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

事實上樂間自己都不知道的是,其實根本都不需要排除什麼使者了。

因爲就在趙丹遇刺的第二天,一份檄文就已經從邯鄲明發天下。

在這份檄文之中告知了天下其他諸侯國的國君們,燕國居然敢以使者的名義來對趙丹進行刺殺,所以從今天起燕國就是趙國的死敵,趙國將會派出大軍將燕國徹底的給踏平,任何一個膽敢幫助燕國的國家都將會成爲趙國的死敵,享受和燕國一般的“待遇”。

這一份檄文在趙國各地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下,幾乎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就送到了其他諸侯的手中,而對於這封來自於趙丹的霸道聲明,其他的諸侯們都各自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在咸陽城之中,秦王楚狠狠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桌案,對着自己面前的呂不韋說道:“這個趙王現在也是越來越過分了,他怎麼敢用這樣的語氣和寡人說話,真以爲寡人是他的臣子不成?”

一番大發雷霆之後,秦王楚忍不住嘆了口氣,道:“唉,汝說燕國這次的刺殺怎麼就沒有成功呢?”

很顯然,從秦王楚個人的角度來說,他是非常希望這一次燕國的刺殺能夠得到成功的。

事實上秦王楚覺得,其他四名國君應該也是像自己這麼想的。

在秦王楚的對面坐着的就是呂不韋,呂不韋在得知趙丹被人刺殺之後也是嚇了一大跳,再三確認趙丹無事才放下了心來,鬆了一口氣(在秦王楚看來這是因爲過度失望而泄氣的表現)。

在聽完了秦王楚的這番話之後,呂不韋苦笑着對着秦王楚說道:“大王,如今這個燕國實在是佔不到理呀,刺殺一國君王這種事情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是要杜絕的,否則的話若是此舉成風,那不但是趙王,就連大王的安全都難以保證了。”

秦王楚冷笑一聲,說道:“如果真的能夠殺死趙王的話,那麼寡人還真就不介意待在王宮之中一步不出,甚麼刺殺不刺殺的,寡人一點都不在意。不過現在燕國被趙國攻擊,若是寡人不出兵的話,恐怕燕國就真的要亡國了,武成君覺得寡人如今該如何是好呢?”

蔡澤並沒有出現在這裡,事實上蔡澤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出現在秦王楚的面前了。

呂不韋想了想,對着面前的秦王楚說道:“大王,去年的睢陽城之戰給大秦帶來的損失實在是太過嚴重了,臣認爲如今的大秦只有休養生息一途,實在是不宜擅動刀兵。”

頓了一頓之後,呂不韋又說道:“而且大王莫要忘了,就算是大秦真的有這個能力去援助燕國,那麼又該如何去應付李牧的南下呢?”

如果說一開始的時候秦王楚聽到呂不韋的話臉上多少還帶着幾分不服的意思的話,那麼等到李牧這個名字出現在呂不韋的口中之後,秦王楚的臉色就突然一變,整個人瞬間就好像是霜打了的茄子一樣一下子就蔫了下去。

沉默了半晌之後,秦王楚才無精打采的嘆了一口氣,說道:“武成君,汝說的道理寡人當然都是知情的,可問題是,難道寡人就這樣眼睜睜的看着燕國被趙國滅亡嗎?如果燕國真的被趙國滅亡了的話,那麼趙國的勢力豈不是又要更加的強大了?”

呂不韋趕忙安慰秦王楚道:“大王,只要關中還在,大秦就還有資格能夠爭霸天下。更何況巴蜀近年來開發得極爲順暢,糧產量連年增長,最多十年就能夠成爲大秦的超級糧倉。有了關中和巴蜀在手,就算是天下諸國全滅了又如何呢?臣可以保證,最多十年時間,一個遠比之前更強的大秦就會在大王的手中重現!”

秦王楚看着慷慨激昂的呂不韋,心中卻並沒有太把呂不韋的這些話當一回事,畢竟十年這個時間,未免也太長久了一些。

所以這位秦國國君只是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說道:“希望一切,真的能如同武成君所言吧。”

韓國,新鄭。

當得知了燕國人刺殺失敗的消息之後,韓王然一反常態的當着自己的兩名大臣的面大笑起來。

要知道在這些日子以來,韓王然可是一直都心中非常的擔心趙國將自己選做攻伐的對象,沒想到如今燕國人居然挺身而出將這個鍋給接了過去,這如何不讓韓王然喜出望外呢。

而坐在韓王然下首左右兩側的靳黈以及馮亭兩位大臣,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也是明顯的鬆了一口氣。

說實話,這兩位大臣都覺得,韓王然的這番煩惱完全就是自找的。

說起來,韓王然這個傢伙其實是十分吝嗇的,他覺得自己能夠說服出自韓國的趙國王后韓婉來吹枕頭風,所以韓國僅僅割讓了一些對於相對於其他諸國來說並不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籌碼。

結果最終事與願違,趙國的王后韓婉十分堅定的拒絕了韓王然的說情要求,然後韓王然整個人就傻掉了,回到韓國之後也是憂心忡忡,整天呆在宮殿之中長吁短嘆,就怕自己成爲趙國下一個攻伐的對象。

對於馮亭和靳黈這兩名韓國大臣們就提出來,要多割讓一些地盤給趙國以作爲補救,但這個時候韓王然又覺得如果這麼做的話好像自己的面子上又過不去,於是就給拒絕了。

對於韓王然的這種心態,馮亭和靳黈兩個人也是無語了,覺得韓國很有可能就是趙國下一個攻伐的目標了,甚至爲此暗中做了不少準備。

但是好在現在燕國的這件事情一出來之後,所有人都知道在趙國的目標肯定是燕國,應該是暫時不會對其他國家用兵了。

馮亭咳嗽一聲,對着韓王然說道:“大王雖然說是這樣子,但是燕國一旦被滅亡的話,那麼趙國還是時刻都有可能南下呀,臣覺得,或許應該想辦法幫助一下燕國,至少也不能讓趙國人對燕國的攻擊進展的太過順利纔是啊。”

馮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在說出了這番話之後,竟然遭到了韓王然的一番劈頭蓋臉的訓斥。

“華陽君啊華陽君,幫助燕國這句話汝說得倒是輕巧,那汝來說說,現在究竟要如何去幫助燕國?這燕國人根本就是自尋滅亡,如果寡人因爲幫助他而惹怒的趙國的話,那麼豈不就成爲趙國的死敵了嗎?寡人是絕對不會跟這麼去做的!”

韓王然這一番斥責說得馮亭臉色無比陰沉,但是卻絲毫做不出任何反駁,對於自家大王這種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做法實在是十分無語。

另外一名韓國重臣靳黈見狀趕忙勸道:“大王,華陽君也是一番忠心爲國,還請大王明鑑啊。”

韓王然看着馮亭那張臭臉,心裡也是非常的不舒服,當下冷笑一聲說道:“忠心爲國?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當時的上黨郡之中,又究竟是何人率領着寡人的上黨郡軍民投奔的趙國呢?”

此言一出,馮亭整個人如遭重擊,臉色頓時變得慘白無比。

片刻之後,馮亭從坐位上站起來,走到韓王然的面前跪倒,用顫抖的聲音對着韓王然說道:“大王,臣年老愚鈍,已不足以擔當大任,特此向大王請求辭去相邦之位,歸家養老。”

靳黈見狀心中大驚,立刻說道:“萬萬不可呀華陽君!”

然而韓王然此時此刻正是氣頭之上,馮亭的這番行爲便不但沒有沒有讓韓王然消氣,反而讓韓王然覺得這是在要挾自己,卻是加重了韓王然的怒火。

於是韓王然冷笑一聲,說道:“既然如此,那麼寡人便——準了!”

第二天,韓王然發佈了命令,接受了原先相邦華陽君馮亭的辭呈,並命令原先的韓國上將軍靳黈接任馮亭的相邦職位。

齊國,臨淄城。

在得到消息之後,齊王建也召來了自己的相邦後勝,開始商議起這件事情。

齊王建憂心忡忡的說道:“後卿啊後卿,燕國現在惹到了趙國,這下好了,趙國人又要集中兵力去攻打燕國了。汝說這趙王打完燕國之後,會不會將寡人的齊國選做下一個目標呢?”

說着齊王建的臉色越發的無奈,忍不住長嘆一聲,說道:“早知如此,當初寡人就不應該和趙國做對呀!”

後勝看着齊王建的這副模樣,心中也是暗自吐槽不已,心道都這個時候了自家這位大王居然還看不清楚形勢。

就算是齊國不跟趙國作對,只要趙國強大起來的話,肯定也是要攻滅包括齊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的,所以說現在齊王建說的這些後悔話就算事先了也沒有任何的意義。

但是後勝當然是不可能當衆直接去打齊王建的臉的,所以他只是對着齊王建勸說道:“大王,爲今之計,只有暗中援助一番燕國,讓燕國人不能滅亡得太早纔是,只要燕國一天不滅,那麼趙國人就一天不會把兵力調集到其他地方,齊國才能夠確保安全。”

齊王建沉吟片刻,說道:“難道就不能讓其他的國家一同援救燕國嗎?”

後勝聞言嚇了一跳,說道:“大王莫要忘了,在去年的睢陽城之戰中其餘的幾國聯軍可是都遭受了十分慘重的損失,現在除了大王的齊國之外,哪裡還有誰有足夠的兵力來援助燕國呢?而大王若是就這麼出兵援助燕國的話,那豈不是正好應了趙王在檄文之中的那番話,成爲了趙國的死敵嗎?”

齊王建聞言臉色更苦了,良久之後才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說道:“既然如此,那麼就多從海上運一些物資給燕國人吧,至於其他的,就只能夠讓燕國人自求多福了。”

由於距離的原因,所以遠在郢都的楚國君臣是最後一個得知消息的。

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楚王元也同樣第一時間召來了景陽和黃歇,開始商量起了對策。

“兩位卿家,如今燕國觸怒了趙王,趙國準備北伐滅了燕國,寡人是不是應該採取什麼行動?”

在這麼多年和趙國的分分合合,時而結盟時而爲敵的經歷之中,楚王元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現在的這個趙國已經絕對不能夠再繼續強大下去,必須要得到遏制了。

基於這種想法,楚王元立刻就想到了聯合諸國遏制趙國的想法,雖然說上次的效果不佳,但是趙國也不可能一直贏下去的,不是嗎?

楚王元滿以爲自己的意思會得到其他大臣們的認可,但是想不到當他說完這番話之後,自己的兩名大臣們臉上竟然都露出了並不認同的表情。

只聽黃歇說道:“大王,去年的睢陽城一戰對大楚所造成的損失實在是過於慘重了一些,如今的大楚還是仍舊需要元氣來恢復,實在是不宜出兵去救援燕國啊。否則一旦趙王盛怒之下命令趙軍主力南下,然後又被秦國和韓國之流趁火打劫的話,那麼到時候大楚就真的危在旦夕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來都跟黃歇十分不對路的楚國上柱國景陽,這一次也破天荒的對於黃歇的意見表示了贊同。

楚王元聞言瞪大了眼睛,忍不住說道:“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難道韓國還真的會趁火打劫不成?”

不過話一說出來,楚王元又重重的哼了一聲,說道:“韓王然這個蠢貨一心只知道權謀,鑽在蠅頭小利之中就出不來了,如果趙王去要求他的話,他說不定還真的能夠幹出這樣的事情……罷了罷了,既然如此的話,那麼只能夠讓燕國人自求多福了。”

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此刻還在薊都之中厲兵秣馬,準備和趙國人來上一次拼死大決戰的樂間並不知道的是,其他的四位國君在現在的這種情況下,竟然都不約而同的選擇的觀望,並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出手援助燕國。

至少,在燕國證明自己的確能夠憑藉着一國之力去拖住甚至是消滅一部分趙國主力之前,肯定是不會有任何人會公開和燕國人站在一起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十一章 田單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現在蒙驁身邊的神秘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五百四十七章 目標——關中!第十三章 鄭朱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
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九百七十五章 破城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十一章 田單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現在蒙驁身邊的神秘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五百四十七章 目標——關中!第十三章 鄭朱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