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第三次東征

齊王當即反問,“聖主爲何要動第二次東征?當年先帝東征高句麗,水師傾覆大海,功虧一簣,隨後東征就被迫放棄了,但聖主卻在第一次東征大敗後,不顧損失嚴重,立即動了第二次東征,爲什麼?顯然聖主有明確目標。如今二次東征功虧一簣,聖主的目標沒有實現,但如果這一目標對聖主來說是非常迫切的,是必須的,是可以逆轉危局的,那麼理所當然要動第三次東征。”

宇文述沒有說話,若有所思。他被齊王這句反問“觸動”了。

最近一段時間他都在思考力挽狂瀾之策,而聖主所提的“第三次東征”正是其中之一。第一次東征的目的很明確,在軍事上威懾北虜,以穩定南北關係,延緩南北戰爭的爆,給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贏得更多時間;在政治上增加威權,堅固改革派對朝政的控制,以加快改革進程的推進,加快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但是,第一次東征大敗,目標未能實現,由此導致中外形勢惡化,這又反過來逼迫聖主和中樞不得不竭盡全力去實現目標,於是就有了第二次東征。第二次東征因爲楊玄感叛亂國內形勢惡化不得不中止,目標還是沒有實現,但這次聖主和中樞可以利用國內激進保守派的叛亂,給朝堂上的保守勢力沉重一擊,以削弱對手的力量,幫助改革派牢牢控制朝政。雖然聖主和中央的威權不增反減,但只要改革派控制了朝政,也算實現了政治上的預期目標。

如此一來,最爲迫切的目標還剩下一個,就是穩定南北關係,而南北關係隨着中土大軍不斷對外征伐,隨着大漠北虜的重新崛起,已經處於崩潰邊緣,單純用外交手段已經難以“修補”,而中土連續兩年東征失利,更是讓南北大戰有一觸即之可能,這種背景下,中土若想延緩南北大戰的爆,必須在軍事上贏得一次重大勝利,而馬上動第三次東征徹底摧毀高句麗,以彰顯中土強悍的國力,就成爲唯一手段。

反之,如果中土停止東征,偃旗息鼓不打了,變相承認自己軍事上的失敗、政治上的內憂外困和國力上的不可承受,結果可想而知,這等於告訴大漠北虜,我不行了,我外強中乾,你可以來打我了。北虜必然南侵,先行試探,先在長城一線點燃戰火,一旦中土大軍無力招架,步步後退,徹底暴露出自己的“虛弱”,接下來必定要面對北虜潮水般的攻擊,南北大戰轟然爆。

也就是說,中外大勢展到今天這一步,不是聖主和中樞是否要動第三次東征,而是必須要動第三次東征,否則南北戰爭會來得更快,給聖主和中樞的騰挪餘地會更少,政治上會越來越被動,以致於改革中斷甚至倒退。

齊王看到宇文述沉默不語,知道自己戳中了他的“要害”,於是“乘勢追擊”,“楊玄感叛亂,國內局勢動盪,這個消息很快就會傳到大漠牙帳,北虜勢必蠢蠢欲動,不出意外的話,明年春天長城一線的局勢必然緊張,北虜必然以頻繁的小規模入侵來打探中土虛實。這種情形下,如果我們放棄東征,遠征軍全部撤回國內,任由卑微的高句麗人把我們打得鼻青臉腫,傷痕累累,結果必然會助長北虜的囂張氣焰,北虜的入侵動作會越來越大,會不斷打破我們的底線,直到最後露出獰猙嘴臉,越過長城,殺進中土,徹底摧毀南北關係。”

宇文述面無表情,專注凝聽。

齊王稍稍停了片刻,看到宇文述依舊沉默,只好繼續說下去,“或許在聖主和中樞看來,南北關係破裂後,未必會馬上爆大規模的戰爭,雙方有可能在長城一線反覆交戰,有可能僵持很長一段時間,中土依舊可以贏得足夠的喘息時間,但在孤看來,北虜應該會吸取過去的慘痛教訓,他們剛剛休養生息了十幾年,剛剛恢復了元氣重新崛起,他們的聯盟還很脆弱,牙帳內部矛盾也很激烈,如果給了中土喘息時間,讓中土從容實施遠交近攻、以夷制夷等諸多計策,他們有可能重蹈失敗之覆轍,所以只要北虜還有些頭腦,就必然會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傾盡全部力量,給中土沉重一擊。乘你病要你命,乘着中土元氣大傷之際,重創中土,延緩中土攻打大漠北上征伐的伐,就此給北虜贏得足夠的展時間。等到北虜實力強大了,可以與中土正面抗衡了,那時即便中土國力強盛,但想重建漢武偉業,恐怕也是千難萬難。”

宇文述以手抵額,出一聲悲鬱嘆息。

齊王的分析很有道理,只是讓宇文述鬱憤的是,形勢怎會展到如此險惡之地步?聖主之所以要改變國防和外交大戰略,改消極防禦爲積極防禦,是想在國力增強的基礎上,鞏固和增加邊疆防禦能力,給中土贏得長久的安定和平,給改革贏得一個順利推進的有利環境,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從而夯實統一的基石,加快國力的展,確保統一大業代代相傳。於是就有了西征消滅吐谷渾,以消滅吐谷渾來威懾西域諸國和西突厥,有了東征高句麗,以消滅高句麗來威懾遠東諸虜和大漠北虜。這都是殺雞儆猴,而爲了增加威懾效果,都用“牛刀”殺雞,結果西征順利,東征卻遭遇重挫,“牛刀”沒有砍下雞頭,卻把自己的手剁掉了,一失足成千古恨。

歷史以成敗論英雄,不論你如何強大,也不論你如何仁義,更不論你的理想多麼宏大美好,敗了,就一無所有,秦始皇如此,項羽亦如此,今天的聖主同樣面臨這一惡劣局面,一旦敗了,國祚崩潰,他就是第二個秦始皇,遺臭萬年,好在聖主還有時間,還有力挽狂瀾之可能,現在宇文述所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幫助聖主逆轉危局。

“動第三次東征,需要具備充足的條件。”宇文述終於對齊王的“遊說”做出了反應,“第三次東征就是一根救命稻草,斷了,就不可挽救,所以只要任一條件不具備,就不會有第三次東征。”

齊王大喜。宇文述這句話等於承認了聖主和中樞有動第三次東征的構想,而宇文述的含蓄承認,事實上就是向齊王做出了妥協,這讓齊王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孤會傾盡全力圍殺楊玄感。”齊王毫不猶豫地承諾道,“孤將不惜代價奮勇作戰,力爭在一個月內誅殺逆賊於潼關之下。”

楊玄感越早覆滅,東都風暴越早平息,就越有利於動第三次東征。齊王這個承諾對宇文述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齊王的傾力相助,剿殺楊玄感不但有難度,而且耗費時間也長,後果難以預料,只是這一個承諾完全滿足不了宇文述。

“北疆局勢尤其代北局勢遠比大王想像的惡劣。”宇文述撫須嘆道,“臨行前,聖主曾暗示,如果北疆局勢持續惡化,他會推遲返回東都的時間,親自坐鎮北疆,直到冬天來臨。”宇文述大有深意地看了齊王一眼,“如果明年春天我們動第三次東征,大漠上的北虜極有可能從陰山一線侵掠長城,置我們於兩線作戰之窘境,以此來阻止我們贏得第三次東征的勝利。假若局勢當真如此展,誰敢保證第三次東征就能凱旋而還?”

齊王眼裡掠過一絲陰戾。宇文述“得寸進尺”,需要齊王更多的承諾,但齊王可以承諾圍殺楊玄感,卻無法承諾堅守長城防線。這明顯就是一個陷阱,這等於告訴齊王,如果第三次東征失利,責任就是你齊王的,你齊王就徹底玩完了。

然而,齊王騎虎難下,剛纔他慷慨激昂地說了,他要鎮戍北疆,要北上殺虜,要保家衛國,怎能自食其言?

齊王想到了李風雲。韋福嗣匆匆趕至黎陽說服齊王,堅定齊王的北上決心,其中一個理由就是李風雲預測聖主要動第三次東征。齊王和韋福嗣都接受了這一預測。只要楊玄感進不了關中,就必然迅覆滅,而楊玄感的過早覆滅,必然會給聖主創造第三次東征高句麗的條件。聖主集中力量進行第三次東征,北疆防禦尤其是代、燕一線的防守力量必然薄弱,北虜必然乘機寇邊,以牽制中土軍隊,幫助高句麗度過難關。聖主用“牛刀”殺雞儆猴,結果“雞”沒有殺死,反倒把自己的手砍斷了,“猴”在心災樂禍之餘,當然要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了。這時候齊王提出北上戍邊,時機的確不錯?而聖主和中樞也的確需要這股力量來加強代、燕一線的防禦,只是存在一個關鍵問題,第三次東征的結果是什麼?如果失利,齊王必然是替罪羊中的一隻,跑都跑不掉。

李風雲的預測是,北虜肯定要寇邊,肯定要侵擾代、燕一線,肯定會影響到第三次東征,所以第三次東征雖然不會失敗,但也不會有太大戰果。

齊王一咬牙,行險一搏,豁出去了,“孤若北上戍邊,必禦敵於長城之外,以死報國。”

=--9157+d8z1w+1997390-->

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三百一十二章 捨身赴死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炫的軟硬兼施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兩百一十九章 瓦崗決策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七百一十八章 誰是借刀殺人的“刀”?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第八百二十三章 我是慕容氏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五百四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五十五章 什麼都不幹?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兩百六十八章 唯有權威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有奇蹟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九十章 無恥也有境界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打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五百三十一章 老將軍的深謀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一百四十二章 孟海公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764章 局面對我有利第八百三十九章 天大的坑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奈的樊子蓋第799章 連夜雨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
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三百一十二章 捨身赴死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炫的軟硬兼施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第兩百一十九章 瓦崗決策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七百一十八章 誰是借刀殺人的“刀”?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第八百二十三章 我是慕容氏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五百四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五十五章 什麼都不幹?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兩百六十八章 唯有權威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有奇蹟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九十章 無恥也有境界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打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七百零五章 被逼到牆角的土狼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五百三十一章 老將軍的深謀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一百四十二章 孟海公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764章 局面對我有利第八百三十九章 天大的坑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奈的樊子蓋第799章 連夜雨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二十六章 俺清清白白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