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

八月初五,下午,巨馬河南岸,聯盟大營。熱門小說.

李子雄受邀參加中路大軍的軍議。軍議開始之初,甄寶車宣佈了一個消息,聯盟大總管李風雲正率軍趕赴巨馬河,估計今夜就能與中路大軍會合。

聽到這個消息李子雄有些意外,呂明星等豪帥們也是面面相覷,李風雲親自趕來巨馬河,爲什麼?

難道高陽的糧食已經搶完,右路大軍已經撤離?不對啊,如果右路大軍已經撤離,李風雲會以最快速度告知中路大軍,要求他們也迅速撤離,李風雲完全沒必要親自趕來下令。難道齊王已經殺到了高陽?這也解釋不通,如果齊王殺到了高陽,右路大軍開始撤離,李風雲還有必要親赴巨馬河?

既然高陽那邊沒有問題,問題無疑就出現在巨馬河,李風雲匆匆而來,顯然是擔心中路大軍不能完成使命。豪帥們心知肚明,他們的確有保存實力早早撤離上谷的想法,爲此他們在給李風雲的第二封書信中做了隱晦暗示。李風雲沒有及時回覆,但李子雄突然出現,又在排兵佈陣上給了一些“指點”,給了豪帥們堅持更長時間的信心,否則今天局勢如何發展就難說了,而這大概正是李風雲親自趕赴巨馬河的原因所在,唯有他親自坐鎮,才能穩住軍心。

帳內的氣氛頓時凝重。坐在這裡的都是聯盟“老人”,都是跟着李風雲一起征戰魯西南的豪帥,過去彼此間的確有些恩怨,但時過境遷,如今大家轉戰北疆,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掙扎求生,首先就要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大家依舊以個人和小團體利益至上,關鍵時刻首先想到的都是保存自身實力,而不是顧全大局。

豪帥們心照不宣,都閉緊了嘴巴。甄寶車也是暗自忐忑,但好在上谷形勢對聯盟暫時有利,即便李風雲心懷不滿,也不好公開指責。

此刻甄寶車對李子雄非常感激,昨天若不是李子雄的“提點”,聯盟大軍重新部署,依託淶水和巨馬河做出了兩路夾擊之勢,迫使涿郡援軍陷入進退兩難之境,延m了衛府軍的攻擊速度,今日巨馬河一線必定有一場激烈廝殺,而早已萌生退意的豪帥們面對衛府軍的猛烈攻擊,必有臨陣怯戰之徒,一旦防線被衛府軍攻破,則後果不堪設想。

不過,這一仗終究還是避免不了,現在涿郡方面的援軍已經到了河對岸,李風雲也匆忙而至,明天雙方就要展開激戰,爲此甄寶車召集各路豪帥軍議,名義上是部署攻防計策,實際上就是通告大家,李風雲來了,不要心存僥倖了,該出力還是出力吧。【txt全集下載】【,網站頁面清爽,廣告少,,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明天的攻防就是西、南兩線左右夾擊,彼此互爲聲援。”甄寶車站在地圖前說道,“據斥候探查,由涿郡而來的援軍一分爲二,一路由涿郡留守段達統率,南下安定驛,與先期抵達此處的涿城鷹揚會合,另一路則是驍果軍,他們陳兵於岐溝津,隔淶水與我軍對峙。段達要救援高陽,其主攻方向必定在巨馬河,所以當巨馬河這邊的激戰爆發後,我們部署在淶水一線的軍隊就展開攻擊,以牽制岐溝津的驍果軍,不讓他們有機會加入到巨馬河戰場。”

豪帥們隨即具體討論了一下。昨天甄寶車調整兵力部署的時候,有些豪帥持有異議,認爲兵分兩路不利於阻擊,一旦涿郡援軍傾盡全力猛攻巨馬河,部署在巨馬河南岸的聯盟軍隊能否阻擋敵軍渡河?一旦阻擋不住,讓敵人突破了防線,那麼部署在淶水西岸的聯盟軍隊即便完成了對敵軍的包抄,也毫無意義。說白了一句話,部署在巨馬河南岸的兵力越少,在阻擊戰中損失就越大,承擔阻擊任務的豪帥們就越是不願意。但目前看來,甄寶車的計策成功了,涿郡援軍對聯盟軍隊的部署做出了錯誤的解讀,他們也一分爲二,這大大減輕了巨馬河一線的防守壓力。

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涿郡留守段達對聯盟軍隊的實力是否瞭解?他有這麼愚笨嗎?首先段達很聰明,否則到不了今天的地位,其次他對聯盟軍隊根本不瞭解,對聯盟軍隊的實力也不屑一顧,既然如此,他的分兵舉措?有可能是將計就計,有意讓聯盟軍隊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取其禍。

討論到最後,負責在巨馬河正面阻擊的呂明星、夏侯哲等豪帥,建議甄寶車從淶水西岸調出兩個軍的兵力,放在易水一線做爲預備,一旦涿郡援軍傾力猛攻巨馬河,打了甄寶車一個措手不及,甄寶車也能及時增援,以最快速度加強巨馬河一線的防守力量。

甄寶車猶豫不決,遂主動徵詢李子雄的意見。

李子雄對段達還是有些瞭解,雖然此人大部分時間都陪侍在兩代皇帝身邊,宿衛禁中,但在統一大戰期間也曾領軍出征,屢有建樹,有一定的實戰經驗,按道理不應該如此“重視”叛軍,更不應該分兵應戰,除非段達看穿了眼前撲朔迷離的局勢,看清了這支“叛軍”的真實意圖,看到了未來幽燕乃至整個北疆局勢的走向,所以既沒有馳援高陽搶齊王功勞的意思,也沒有與“叛軍”激烈廝殺大打出手的動力,於是就出現了眼前的這種“默契”,將計就計,正好延緩南下救援速度,以便靜觀事態的發展,確保不犯政治上的錯誤。

“驍果軍出動了多少人馬?有幾個雄武府?”李子雄問道,“斥候可曾看清統軍的旗號?是折衝郎將還是果毅郎將?”

“據斥候急報,驍果軍大概有六千人左右,統軍是一位姓陰的武賁郎將。”甄寶車有些疑惑,李子雄所說的什麼雄武府、折衝郎將和果毅郎將,他都沒有聽說過,很陌生,畢竟驍果軍今年初春纔剛剛建立,是個新生事物,瞭解它的人太少了。

“六千?六個雄武府?”李子雄的臉色立即就變了,“武賁郎將陰世師?陰世師是驍果軍的五大統軍之一,你們不知道?”

甄寶車意識到問題嚴重了,而呂明星、夏侯哲等豪帥看到李子雄聽說有六千驍果後大吃一驚,頓時緊張起來。

“請明公指點。”甄寶車急忙恭敬求教。

第一次東征大敗後,聖主與十二衛府產生了激烈衝突,軍政高層鬥爭白熱化,這種背景下,就算聖主和中樞強行集中了軍權,但只要十二衛府的統帥們陽奉陰違,聖主和中樞事實上還是被架空了,而這還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聖主和中樞的安全受到了威脅,一旦有逆賊兵變,尤其在遠征戰場上兵變,聖主和中樞的安全如何保障?辦法很簡單,擴充禁衛軍。

在當前中外局勢都急劇惡化的不利局面下,擴大禁衛軍的力量,不但有助於聖主和中樞在遠征和巡視途中的安全,也有助於在戰場關鍵時刻,聖主和中樞有能力投入最強力量一決勝負,如此既能鞏固和加強中央威權,又能減少十二衛的掣肘,可謂一舉多得。

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擴建禁衛軍就必然牽扯到禁衛制度的改革,而禁衛制度的改革又必然牽扯到兵制的改革,牽扯到整個軍方的切身利益,阻力太大了,於是聖主和中樞“別走蹊徑”,新建驍果軍,以此來做爲府兵制度和內外十六衛府制度的一個補充和調整,這樣既不影響軍方的既得利益,又滿足了聖主和中樞擴大禁衛力量的要求。

兵制改革後衛府有十六個,其中左右備身府與左右監門府屬於內府,分別主掌侍衛左右和門禁守衛,是禁軍,它們不領府兵。府兵由外府的左右翊衛等十二衛府統領。驍果軍屬於禁衛力量,理所當然屬於內府的左右備身府,但備身府實力倍增後,必然會嚴重影響到軍方既得利益的分配格局,於是聖主和中樞決定,驍果軍“掛靠”在左右備身府下,名義上隸屬於左右備身府,但實際上與它們沒有任何關係,驍果軍是一個獨立的禁衛系統,直接聽命於聖主和中樞。

依照這一補充制度,驍果軍的最高長官是折衝郎將,副職是果毅郎將。其下設左右雄武府,其中長官是雄武郎將,副職是武勇郎將。驍果軍的組織系統和軍將名位與十二衛府下的鷹揚府完全一致。但在實際操作中,驍果軍的擴充速度非常快,據李子雄所知,在第二次東征開始前,驍果軍的人數已超過了兩萬,遠遠超?了制度所規定的上限。而驍果以徵募壯勇爲兵不過是一句搪塞之言,其主要兵源還是來自十二衛府下轄鷹揚府中的精銳衛士,說白了就是聖主和中樞藉着新建驍果的名義,直接從十二衛府搶人,把府兵系統中的精銳將士全部集中到了禁軍系統,爲己所用。驍果軍多達兩萬,雄武府就有二十個,折衝郎將就有十個,爲方便指揮,聖主和中樞又給驍果軍配備了五個武賁郎將做爲統軍,其中能征善戰的陰世師正是其中之一。

“陰世師的驍果軍實力強悍,如果他強渡淶水,猛攻易城,直接威脅蒲陰陘的安全,對你們形成夾擊之勢,你們還能堅守巨馬河?”李子雄撫須而嘆,“一旦蒲陰陘失守,或者陰世師佔據五回,切斷你們的退路,你們就被包圍了,腹背受敵,陷入段達和陰世師的左右夾擊之中,危在旦夕。”

甄寶車一籌莫展。李子雄的這番話讓聯盟的優勢喪失殆盡,現如今如果集結主力於巨馬河,那麼段達只要佯攻以牽制,淶水那邊就完了,王薄肯定會被陰世師打得潰不成軍,反之,如果集結主力於淶水,與陰世師拼個你死我活,那麼段達在巨馬河的佯攻就必然轉爲強攻,如此則段達就能突破聯盟的防線,直奔高陽而去。

下午,巨馬河北岸,段達接到了封德彝的密件。昨日聖主和中樞經過商討,決定在近期內對北疆人事做一番調整,以鞏固和加強北疆鎮戍力量,改善當前緊張的南北關係。封德彝明確告訴段達,齊王北上戍邊的第一個“障礙”已經清除,他將於初六南下趕赴高陽,爲此他敦促段達,不要再耽擱了,馬上以最快速度馳援高陽。

段達權衡再三,毅然書告陰世師,指望幽燕人在一夜間摸清白髮賊的底細很困難,求人不如求己,還是攻一攻吧,兩線同時攻擊,必有收穫。

天黑之後,陰世師回書,同意段達的決策,驍果軍將於明日上午強渡淶水,猛攻易城,威脅蒲陰陘,看看能否迫使白髮賊撤出巨馬河,同時他請求段達給予支援,確保自己在遭遇意外時,可以從容撤出戰鬥。

段達回書,明日某佯攻巨馬河,以配合驍果強渡淶水。

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下攻擊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兩百四十三章 心緒亂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來了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四百二十六章 應變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兩百六十二章 崔弘升的困境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六百零九章 聖主的任性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三百一十二章 捨身赴死第五百二十章 強勢的樵公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兩百九十二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一百五十五章 結束了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第五百六十六章 僅存的目標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一百九十章 搶權的來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九百六十五章 師徒相見第五百三十五章 話不投機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標不治本第八百八十五章 離間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八百九十八章 倍感重壓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潰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一百九十章 搶權的來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三十九章 謀劃
第九百二十五章 不知死活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下攻擊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兩百四十三章 心緒亂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裴世矩來了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四百二十六章 應變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兩百六十二章 崔弘升的困境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六百零九章 聖主的任性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三百一十二章 捨身赴死第五百二十章 強勢的樵公第四百零九章 崔氏的困局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兩百九十二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一百五十五章 結束了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第五百六十六章 僅存的目標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一百九十章 搶權的來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八百二十六章 迎頭一棒第九百六十五章 師徒相見第五百三十五章 話不投機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標不治本第八百八十五章 離間第一百九十八章 懸念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八百九十八章 倍感重壓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險中的機會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潰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一百九十章 搶權的來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三十九章 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