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鑄幣

對於目前總參謀部,馮雲山總覺得還是徒有其名,而沒有其神。想到上次普魯士的王子殿下腓特烈?威廉?尼庫勞斯?卡爾,他的父親,親王威廉?腓特烈,未來的普魯士國王,在10年後的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中都大獲全勝,得益於一個著名的人物----毛奇將軍,他首創總參謀部,是德國最著名的參謀長。

自己建的這個總參謀部,還是有些欠缺。馮雲山又動起了心思。這個毛奇是大器晚成,現在雖然五十多歲了,但應該還沒到將軍的級別,恰好有小王子這層關係,不如……

想到這裡,馮雲山又讓人請來普魯士公使卡倫威,提出聖國想聘請一些普魯士軍官作爲教官,幫助討虜軍訓練士兵,完善總參謀部,尤其是毛奇。

當然,馮雲山提出,聖國會支付一大筆僱傭金,而卡倫威本人也少補了好處。於是,卡倫威欣喜地答應下來,說是馬上聯繫已經回國的王子殿下去安排。

馮雲山剛想好好睡一覺,財稅部副部長周勝坤和範汝增求見。

周勝坤卻是和範汝增一道來稟報滿清開鑄大錢之事而來的。

“聖王,日前,範兄弟的手下細作探知到,清妖戶部已經開始鑄造大錢,稱之爲咸豐元寶,分別當五十錢、當百、當五百、當千錢幾種,並且,這回清妖下了狠手,當五十者僅僅爲一兩二錢銅,當百者重一兩四錢,當五百者重一兩六錢,當千者重二兩,可謂濫發大幣,彌補財政不足。”周勝坤因爲接觸財稅越多,知道這裡面的名堂,對滿清可謂牙咬切齒。

用少量的銅,鑄造成大幣,當成大錢,這就是赤裸裸地搶奪民間百姓的財富啊。

一旁的範汝增也附和道:“確實如此。據說,清廷國庫已經空空如也。於是,他們便想了個這樣的招數,由戶部組織寶源局和寶泉局,製造濫發大幣,掠奪百姓的財富。”說完,他拿出了幾種樣錢,遞給馮雲山。

馮雲山接過一面銅錢一看,這是一枚面值百文的銅錢,應該是重一兩四錢,銅色黃,皆磨濾精工,光澤如鏡,銅錢做工很是講究。不夠,對於這種用少量銅,抵值高昂價格的把戲,馮雲山當然清楚這種手段。

不過,他非但不能幫助滿清統治區的百姓,還要添一把火,讓清妖的這個鑄幣政策早點宣佈破產才行。

“勝坤兄弟,既然清妖財政如此危機,我們聖國得出份力纔是。這樣,由你去轉告曾玉珩,讓他們工務部早點製出母錢,我們聖國也大量仿造這種大幣,分批投放至清妖佔領區。”馮雲山興奮地說道。

“聖王,這樣,會不會有些損害百姓?”周勝坤有些於心不忍,提醒道。

“勝坤兄弟心底好,不過,這個對底層的窮苦百姓影響不是太大。”馮雲山分析道:“窮苦百姓,都是用原來的老錢,對於這種新錢,暫時還流通不到他們手中。這種大幣,主要在城鎮的商販手中,雖然會對他們造成危害,但只要發行一多,這個當五百、當一千的便不能作數了,至少要折價才行,這樣,便達到了我們的目的,一方面削弱了滿清,另一方面,還變相地幫助了滿清治下的百姓。”

馮雲山想到是,依那些商販的精明,自然很多人會拒絕使用這種銅少錢大的大幣,到時候,這種一千的大幣便實際只值二三百,讓清妖白白花費心思,空歡喜一場。

不過,倒是提醒了自己。聖國一直採用滿清貨幣體系,還沒有自己發行過銅錢,這確實是一個問題。當初,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都發行了自己的錢幣,現在自己有能力鑄造錢幣,怎麼能不發行?

而且,發行錢幣,有很大的利潤在裡面。

不說像滿清這樣,以二文銅錢的重量強行規定作爲10文銅錢,扣去成本,能盈利6文錢,更別說當百者重一兩四錢,也就是10個標準制錢的銅份量,直接便可以盈利80文以上。

即便是正兒八經的鑄造標準銅錢,也可以盈利。

就拿滿清的康熙年間標準制錢來說,每文銅錢都是一錢四分,都由黃銅鑄成,而黃銅是由銅、鋅組成的合金,其中還摻雜了鉛、錫、錳、鎳、鐵、硅等,都不是純銅,成本約爲0.6~0.7文,這樣每製造一文銅錢,便至少能賺取0.3文。

這只是銅錢,若是像銀元的話,利潤就更高了。

就拿滿清在後世大肆流通的墨西哥鷹洋來說,因爲每一銀元,也就是標準的27.07克,銀色爲90.30%,但它代表的價值卻是七錢二分白銀,這個代表的價值可是純銀的價值,這樣一來,相當於每發行一枚銀元,都賺了8%的差價,也就是賺了2克銀子。

可別小看這一克銀子,鑄造的銀幣多了,鑄造一億枚,就可以賺取20萬公斤白銀。這已經是不得了的數字。

想到這裡,馮雲山告訴周勝坤,讓財稅部做好準備,組建聖國中央銀行,並開設聖國鑄幣廠,決定鑄錢。

一是仿造滿清開鑄的大錢,分批投入滿清統治區,購買貨物,兌換出去。這個,馮雲山要求財稅部和工務部、外務部三個部門聯合好,儘快開鑄,將聖國手中儲存的銅等全部鑄成面值五十、一百、五百等面額,吸收一批財富。

二是聖國自行鑄造自己的錢幣。

儘管馮雲山知道中國的黃金實在太少,但他還是決定暫時採取金銀複本位制度。按理,中國自古以來一直是採用銀本位,但哪怕國內白銀產量也不高,可其他國家的銀產量卻很高,一旦白銀產量上來,就會導致銀價大跌。

馮雲山記得,在19世紀70年代,金銀比價還在1:15~1:16之間,可到20世紀初的時候,已經變爲了1:39左右。

而白銀價格大跌,以銀本位的國家,便會資產大縮水,陷入爲金本位國家買單的厄運。

並且,像英、法、美等主要國家,都是採用金本位體系,所以,馮雲山不得不也考慮。但說來可笑,中國的黃金實在是太少,哪怕是採用金本位,還是不能防止被那些歐美國家侵佔資產的命運,想到這裡,馮雲山唯有暗暗決定,必須要佔領些有黃金產地的殖民地才行!

至於鑄幣的種類,馮雲山決定,採用金幣,銀幣,銅幣三種。

金幣,則直接仿造英鎊,金幣大小和重量、成色都參考英鎊來。並且,根據物價水平,折算出一英鎊的金幣,含有7.32238克純金,按照現在黃金和白銀1:15的比例折算,相當於110克白銀,也就是4.4銀元的兌換比例,當然,這只是在現有的金銀兌換比例。

下來便是銀幣,每幣爲一銀元,也是直接照搬墨西哥鷹洋,標準的27.07克,銀色爲90.30%,以便日後可以在國外使用和貿易。這個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因爲廣州的貿易中,每天都有大量這種墨西哥鷹洋流入。

當然,金幣和銀幣的圖案和花紋肯定不會照搬洋人的樣式,馮雲山讓周勝坤設計出樣式,交給自己過目。

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625 章 捻衆歸順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292章 兵工廠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812章 請求停戰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156章 各打算盤第1204章 新佔國土的移民問題(再次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1187章 全殲俄軍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八十一章 攻略韶州府(六)792章 炮臺羣第366章 得手芸南銅礦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四十二章 俘虜透露的重要消息(上)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1238章 貪婪的本性第三十一章 大獲全勝944章 內閣垮臺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387章 四面漢歌,壓力山大第二章 夜晤石羅876章 國力的發展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第457章 破江南大營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107章 天地會之爭(一)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第611章 南方戰事第1034章 它要戰,朕便戰(求不養,會養死)第377章 佩裡的打算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518章 天下大勢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211章 開科取士(上)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第668章 卡爾.麥喀士的救星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933章 敵人是逃走還是陰謀第558章 挖墳引清兵出城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第515章 咸豐的中元節第166章 陳開之死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876章 國力的發展第154章 招標(中)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第1150章 錫克大君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1258章 羅李衝突1241章 俄國形勢第606章 答應稱帝944章 內閣垮臺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939章? 吳士禮的俘虜命運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1079章 繳獲喜人918章 陷阱-伏擊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第512章 胡雪巖幫助破杭州城第668章 卡爾.麥喀士的救星755章 整治軍中蛀蟲第1259章 章丘鍊鐵軍團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第1138章 普魯士國王的請求第169章 試驗洋槍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725 章 左宗棠的驚歎
第356章 成立聖國中央銀行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625 章 捻衆歸順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292章 兵工廠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812章 請求停戰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156章 各打算盤第1204章 新佔國土的移民問題(再次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1187章 全殲俄軍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八十一章 攻略韶州府(六)792章 炮臺羣第366章 得手芸南銅礦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四十二章 俘虜透露的重要消息(上)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1238章 貪婪的本性第三十一章 大獲全勝944章 內閣垮臺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387章 四面漢歌,壓力山大第二章 夜晤石羅876章 國力的發展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第457章 破江南大營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107章 天地會之爭(一)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第611章 南方戰事第1034章 它要戰,朕便戰(求不養,會養死)第377章 佩裡的打算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518章 天下大勢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211章 開科取士(上)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第668章 卡爾.麥喀士的救星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933章 敵人是逃走還是陰謀第558章 挖墳引清兵出城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第515章 咸豐的中元節第166章 陳開之死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876章 國力的發展第154章 招標(中)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第1150章 錫克大君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1258章 羅李衝突1241章 俄國形勢第606章 答應稱帝944章 內閣垮臺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939章? 吳士禮的俘虜命運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1079章 繳獲喜人918章 陷阱-伏擊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第512章 胡雪巖幫助破杭州城第668章 卡爾.麥喀士的救星755章 整治軍中蛀蟲第1259章 章丘鍊鐵軍團第443章 製造磷肥的配方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第1138章 普魯士國王的請求第169章 試驗洋槍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725 章 左宗棠的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