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

ads_wz_txt;

如此重大機密,剛剛擬製,知者寥寥,遠在萬里之外的李風雲竟然幾個月前就做出了準確預測,這太過匪夷所思,已經超出了崔弘升對中土世界奇人異士的認知。

一個能推斷未來的異士,最多也就是預測吉凶,比喻東征的吉凶,比喻王朝的興亡,但沒有具體時間,亦無具體過程,一切都在混沌之中不可見,然而,李風雲卻能看見,並且看得清清楚楚,這種能力太可怕了。當然了,天命不可逆,未來可以預測但絕無可能改變。這有歷史爲證,歷史上曾出現無數讖緯,許多讖緯準確預測了重大歷史事件的結果,但在結果出現之前,沒有力量可以逆天而行改變結果,包括預測者自己,都因爲看不清歷史的軌跡而身死道消。李風雲顯然是個異類,他似乎能窺探到歷史前進的軌跡,這給了他自己以及利益攸關者改變命運的機會。

崔氏和崔弘升對李風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李風雲不會吝嗇自己的異能,他既然從未來的迷霧中看到了崔氏和崔弘升的劫難,當然要竭盡全力予以拯救。

十二娘子給了崔弘升肯定的答案,她所知道的東征機密都來自李風雲幾個月前的預測。之前她也是將信將疑,但自從中樞核心重臣接二連三倒在東征途中,遠征軍渡過遼水之後就受阻於遼東城下寸步難進,她就不得不相信李風雲的預測了,所以她鄭重其事地告訴崔弘升,李風雲對此次東征結果的預測是,大敗。

大敗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東都政局會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利於皇帝,不利於當權派,不利於改革,中土的保守勢力會向改革派發起一輪又一輪的“攻擊”,而朝堂矛盾的爆發會加劇中央和地方之間的衝突,國內形勢會急轉直下日益惡劣。國內危機一旦嚴重,必定影響到中外關係,尤其南北關係會驟然緊張,對中土虎視眈眈的以突厥人、鐵勒人爲首的北方諸虜,極有可能南下入侵。如果南北戰爭爆發,中土內憂外患,腹背受敵,那麼皇帝和以改革派爲核心的中樞必將陷入政治危機,後果不堪設想,國祚有動搖乃至傾覆之危。

大敗對崔氏意味着什麼?意味着重大風險。崔弘升做爲遠征軍的統帥之一,必定要承擔失敗的罪責,輕則除名爲民,重則砍下頭顱,絕無倖免之可能。所以,十二娘子和崔九日夜兼程趕赴東征戰場,當着崔弘升的面,親口告訴他自救之策。事關重大,書信中根本說不清楚,更有泄密被人告發陷害之可能,唯有當面呈述才能確保安全,才能竭盡所能說服崔弘升。

東征要大敗?崔弘升忐忑不安。

遠征軍受阻於遼東城下並不可怕,堅持穩紮穩打步步爲營的策略也可以,雖然戰爭進程會因此而延長,但以中土之國力完全可以支撐。相比起來高句麗國力不濟,戰爭進程的延長會直接把高句麗拖進敗亡的深淵,可以預見,到了明天春天,不待遠征軍殺到平壤,平壤自己就崩潰了。戰爭的殺傷力太大,不計其數的高句麗人逃離了家園,他們要吃要喝要活下去,而戰爭摧毀了高句麗經濟,戰爭讓高句麗的產出和消耗徹底失去了平衡,平壤根本堅持不下去。

然而,皇帝和中樞迫於東都政局和國內局勢的雙重動盪所帶來的深重危機,迫於長久以來反對和阻撓改革的國內保守勢力在政治上的巨大壓力,迫於高句麗人的盟友,大漠上那些以突厥人爲首的北方諸虜對中土安全的威脅,還有驕狂不可一世的不容褻瀆不容侮辱的世界王者心理,迫使他們不願意也不敢延長戰爭時間,他們想盡快結束戰爭,以便牢牢掌控政治和軍事上的主動權,爲此,他們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從打算以最小代價贏得最大利益,以武力威懾脅迫敵人投降的保守穩妥策略,走到了不惜一切代價摧毀敵人的激進風險策略。

段文振的遺策本身就蘊含了極大風險,而這個風險正是當初皇帝和中樞拒絕採納的重要原因,現在皇帝和中樞的態度卻發生了顛覆性改變,他們要實施段文振的遺策,但此刻已經不是實施段文振遺策的最佳時機,如果強行實施,遺策中所蘊含的風險必將擴大到極致。

在軍中統帥們的眼裡,遠征軍以段文振的遺策去攻打平壤,失敗是必然,贏了則是天大運氣,但統帥們誰也不敢把將士們的性命寄託在虛無縹緲的運氣上,所以大家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正常情況下,遠征軍肯定是無功而返。既然有了這樣的心思,那統帥們也就知道這一仗應該怎麼打了,主旨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要把遠征軍將士平平安安地帶回家,那就等於以最大的努力克服了段文振遺策中的最大風險,那就是勝利。

崔弘升就是抱着這樣的想法準備直殺平壤,但十二娘子卻給了他迎頭一棒,把他深藏在內心裡的恐懼完全激發了出來。

“預言終歸是預言。”崔弘升強迫自己保持冷靜,語調非常平淡,“預言並不可靠,預言東征失敗更是荒謬。高句麗不過是一頭豺狼,在強悍的猛虎面前,它永遠都是獵物,不堪一擊的獵物。”

十二娘子看了他一眼,轉身把崔九從地上拉了起來,“你來告訴大人,你告訴他,東征爲什麼會失敗?段文振的遺策爲什麼會把遠征軍將士全部送進地獄?”

軍事上的事情十二娘子不過略窺門徑,泛泛而談倒是可以,但真要“紙上談兵”,具體到攻防部署,她就力不從心了。當初李風雲做出東征失敗預言的時候,曾當着她和崔九的面進行沙盤推演,說得非常具體,但以十二娘子的軍事常識,看熱鬧可以,看門道就不行了,所以此刻她只能把崔九推到父親面前,讓崔九複述當初李風雲對戰爭進程的預測。

崔九在徵得崔弘升的許可之後,走到懸掛在帥帳裡的地圖前,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

“李風雲推斷,平壤一戰的失敗,敗在兩個地方,一個是水師爲爭奪功勞,提前發動攻擊,以致水陸夾攻之策失敗,其次是低估了高句麗人的反擊之力,未能確保後退之路的安全,結果在撤退過程中,後路斷絕,以致全軍覆沒。

崔九語出驚人,崔弘升的臉色當即就變了,“水師提前攻擊?來護兒和周法尚都忠誠於聖主,決無可能違背聖主之旨意。”

這話剛剛說完,他心中霍然涌出一個念頭,當即便否決了自己的判斷。如果水師提前攻擊是聖主的旨意,來護兒和周法尚又豈敢違背?

水師渡海,要依照天氣條件,所以無法具體到哪一天,但不出意外的話,六月底七月初,也就是遠東雨季之期,水師肯定要渡海作戰,因爲那時陸路大軍也應該推進到平壤附近了。中土大軍水陸俱進,形成夾擊之勢,高句麗人被迫兩線作戰,主力肯定要用來抵禦中土陸路大軍的攻擊,而堅守平壤的軍隊則必然有限,這就給水師“攻敵不備”贏得了機會。

如果水師攻陷了平壤,來護兒和周法尚的功勞就大了,而來護兒和周法尚都是江左名將,都是皇帝在軍方的親信,他們的功勞也就是皇帝的功勞,皇帝權威大增,同時,陸路諸軍的統帥們,無一例外都被皇帝狠狠地打了一個大巴掌,顏面盡失,權威大損。一旦形勢發展至此,皇帝不但可以進一步集中軍權,還能迅速穩定東都政局,對加快改革進程極其有利。

然而,水師能否攻陷平壤?水師若想攻陷平壤,首先需要陸路大軍的配合,需要陸路大軍展開兇猛的攻擊,以牽制高句麗人的主力,但陸路大軍首先受限於雨季河水暴漲的不利條件,行軍速度肯定緩慢,其次陸路大軍的統帥們迫於糧草不繼,攻擊時間有限,已經失去了在冬天來臨前結束戰爭的決心,所以可以預見,陸路大軍的“消極”攻擊,必然給高句麗人在南北兩線各個擊破對手創造了機會。一旦高句麗人把主力集中在平壤城下,給中土水師以迎頭痛擊,摧毀了中土大軍水陸夾擊之策,那麼接下來高句麗人就可以集中全部力量用來對付中土陸路大軍。如此一來,陸路大軍的攻擊難度大大增加,直待糧草難以爲繼,必然後撤。

“我大軍在後撤途中有兩道險阻,薩水和鴨綠水。”崔九手指地圖上的薩水,神情異常凝重,“若高句麗人在薩水上游築壩截水,待我大軍撤退之時,掘壩放水,那麼我大軍退路必然斷絕,到那時我大軍外無援軍,內無糧草,軍心大亂,面對高句麗人的四面圍殺,是否還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勇氣?若無此可能,則我遠征將士必然全軍覆沒。”

崔弘升頓時便有窒息之感,他深深地吸了口氣,站起來,走到地圖前,對崔九說道,“你再推演一遍,某要再聽一次。”

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馬加鞭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一百零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五百七十五章 榨取價值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三百一十二章 捨身赴死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二章 優柔寡斷第八百三十五章 我就幫他一把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七百二十一章 投桃報李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三百零二章 給我挖坑?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八百二十三章 我是慕容氏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四十四章 半渡擊殺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兩百六十六章 留得青山在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八百五十章 合謀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要決戰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804章 交易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兩百四十五章 爲什麼要越獄?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
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八十章 西北人的窘境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福相依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馬加鞭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一百零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五百七十五章 榨取價值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三百一十二章 捨身赴死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二章 優柔寡斷第八百三十五章 我就幫他一把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七百二十一章 投桃報李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三百零二章 給我挖坑?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八百二十三章 我是慕容氏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四十四章 半渡擊殺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兩百六十六章 留得青山在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八百五十章 合謀第五百二十八章 躊躇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要決戰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七百五十三章 給我武器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804章 交易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兩百四十五章 爲什麼要越獄?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六百五十五章 你太自大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子雄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