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馮亭

片刻之後,一名面色憔悴、身着胡服、頭戴封君冠的男子走進了大殿之中,朝着趙丹行禮:“臣見過大王。”

這名年紀不過四十來歲,看上去卻蒼老得好似六十老者一般的中年男子,便是趙國華陽君,馮亭。

一個對於長平之戰乃至上黨郡之爭來說不得不提,完全無法繞過的名字。

趙丹朝着馮亭點了點頭,示意馮亭入座,腦海之中卻想起了關於此人的諸多事蹟。

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戰國人物。

根據史書記載,在秦軍開始大舉進攻上黨南部陘城、野王等諸多城池的時候,馮亭還是韓國朝廷之中的一名普通大臣,並不是當時的上黨郡守。

當時的上黨郡守是韓國將軍靳黈(讀做盡頭),靳黈是一名忠心耿耿的大臣,率領着上黨軍民頑強抵抗了秦國大軍長達數年之久,即便後來野王城和陘城陷落,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繫被切斷後,靳黈也仍舊堅持而沒有放棄。

可靳黈和上黨軍民雖然還在堅持,位於新鄭的韓王卻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當野王陷落之後,韓國的首都新鄭就已經位於秦軍的兵鋒威懾之下,秦國的使者一波波來到韓國的宮殿之中,傲慢的當着韓國重臣的面對着韓王宣稱:“若王不割上黨郡與我大秦,則韓國之覆滅便在當下!”

屈服的韓王最終下令靳黈率上黨軍民投降秦國,但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靳黈拒絕了這個命令,發誓要和秦國人死戰到底。

在命令接連被拒絕之後,韓王終於忍無可忍,撤掉了靳黈的上黨郡守,令馮亭取而代之。

然而讓所有人都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馮亭在接替靳黈出任上黨郡郡守之後,居然做出了一個讓天下震驚,更使秦王稷憤怒無比的決定。

馮亭確實投降了,但是他投降的對象並不是韓王所命令的秦國,而是此刻唯一能夠和秦國爲敵的東方強國——趙國!

馮亭的投降,直接成爲了長平之戰的導火索,讓整個戰國時代的爭霸戰爭來到了最高潮。

在投降趙國之後,馮亭被趙丹封爲華陽君,本來趙丹是想要把馮亭立成一個榜樣好招攬天下人才,沒想到馮亭來了一句“吾不處三不義也”,拒絕接受封賞,搞得場面一時間相當尷尬。

不過隨後在藺相如的勸說下,馮亭還是乖乖的接受了一切封賞,當上了趙國的華陽君。

但是就算是當上了華陽君馮亭也沒有閒着,他仍然十分積極的參與到了長平的戰事之中,一心想要保衛上黨郡、尤其是長平的軍民。

爲啥?原因非常簡單,因爲馮亭就是在長平出生並且長大的,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老家落入以“嚴刑峻法”而著稱的秦國手中。

如今的馮亭主要是協助廉頗,負責後勤糧草方面的事務,前幾天纔剛剛從前線回到邯鄲,準備督運下一批運往前線的糧草。

當然了,馮亭之所以如此迅速的出現在這裡,主要還是因爲趙丹事先已經派人將他傳召入宮,在偏殿等候了。

和所有第一次見到“胡椅”的人一樣,馮亭先是奇怪的打量了一下椅子這個新鮮玩意,然後才慢慢的學着別人坐了下來,接着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似乎明白爲何趙丹要求一定要身着胡服入宮了。

畢竟事情緊急,所以趙丹在等到馮亭入座之後便咳嗽一聲直入正題:“華陽君,你可知寡人喚你入宮,所謂何事?”

馮亭並不急於開口,而是想了想之後才道:“大王召臣,想來是爲了長平之事。請大王放心,車馬民夫皆已準備妥當,三日後便可起運糧草前往長平。”

趙丹搖了搖頭,道:“並非此事。寡人此次召你前來,乃是希望你作爲寡人的使者出使韓國,勸說韓王然出兵助我趙國,共同伐秦。”

馮亭聞言就是一愣,半晌之後才道:“大王,此事···或難爲之。”

趙丹眉毛微微一挑:“爲何?”

馮亭道:“回大王,臣於韓國爲臣二十年有餘,韓王此人,臣知之矣。韓王雖有抗秦之心,卻無抗秦之能,此韓王令臣率上黨軍民降秦之故也。既如此,則韓王又何能願與我趙國共伐秦也?”

馮亭的意思非常明顯,韓王這個傢伙已經被秦國打怕了,哪裡敢出兵呢?

說起來馮亭的這個意思,倒和樓昌有幾分不謀而合的味道。

趙丹笑了一笑,不以爲意的擺了擺手,道:“無妨,寡人並非讓韓國即刻出兵,華陽君可替寡人轉告韓王然,若韓國願於我趙國共伐秦國,寡人可使野王、陘城重歸韓國!”

想要韓國出兵,顯然不可能一點好處都不給,將被秦國奪走的野王城和陘城這一帶地區歸還給韓國,這就是趙丹在剛纔和諸大臣商議之後決定向韓國開出來的好處。

馮亭沉默了一會,然後緩緩點頭:“諾。”

在講完了這件事情之後,趙丹便讓馮亭告退了,畢竟作爲軍需官,馮亭也是非常忙碌的。

等到馮亭離開之後,一直在旁邊充當吃瓜羣衆的樓昌忍不住道:“大王,馮亭此人,不遵韓王然之命降我趙國,想來韓王然必恨其入骨,大王爲何要令此馮亭降趙?”

趙丹笑了一笑,十分肯定的說道:“大夫有所不知,只有令這馮亭出使韓國,韓王然方纔有望助我趙國也。”

作爲一個穿越者,趙丹當然明白所謂的“靳黈抗命,馮亭降趙”是怎麼回事。

這其實都是趙丹的那位大舅子,如今韓國的國君韓王然搞出來的花樣!

在野王城和陘城陷落之後,已經知道上黨郡靠韓國一己之力是怎麼也守不住的韓王然表面上裝模作樣的和秦國人談判拖延時間,實際上卻暗中派人向其他各國求援,同時暗地裡朝當時的上黨郡守靳黈下令“上黨絕不可降秦!”

然而韓王然的拖延戰術並沒有得到回報,由於近些年來韓國老是充當秦國小弟,甚至不惜因此和三晉中的其他兩個兄弟國趙國和魏國翻臉,再加上秦國使節的活動,因此大家都不想救韓國,反而樂於看到韓國被教訓。

在這樣的情況下,找不過援軍的韓王然一咬牙做出了決定,我韓國守不住上黨郡,但我也不給你秦國拿去!

於是韓王然找來了出生於長平,在上黨郡之中有很深人脈以及很高威望,同時又對韓國忠心耿耿的馮亭,讓馮亭去替換掉“不聽話”的靳黈出任新的上黨郡守,同時交給馮亭一個秘密任務。

禍水東引,率上黨降趙!

正是在這名頗有心機的君王算計下,纔有瞭如今這天下矚目的秦趙長平之戰。

事實上這位趙丹的大舅哥還不只算計了秦國這一次。

在十幾年之後,韓王然還派出來一個名叫鄭國的間諜去忽悠剛剛登基的秦始皇,想要通過忽悠秦國修建鄭國渠來消耗秦國的國力,但很可惜的是那時候的秦國已經太強,這麼做的結果就是然並卵……

總而言之趙丹覺得,論到出使韓國,絕對沒有人比馮亭更合適了。

因爲韓王然相信馮亭,所以其他趙國使臣說出來的話韓王然未必會聽,但是馮亭說的話,卻很有可能被韓王然給聽進去。

希望馮亭能爲寡人帶回來一點驚喜吧!趙丹在心裡默默想道。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現在蒙驁身邊的神秘人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八十章 馮亭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二十八章 趙異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現在蒙驁身邊的神秘人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八十章 馮亭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二十八章 趙異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