊子·天下》曾有言:“惠施多方,其書五車。”於是後人便用“學富五車”來形容一個人的知識很淵博。

那麼問題來了,學富五車裡的這五輛馬車的書,究竟有多少字呢?

這其實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一般竹簡長約25.5釐米,寬約5釐米,厚約1.5釐米,也就是說一個竹簡的體積大約是1912.5立方厘米,而一冊竹簡一般僅有30餘字,最多可達49字。

在這個年代,車子的容積差不多是2米長,1.5米寬,深度0.4米左右,也就是容積大概是1200000立方厘米。

以此計算的話,全部裝滿竹簡可以放627.45個,5輛車的話,也就是不到3200個,即使按一個竹簡50個字算,也才16萬字不到。

十六萬字是什麼概念?以後世網文的標準,一本書上架的字數是20萬以上。

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網文讀者讀一本網文讀到上架部分,那麼他的閱讀量就已經超過了這位“學富五車”的古人惠施了……

這十六萬字,用竹簡來裝要五車,可如果用後世的那種書籍的話,也就是一本普通厚度的書罷了。

這就是紙張和竹簡之間的巨大差距,更不要提紙張容易書寫、方便攜帶等等其他優點了。

有了紙,知識的傳播就能夠大大加快,對於整個社會的發展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除此之外,之所以現在這些士人們這麼牛皮哄哄,一個兩個不甩國君們,那還不是因爲這年代的知識掌握在士人和貴族階層的手裡麼?

說白了,官位多,但是有知識有能力勝任這些官位的士人們少,所以國君們纔不得不一個個屈尊紆貴,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

如果能夠像後世那樣大規模的培養出大量的文人,並且從這些文人之中通過競爭來選拔官吏的話,那麼這士人們還會這麼拽?

到時候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哭着喊着要抱國君大腿的就是士人們了。

趙丹越想越是高興,對着面前仍舊有些不以爲然的韓非笑道:“韓侍中且看着罷,很快,這紙張便會發揮出巨大作用了。”

說着趙丹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既然有了紙,那麼造紙術的好搭檔印刷術應該也可以出現了吧?

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異族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二十五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2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八百六十九章 黃歇的決定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上架感言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
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異族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二十五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2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六百七十七章 黃歇,汝是把寡人當傻子嗎?第八百六十九章 黃歇的決定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二百零五章 你這一手賣隊友讓人有點意想不到啊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上架感言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