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

ads_wz_txt;

豪帥們基本上接受了李風雲的分析和推衍。從山東人的立場來說,當然不願意幫助關隴人擊敗山東義軍,所以滎陽鄭氏即便給韋雲起提供了軍隊和錢糧,也未必會盡心盡力戡亂,而穎汝貴族自河南災民涌入豫州之後,手忙腳亂,分身乏術,短期內的確不可能進入通濟渠一線剿賊,所以整個形勢看上去對義軍不利,但實際上遠未到危急時刻,根本沒必要匆忙撤離。

既然沒必要匆忙撤離,那就理所當然繼續劫掠通濟渠,只是當前局勢正在變化,聯盟總部必須根據這些變化在軍事部署上做出相應調整,該打的時候要打,該撤的時候堅決後撤。

考慮到接下來的局勢越來越複雜,一旦指揮失誤,義軍可能會陷入通濟渠戰場進退兩難,所以李風雲提議,進一步集中軍權於統帥部,爲此在軍隊編制和指揮系統上進行一些調整。

李風雲的提議當即得到了大部分義軍首領的支持。幾位豪帥雖心有不甘,但自義軍高速擴張,並進入通濟渠作戰以來,一系列的實戰證明,義軍無論是團旅個體作戰還是軍團協同作戰,都存在嚴重問題,而之所以產生問題,根源就在於指揮系統的混亂,令出多頭,使得軍團旅各級軍官在作戰過程中,常常接到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命令,無所適從。這種事一旦發生,貽誤戰機也就罷了,大不了完不成任務,但就怕遇到強悍對手,被人家一鍋端了,那就悲劇了。

問題已經暴露,而且越來越嚴重,團旅級基層軍官們更是滿腹牢騷,抱怨不已,好在這段時間義軍與官軍在通濟渠戰場上達成了“默契”,雙方都很小心,都主動避免衝突,纔沒有導致嚴重後果。不過這種好日子到頭了,接下來局勢要改變了,義軍雖然沒有與官軍正面決戰的想法,但沒有想法不代表就能掌控局勢,就能絕對避免正面決戰,所以,亡羊補牢,爲時未晚,乘着當前局勢對義軍有利,義軍還有自我調整的時間,果斷改正錯誤,以便加強和鞏固自身戰鬥力。

李風雲建議,對現有軍隊的編制進行修改完善,而原則是,既要提高軍隊的指揮效率,又要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聯盟軍隊中,選鋒軍是絕對精銳,也是目前唯一可以與官軍一戰的軍隊,所以這支軍隊的安排最爲引人注目。

李風雲手段狠辣,直接撤消了選鋒軍編制。

當初設立選鋒軍,是因爲需要一支有速度有攻擊力,還有臨機處置權的精銳,唯有如此,義軍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進通濟渠。甄寶車做爲選鋒軍的最高長官,權力非常大。統帥部不熟悉前線,只能給他一個攻擊目標,至於怎麼打,那都是甄寶車說了算,統帥部根本沒辦法於涉他的指揮權。

現在選鋒軍的任務完成了,而戰局的最新發展,迫使統帥部不得不絕對控制這支精銳,李風雲希望自己可以如臂指使地指揮這支軍隊,就像當初指揮蒼頭軍一樣,指哪打哪,沒有一絲一毫的掣肘。所以,撤消選鋒軍,實際上就是撤消選鋒軍的指揮機構,就是拿回甄寶車的指揮權,只給他統兵權。

甄寶車的戰績功勞不可抹殺,李風雲若想剝奪他的指揮權,必須想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辦法,否則就是兔死狗烹,就是卸磨殺驢,既抹黑了自己,又得罪了兄弟,還破壞了聯盟內部的安定團結,得不償失。於是李風雲不得不再一次整編軍隊,以現有軍隊編制爲基礎,把聯盟所有軍隊整編爲十六個軍。

選鋒軍十個團,改爲虎賁軍。虎賁軍總管甄寶車。

以原風雲團爲基礎擴編的十團風雲衛,現在命名爲風雲軍。風雲軍總管徐十三。

把原備軍十二個團改編爲驃騎軍。驃騎軍總管霍小漢。

虎賁軍、風雲軍和驃騎軍總共有三十二個團,六千四百人,直接隸屬於大總管府,由統帥部直接指揮。

蒼頭軍擴軍後有五個軍兩萬人,孟海公的軍隊擴軍後有三個軍一萬兩千人,韓進洛、甄寶車、帥仁泰、霍小漢和徐師仁擴軍後也各有一軍,每軍四千人。按照“戰時從簡”的原則,這十三個軍的番號也就直接從聯盟第一軍命名到聯盟第十三軍。

爲方便指揮,統帥部下設左中右三路總管府。左路總管韓進洛,副總管郭明,下轄四個軍。中路總管孟海公,副總管呂明星,下轄五個軍。右路總管帥仁泰,副總管徐師仁,下轄四個軍。

李風雲的整軍方案在一片迎合聲中順利通過,沒有遭遇到任何阻力。這倒不是豪帥們迫於李風雲的強勢,心悅誠服了,而是這一整軍方案,實際上就是不久前的濟陽整軍方案的完善版。雖然李風雲通過這一整軍方案,直接控制了聯盟精銳,並利用新建的虎賁、驃騎和風雲三個軍,把聯盟裡的精銳將士“一網打盡”,但李風雲並沒有虧待各路豪帥,相反,他非常慷慨,把十三個軍五萬多人馬的統兵權和指揮權,統統給了他們,讓他們的實力有了實質性的提高

而在人事安排上,李風雲不但繼續把甄寶車留在了統帥部,還把霍小漢也拉進了聯盟權力核心,如此一來,與甄寶車同爲一系的韓進洛當然無話可說,而與霍小漢同爲一系的帥仁泰亦是暗自高興。聯盟中李風雲實力最強,地位更是不可撼動,如果甄寶車和霍小漢能夠與李風雲建立起牢固的信任關係,對這兩系軍隊的發展肯定非常有利。

三路總管府下轄的軍隊裡,都有以蒼頭軍爲基礎擴建的軍團,其中左路和中路總管府各有兩個軍,右路總管府一個軍,如此一來,三路總管府中,副總管的人選理所當然由李風雲的人出任。呂明星和郭明都是蒼頭一系,都是追隨李風雲芒碭山舉旗的老兄弟了,而徐師仁則擺明了唯李風雲馬首是瞻,也正因爲如此,他雖然最後一個舉旗,且舉旗時間非常短,但在李風雲的支持下,飛速發展,如今實力也足以與其他豪帥比肩了。

李風雲的這種精心安排,其用意不言而喻,就是進一步剝奪豪帥們的軍權,加強聯盟對軍隊的控制,而豪帥們心知肚明,但苦於實力不濟,只能強自忍耐。老大誰都想做,但做一個沒有實力的老大,純粹是找死,所以目前情況下,還是先依靠聯盟發展壯大爲上策,這時候假如脫離聯盟,另立山頭,肯定是人人喊打,旦夕敗亡。

整軍方案通過之後,執行難度就很小了,畢竟這次整軍主要是爲了精簡指揮系統,提高指揮效率,各總管府、軍、團只要明確自己的隸屬關係,確認自己的職權所在,接下來的事就很簡單了。

李風雲沒有在這整軍一事上繼續浪費時間,馬上開始了新的軍事部署。

李風雲親自帶着虎賁、驃騎和風雲三軍於陳留一線正面阻擊韋雲起。左中右三路總管府則率軍繼續劫掠通濟渠,不過原則還是不要斷絕通濟渠,以免惡化局勢,如果義軍不得不提前撤離,必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義軍主力沿着汴水、睢水和通濟渠三條水道火速北上,在浚儀和陳留之間頻繁出沒,擺出了攻擊之勢。

這一消息迅速傳遞到韋雲起手上。韋雲起有些頭痛,雖然滎陽鄭氏承諾給予支持,河南各地鄉團宗團也按時趕到了集合地點,但軍隊整合需要時間,武器盔甲的配備需要時間,糧草輜重的籌建和運輸也需要時間。然而,叛軍偏偏不給他時間,他這裡前腳剛剛出關,那裡叛軍就急吼吼地殺來了,明顯就是要趁他立足不穩之際,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如果一出關就給叛軍打得落花流水,狼奔豕突而逃,他的一世英名也就化作了煙雲,成了東都最大笑料。

韋雲起凝神沉思了片刻,擡頭望向楊潛,“計將何出?”

楊潛正站在地圖前思考,聞言搖了搖手,“水師即將渡海,此刻不宜正面交戰。以某看,暫避鋒芒,想方設法先把白髮賊拖在通濟渠一線。”

“假若白髮賊心存畏懼,要逃了,現在不過是虛張聲勢,是欺騙我們,那通濟渠便有斷絕之危。”韋雲起皺眉說道,“通濟渠無論如何不能斷。”

“明公既然擔心,我們就北渡濟水,屯兵封丘,一邊整軍備戰,一邊麻痹白髮賊。”

韋雲起點點頭,稍加沉吟後,問道,“某出關之後,通濟渠一線的局勢就變了,這種情形下,白髮賊會做出何種對策?白髮賊背後的那隻黑手爲了把齊王誘進陷阱,又會拋出什麼誘餌?”

楊潛微微一笑,“明公過慮了。對手雖然既想打倒齊王,又想摧毀東征,一箭雙鵰,但一羣烏合之衆,實力有限,根本做不到。”

韋雲起沒有說話,但眉宇間濃濃的憂色有增無減。

此次出京,他的目的就是要確保齊王楊喃能在七月出京戡亂,爲此,七月之前,通濟渠必須保持暢通,如果通濟渠在七月前斷絕了,齊王楊喃就不得不提前出京戡亂,如此就打亂了通盤大計,而更嚴重的是,它嚴重危及到了東征的安全。

如果東征出了問題,便拱手送給皇帝和改革派們一個推卸責任的藉口,而到了那一刻,就算齊王楊喃戡亂成功,也無法實現預期目標了,因爲他必須承擔通濟渠中斷的罪責,而這一罪責將給他以重創,讓他距離儲君的寶座越來越

楊潛臉上含笑,但眼裡的憂色同樣濃厚。白髮賊主動北上迎戰,讓他想到了一個可怕的後果,如果白髮賊擊殺了韋雲起,必將震驚東都,那麼齊王楊喃在東都一些重要政治勢力的重壓下,就不得不提前出京戡亂,如此便給了對手一箭雙鵰的機會,以斷絕通濟渠來摧毀東征,摧毀齊王楊喃,繼而來實現他們摧毀改革的政治目的。

楊潛深施一禮,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明公,事不宜遲,我們馬上北渡濟水。”

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三百一十四章 憤怒的孟海公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九百七十六章 從未背叛中土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賊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的刀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五百三十六章 險惡之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七章 自曝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四百六十八章 聯盟的最高機密第兩百七十五章 《天命論》背後的秘密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九百三十五章 開價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兩百一十九章 瓦崗決策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七百二十一章 投桃報李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九百九十章 兩個老帥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五百三十八章 如法炮製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八百八十三章 松漠牙旗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五百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聯盟重組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潰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七百一十二章 鬱悶的齊王第兩百六十六章 留得青山在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
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三百一十四章 憤怒的孟海公第一千零二章 你目的何在?第九百七十六章 從未背叛中土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賊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的刀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五百三十六章 險惡之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七章 自曝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四百六十八章 聯盟的最高機密第兩百七十五章 《天命論》背後的秘密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九百三十五章 開價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兩百一十九章 瓦崗決策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七百二十一章 投桃報李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九百九十章 兩個老帥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五百三十八章 如法炮製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八百八十三章 松漠牙旗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五百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聯盟重組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潰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九十八章 意在何爲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七百一十二章 鬱悶的齊王第兩百六十六章 留得青山在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