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

李520小說,揮手命令身後的風雲衛打開地圖。

帳內燭火通明,地圖又非常大,高虎等人看得清清楚楚,目光立即被地圖上一道粗大的紅色弧線所吸引。弧線起自燕北懷荒,經閃電河北上,沿平地松林南麓東進,至索頭水南下深入奚族腹地,最後終止於幽州古北口長城。

高虎、地駱拔巢和赤小豆鐵衣豁然頓悟。李風雲出塞,看上去是驅虎吞狼、借刀殺人,實際上都是假象,都是爲了掩護真正的攻擊目標,爲了欺騙突厥人和奚人以便順利實施聲東擊西之計,一舉攻佔安州。

李風雲真正的目標不是突厥人,而是奚人;不是攻打磧東南,而是攻打安州;不是直接與突厥人撕破臉,而是隔山打牛、敲山震虎,以重創奚、霫、契丹等東北三族來斬斷突厥人的羽翼,以奪取東北之地來威脅突厥人的側翼,繼而幫助中土人在南北對峙中搶得先機,佔據優勢。

“原來你的目標是安州。”高虎連連搖頭,難以置信,真相完全出乎他的預料,而眼前這個精妙佈局更是讓他吃驚

很顯然,如此大計,肯定不是出自李風雲之手,而以李風雲一人之力也完成不了這個佈局,所以答案只有一個,李風雲的背後是中土朝廷。中土朝廷假借李風雲這個中土第一反賊之力來實施此計,既能避免與突厥人直接翻臉,又不至於背信棄義於東北三族,可謂一石二鳥,裡子面子都有了。此計若成,對中土的好處不言而喻,所以中土爲了確保成功,必定暗中支持李風雲,以混亂塞外形勢,引發諸虜大戰,從而給中土發動南北大戰,擊敗突厥人橫掃大漠打下良好基礎。

“現在奚人和契丹人正激戰於託紇臣水,正是攻打安州,給奚人致命一擊的最好機會。”李風雲手指地圖解釋道,“但如果我從幽州出發,由古北口長城直接攻打安州,其浩大聲勢必然會引起奚人的警覺,一旦奚人與契丹人握手言和,轉而集中全部力量阻擊我北上,並向突厥人求援,則此計必敗,所以爲了確保成功,我寧願捨近求遠,從燕北出發,取道閃電河,繞一個大圈子,以達到出敵不意、攻敵不備之目的。當然,取道閃電河必然遭遇突厥人,風險很大,但問題是,我有與叱吉設決一死戰之信心,但阿史那咄捺是否有與我兩敗俱傷之決心?”

此言一出,高虎等人連連點頭,都同意李風雲的分析。中土統一後是個龐然大物,在南北對抗中佔據明顯優勢,因此突厥人在沒有做好戰爭準備的情況下,肯定韜光養晦,妥協忍讓。此次李風雲出塞,實質上就是中土人公開挑釁,有主動挑起南北大戰之意圖,而措手不及的突厥人如果頭腦發昏,展開凌厲反擊,必定上當中計,最後即便沒有南北大戰,但兩敗俱傷實力大損後,也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中土人橫掃東北,最終還是吃了個大虧,被中土人算計得損失慘重,所以不出意外的話,突厥人初始措手不及,肯定要避敵鋒芒,先看清形勢,然後再拿出正確的對策,但就在他們躊躇觀望之刻,李風雲虛晃一槍,已殺向安州,等到突厥人醒悟過來,再想阻止已來不及了。

換句話說,李風雲的勝算非常大,再加上他背後有中土朝廷的支持,到了安州後必能迅速站穩腳跟,異軍突起,未來大有可爲,因此現在追隨李風雲,未來收益之豐厚難以估量。有利可圖,這幫馬賊盜寇當然不會錯過機會。

“如此說來,你是中土朝廷的人,爲中土皇帝衝鋒陷陣?”赤小豆鐵衣爲了證實自己的猜測,果斷出言試探。

“事情遠比你們想像的複雜。”李風雲無意隱瞞,爲了最大程度贏得這些馬賊盜寇的合作,李風雲兌現承諾,“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隨即把當今天下三足鼎立之局勢,東西兩部突厥即將聯手夾擊中土、南北戰爭即將爆發之預測,以及中土內憂外困,身陷窘境,不得不竭盡全力逆轉被動之現狀,詳盡道出,最後結論就是:在南北戰爭爆發之前,中土朝廷爲在南北對抗中搶佔先機,必然暗中支持李風雲攻打東北諸虜,如果能把突厥人拖進東北戰場,那就更好了,而南北戰爭爆發後,中土爲擊敗突厥人,必然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必然會承認和接納李風雲。

如此一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不論李風雲是否屬於中土朝廷,在未來一段時間,他都會得到中土朝廷的支持,而這正是吸引高虎、地駱拔巢和赤小豆鐵衣的地方。

以目前李風雲所擁有的實力,在塞外作戰,與突厥人和霫、奚、契丹等東北諸虜對抗,比拼的已經不是武力,而是財力,誰擁有源源不斷的糧草武器,誰就能在戰場上佔據較大優勢。背靠大樹好乘涼,李風雲背靠中土朝廷這棵大樹,可以縱橫塞外,而高虎等塞外馬賊背靠李風雲這棵大樹,則可以獲得豐厚利益,這遠比做馬賊強多了。同樣都是燒殺擄掠,數十乃至數百馬賊所取得的戰果,與數萬大軍所取得的戰果根本就沒有可比性,所以高虎等馬賊的確沒有第二個選擇。

但是,這不是赤小豆鐵衣所需要的答案。現在他們受制於人,不論李風雲背後有沒有中土朝廷的支持,短期內他們都要屈從於李風雲,爲李風雲衝鋒陷陣,因此李風雲這番站在全局高度的闡述,除了堅定他們追隨李風雲的決心外,並不能解決根本性問題,那就是未來的希望在哪?他們既然與李風雲同舟共濟,那李風雲的未來就是他們的未來,但李520小說了一大堆,始終沒有提及這個關鍵點

“局勢的確很複雜。”赤小豆鐵衣遲疑少許,還是鼓足勇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雖然複雜,但就你個人和聯盟軍隊本身而言,未來在哪?中土國力強盛,南北大戰即便打不贏,但也不會輸,最多也就是兩敗俱傷之局,之後南北雙方還會繼續對峙,到那時,我們何去何從?是藉助南北大戰之契機,返回中土,還是乘勢崛起,稱霸東北?抑或,我們被中土朝廷藉助南北大戰之機會一網打盡,全軍覆沒?”

此言一出,不但高虎、地駱拔巢高度關注,就連呼延翦和井疆六斤蜚都側耳聆聽。聯盟的利益就是大家的利益,聯盟的未來關係到大家的生死存亡,如此關鍵之處,李風雲豈能語焉不詳,避而不談?

李風雲望着忐忑的赤小豆鐵衣,目露讚賞之色,“你對中土贏得南北大戰非常有信心?”

“中土不論是出塞作戰,還是據長城而守,優勢都太明顯。退一步說,就算突厥人乘着中土連年東征疲憊不堪之際南下入侵,中土倉促應戰,雙方最多也就是打個兩敗俱傷,但大漠荒蕪,恢復元氣較慢,兩敗俱傷對突厥人來說實際上就是打輸了。”赤小豆鐵衣搖頭嘆道,“中土太強大,假以時日,大漠上的突厥人根本無立錐之地,所以突厥人急於發動南北大戰也是無奈之舉,時間拖得越久,對突厥人就越是不利。”

李風雲連連頷首,對赤小豆鐵衣刮目相看,怪不得他的背後有牙旗的影子,看來的確有些本事。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對南北大戰的結果十分悲觀。”

李風雲這話一出口,高虎等人立即心領神會。李風雲的野心果然很大,這與他們之前的判斷基本一致。李風雲出塞的目的不單單是執行中土遏制和削弱突厥人的計策,還有藉機崛起於東北的意圖,藉助中土朝廷的支持發展壯大,稱霸一方,而這正是高虎等馬賊所需要的,符合他們的利益要求。兄弟們流血流汗拼死拼活當然是爲了自己,豈能眼睜睜被人算計,白白爲他人做嫁衣裳?

“我之所以急於出塞,急於攻佔安州,就是基於這一悲觀預測。”李520小說道,“時間對於我們來說非常緊張,我們必須搶在南北大戰爆發前加強自己的實力,以確保聯盟大軍能夠在南北大戰之後還能保留一定實力,乘着南北雙方兩敗俱傷之際,橫掃東北疆,實際控制幽燕和遼東,就此奠定爭霸天下之根基。”

爭霸天下?高虎等人先是吃驚,目瞪口呆,接着就興奮起來,熱血沸騰了。如果李風雲的謀劃成功,一幫兄弟們成功割據了東北疆,那未來利益就大了,難以想象。

“但是,我們能想到的,中土朝廷也能想到,突厥人也會想到,所以,爲防患於未然,中土朝廷即給我的支持肯定有限,以便牢牢控制我,而突厥人明知這是中土朝廷的陷阱,也只能義無反顧地跳下去,否則任由我坐大,橫掃東北,大漠側翼的安全就無法保障了。而我們就在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披荊斬棘,臥薪嚐膽,只待時機一到,必能一飛沖天。”

李520小說到這裡,看看高虎等人,笑道,“言盡至此,諸位兄弟是否願意與我一起馳騁疆場,縱橫天下?”

.

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三百零九章 給齊王挖坑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四百七十五章 彪悍的樊子蓋第九百十八章 “綁架”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一十四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三百二十四章 你要什麼證據?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五百九十四章 振聾發聵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來了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帥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九百十八章 “綁架”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個條件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四百二十六章 應變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九百零六章 好運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六百四十章 謹小慎微的段達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標不治本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敵蹤現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摻合的樑德重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
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三百零九章 給齊王挖坑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四百七十五章 彪悍的樊子蓋第九百十八章 “綁架”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一十四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三百二十四章 你要什麼證據?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五百九十四章 振聾發聵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來了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帥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八百一十九章 你爭什麼?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九百十八章 “綁架”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個條件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四百二十六章 應變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九百零六章 好運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六百四十章 謹小慎微的段達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標不治本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敵蹤現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摻合的樑德重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