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一個公式解決難題

馮雲山聽哈巴安德介紹完,大喜!連忙起身,走近三人,滿面笑容地一一詢問。

李善蘭三人本有些後悔。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時衝動搭乘英國人商船經港島來到廣州,才發現廣州已被長毛叛軍佔領。本想就此返回上嗨,但一想到不遠千里,未看到合信編譯的《博物新編》便回去,極爲可惜。

想到那些讓人心癢的奇思學問,加上哈巴安德在一旁說馮雲山平易近人,三人終於鼓起勇氣,跟隨哈巴安德前來拜見馮雲山,想拿到合信編譯的《博物新編》手稿。

此刻見到長毛叛軍首領,滿臉和藹,一見便知也是斯文的讀書人,三人頓時心下一安,連忙上前拜倒行禮。

三人雖然鑽研數學物理天文等雜學入了迷,但不是隻讀孔孟文章的書呆子,並不覺得造反便應當是殺頭的滔天大罪。加上三人平時跟洋人接觸較多,尤其是李善蘭,竟與同樣喜歡數學的倫敦傳道會的傳教士偉烈亞力交上朋友。

從傳教士那裡,李善蘭和徐壽、華蘅芳三人瞭解到世界的形勢,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國度,在滿清統治下是如此的落後與野蠻。因此,三人均無心仕途,只想鑽研西洋雜學,創辦些洋人口中的教育學堂和一些實業公司,啓蒙國人。

“三位先生遠道而來,一路辛苦!”馮雲山接受三人的拜見之禮,請他們就坐。

讓侍女上了茶水後,馮雲山和幾人一時間都沒說話。

還是年紀最小的華蘅芳忍耐不住,起身恭謹道:“聖王,我等三人想求合信牧師編譯的《博物新編》手稿一觀,聽說在聖王處,不知能否……?”

另外兩人也滿臉熱切地盯着馮雲山。

“當然可以!不過,此份手稿涵蓋了西洋諸學科基礎知識,本王有意將之推廣,作爲教材,傳授給治下百姓與學童。”馮雲山先用話套住,輕笑道:“合信牧師已經回了歐洲,此手稿僅此一份,你們倘若拿走,本王這邊便沒有了!”

三人一聽馮雲山居然是想用這份手稿作爲教授兒童的教材,一下便不好強要了,頓時滿臉苦澀,正想告辭,卻又聽馮雲山說道:“要是三位沒有緊急事情,不妨在廣州暫時住下。正好合信的手稿,漢字有些潦草,你們正好將手稿抄寫二份,順便研讀,本王要拿你們抄寫的這份,進行刊印,作爲推廣教學之用!正好,本王府中房間衆多,有些冷清,便住本王府中吧。”

見三人面有難色,李善蘭便要開口推辭,馮雲山又擺手制止道:“各位,請無須推辭!正好本王犬子還在讀書年齡,便交給三位教之啓蒙識字,如何?”

見馮雲山如此一說,李善蘭只得答應下來。

馮雲山之所以邀請三人,便是因爲對歷史上的三人有所瞭解,知根知底。

此三人都是近代洋務運動的務實幹將,雖然不喜爲官,但對於興國安邦、爲民族崛起還是很有熱情。

馮雲山讓人在巡撫衙門署後院收拾了三間屋子,時值寒冬,雖然廣州不冷,也爲他們又添置了點棉被,一番悉心安排,讓三人感動不已。

馮雲山又喚來便宜兒子馮癸方,讓他拜見三位老師。馮癸方自幼被其母親教導,很是乖巧,馮雲山一說,當下便跪下拜師,待李善蘭三人菜餚推辭,馮癸方卻早已磕完頭,木已成舟。

馮雲山之所以這樣安排,便是想將三人捆再聖國的戰船上。如今成了他兒子的老師,只要一傳出去,三人不可能再在滿清做官,即便是那位李鴻章日後想開展洋務運動,也無法聘請這三人爲幕僚了。

安排妥當後,當夜,馮雲山又吩咐典廚做了幾個蘇菜,來上左宗棠、許祥光兩人,於府內宴請三人,說是爲李、徐、華三人接風洗塵,順便算作兒子馮癸方的拜師宴。

左宗棠和許祥光兩人恰好都是舉人進士出身,與李、徐二人都算做正統的讀書人,五人聊起滿清科舉,倒是話題很多。

原來的馮雲山只是個花縣鄉間小秀才,對於鄉試會試等話題,不大明瞭;華蘅芳也是素來不愛科舉文章,兩人便說起了算術之法。

“聖王,前些日在上嗨,見到洋人的書中有一導彈學,其中涉及一圖形名拋物線,蘅芳覺着非常深奧,無從着手,卻不知洋人是如何能推測拋物線的軌跡,來確定發射的炮彈落地點?”華蘅芳還未滿二十歲,見馮雲山平易近人,一時忘記他的身份,就說出了自己迷思一個多月的困惑。

馮雲山一愣,這華蘅芳竟然對數學癡迷到如此地步,聯想起後世國內一知名數學家,不由暗歎:姓華的果然都是數學家啊!

對於拋物線,馮雲山恰好還記得那麼一點,便道:“這個簡單啊,只要預先測試炮彈幾次,然後按照某個規律,便能知道炮彈的落腳點在哪裡,通過這個手段,便能比較精確地命中目標!”說完,馮雲山讓人拿過紙和筆,便寫下了一個簡單的拋物線方程式:y=k(x-a)?AAb。

見華蘅芳迷惑不解,馮雲山又隨手劃了個拋物線圖,再建立後世數學中常用的xy座標系,然後道:“華先生,你看,如果將發射點定位此處,並設立座標爲0點,然後再根據命中目標的距離,和火炮發射速度,再根據這個方程式便可以推算出k的數值是多少,也就是火炮的仰角應該爲多少!”

華蘅芳盯着紙上馮雲山畫的圖形,和那個用毛筆寫的鬼畫符一樣的方程式,半響,忽然恍然大悟,驚叫起來:“啊!真是這樣!聖王,您太厲害了,這個叫程式的方法真是絕了!”

他這一下,將衆人都驚動,一起圍了過來。

華蘅芳手舞足蹈地說起他的困惑,而後聖王又怎麼隨手畫了個拋物線,再寫了個方程式,便解決了困惑他一個多月的難題!

左宗棠和許祥光倆人自是什麼也聽不大懂,只是以爲華蘅芳在拍聖王馬屁。

而李善蘭和徐壽兩人卻是大吃一驚!華蘅芳的困惑同樣是他們倆人的困惑!

三人坐船來廣州的路上,閒着無事,便在船上討論爭辯了許久,也未找到合適的方法。李善蘭雖然用了兩種方法,能推演出大致的方位,但總是憑藉經驗推算的,要是距離一遠,誤差便越大。

他們又跑到船上問船上負責掌管火炮的武裝水手,但水手說他也不知道如何計算,只知道測量員測量後,經過演算,由火炮的指揮官下達幾度仰角的命令。

李善蘭更是吃驚異常,他怎麼也想不到,這個長毛的首領,竟然會知道這些數學方法!這可是連自己也沒掌握的計算方法!

要知道,當今整個中國,要論數學算術方面,沒幾個人能比得過李善蘭。而聖王這樣的人物,恰恰是最不可能知道這數學東西的。所以,這不由得不讓他大吃一驚!

而後,再仔細回味一下這個方程式,發現真的是專門對付這個拋物線而設立的。這樣一想,李善蘭頓時明白了。

這肯定也是西洋傳過來的計算方法,聖王學會了。不過,就算這樣,李善蘭也是敬佩這位叛軍的首領!他只敬佩有學問的人。

這時,徐壽和華蘅芳也明白過來。他們這時才明白,爲何洋人的火炮經過測量和計算,能那麼精準地命中目標。而看看滿清,開炮純粹靠經驗,但炮兵平時又不訓練和試射,哪有經驗可言?無怪乎打不過洋人!

經過這件事情,馮雲山趁勢提出,準備在廣州城外的長洲島上建立一座學堂,邀請三人在學堂任教。

早在攻佔廣州城時,馮雲山便想着什麼時候建立一座黃浦軍校。前世的他,還曾經去過位於長洲島上的黃埔軍校參觀過。

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384章 佔據荊州805章 布洛克授首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第198章 揪出奸細853章 奕訢的末日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第194章 乍畏少將的下場第五十六章 兩廣方略(求收藏!推薦!)第九十五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四)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第449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中)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913章 焦頭爛額的滋味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第202章 公審柏貴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第369章 人心惶惶800章 蘭芳共和國第390章 第一家鐵路建設公司的誕生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905章 歐洲各國反應第558章 挖墳引清兵出城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598章 載垣改名“那奴兒”第1088章 範汝增和西華德的密會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第317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下)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第1178章 沙皇遇刺肯定是東方人乾的803章 繳獲與追擊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1342章 帝國的成就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774章 日本風雲(二)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568章 軍糧城小鎮829章 聚謀墨西哥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903章 維多利亞女王問策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618 章 菏南各州府的紛紛依附(感謝諸神和週五兩位打賞!)第1202章 討價還價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707章 佔領陝甘(中)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1065章 法國皇帝的爲難第二十七章 清軍來襲(上)第127章 城內善後事宜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1273章 交流發電機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877章 鐵路建設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561章 咸豐怒吼朝堂漢官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610章 龍牀睡着太硬了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204章 煙土生意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第720 章 佔領安南,如何處置?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第1259章 章丘鍊鐵軍團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1235章 看英國笑話的拿皇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982章 就職典禮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第1343章 帝國的幾大階層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八十章 攻略韶州府(五)992章 戰雲密佈
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384章 佔據荊州805章 布洛克授首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第198章 揪出奸細853章 奕訢的末日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第194章 乍畏少將的下場第五十六章 兩廣方略(求收藏!推薦!)第九十五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四)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第449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中)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913章 焦頭爛額的滋味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第202章 公審柏貴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第369章 人心惶惶800章 蘭芳共和國第390章 第一家鐵路建設公司的誕生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905章 歐洲各國反應第558章 挖墳引清兵出城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598章 載垣改名“那奴兒”第1088章 範汝增和西華德的密會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第317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下)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第1178章 沙皇遇刺肯定是東方人乾的803章 繳獲與追擊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1342章 帝國的成就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774章 日本風雲(二)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568章 軍糧城小鎮829章 聚謀墨西哥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903章 維多利亞女王問策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618 章 菏南各州府的紛紛依附(感謝諸神和週五兩位打賞!)第1202章 討價還價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707章 佔領陝甘(中)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1065章 法國皇帝的爲難第二十七章 清軍來襲(上)第127章 城內善後事宜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1273章 交流發電機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877章 鐵路建設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561章 咸豐怒吼朝堂漢官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610章 龍牀睡着太硬了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204章 煙土生意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第720 章 佔領安南,如何處置?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第1259章 章丘鍊鐵軍團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1235章 看英國笑話的拿皇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982章 就職典禮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第1343章 帝國的幾大階層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八十章 攻略韶州府(五)992章 戰雲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