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

看着包令和布爾布隆灰溜溜地離開,馮雲山卻沒有一絲興奮。相反,他有些擔心起來。

雖然他對包令和布爾布隆兩人態度強硬,但心中卻還是企望能晚點與英法發生衝突最好。目前帝國最需要的便是發展的時間了。

憑藉中華這世界上第一人口數量的優勢,還有這遼闊的幅員,豐富的疆域資源,還有自己的謀劃與掌控帝國時代的走向,馮雲山有理由相信,只要不遇到滿清這樣的窩囊朝廷,有了足夠的時間,中華自然能發展成爲一個強大的國家。

但這最關鍵的便是這時間,英法等列強還會容忍多久?在馮雲山看來,原本佔領上嗨時候,擊敗幫助滿清的洋人,還攻打併佔領租界,便往死裡得罪了英法兩國,加上將其租界收回,雖然沒有將其房產和工廠收回,只是讓洋人不能設立軍隊,但即便是這樣,還是讓其嚴重丟了臉面,沒了保障。因此,馮雲山清楚,以洋人高傲自大的性子,必然要找回場子。只是時間問題。而這個時間,便取決於克里米亞戰爭的結束。

事實上,在原本的歷史中,英法兩國早就準備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但一直拖延到克里米亞戰爭結束後,有富餘的軍艦和兵力派往遠東,這才找個“亞羅號事件”以及以“馬神甫事件”製造戰爭藉口。馮雲山還記得,原本在克里米亞佔據結束之後,英軍便派出數千人試探性地進攻廣州,後因印度本土發生大規模的起義,英軍無法派出更多的兵力,只能在穩住印度形勢後,才攻克廣州。而後,因沒有後援兵力,在派出數千人攻打天津大沽口時遭遇慘敗,不得不等到將印度起義軍全部鎮壓之後,纔有兵力抽調出來,和法軍組成近二萬的聯軍,攻陷了大沽口,直至北京城。

也就是說,還有半年多時間,印度便會爆發大規模的起義,將在海外的英軍死死拖住!可惜的是,這阿三的起義,竟然沒有抓住好時間,馮雲山不由有些爲之惋惜。若是他們能在英軍從印度抽兵後,在克里米亞戰爭尚且打得最激烈的時候,便大規模起義,而且還能聯合起來一致對付英軍殖民者,那很有可能便能在部分地區成功獨立,至少不會在短短兩年時間便迅速失敗。

但可惜的是,他們並沒有選擇好合適的時機。歷史上,他們是在克里米亞戰爭徹底結束,英軍的兵力富餘,不再被戰爭拖住的情況下才發生的。因此,英國能迅速調集兵力前往印度鎮壓。

可如今不一樣了,不知道什麼原因,導致克里米亞戰爭還未結束,而印度起義雖然還沒爆發,但在無人干涉的情況下,按照歷史上的走向,即將爆發。若是自己能想辦法派人去攪和這件事情,讓它提前爆發就好了。至少,英國人疲於應付印度反抗,就無力對付自己了。

馮雲山隱約記得,印度爆發大規模起義的導火索,是因爲一個叫密拉特事件的子彈塗油問題,當時有流言聲稱,英國東印度公司新投用的子彈是用豬油和牛脂充當潤滑油,塗在火槍的子彈上。士兵們在填裝子彈之前,必須用牙齒咬破這些子彈的紙質彈殼,這樣一來,士兵們便會不可避免地“吃”到這些豬油或是牛油。偏偏英軍在印度本土招募的士兵,很多信奉印度教和伊斯蘭教,這些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最爲忌諱用嘴接觸豬牛的脂肪,因此拒絕使用這些子彈。

不久,在印度北方邦西部城市密拉特發生了這起密拉特事件。

密拉特的85名土兵因爲拒絕使用這種含有豬牛油的新型子彈,英國駐印當局將他們處以七年徒刑。並且,英國軍官召集全體軍官集會,當衆剝去85名土兵的軍裝,戴上腳鐐押往監牢。印度土兵在忍無可忍之下,決定發動起義。他們趁英國軍官在教堂裡祈禱時,打開了牢房,釋放了被捕者,燒燬了英國殖民者的住宅、教堂、兵營和衙署,追殺英國人起義就此爆發。

而自己從這一過程中,要做的便是促使他們提前爆發起義。缺少導火索麼,便提供給他們。想到這裡,馮雲山臉上佈滿笑容。

對於後世歷史教科書上所說的這起“亞洲革命風暴中心”的說法,馮雲山是嗤之以鼻的。什麼時候,阿三也能引導亞洲了?被殖民者統治那麼多年,甚至連後來還以此與華夏爭執藏南領土問題,這樣的禍害,馮雲山早晚將之踩在腳下,根本就不讓他們有崛起的機會。

馮雲山收回遐想,如今最重要的問題,是派出一支攪屎棍前往印度。於是,馮雲山喚來左宗棠和範汝增,這等任務,也只有這兩人聯合起來才能執行。

當初,還是聖王時代,陳玉成他們在虎門炮臺戰役中,俘虜了六七百英軍,而這其中,便有119名印度士兵投降了討虜軍。這些印度士兵,幾經戰事,如今只剩下八十餘人,但其中有三十餘人已經通過考驗,成爲受討虜軍信任的戰士,他們早已通過南洋公司,將自己的家人從印度接到廣州安頓下來,死心塌地爲新的國家效力。

想到這裡,不由馮雲山不由對廣東巡撫兼商務部部長伍崇曜很是滿意。伍崇曜自被任命爲廣東巡撫後,便在廣州城外的珠江西岸新建了一處新城,名曰西關世界城。在這個西關世界城外,看起來與其他小鎮沒什麼區別,但實際上卻是戒備森嚴,外面的人不能隨意進出,而裡面的人,雖然可以出來,但卻有人暗中監視。

事實上,伍崇曜從去年開始,便託人將所有登記在冊的西洋工匠、技師的家眷接來廣州,安排到這世界城內居住。一時間,這些來華的洋技師們都很是感動,家人的衣食無憂,讓他們更加全心意地紮根華夏這個古老國度,提中華帝國效力。而對於伍崇曜來說,事實上卻是將這些洋人的家眷軟禁一般,作爲人質了,他們便沒辦法偷偷逃走或是反叛帝國,只能一心一意地將自己看成帝國的子民。

馮雲山讓左宗棠將在討虜軍服役中的三名印度籍軍官和在特務司中的十名印度士兵全部召集到一起,又派出二名特務司僞裝成印度人,作爲兩名負責人,混在這些印度特務之中。直接讓範汝增成立5個特務小組,每組3人,潛入印度,特別是印度北部和中部的密拉特、德里、章西、坎普爾、勒克瑙等地,四處散佈謠言,煽動本地印度士兵的不滿,積極準備引導印度教民叛亂。

同時,馮雲山又提點範汝增,讓他出面與尼泊爾、不丹等小國的反對勢力聯絡,相信他們很希望能得到強大的中華帝國的支持。特別是尼泊爾的廓爾喀王建立的沙阿王朝,幾年前被手下的拉納家族依靠英國人的支持奪取軍政大權,並獲世襲首相的地位,使沙阿國王成爲傀儡,若是能和沙阿王朝聯繫上,推翻英國人的代理勢力拉納家族,就能扶持中華帝國的代理人沙阿王朝。原本這沙阿王朝就是滿清的附屬國,如今接受滿清一切的中華帝國,本就有義務要幫助尼泊爾走上正道。

ps:感謝一葉知秋111、煙格式兩位大大的打賞!

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1150章 錫克大君第692 章 問策(三)第八十七章 試驗對象葉名琛729 章 戰爭的威脅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788章 廣州會館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707章 佔領陝甘(中)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第1073章 秦日綱又出現了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1154章 重大消息第1086章 南部聯盟國的苦衷第1108章 英國海軍總令霍普第611章 南方戰事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第683章 盛京形勢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九章 商議出征第三章 天帝傳音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第1164章 英國人也要插一槓子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八十六章 五金廠驚人的盈利能力823章 《星加坡條約》(上)第237章 衡州戰事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1049章 亂戰第110章 天地會之爭(四)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第498章 洪秀全癲狂了(謝諸神賞,繼續求大家訂閱)782章 國庫收支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第550章 海防重地論海防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602章 那不是皇后,那是瘋婆子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386章 樂極生悲第六十八章 硫酸工場(下)第212章 開科取士(中)853章 奕訢的末日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396 章 急於應對南王燕王的楊秀清第二十六章 連克兩縣(下)第403 章 兩個旅長的叛亂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767章 征討朝鮮(二)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872章 墨西哥城四國條約794章 新購軍艦到港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1036章 宣戰佈告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764章 南洋戰略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第275章 新式練兵有了成效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第293章 統一火炮口徑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817章 西馬的擔憂860章 滅浩罕汗國第1255章 李鴻章的激動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
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1150章 錫克大君第692 章 問策(三)第八十七章 試驗對象葉名琛729 章 戰爭的威脅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788章 廣州會館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707章 佔領陝甘(中)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第1073章 秦日綱又出現了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1154章 重大消息第1086章 南部聯盟國的苦衷第1108章 英國海軍總令霍普第611章 南方戰事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第683章 盛京形勢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九章 商議出征第三章 天帝傳音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第1164章 英國人也要插一槓子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八十六章 五金廠驚人的盈利能力823章 《星加坡條約》(上)第237章 衡州戰事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1049章 亂戰第110章 天地會之爭(四)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第498章 洪秀全癲狂了(謝諸神賞,繼續求大家訂閱)782章 國庫收支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第550章 海防重地論海防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602章 那不是皇后,那是瘋婆子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386章 樂極生悲第六十八章 硫酸工場(下)第212章 開科取士(中)853章 奕訢的末日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396 章 急於應對南王燕王的楊秀清第二十六章 連克兩縣(下)第403 章 兩個旅長的叛亂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767章 征討朝鮮(二)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872章 墨西哥城四國條約794章 新購軍艦到港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1036章 宣戰佈告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764章 南洋戰略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第275章 新式練兵有了成效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第293章 統一火炮口徑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817章 西馬的擔憂860章 滅浩罕汗國第1255章 李鴻章的激動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