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什麼都不幹?

九月十四,午時後,閃電原。

聯盟大軍背靠閃電河,密集列陣,堅固磐石,背水一戰。突厥人在原野上一字排開,展翅翱翔的大鷹,氣勢虹。南北兩軍正面對峙,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阿史那思摩舉目遙望,遠處旌旗雲,五彩繽紛迎風飄揚的旗幟遮擋住了中土人的戰陣,讓他無法窺探到對手的部署,心裡情不自禁地涌出幾分煩躁。

他在大漠上也是赫赫有名驍勇善戰的戰將,雖然因爲他身上有慄特人的血統,坐在可汗位置上難以被大多數諸匐(突厥高等貴族)所接受,不得不讓位於啓民可汗,不得不遠離軍權,現在甚至被始畢可汗驅趕出牙帳中樞核心,但他身上的軍事天賦始終存在,指揮千軍萬馬鏖戰沙場征戰天下對他來說始終是最大的夢想。

他從不畏懼中土人,突厥汗國的衰落並不是因爲中土的統一和崛起,而是因爲突厥汗國內部的分裂和戰亂,野心家太多,是人是鬼都想做老大,父子兄弟手足相殘,結果一個強大的大汗國很快就分崩離析了,所以他也想統一突厥東西兩部,重建大突厥汗國的輝煌,只是相比始畢可汗這些年輕氣盛的激進者,他更爲理性,對現實看得更清楚,對南北雙方的未來走向也有更清晰的認識。

在他看來,事實早已證明維持南北和平纔是突厥人重新崛起的唯一道路,而若想重建一個強大的大汗國,戰爭雖然必不可少,但不是唯一手段,更不是最好手段,戰爭只是維持南北和平的工具,戰爭的目的是爲了贏得和平,而不是征服

。古往今來,大漠上有哪一個強大的種族征服了中土?沒有,到目前爲止都沒有。那麼突厥人是否具備了征服中土的條件?看看自己,顯然沒有這個能力,征服中土做天下霸主始終還是以始畢可汗爲首的牙帳激進派的夢想,而妄自尊大、不顧事實地去追求夢想,結果必定是頭破血流。

就今日南北雙方的實力對比來說,大漠弱,中土強,大漠是消極防守,中土是積極防禦,雖然有時候大漠以攻代守,表曼出了對中土的覬覦之心,但這根本改變不了中土這個龐然大物所擁有的天然優勢,大漠的進攻改變不了南強北弱的事實,相反,這種野蠻的進攻只會激怒中土,激發中土征服大漠的野心。

阿史那思摩的這種想法,實際上也是整個牙帳保守派所堅持的政治理念,阿史那咄捺也是因此對中土齊王的攻擊避而不戰,而刀的出現,刀以中土叛賊的身份率軍出塞東進安州,實際上也體現了中土皇帝和東都的外交策略,那就是儘可能維持南北和平。也就是說,果牙帳保守派能夠控制牙帳決策權,南北和平還是能夠維持很長一段時間,大漠則能乘着中土連年對外征伐,國力損耗嚴重,疲憊不堪急於休整的機會,加快發展速度,加大自身實力,而這反過來又能有利於推遲南北戰爭的爆發,讓大漠在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從這一目的出發,牙帳保守派首要之務就是最大程度地影響甚至決定牙帳決策,爲此就必須贏得更多諸種部落的支持,加強對軍隊的控制,而要加強對軍隊的控制,與中土正面對峙的磧東南牙旗就非常重要,牙帳保守派無論何都要確保自己對磧東南牙旗的控制。

南北雙方正面對峙的主要方向就在磧南,牙帳爲此在磧南部署了三大軍事力量,由始畢可汗的三個親弟弟出任這三大牙旗的最高統帥,其中叱吉設阿史那咄捺所統的磧東南牙旗與中土的幽燕正面抗衡。但實際上磧東南牙旗所承擔的責任遠遠不止於此,還包括了對東北、遠東等東胡諸虜的鉗制和利用,也就是說,磧東南牙旗不但要遏制東胡諸虜的壯大以威脅到大漠發展,還要利用東胡諸虜的力量來打擊和削弱中土對遠東的滲透和拓展。

這兩年中土連續發動東征,重創高句麗,嚴重打擊了東胡諸虜的囂張氣焰,大大拓展了自己在遠東的利益,而從磧東南牙旗的角度來說,卻是未來完成自己的職責,受到了始畢可汗和牙帳激進派的批評。這種局面下,果東北再落入中土之手,磧東南牙旗所承受的內外壓力就更大,但這依舊動搖不了根本,畢竟阿史那咄捺的實力還在,牙旗的軍隊還很完整,始畢可汗和牙帳激進派即便有心奪取磧東南牙旗的控制權,卻無從下手。

此刻,阿史那思摩的矛盾就在這裡,他不想打,不想主動攻擊,不想損兵折將,但刀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中土人要收復安州,要混亂東北局勢,甚至橫掃整個東北,把霫、奚、契丹三族和弱洛水兩岸的大片土地統統收入囊中。這個後果太嚴重,已經嚴重損害了大漠的整體利益,阿史那咄捺和磧東南牙旗承擔不起,牙帳保守派也承擔不起。

“夾畢特勒,事不宜遲,立即發動攻擊,只要我們擊敗了前方這股阻擊敵軍,就能直殺河畔,半渡而擊之,給中土人以致命一擊。”

一個急切的叫喊聲打斷了阿史那思摩的沉思。阿史那思摩轉目看去,那是一個發須半白的魁梧大漢,閃電原上聲望最大的部落首領烏蘇承宗,磧東南牙旗最爲彪悍的俟斤(擁有一定實力的部落首領)之一,也是叱吉設阿史那咄捺的忠實支持者。

阿史那思摩微微頷首,沒有說話。

烏蘇承宗心急火燎,卻聽不到阿史那思摩的攻擊命令,心裡大爲不滿,眼裡也不易察覺地掠過一絲不屑之色。

表面上他對阿史那思摩還是非常尊重的,畢竟阿史那思摩在突厥汗國四分五裂分崩離析之際,臨危受命,登上可汗位置,支撐風雨飄零的大汗國,雖未能挽狂瀾於即倒,但最起碼阻止了局勢的進一步惡化,並且在啓民可汗歸國後,毅然讓出了可汗位置,甘居其下,穩定了大漠政局,爲突厥汗國的重新崛起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礎

當然,此舉爲阿史那思摩贏得“顧全大局”口碑的同時,也給諸種部落留下了一個懦弱的形象。某種意義上,阿史那思摩的這次“讓位”,實際上代表了大漠對中土的低頭,代表了突厥汗國的失敗,而這是勇敢的寧折不屈的大漠諸種所不能接受的,於是由此所產生的所有負面效應皆由阿史那思摩一個人承擔了,他的個人威望因此遭受到了沉重打擊。

“夾畢特勒,中土人正在渡河,正在進入平地松林。”烏蘇承宗手指前方,大聲叫道,“此刻殺上去,正是半渡而擊之,勝利唾手可得。”

阿史那思摩看了他一眼,不緊不慢地說道,“我們與中土人作戰,最頭痛的就是遇上這種密集戰陣,雖然中土人對這種戰陣有各種各樣的華麗稱謂,甚至吹噓其千變萬化,有攻防兼備之能力,但萬變不離其宗,實質上它就是一個堅硬的龜殼。”阿史那思摩舉起馬鞭,擡手指向前方敵陣,“烏蘇俟斤,你有辦法以最小傷亡摧毀這座戰陣嗎?”

烏蘇承宗冷笑,“不要說一個龜殼,就算前面是一頭猛虎,也抵擋不住我數十狼羣的四面圍攻。”

阿史那思摩搖搖頭,“我們有狼羣,對方也有。”阿史那思摩手中的馬鞭向敵陣的左右兩翼指了指,“你仔細看看,那是平地松林裡的馬賊,還有在狗頭泊被對手吃掉的馬賊,都是一些窮兇極惡的野狼,雖然人數比我們少,單打獨鬥佔不了上風,但他們一旦與對手的密集戰陣形成攻防配合,殺傷力就非常大了。”

烏蘇承宗嗤之以鼻,“一羣馬賊而已,欺凌弱小,燒殺擄掠還可以,到了戰場上,面對強大的足以碾壓他們的對手,哪裡還有還手之力?”

“中土有句話,人爲財死,鳥爲食亡。”阿史那思摩望着驕狂傲慢的烏蘇承宗,以嚴肅的口氣說道,“刀既然能把他們召至麾下,能把他們拉上戰場,必定許諾以豐厚的無法拒絕的財富,所以你千萬不要輕視對手。刀有了這股馬賊的幫助,就有把握擋住我們的攻擊,儘可能拖延時間,讓他的主力大軍順利渡河進入平地松林,此一來他就贏了,因此就算這支阻擊軍隊全軍覆沒,刀也在所不惜。但是我們呢?我們果與刀打個兩敗俱傷,損兵折將,最終還未能阻止刀渡河東進,那麼爲此付出的代價是不是太大了?”

烏蘇承宗忍無可忍了,厲聲質問,“依特勒的意思,我們就這樣陳兵以待,與對手互相對峙,大眼瞪小眼,任由對手的主力大軍順利渡河,什麼都不幹?”

阿史那思摩意味深長地一笑,“誰說我們什麼都不幹?我們拖住了對手的阻擊大軍,只待叱吉設帶着主力大軍趕到,我們就佔據了絕對優勢,就能以數倍於敵的兵力展開圍攻,最終就能以最小代價全殲這股阻擊敵軍。然後我們渡河追擊,銜尾追殺,以數萬大軍的絕對實力進入東北,此不但可以一口口地吃掉敵人,還能順勢拿下安州,徹底擊碎中土人的陰謀。”

烏蘇承宗吃驚了,“拿下安州?”

“拿下安州。”阿史那思摩嘆道,“中土人既然動了這個心思,有了全盤謀劃,就不會輕易放棄,就會發動一**的攻擊。刀失敗了,馬上就會有其他手段,攪得東北不得安寧,搞得我們焦頭爛額疲於奔命,所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拿下安州,絕了中土人的卑鄙心思。”

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兩百五十八章 唱白臉的宇文述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零九章 給齊王挖坑第二十八章 逃亡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離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須陀走了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八百一十三章 榨乾吃盡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八百八十九章 有沒有勇氣?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七百二十一章 投桃報李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737章 深夜突變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七章 自曝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五章 黃曹主做東第九十章 無恥也有境界第六百一十六章 避重就輕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你要什麼證據?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八百五十九章 壞消息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險第兩百九十章 拯救崔弘升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二十八章 逃亡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八百三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異類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第五百七十五章 榨取價值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韓世諤的猜測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
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兩百五十八章 唱白臉的宇文述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零九章 給齊王挖坑第二十八章 逃亡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離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張須陀走了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八百一十三章 榨乾吃盡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八百八十九章 有沒有勇氣?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七百二十一章 投桃報李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737章 深夜突變第四十二章 睢水河畔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七章 自曝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五章 黃曹主做東第九十章 無恥也有境界第六百一十六章 避重就輕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你要什麼證據?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八百五十九章 壞消息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四百七十三章 孤身犯險第兩百九十章 拯救崔弘升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二十八章 逃亡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八百三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異類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第五百七十五章 榨取價值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韓世諤的猜測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