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2章 《維也納宣言》
結果自然是被弗蘭茨劈頭蓋臉訓了一頓,他雖然反對權威主義,但他也不希望手下人對國家的既定方針產生動搖。
不過弗蘭茨並不會殺雞儆猴,他只是說出了問題的關鍵。
“你既然知道英國強,我們弱,那你怎麼還敢這麼想?這種秘密協議對英國人有約束力嗎?
它只會讓我們自縛手腳,並被對方恥笑。”
其實施瓦岑貝格親王並不笨,只是信心膨脹無意中被對方帶了節奏忽略了其中的一個關鍵要素。
“還有俄國究竟是敵是友,並不是由他們說了算的。真正的決策者是我和尼古拉一世,至於所謂的共同建立新秩序。
英國人和俄國人建立新秩序了嗎?
英國人的承諾並不值錢,等到他們勝利之後他們可以選擇如何兌現,甚至是否兌現。”
弗蘭茨頓了頓繼續說道。
“放心,英國人他們覺得自己必須居於主導地位,否則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只要清楚這一點就足夠了。”
結果英奧雙方第一階段談判自然是破裂了,不過很快喬治·維利爾斯就再次回到了維也納,這一次則是完全由他主導。
喬治·維利爾斯對首相喬治·漢密爾頓·戈登也很不滿,後者總是喜歡裝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但卻比誰都自傲。
“天真的傢伙,那個傢伙居然真覺得奧地利人會察覺不到他是怎麼想的”
喬治·維利爾斯狠狠地吐槽了一番,畢竟對方居然敢質疑自己作爲外交官的專業性,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手下人則是對這第二次談判並不樂觀,畢竟之前奧地利一方拒絕的很乾脆。
現在喬治·維利爾斯不過是將秘密協議換成了所謂的公開宣言,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換湯不換藥。
然而這一次弗蘭茨卻覺得這個提議並不是不可接受,雖然一定程度上也會讓奧地利帝國的海戰策略變得束手束腳,但這確實極大地提高了英國人的違約風險,多少算是能起到一定的束縛作用。
而且弗蘭茨其實一直在尋找着一種可以減少海上損失的方法,英國人的提議在此時便顯得分外誘人。
不過爲了增強約束力,弗蘭茨還是要將這份宣言變成一份世界性宣言才行,並且要立下懲罰性條款才行,否則最多隻是一張華麗但毫無約束力的廢紙而已。
於是乎奧地利帝國的外交官就開始了行動,最終包括英、奧、俄、法、普、西、美等38個主要國家共同簽署了這份宣言。
《維也納宣言》將會遵循集體對等原則,若有一國違反,那麼所有國家面對那一國家都不必遵守規則。
若一國嚴重違反宣言,那麼受害國的報復和反制將被認爲是合法的。
同樣第三方國家也可以以要求其兌現承諾爲由,對違反規則的國家進行貿易制裁,甚至是發動戰爭。
對此除了英國方面略有微詞以外,其他國家國家大多還是滿懷欣喜的,畢竟大多數國家只能作爲魚肉存在。
不過英國人也沒過分堅持,畢竟這份宣言實際上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英國,畢竟英國的生意遍佈全世界。
而且只要英國能打贏,並且不是慘勝的話,那改變這條規則,或者諸國遺忘掉它的一些違法行爲也不是不可能。
《維也納宣言》的內容主要是仿造後世的《巴黎海戰宣言》(全稱《巴黎會議關於海上若干原則的宣言》)。 之所以沒仿造一戰之前的《倫敦宣言》主要是因爲時代相差太遠,後世的很多常識在此時還顯得十分奇葩,甚至是有些讓人難以理解。
《維也納宣言》的第一條便是廢除私掠船船制度。
說實話,這玩意早就過時了,就連英國人都想拋棄它就該知道它的負面作用究竟有多大。
私掠船這玩意當初可是英國起家的秘訣,然而隨着時代的發展,英國人成爲了海上霸主,他們成爲規則的制定者,那些破壞規則的人和事物自然就成了他們的眼中釘。
而且隨着時代的發展,海戰也在變得更加專業化,武裝商船的參戰不再能提供足夠改變局勢的戰力。
同時經過幾百年的摸索,私掠船們也不再會對着對方的軍艦窮追猛打,襲擊敵方船隻、中立國商船,甚至己方補給線纔是他們的主業。
很多私掠船都準備了多國國旗這就導致英國人很多時候都搞不清楚到底是對方太強,還是己方的私掠船太不當人。
海上霸主的英國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其他國家了。
所以私掠船便就此退出世界舞臺,甚至海盜也僅存在於加勒比海和東南亞。
不過歷史上的加勒比海盜並沒有電影中那般風光,實際上的加勒比海盜幾更像是索馬里海盜那樣的組織,他們大多數是由一些窮苦的漁民組成,使用簡陋武器靠博取對方的同情來實施偷襲。
然而此時由於英、法、奧殖民地的建立,這裡的海盜很快便徹底成爲了歷史。
第二條懸掛中立國旗幟的船隻即使載有敵方貨物也應受到保護,不得捕獲。
不過貨物中不該存在槍支彈藥等戰時違禁品。
第三條則是懸掛敵方國旗船隻上的中立國貨物不受捕獲,這也就進一步保護了中立國財產。
同樣是違禁品除外。
第二、第三條基本上可以算作一條,那就是對中立國和中立國貨物的保護。
聽起來有點那麼大公無私的意思,不過請看好條約上寫的是懸掛中立國旗幟的船隻,而非中立國船隻,這就很有講究了,操作性也高了很多。
至於所謂的中立國貨物那就更有意思了。
不過也正因爲如此纔會有國家爭當中立國,畢竟明面上可以享受這麼多好處,暗中還能利用這重身份賺外快。
何樂而不爲呢?
搞得弗蘭茨都有點想宣佈奧地利帝國是中立國了。
第四條則是封鎖必須有效。
這個聽起來有些奇怪,難道還有無效封鎖?
事實上還真有,不過主要是在反法戰爭期間,各國都很喜歡宣佈自己封鎖了某某海峽,某某區域,結果搞得整個海上到處都是禁區。
表面上商船完全無法通航,但實際上根本就遇不到攔截軍艦,商船完全可以暢通無阻,只要躲着點那些私掠船就行。
這種不具備真正效力的封鎖便叫做無效封鎖,又稱“紙面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