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

三月二十五,李風雲率軍抵達扶余城。

扶余城是高句麗的西北邊鎮,東鄰靺鞨,西臨契丹,北接室韋,其軍事價值要遠遠小於毗鄰中土的遼東和新城,平壤重視程度不夠,鎮戍力量有限。

中土東征期間,扶余城因爲距離主戰場太過遙遠,中土亦是無意攻打,直到安東發生劇變,薛世雄奉旨以巡邊緝寇之名兵進東北,扶余城才進入中土視線,遂一鼓而下,併成爲薛世雄兵進東北的糧草中轉地。

安東大局落地,薛世雄撤出東北,留下一支軍隊鎮戍扶余城。不久遼東大本營接到聖主詔令,第三次東征正式開始,安東大軍要參加這次東征,扶余城遂成爲安東大軍趕赴懷遠鎮的中轉站,其重要性隨之凸顯,於是李景和薛世雄當即做出決定,命令鎮戍新城的虎賁郎將王仁恭向扶余城運送糧草輜重,以確保安東大軍暢通無阻地抵達懷遠。

懷遠鎮向北四百餘里便是新城,新城再向北五百餘里就是扶余城,所以懷遠向新城運送軍需,而新城則給扶余提供糧草,人力物力和時間都能大大節約。只是囤積在扶余的糧草輜重越多,危險性也就越大,畢竟扶余城的四周遍佈東胡諸種,還有不少馬賊盜寇,其防守力量相對較弱。

扶余城的守將叫薛萬徹,是薛世雄之子,鷹揚郎將,率五個步軍團、一個馬軍團鎮戍這座邊城。此地窮鄉僻壤,荒無人煙,將士們待在這種鳥不拉屎的不毛之地,心情沮喪,如果長年衛戍,必然絕望。

好在“與狼共舞”的時間並不長,薛世雄就來信告訴兒子,第三次東征開始了,安東大軍要途經扶余進入東征戰場,這是他們離開蠻荒的最好機會。至於扶余城的衛戍,可以想方設法推給安東,而安東肯定有藉助這次東征把自己的勢力拓展到遼東的想法,對扶余城應該有覬覦之心,對衛戍扶余應該求之不得,所以只要薛萬徹動點腦子用些手段,必能如願以償。

薛萬徹心領神會,盼星星盼月亮,總算在幾天前接到斥候急報,說安東大軍開始渡河了,很快就要抵達扶余城了,欣喜不已,當即出城,早早出迎。

此次率軍東征的安東統帥是從三品的安東副大都護,與衛府將軍是一個品秩,麾下有十萬大軍,而衛府鷹揚郎將是正五品,一千兩百衛士的長官,不但官秩差了好幾級,實力也沒有可比性,除非薛萬徹不想活了,否則他無論如何也不敢坐在城裡等着安東副大都護來見他。

另外還有更重要的,李平原是何許人也?聖主欽點,中樞嘉賞,從正四品的安東都尉到從三品的安東副大都護,不過短短數月,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其崛起速度如劃空閃電,快得讓人目眩神馳。

薛萬徹雖然從父親的在書信中瞭解到了李平原的深厚背景,甚至還看到父親隱晦提及榆林風暴,但當年隱秘與聖主、宇文述有直接關係,這種“打臉”的事如今就算被居心叵測者蓄意公開和散播,知者也侷限於高層,畢竟此事一旦傳得沸沸揚揚,必然損害到聖主威權和宇文述的權勢,如果因此引發政治風暴,連累到自己,傷害到國祚,豈不自取其禍?所以個個諱莫如深,唯恐得罪了聖主和宇文述,而薛世雄越是說得隱晦,李平原就越是神秘,李平原及其背後隱秘就越是讓薛萬徹萬分好奇。

好奇心害死人,薛萬徹亦是如此,急切想看到李平原其人,窺探到李平原的秘密,甚至有些急不可待了。

然而,薛萬徹還是自視甚高了,他一個正五品的鷹揚郎將,一個扶余邊城的守將,哪怕他出自河東豪門薛氏,還有一個官居衛府大將軍的老爹,也很難輕而易舉見到從三品的安東副大都護、安東遠征軍的最高統帥。

李風雲與兩萬餘騎士風馳電摯趕到扶余城外,紮下大營,休息了一夜,這才召見薛萬徹,但李風雲沒有出面,出面接待薛萬徹的是裴爽。

裴爽是御史大夫裴蘊的兒子。裴蘊是江左舊臣,但同樣出自河東豪門裴氏,中土一統後,散落各地的裴氏都回歸本堂,河東裴氏迅速壯大,水漲船高,裴氏各分支旁系也芝麻開花節節高。今日中樞核心決策層就有兩位河東裴氏貴族,黃門侍郎裴世矩和御史大夫裴蘊,由此可見河東裴氏權勢之大。

河東三大豪門柳氏、裴氏和薛氏,有共同利益基礎,合作大於衝突,所以李風雲請裴爽出面接待薛萬徹,正是要利用這一點。

裴蘊是江左舊臣,是文官,而薛世雄是根正苗紅的關隴貴族,是武將,雙方沒什麼交情,甚至都沒什麼交集,而他們的下一代亦是如此,裴爽在京城爲官,薛萬徹追隨父親征伐邊塞,兩人同樣沒什麼交情,不過彼此相識,又有河東這個共同利益基礎存在,坐在一起談着談着也就親近了,就能找到共同點了。

薛萬徹首先問,“安東來了多少人馬?”

裴爽說,“二十餘萬,十萬大軍,十餘萬隨軍民夫和工匠等。”

薛萬徹目瞪口呆,難以置信,這怎麼可能?安東哪來的十萬大軍?難道安東大都護府強行徵召了東胡諸種部落的所有控弦,把能夠騎馬射箭的都拉來湊人數?

裴爽哈哈一笑,不以爲然地搖搖手,“拭目以待,很快你就不得不信了。”接着他話鋒一轉,問道,“扶余這邊有多少糧草?”

薛萬徹苦笑,“你只有兩個辦法,要麼日夜兼程南下懷遠,那裡的糧草堆積如山,足夠二十萬大軍所需,要麼你迅速殺到鴨綠水兩岸燒殺擄掠,以戰養戰,舍此以外,別無他途。”

裴爽笑容頓斂,質問道,“此去懷遠千里之遙,若無糧草支援,二十萬大軍如何長途跋涉?”

“這不是某的問題。”薛萬徹目露同情之色,“這是你們的問題。”

“這怎麼是我們的問題?”裴爽生氣地說道,“我們奉旨東征,千里迢迢而來,你總該讓我們吃飽喝足吧?”

“當然,爲你們提供糧草是某的職責所在。”薛萬徹說道,“但是,懷遠那邊就給了這麼點糧草,只夠幾萬大軍南下新城,然後到了新城再獲補充,這樣你們就能順利抵達懷遠,然而,現在你告訴某,你們有二十餘萬人馬,這當然是你們的問題。”

看到裴爽要反駁,薛萬徹立即搶着說道,“請問,安東出動二十餘萬人馬參加東征,聖主是否知道?懷遠是否爲你們備足了糧草?”

裴爽啞口無言。

薛萬徹看到裴爽“無言以對”,當即“乘勝追擊”,直指要害,“如果聖主不知道,懷遠也不知道,那麼,當此事傳到懷遠,懷遠是否還歡迎你們這二十餘萬人馬?如果他們不歡迎,拿出兩路並進之策,要求你們直接從扶余方向攻擊平壤,你們怎麼辦?難道你們還要抗旨或者抗令,執意趕赴懷遠,承擔由此所產生的全部責任,甚至是東征失利的罪責?”

裴爽懵了。之前雖然他已經預料到此次東征可能困難重重,但還是嚴重低估了形勢的嚴峻性,尤其低估了衛府內部的激烈矛盾,正是這些無處不在的矛盾毀掉了前兩次東征,甚至導致二十餘萬將士陣亡沙場。如今這些矛盾不但沒有緩和,反而愈發激烈,這從薛萬徹的“直言不諱”中就能清晰看出,懷遠那邊的遠征軍不但不歡迎安東軍隊,不想讓安東軍隊搶去了他們的東征功勞,還蓄意阻撓和破壞安東軍隊趕赴東征戰場,甚至向安東發出威脅,要讓安東背上第三次東征失利罪責。這個問題就嚴重了,這已經不是安東軍隊能否南下懷遠、能否得到懷遠糧草支援的問題了,而是第三次東征能否如預想的那般滅亡高句麗,取得東征最後勝利的問題了。

裴爽神情冷肅,望着面無表情的薛萬徹,不緊不慢地問道,“這是你的一面之辭,還是從懷遠那邊傳來的小道消息?”

薛萬徹想了一下,回道,“或許,事實就是你的想像。”

“某懂了。”裴世矩點點頭,“但是,眼前的事實是,如果沒有糧草,我們飢腸轆轆,無力跋涉,不得不停滯於扶余,則必然影響到東征。”

薛萬徹看了他一眼,不知道裴爽理解能力有限還是故意裝糊塗,於是毫不客氣地說道,“餓了就殺馬。”

安東馬軍多達兩萬餘騎,雖然一大半都是東胡諸種部落的控弦,但即便如此,安東馬軍的力量也非常強悍。薛萬徹親眼目睹,心中震撼可想而知,由此愈發認定遼東大本營的做法是正確的,安東這支軍隊很危險,變數太大,不僅會搶走東征功勞,更有可能對東征產生無法預料的危害,所以爲防患於未然,還是竭力阻撓安東大軍南下懷遠爲上策,於是薛萬徹一咬牙,乾脆“撕破臉”吧。

“餓了就殺馬”聽上去是一句氣話,實則就是告訴安東軍隊,遼東大本營不歡迎你們,要搶東征功勞,你們獨自去打平壤吧。

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五百三十八章 如法炮製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八百五十九章 壞消息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線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七百七十七 你不仁我不義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五百三十六章 險惡之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兩百六十二章 崔弘升的困境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九百四十三章 突厥人來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沒有信任的合作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799章 連夜雨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三百零二章 給我挖坑?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四百一十二章 危機四伏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四百六十八章 聯盟的最高機密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
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五百三十八章 如法炮製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八百五十九章 壞消息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線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七百七十七 你不仁我不義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五百三十六章 險惡之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兩百六十二章 崔弘升的困境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九百四十三章 突厥人來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沒有信任的合作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一百零四章 試一試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799章 連夜雨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三百零二章 給我挖坑?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四百一十二章 危機四伏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四百六十八章 聯盟的最高機密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大一個坑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