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

安徽鳳陽府宿州,符離集鎮。

顧名思義,符離集鎮以這個集市而出名。這是方圓五十里最大的集市,位於安徽、河南和江蘇三省交界水陸衝繁之處,本地鄉民交易和來往商客貿易的所在,最爲繁華不過。而今天又是集市正集的日子,數千上萬的人擁擠在由幾條狹窄的街巷和一片露天水泥地坪組成的市集裡,熙熙攘攘地趕集。

一張大紅喜紙貼在集市大門邊最顯眼的告示牆上,兩三百名鄉民擁擠在告示牆面前,爭相看着紅紙上的告示內容。

可能還是有幾名年紀稍大的鄉民不識得告示上的文字,一名類似作坊夥計模樣的年輕人站在告示牆前,指着告示一字一句地大聲說給四周的鄉民聽:“各位宿州的鄉親父老,這張喜報是一份長期招聘的求賢榜,是一家叫二馬的大公司招募年紀在16歲至45歲之間的男丁,條件只要滿足兩點中的一點,便可以報名。一是中等學堂讀書過一年或者相當這個程度的學識水平,二是會門手藝,鐵匠、木匠、泥水匠、瓦匠等等,待遇特別優厚,每年年俸最低可達200聖元,最高甚至到500至800聖元。嘖嘖......這俸祿!”

唸到這裡,圍觀的鄉民猛地炸開了,這個待遇,還真不是一般的高。

要知道,宿州一向地少人多,又經常遭遇黃淮水患,常年受災,從歷史以來百姓都過得困苦不堪,這些年改朝換代以後,新的皇帝治理的中華帝國指揮着新官府,倒也治理了一下河道,但這工程量巨大,不是幾年十幾年便能完成得了的。但不管怎麼說,鄉民的日子倒是慢慢開始好轉,不會像以前那樣經常餓死人或是拖家帶口地外出乞討了。甚至,宿州這個鳳陽府原本人口最多的州縣,從當初的100萬餘口,經過中華帝國的這十年治理,猛地增長到了105萬,這還是經歷了數次移民,前後移出近15萬人口之後的結果。

但再怎麼樣,官府也不可能讓宿州百姓一下子就都豐衣足食,遇到不好的年成和水患發作,雖不至餓死,鄉民還是難免過得艱難。一年算下來,只夠填飽肚子。圍觀的鄉民,甚至好多都沒見過10元的聖幣長啥樣,鄉下的他們窮困到趕集也只是售賣一下土特產,再買點生活必需品,動用的也不過是些銅錢,幾角錢甚至幾文銅錢,1聖元對他們來說已經是鉅款了,夠一家人一個多月的開銷。而這年俸最低都是200聖元起步,甚至高達500聖元,這,這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原本以爲大半輩子才能掙到的財富,如今一年便可以得到,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大好事啊!

但這可能麼?不會是騙人的吧?

圍觀的鄉民不敢確定了。

夥計模樣的年輕人繼續念道:“這麼好的俸祿,果然問題在後頭!這些招募的人員,都要離開家鄉去遙遠的地方做工。主要將派往帝國的河西特區和澳大利亞特區,還有部分留在南洋特區,沒在本土啊,更不在鳳陽府宿州境內。咦,可以攜帶家眷。這,這不就還是移民嗎?

還真是移民啊。下面還有商務部和鳳陽知府這些官府的印章,那就不是騙人的了。”

聽這名夥計唸完告示上面的文字之後,圍觀的鄉民一下炸開了鍋。

大家都不想離開符離集,離開宿州,但又對於那誘人的數百聖元的年薪貪圖不已。

很多人立刻盤算起來,有人便叫嚷道:“我要報名!我要報名!我有好幾兄弟,家裡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連媳婦都娶不到!遠點就遠點吧,我去掙個幾年大錢發了財再回家鄉,說不定還能娶上媳婦!”

這話一下便讓一羣單身漢贊同,紛紛叫嚷要報名。而已經有家眷的也開始動心起來:“老子也要去!幹他個幾年,掙大錢每年都寄回家,家裡的光景也能好上許多,過幾年再回家享福,多好!”

甚至還有不少人準備拖家帶口去:“移民就移民啊!這麼高的俸祿,移民也不怕了,大不了幹個十年二十年,等我老了,再移民回來!”

“我也報名去!各位鄉親,不如我們一起報名去,到鎮公所登記就行!”原本還在猶豫的夥計,也準備辭去眼下的差事,準備去那二馬公司應募。

與此同時,鳳陽府府衙內。鳳陽知府陪着一名明顯是掌櫃模樣的中年人,正在大堂敘話。

鳳陽知府的幕僚匆匆趕到兩人面前,一臉地不可思議之色,道:“知府大人,還有馮管事,前五天的統計結果出來了。單單我們鳳陽府一府之地,報名應募去二馬公司的壯丁,居然達到了2萬餘人。大大超出預計,馮管事,這樣的話,名額有限,是不是要好好挑選一番才行了?”

鳳陽知府瞪了幕僚一眼,不滿地訓斥道:“什麼馮管事,要叫國姓爺!”說完,轉頭朝馮管事道:“國姓爺,這是大好事啊!應募的壯丁這麼多,不知道國姓爺可不可以給我們鳳陽府多一點名額?原本在我們鳳陽府只招募1000人,如今既然已經有2萬人報名了,便翻翻倍,就招個2000人,如何?”

馮管事搖搖頭:“2000太多了!1500人吧?這還是看在你們鳳陽府是個人口大府的情況下,馮某將其他地方減少些指標。”

鳳陽知府賠笑道:“國姓爺,您也知道,我們鳳陽府是天下有名的人口大府!我們一個府的人口,去年已經超過一千二百萬,比廣西一個省的人口還要多。鳳陽府一貫又是人多地少,百姓窮苦,陛下和朝廷也很是心憂我們鳳陽府,國姓爺,您看,您跟陛下一個姓,怎麼能不爲陛下分憂呢?就2000人吧,本官念叨您的好,幫你挑選最聽話、最能幹的鄉民,誰要是不好好幹,本府來收拾他!”

馮管事嘆口氣道:“既然知府大人如此懇切,馮某拼着被上頭責罰也只能答應下來了。就招收2000人吧。”

鳳陽知府連忙表示感謝:“多謝國姓爺!想不到,就這樣解決了老大難的移民問題!

對了,國姓爺,您招募這麼多青壯作爲二馬公司的夥計,還讓他們拖家帶口地帶着家眷跟隨一道前往萬里之遙的地方,到底是做什麼啊?這二馬公司到底什麼來頭,竟然將朝廷移民都做不到的事情給做到了。這個實力,單單我鳳陽府一地就招收上千人,整個安徽省不得超過三四千人,那整個帝國,不得招收數萬人啊?再加上家眷,這,這移民不下三五十萬之巨?還有,這二馬公司,本府怎麼聽着那麼耳熟。”

旁邊的幕僚插話了:“知府大人,您忘記了,前陣子不是有家大型公司集資麼,雖然利息什麼的都不知道,可省裡和鳳陽府好多鄉紳商賈都踊躍集資了,那不就是二馬公司麼?夫人也悄悄湊了一分股份。”

知府連忙咳嗽一聲,他不想讓馮管事聽到,不過,馮管事臉色如常,笑道:“原來知府大人也是馮某的股東啊?失敬失敬!知府大人,可惜啊,您投得太少了!不瞞您說,馮某將全部身家都投了進去,有3分股份,就這樣,馮某還有些後悔呢。”

ps:感謝諸神老大、kankan2015、龍鳳天命的打賞!

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982章 就職典禮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587章 俘虜滿清皇后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818章 同歸於盡的瘋子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1190章 縱兵三日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第420章 必須無條件投降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第1047章 各懷鬼胎(感謝諸神大大的萬賞)732 章 來自北極熊的威脅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968章 移民情況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第215章 楊秀清攻佔南京城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1203章 前所未有的時代 (謝無敵大燈泡賞)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354章 鑄幣第1155章 正式宣佈大不列顛王國戰敗第237章 衡州戰事第681章 得天下民心733 章 四面出擊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1327章 爲難的奧斯曼帝國731 章 攻打盛京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978章 被打臉的北方內閣成員第530章 北伐前夕的調兵遣將第128章 見洋人(上)第656章 五大戰區的構想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593章 坑人的談判(下)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383章 湘勇成軍,聲勢大振第346章 南王的圈套勾出秦日綱的野心第1048章 成爲廢墟的加爾各答威廉城堡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1320章 倫敦的浩劫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770章征討朝鮮(五)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509章 攻佔寧波(聖王的原點)第255章 攻佔衡陽城(中)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1052章 絕望的坎貝爾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799章 南洋艦隊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第711章 農牧生產建設兵團第324章 南記五金鋪(下)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1065章 法國皇帝的爲難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1226章 公交馬車第606章 答應稱帝第1100章 範汝增與西華德的繼續合作819章 淡美蘭海戰第706 章 白馬戰兵的覆滅第461章 被謠言煩惱的曾國藩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第458章 石達開和韋昌輝都要求出徵778章 日本風雲(六)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187章 一個公式解決難題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903章 維多利亞女王問策877章 鐵路建設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
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982章 就職典禮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587章 俘虜滿清皇后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818章 同歸於盡的瘋子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1190章 縱兵三日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第420章 必須無條件投降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第1047章 各懷鬼胎(感謝諸神大大的萬賞)732 章 來自北極熊的威脅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968章 移民情況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第215章 楊秀清攻佔南京城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1203章 前所未有的時代 (謝無敵大燈泡賞)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354章 鑄幣第1155章 正式宣佈大不列顛王國戰敗第237章 衡州戰事第681章 得天下民心733 章 四面出擊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1327章 爲難的奧斯曼帝國731 章 攻打盛京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978章 被打臉的北方內閣成員第530章 北伐前夕的調兵遣將第128章 見洋人(上)第656章 五大戰區的構想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593章 坑人的談判(下)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383章 湘勇成軍,聲勢大振第346章 南王的圈套勾出秦日綱的野心第1048章 成爲廢墟的加爾各答威廉城堡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1320章 倫敦的浩劫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770章征討朝鮮(五)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509章 攻佔寧波(聖王的原點)第255章 攻佔衡陽城(中)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1052章 絕望的坎貝爾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799章 南洋艦隊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第711章 農牧生產建設兵團第324章 南記五金鋪(下)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1065章 法國皇帝的爲難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1226章 公交馬車第606章 答應稱帝第1100章 範汝增與西華德的繼續合作819章 淡美蘭海戰第706 章 白馬戰兵的覆滅第461章 被謠言煩惱的曾國藩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第458章 石達開和韋昌輝都要求出徵778章 日本風雲(六)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187章 一個公式解決難題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903章 維多利亞女王問策877章 鐵路建設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