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

ads_wz_txt;

二月底,聖主下旨,因二次東征的需要,赦免以宇文述爲首的一大批軍方統帥,允許他們重回衛府統率大軍,並要求他們在二次東征的戰場上將功折罪

此道聖旨說明聖主爲了二次東征的勝利,在二次東征即將開始的關鍵時刻,不得不向軍方妥協讓步,而這一次的妥協,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嚴重打擊了聖主和中樞的權威。

東征大敗,二十萬將士陣亡,這個責任必須要人承擔。聖主和中樞爲了維護自己的權威,既然已經讓軍方承擔了這個責任,那就要堅持到底,不能妥協讓步,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然而,形勢不由人,二次東征能否打贏,關鍵不在於聖主和中樞的謀略,而在於軍方統帥們是否願意爲之效命,結果就造成了今日的“政治災難”,而這個“政治災難”對東都政局的影響已經到了致命的地步。

同一時間,聖主詔令齊王楊喃,勒令他限期剿賊,確保齊魯局勢的穩定,確保東萊水師能夠如期渡海。

又詔令河北討捕大師崔弘升,在其檢校左武衛將軍的同時,再檢校河間太守,執掌河北軍政大權,勒令他限期剿賊,命令他兼顧河北之安全,以確保二次東征期間永濟渠暢通無阻。現在河北叛亂主要集中在河北南部,但河北北部也有豪雄蠢蠢欲動了,尤其太行山賊寇,於幽燕恆冀晉之間頻繁活動,致使這一地區的局勢越來越緊張。

齊王楊喃果斷結束了圍剿蒙山的軍事行動,轉而集中主力向齊郡挺進。

李風雲已經接到王薄的回信,有些意外,雖然他預料到河北人對南下之行非常謹慎,但沒想到謹慎歸謹慎,河北豪雄們卻異常自信,根本沒把張須陀放在眼裡。不過想想也是,到目前爲止,張須陀也就擊敗了王薄、孟讓等爲數不多的長白山義軍首領,還沒有縱橫於河南、齊魯之間所向披靡,所以河北人瞧不起他也在意料之中。

只是這樣一來就便宜了李風雲,他無需繼續攻打歷城以誘使河北人南下了,正好齊王楊喃開始向齊郡挺進,於是李風雲果斷撤軍,數萬人馬一夜間撤得於於淨淨。

聯盟大軍一撤,歷城城外就剩下長白山義軍和北海義軍了,這等於告訴城內的張須陀,齊王楊喃殺來了,迫使李風雲不得不回頭與齊王楊喃展開廝殺。

張須陀並沒有出城,因爲李風雲撤得太於淨了,擺明了城外有陷阱,而陷阱無非就是誘使張須陀出城,然後河北賊乘機殺出,三路義軍實施夾擊,將其殲滅於城外曠野。

至於齊王楊喃,張須陀根本不相信他會剿殺李風雲,很簡單的事,如果齊王楊喃不惜代價剿殺,李風雲能毫髮未傷的撤出中原?後來在徐州還能從容自如的打了樑德重一個全軍覆沒?這兩個之間肯定有“齷齪”,一明一暗聯手操控局勢,李風雲乘機發展壯大,而齊王楊喃則乘機擴張實力,各取其利,所以張須陀自始至終都沒有向齊王楊喃求援。當然了,齊王被聖主變相放逐,失去皇統繼承人的資格,也是張須陀不願與齊王接觸的重要原因之一,擔心自己一個不慎被倒黴的齊王連累了。

張須陀秘遣信使,以最快速度趕赴東萊,向水師求援。

此刻,水師總管來護兒還沒有回來,但副總管周法尚回來了。來護兒到江淮徵召鷹揚衛、徵募壯勇,要花費時間,走得又是陸路,所以慢一些,而周法尚到江南是直接徵召戰船和水手,都是成建制的隊伍直接劃撥水師,快捷便利,完成任務後沿着海路揚帆疾駛,很快回到了東萊。

張須陀拿出了一個剿賊計策,徵詢周法尚的意見。

張須陀“胃口”很大,打算一吃三,不但要吃掉李風雲的義軍聯盟,吃掉長白山和北海義軍,還要吃掉河北義軍。爲此,他決定以身涉險,主動跳進義軍設下的陷阱,先出城追殺長白山和北海義軍,同時把河北義軍誘進齊郡戰場,畢其功於一役,一戰解決所有問題。

然而,若想完成這一計策,有兩個先決條件,其一,東萊水師必須悄悄進入齊郡戰場,斷絕河北義軍的退路,然後與張須陀南北夾擊,唯有如此官軍纔有實力全殲長白山、北海和河北三股義軍;其次,齊王楊喃必須竭盡全力拖住李風雲,不讓李風雲有任何機會加入齊郡戰場,唯有如此官軍才能確保決戰戰場上的兵力優勢,另外就是防備齊王楊喃乘虛而入,乘着官軍精疲力竭之時,突然下黑手,乘機控制齊魯。

周法尚請來了崔君肅,兩人反覆商討,都覺得張須陀的計策切實可行,若能畢其功於一役,不但有助於穩定齊魯局勢,亦有助於水師渡海遠征,但第一個條件容易滿足,第二個條件就難了,誰能“指揮”齊王楊喃?誰敢公開與齊王楊喃針鋒相對?

“樵公,水師若想悄然出擊,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大河水道,就必須瞞過建昌公(李子雄)?”崔君肅直言不諱地說道。

李子雄是關隴本土貴族,是齊王楊喃的支持者,而楊喃利用居外戡亂之機會,已經把自己的勢力擴張到河南、徐州,接下來必然是齊魯,雖然到目前爲止尚沒有證據證明齊王楊喃與白髮賊李風雲有“勾結”,但雙方之間的“默契”卻有目共睹,而這種“默契”顯然會危及到齊郡戰局,所以有關齊郡大戰的機密,無論如何不能讓李子雄知道,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計將何出?”周法尚問道。

“讓他由陸路支援張須陀。”崔君肅說道,“只有這個藉口最爲恰當。”

周法尚微微頷首,“兩千人馬如何?”

崔君肅斷然搖手,“建昌公乃百戰之將,給他兩千人馬,足以⊥他顛覆整個齊郡戰局。”接着崔君肅伸出了兩個指頭,“給他兩個團,足矣。”

兩個團?四百人?周法尚苦笑,你這不是公然打李子雄的臉,侮辱李子雄嗎?你還不如直接告訴他,水師是我的地盤,你給我滾出去再說以李子雄那等人老成精的人物,一眼便會看穿其中的玄機,當即就能估猜出水師要以主力支援張須陀。

“你這不是欺瞞建昌公,而是公開告訴他,我們要去支援張須陀了。”

崔君肅冷笑,質問道,“樵公不會以爲,建昌公老糊塗了,你給他兩千人馬,他就估猜不到我們的真實意圖?”

周法尚一想也是,李子雄是何等人物?這等拙劣伎倆瞞得了他?搞得不好就是自取其辱,灰頭灰臉裡外不是人。由此看來,崔君肅是打算藉此機會撕破臉,公開把李子雄趕出水師。只是這樣一來,得罪齊王楊喃無所謂,就怕在聖主面前不好交代。

崔君肅看出了周法尚的猶豫,當即語含雙關地說道,“樵公應該知道,聖主是在何種情形下重新起用建昌公。”

周法尚點點頭,心領神會。李子雄是朝堂上德高望重的保守派,重新起用如此顯赫的保守權貴,絕非聖主所願,而是被逼無奈,是政治妥協,也就是說,聖主只要找到機會,還是會毫不猶豫地打掉這個頑固的保守派。

周法尚明白崔君肅的意圖了,把李子雄趕出水師,肯定是聖主樂見其成之事,而李子雄出了水師之後,必然去投奔齊王楊喃,一旦他幫助齊王楊喃控制了齊魯,也就再一次得罪了聖主,李子雄想不死都難,反之,若他未能幫助齊王楊喃控制齊魯,但他幫助齊王楊喃的行爲還是不能被聖主所原諒,李子雄還是要倒黴。

但是,正如崔君肅所說,李子雄乃百戰之將,文武於略非常出衆,也是中土數得上的名將之一,這樣的人到了齊郡戰場上,翻雲覆雨易如反掌,一個不慎給他翻了盤,那豈不全盤皆輸?

“張須陀心思太大,一口吃掉三股反賊,也不怕撐着?”周法尚出言試探,看看崔君肅有何想法,是不是連帶着把齊王楊喃都一鍋端了。

“張須陀狂妄自大,以他的實力,吃掉兩股反賊都需要水師的支援,更不要說一吃三了。”崔君肅嗤之以鼻,“告訴他,李子雄去了齊郡戰場後,不要指望一吃三了,把全部精力放在一吃二上吧。”

周法尚微微皺眉,“若他大意輕敵,對我們的警告不以爲然,不要說一吃二了,恐怕連他自己都保不住。”

“齊王現在是人人避之不及的瘟神,對此張須陀應該很清楚,不會心存非分之念。”崔君肅說道,“我們出言警告,他只要稍稍用心一些,便能估猜到我們的真實用意。”

周法尚撫須而笑,深以爲然。何謂真實用意?不過是利用這個機會,坐實齊王楊喃和白髮賊相互勾結之秘密,如此一來聖主便可收回齊王兵權,把齊王召回東都,就此絕了某些人的念想,一定程度上也能幫助聖主穩定一下東都政局。

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九十章 無恥也有境界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八百八十三章 松漠牙旗第兩百三十九章 李密的智慧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七百二十三章 臨時抱佛腳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六百一十六章 避重就輕第一百四十二章 孟海公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六百零九章 聖主的任性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八百三十五章 我就幫他一把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801章 錯亂第三百一十四章 憤怒的孟海公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兩百九十一章 西風颳來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第五百七十二章 唯一選擇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見不相識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一千三十四章 答應他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十二章 突變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七十四章 樑德重罵人了第762章 上當了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
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四百二十五章 觀公楊恭仁第九十章 無恥也有境界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八百八十三章 松漠牙旗第兩百三十九章 李密的智慧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七百七十三章 下下之策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七百二十三章 臨時抱佛腳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六百一十六章 避重就輕第一百四十二章 孟海公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六百零九章 聖主的任性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八百三十五章 我就幫他一把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801章 錯亂第三百一十四章 憤怒的孟海公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第九百五十一章 將信將疑第兩百九十一章 西風颳來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第五百七十二章 唯一選擇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見不相識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一千三十四章 答應他第六百七十九章 過牆梯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十二章 突變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七百七十二章 敷衍了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七十四章 樑德重罵人了第762章 上當了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