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

四月二十七,平壤。

大王高元,丞相高建武,還有大將軍乙支文德,君臣三人望着案几上的急報,臉色陰沉,相顧無語。

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大難臨頭之際,靺鞨人背信棄義,倒戈一擊,使得局面驟然惡化,高句麗立即陷入了中土、新羅百濟和靺鞨族的三面圍攻之中,形勢岌岌可危,亡國之禍近在眼前。

這個消息是從國內城十萬火急送來的,是丞相高建武暗中部署在國內城的密探,於城池失陷後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險傳出來的訊息,因此高建武深信不疑。高建武拿人頭擔保消息可靠,高元和乙支文德當然不會懷疑,所以君臣三人面對險惡困局,首要之務便是謀取對策。

“現在我們的敵人增加到了三個,如果把內部叛逆也算上,那就是四個敵人,內外夾攻,平壤岌岌可危。”高建武率先打破沉默,語氣沉重,憔悴不堪的臉上寫滿了無奈和鬱憤,“這邊中土人剛剛把我們派過去的使者殺了,斷絕了談判議和之路,那邊靺鞨人就背叛了我們,倒戈一擊,並且渡過鴨綠水,直殺平壤而來,其目的很明確,就越是要踩着我高句麗人的鮮血和白骨,向它的新主人獻媚邀寵。”

雖然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靺鞨人已倒向中土,但自去年中土第二次攻打高句麗開始,前粟末靺鞨首領、現中土遼西太守突地稽,就變本加厲,派出更多親信趕赴粟末水兩岸遊說靺鞨諸部,好在中土第二次攻擊因國內叛亂而匆匆結束,使得靺鞨那邊的形勢並沒有惡化,然而今年中土第三次攻擊高句麗,擺出一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高句麗卻被年復一年的戰爭活活拖垮了,形勢明擺着對高句麗不利,這種情形下就連平壤自己都不相信靺鞨人還會信守盟約,所以不難想像困境下的靺鞨人如何選擇了,當然是識時務者爲俊傑,良禽擇木而棲,搶在形勢尚可操作範圍內,早早倒向中土,抱緊新主子的大腿,爲新主子衝鋒陷陣,拿舊日兄弟的頭顱邀功領賞了。

前年薩水大戰,中土敗北,高句麗贏得空前大捷,靺鞨人功不可沒,正因爲如此,靺鞨人與中土結下了死仇,即便中土許諾既往不咎,但靺鞨人豈肯相信中土人不會秋收算帳?所以去年高句麗尚未陷入絕境,靺鞨人面對中土的招撫始終搖擺不定,但今年不一樣了,今年高句麗窮途末路,靺鞨人如果繼續跟着高句麗一條道走到黑,結果可想而知,只是投奔中土又沒有安全保障,怎麼辦?唯有納投名狀,靺鞨諸部唯有盡起大軍攻打平壤,付出血淋淋的代價,拿出豐厚的切實利益,才能打動中土,才能讓中土相信靺鞨人的投誠誠意,相信留着靺鞨人還是有作用的,如此纔有可能讓中土放棄打擊報復甚至是滅殺靺鞨族。

所以站在靺鞨人的立場去推演局勢變化,可以肯定靺鞨人的目標不會僅是一座國內城,亦不會止步於鴨綠水東岸、江南山北麓,而是劍指平壤,殺到平壤城下,迅速惡化高句麗局勢,把高句麗逼上絕路,繼而策應和幫助中土大軍攻打平壤。唯有如此,靺鞨人才有資格跪倒在中土腳下,抱着中土的大腿叫主人,乞求中土的饒恕和接納。

對高建武的這一悲觀推斷,高元和乙支文德均無質疑,均認爲靺鞨人正在鴨綠水東岸燒殺擄掠,縱馬飛馳,很快就要兵臨大定河、薩水一線,直接威脅平壤。

高元很憤怒,咬牙切齒,厲聲叫道,“無恥叛逆,殺無赦。只要它敢來,我們就殺它個片甲不留。”

高建武略略皺眉,告誡道,“大王,平壤現在三面受敵,若三線作戰,局勢必然失控。”

高元氣極,衝着高建武吼道,“之前你曾建議以割讓扶余故地向靺鞨人求援,結果如何?結果靺鞨人根本不上當,根本不敢從中土手上搶奪扶余故地,反而倒戈一擊,調過頭來打我們。如今靺鞨人打來了,上萬控弦呼嘯而來,你說怎麼辦?你還要割地議和?現在就算你把平壤送給靺鞨人,靺鞨人也不會停下攻擊,因爲事實很明顯,我們三面受敵,四面楚歌,危在旦夕,靺鞨人豈肯仗義相助,與我高句麗共存亡?”

“大王冷靜一些。”高建武夷然不懼,極力勸諫,“目前形勢下我們當然不可能向靺鞨人妥協退讓,事實上我們就算妥協退讓,靺鞨人也不會理睬我們,但以我們現有力量,三線作戰只會加速敗亡,因此我們必須有所取捨,有所側重,可以先集中力量打一路,只要打退其中一路,我們就能迅速逆轉困局,就能從絕境中搶到一線生機。”

打退其中一路,這話說得有道理,但紙上談兵毫無意義。高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轉目望向沉思不語的乙支文德,問道,“計將何出?”

“丞相言之有理。目前我們逆轉危局的唯一辦法就是集中力量打一路,只要打敗其一路,局面就好轉了,堅持下去的機會就大了。”乙支文德手撫花白長髯,緩緩說道,“大王,現在我們雖然有三個敵人,但真正對我們構成生死威脅的只有中土,而來自北面的靺鞨控弦和來自東南方向的新羅、百濟聯軍,實力平平,只要抓住機會,憑藉我們現有力量,足有給他們致命一擊。”

“在這三個敵人中,中土亡我之心最堅決,不把我高句麗摧毀誓不罷休,所以中土最難對付;靺鞨控弦既無亡我之心,亦無亡我之力,他們的背叛和倒戈一擊不過是走投無路之下的無奈選擇,爲了生存不得已而爲之,所以靺鞨人最好對付;新羅、百濟聯軍亦有亡我之心,但無亡我之力,所以只能寄希望於中土,只能窺伺一側乘火打劫,只能牽制我們,分散我們一部分力量,卻不能給我們以實質性威脅,所以他們就像附骨之疽,讓人不勝其煩。”

高建武心領神會,頗爲認同,連連點頭。他的想法實際上與乙支文德不謀而合,只是同樣的話,從他嘴裡說出來沒有份量,從乙支文德嘴裡說出來就是計謀,原因無他,乙支文德創造了薩水大捷的神話,權威正盛。

高元也是若有所悟,凝神傾聽。

“對待附骨之疽的最好辦法就是置之不理。”乙支文德繼續說道,“我們在東南邊境上故佈疑陣,暗地裡把防守主力抽調出來,調到平壤,同時把平壤防守主力調到大定河、薩水一線,於青川設下陷阱,誘敵深入,集中力量打靺鞨控弦。”

“我剛纔說了,靺鞨人最好對付。靺鞨人看似來勢洶洶,實則色厲荏苒,惶惶不安。靺鞨人爲了生存不得不倒戈一擊,同樣的,他們爲了生存,就必須保存實力,沒有實力他們就連給中土**的資格都沒有,所以靺鞨控弦絕無可能傾盡全力攻打平壤,更無可能與我高句麗決一死戰,他們呼嘯而來的真正目的,無非就是混亂形勢,乘火打劫,同時給中土人東渡鴨綠水創造機會。中土人只要搶在雨季前東渡而來,就能贏得更多攻打平壤的時間,如此勝算就能大增,而若形勢發展到那一步,靺鞨控弦和新羅、百濟聯軍必定與中土人會師平壤城下,三路大敵同攻平壤,則高句麗亡矣。”

乙支文德的目標是靺鞨控弦,爲此平壤就只能放棄東南防線,就只能向新羅、百濟聯軍敞開大門,而此機密一旦暴露,一旦給新羅、百濟聯軍知道了,蜂擁而入,形勢就可怕了,敵人快馬加鞭數日之內就能殺到平壤城下,如此平壤腹背受敵,危在旦夕。

所以高元稍一思量後,急切問道,“若機密泄露怎麼辦?現在誰敢保證孤的王宮內就沒有叛逆?中土楊玄感、斛斯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叛逆就在中土皇帝的身邊,但中土皇帝懵然不知,倍加信任,委以重用,結果一敗塗地。”

“我們不能讓形勢惡化到極致,不能讓平壤陷入三路敵人的圍攻,更不能讓高句麗生機盡絕。”乙支文德泰然自若,不慌不忙地搖搖手,“爲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首先就要把中土大軍阻擋在鴨綠水一線,不讓他們搶在雨季前渡河而來,爲此我們必須有所取捨。”

取捨?高元愈發焦慮,躊躇不安。

“相比起來,我們寧願讓新羅、百濟聯軍兵臨平壤城下,也不能讓中土大軍、靺鞨控弦和新羅、百濟聯軍三路圍攻京府。”高建武以非常決絕的口氣說道,“新羅、百濟聯軍實力有限,並無攻陷平壤之可能,高句麗尚有一線希望,反之,則高句麗就有亡族滅種之禍。”

“現在的問題是,除了你們,孤還能相信誰?整個王宮,整個平壤城,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與孤共進退、願意與平壤共存亡?”高元激動了,揮舞着雙臂,衝着高建武、乙支文德大聲叫道,“如果平壤形勢遠比我們想像得更惡劣,那麼只要新羅、百濟聯軍兵臨城下,則平壤就有失陷之危。”

平壤失陷了,支撐高句麗人的最後一線希望破滅,高句麗也就轟然坍塌,霎那灰飛煙滅。

乙支文德和高建武互相看看,眼裡不約而同地掠過一絲陰霾。

高元的擔心不無道理。東南防線形同虛設,門戶大開;平壤主力傾巢而出,決戰薩水;藏在內部的叛逆窺伺一側,蠢蠢欲動,幾個不利因素聚集一起,後果之嚴重可想而知。

“大王去長安。”乙支文德果斷建議,“丞相守平壤,我去薩水。”

高句麗也有長安城,是平壤的陪都,距離平壤兩百餘里。大王高湯時期曾遷都長安城,是高句麗的政治中樞,但因爲各種複雜原因,長安城終究未能取代平壤。高元繼位後,又把都城遷回了平壤,長安城則成陪都。

高元是高句麗的王,是高句麗的政治中樞核心,平壤可以失陷,高元卻不能淪亡,所以乙支文德的建議恰好可以暫時緩解一下現實危機。

“孤要去薩水。”高元象徵性地表達了一下個人意願。

高建武和乙支文德不假思索地一口否決。在這個關係到高句麗存亡的重大決策上,高元的個人意願被直接忽略。

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兩百四十四章 獻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四百二十四章 如你所願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八百九十八章 倍感重壓第八百九十章 我有一計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八百四十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護兒的決斷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面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一百四十二章 孟海公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三百八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四百零四章 鷸蚌相爭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一百八十八章 給你信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命何在?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九百四十九章 郕公之憂第八百八十九章 有沒有勇氣?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一百一十五章 某比天道更狠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八百八十六章 愚不可及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三百一十四章 憤怒的孟海公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
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兩百四十四章 獻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你造反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四百二十四章 如你所願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八百九十八章 倍感重壓第八百九十章 我有一計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八百四十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護兒的決斷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九十九章 好大的面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一百四十二章 孟海公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三百八十九章 眼花繚亂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四百零四章 鷸蚌相爭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一百八十八章 給你信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一百一十六章 翟讓造反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命何在?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九百四十九章 郕公之憂第八百八十九章 有沒有勇氣?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七百一十一章 老匹夫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一百一十五章 某比天道更狠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八百八十六章 愚不可及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三百一十四章 憤怒的孟海公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