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

六月二十九,上午,澠池,城外到處都是燃燒的火堆,濃煙滾滾遮天蔽日,整個城池被煙霧所籠罩,濃烈的難聞味道瀰漫在空氣中讓人窒息難當。

鄭元壽、獨孤武都、韋福獎並肩站在城牆上,身後跟着一大羣軍官,大家的目光都望向城外,試圖穿透煙霧看到敵蹤,但一無所獲。

這明顯就是不對,城外堆放的糧草輜重不過綿延數裡,且主要集中在城南和城東的空曠之處,就算叛軍把它們一把火燒了,連續燃燒數個時辰後火勢也該越來越小了,煙霧也應該越來越淡了,而不應該像現在這樣,城池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大火,且火勢越來越大,煙霧也越來越濃。這肯定不對,所有人都知道不對,叛軍肯定在城外故意縱火,而縱火的目的無非就是困住澠池城內的軍隊,不讓城內的軍隊殺出去,這樣當西京大軍調頭殺回之時,叛軍就不至於腹背受敵。

然而,真相當真如此?

“莘公,今糧草輜重盡數被毀,同軌公亦陷入包圍,大軍最多隻能支撐兩到三天,若他們不能在糧盡之前突破重圍,則必定全軍覆沒。”獨孤武都神色沉重,恭敬求教,“危難時刻,可有拯救之策?”

眼前一幕被鄭元壽準確預測,但事實卻比鄭元壽預測的更爲可怕,好在昨夜獨孤武都和韋福獎都聽進去了鄭元壽的警告,沒有怕麻煩,強行把一部分糧草武器和軍隊安置在了城裡,結果僥倖躲過了一劫,否則恐怕都已葬身火海。事實勝於雄辯,鄭元壽在獨孤武都和韋福獎兩位知情者心中的份量陡增,雖不至於敬若神明,但最起碼在目前危難時刻,兩人絕對唯其馬首是瞻。

鄭元壽陰沉着臉,一言不發。如此困境,他能有什麼拯救之策?事情是給他說中了,但當時情形下,獨孤武都和韋福獎能接受他的告誡,能把一部分糧草輜重和軍隊安置在城裡,已經是難能可貴了,當時是絕無可能把城外數萬民夫及所有糧草輜重全部安置在城裡,因爲城池就那麼大,根本容納不下去,再說當時大軍上下士氣如虹,人人都想早點殺到東都,誰願意來回折騰?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多睡一下,結果這一睡就都去見閻王了。

鄭元壽暗自嘆息。戰局一夜顛覆,形勢惡劣到了極致,楊玄感有心算無心,設下這個大陷阱,必定做了精心準備,不出意外的話衛文升完了,西京大軍也要全軍覆沒,接下來就輪到他鄭元壽了,雖然城內的軍隊多達五千,糧草武器也較充足,但關鍵問題是,楊玄感在掃清西進關中路上的最大障礙後,還會滯留於東都?當楊玄感決定大踏步西進時,又有誰能阻止其西進的步伐?所以鄭元壽的第一個念頭是突圍,是乘着楊玄感合圍衛文升,前後夾擊西京大軍的緊張時刻,衝出澠池城,逃往陝城,與弘農的蔡王楊智積、潼關守軍聯手阻御楊玄感,反之,如果堅守澠池,全力接應衛文升突圍,一旦失敗,他和澠池城都將給西京大軍陪葬,而楊玄感擊殺他們之後,西進路上的阻礙就更小了。

然而,此策他只能爛在肚子裡,不能說。如果城內只有他一支軍隊,他肯定逃之夭夭,但現在城內多了獨孤武都和韋福獎,而這兩位的切身利益與西京大軍的生存存亡密切相關,不到山窮水盡走投無路之際,這兩位無論如何也不會扔下大軍逃離澠池,那不過是早死遲死的區別而已。

“若要拯救主力大軍,首要之務就是堅守澠池。”鄭元壽轉目望向獨孤武都和韋福獎,語氣不容置疑。

他不能逃跑,獨孤武都和韋福獎也不能逃跑,但並不意味着他們麾下的軍官就不會逃跑,如果關鍵時刻城內有人臨陣倒戈,獻城投降,那就完了。實際上這種可能性很大,叛軍夜間的偷襲非常成功,一擊得手,如果仔細推敲,不難發現其中疑團重重,不能不讓人懷疑有“內奸”。鄭元壽不好當着一大幫軍官的面懷疑城內有內奸,但他把“堅守澠池”做爲頭等大事來對待,足見他信心不足,而就目前城內的條件來說,堅守一段時間問題不大,當然,前提是內部團結一致。

鄭元壽此言一出,獨孤武都和韋福獎心領神會,一大幫軍官們也是若有所思,約莫也能猜到鄭元壽爲何把堅守澠池做爲首要之務。如果城池都守不住,還奢談什麼救援西京大軍?但如果把主要力量都放在衛戍城池上,那又拿什麼去救援西京大軍?

鄭元壽停了一會兒,威嚴的目光從衆人臉上緩緩掃過,看到無人反駁或者提出建議,只好繼續往下說。

“叛軍偷襲澠池,燒燬了主力大軍糧草武器。主力大軍在沒有糧草武器的補充下,最多支持三天,而昨日主力大軍從馬頭山出發,一直殺到谷伯壁,又連夜奮戰,消耗巨大,不出意外的話,主力大軍在叛軍的前後夾擊下,最多支持兩天,甚至更少,如此就迫使同軌公(衛文升)不得不以最快速度後撤澠池。某估計,從今天下午開始,在澠池和小新安城之間的某個地方,急速撤回的主力大軍的先頭部隊,就會與偷襲澠池的叛軍展開激戰。”

鄭元壽說到這裡,舉手指向城外的大火和瀰漫在城池上空的濃煙,大聲說道,“叛軍縱火圍城,無非是疑兵之計,目的就是恐嚇我們,打擊我們的士氣,動搖我們的軍心。我們若因恐懼而棄城逃亡,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澠池,就此徹底斷絕了主力大軍的突圍之路;我們若膽小怯戰,堅守不出,固守待援,叛軍必能以最少兵力圍城,其餘兵力則全部用來圍殺我們的主力大軍;反之,我們若無畏無懼,誓死一戰,集中力量出城攻擊,偷襲澠池的這支叛軍必然腹背受敵,陷入夾擊之中,如此一來,戰局迅速發生逆轉,在小新安城一帶,我們的主力大軍被叛軍包圍,而在澠池東線,偷襲澠池的這支叛軍卻又被我們包圍,雙方實力接近,棋逢對手,接下來就是一場血腥激戰,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

目下戰局經鄭元壽這樣分析和推演之後,己方不但沒有陷入絕境,反而可以利用叛軍的陷阱,與叛軍決一死戰,只是這一仗就很慘烈了,己方主力糧草武器斷絕,必須在兩天時間內擊敗叛軍,所以他們只有拼命,將士們只能瘋狂廝殺,以命搏命,死裡求生,而叛軍本想利用陷阱打個漂亮的伏擊圍殲戰,以最小代價取得最大戰果,哪料到碰到一羣不要命的瘋子,弄巧成拙,殲滅戰打成了遭遇戰,最終只能以兩敗俱傷甚至是玉石俱焚而收場。

獨孤武都目露堅毅之色,他沒有選擇,爲了拯救聖主,拯救東都,爲了擊敗楊玄感,儘快結束這場風暴,他只有犧牲西京大軍,即便把西京大軍打得全軍覆沒也在所不惜。

韋福獎的臉色很難看,神情很複雜。早知道鄭元壽會拿出“玉石俱焚”之計,之前他就應該堵住鄭元壽的嘴,不給他說出來的機會。

鄭元壽太陰狠了,此計擺明了就是要置西京大軍於死地,要給關隴人以重創。這一仗實際上就是關隴貴族集團內部兩大保守力量之間的自相殘殺,無論是兩敗俱傷還是玉石俱焚,楊玄感都完了,而西京方面也是損失慘重,關隴本土貴族集團飽受打擊,而更嚴重的是,朝堂上保守力量的實力會因此遭到巨大削弱,這讓關隴人在風暴後的政治清算中處於不利處境,在新一輪政治格局的形成過程中也無法贏得有利地位,相反,山東人和江左人卻乘機撿了個大便宜,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們利用這場風暴攫取到了最大利益,而處心積慮利用這場風暴攫利的關隴人卻遭到了沉重打擊。

然而,此時此刻,韋福獎如何反對?反對的結果不但改變不了西京大軍的覆滅命運,還把自己搭進去了,但韋福獎也無法支持,支持的結果同樣改變不了西京大軍覆滅的命運。韋福獎一籌莫展,之前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戰局會發展到這一步,關隴本土貴族作繭自縛,竟然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鄭元壽和獨孤武都看到韋福獎那張陰沉的臉,就知道他的態度了。獨孤武都不敢猶豫,當即表示支持,現在他麾下的人馬最多,而鄭元壽帳下的衛士戰鬥力最強,韋福獎所領的關中鄉團宗團在人數上比不上獨孤武都的京輔地方軍,在戰鬥力上則遠遜於衛府精銳,所以只要獨孤武都堅決支持鄭元壽,韋福獎就只有俯首聽命了。

“莘公,何時出城攻擊?”獨孤武都也不再徵詢韋福獎的意見了,馬上與鄭元壽商量攻擊之策。

鄭元壽卻瞥了韋福獎一眼,語含雙關地說道,“若要出城攻擊,首先就要確保城池的安全,所以我們首先要確定,誰留下守城?”

獨孤武都忍不住就想罵人了。你個老傢伙,算計完了韋福獎,又來算計某,豈有此理

=--4931+dpataioin+4056852-->

第一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九百五十三章 變通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九百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九百零一章 問計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736章 變故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餑餑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799章 連夜雨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九百七十二章 上了賊船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兩百零九章 誰做出頭鳥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六百三十七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質疑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某是賊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打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五百四十四章 自作孽第三百章 轉嫁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蠅頭小利
第一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兩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坑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九百五十三章 變通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九百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九百零一章 問計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736章 變故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九百二十四章 鬱憤第六百四十八章 香餑餑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安期的凌厲一擊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799章 連夜雨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九百七十二章 上了賊船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兩百零九章 誰做出頭鳥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六百三十七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質疑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某是賊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打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五百四十四章 自作孽第三百章 轉嫁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弱肉強食第九百二十八章 郕國公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蠅頭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