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

琉球國確實太小。

雖然有數十個島嶼,但最大的和適合人生活居住的,也就大琉球島這裡,其餘的島上,只是些漁民和軍事要塞。

因此,被討虜軍佔領了最爲險要的首裡城後,國王尚泰一宣佈投降,無條件接受聖王的旨意,整個琉球國其他地方都紛紛聽從國王的命令,放下抵抗,跟隨尚泰帶領整個琉球國,併入聖國。不得不說,琉球人還真是忠心尚氏王朝,當然,這也是尚泰幾歲便能坐穩國王的原因。

他交出琉球王印,並宣佈廢除與滿清和薩摩藩的宗主國與藩屬國關係,廢除琉球國。當天,接受他投降的羅大綱,代表聖王,宣佈旨意:琉球國土永久性併入聖國,並在原有的琉球國國土之上,設立福鍵省琉球府。

最後,諭旨中讓琉球國王和一干朝臣至廣州覲見聖王,接受封賞。

聖王的旨意中,早就知道攻下琉球,已提前將琉球王國分爲三部分,北琉球羣島,中琉球羣島,南琉球羣島。說穿了,北琉球羣島就是後世的奄美島周圍一帶,中琉球羣島就是沖繩島一帶,而南琉球羣島就是宮古列島一帶,不過,這些曰本名字,馮雲山當然不會使用了。

因此,在他的詔令中,直接將整個琉球國定爲福鍵省琉球府,下轄三個縣,分別爲對應三個部分:北山縣、中山縣、南山縣。正好對應歷史上的明朝的三個琉球藩屬國。

而琉球府的府治所自然是在中山縣城---首裡城。

宣佈完聖王的聖諭後,羅大綱有些失神。

兒子羅飛德的事情,他當然心痛,甚至,有段時間確實心裡怨恨馮雲山。甚至,他不是沒想過,率領水師在苔灣自立,但羅大綱的性格,決定了他不會如此做。

加上,出征琉球的前兩天,一名軍中的參謀悄悄地給他引薦了一個人,卻是滿清派來的兵部主事,不知道爲何聽說了羅飛德的事情,帶着兵部尚書的親筆信,前來招降,說是隻要他率領討虜軍水師歸順朝廷,便保舉他爲廣東水師提督,賞旗人身份。

羅大綱不由怒極反笑!

去他孃的廣東水師提督!滿清還有水師嗎?老子現在已經是聖國水師第一人了。

去他孃的旗人身份!老子身爲客家人,正宗的漢人,豈會背棄祖宗,接受什麼旗人身份賞賜?

那名滿清朝廷的兵部主事大概也沒想到,他千里迢迢,喬裝打扮偷偷來到福健,原本以爲羅大綱兒子死了,必定會反,只要給個臺階下就行,沒想到不但沒讓羅大綱謀反,反而讓他忘記了兒子的傷痛。

原本對馮雲山的一點不滿,都消失不見了。注意力被轉移,轉移到早點推翻滿清上來了。

結果,悲催的兵部主事和那名引薦的參謀,被羅大綱毫不猶豫地關押着送至廣州,交由聖王王府警務部治罪。

羅大綱搖了搖頭,不再多想。兒子的事情,第三天聖王就給他來信解釋過了,他心裡其實也非常清楚,的確是兒子的錯,而且還太要強,造成這樣的後果。

算了,就算是沒兒子,但這輩子能在自己手上,收復琉球,開拓華夏國土,也算青史留名,這輩子也值了!

……

佔領了琉球國都的討虜軍,只留下乙十三旅中的三千人駐守。其餘的一萬三千水師和乙十三旅一千五百則用了二天時間,將整個琉球國全部清理了一遍,這才離開琉球,前往濟州島。

由於濟州島從未去過,原來請的泉州府水手也只是到過琉球和曰本的長州大阪,濟州島並未去過。

因此,羅大綱請了琉球的十餘名長期與曰本、朝鮮進行貿易的船家帶路。

半路上,羅大綱沒忘了派快船趕回廣州,稟報順利佔領琉球之事。並且,將上半年美國艦隊來犯過琉球,並提出通商之事,一併告知聖王。

期間海上也遇到過幾艘曰本商船和朝鮮商船,估計是到琉球來交易的,見一支龐大的船隊,紛紛驚慌失措,掉頭便跑。

羅大綱也不下令追擊,只顧趕至濟州島,急於在那裡開闢中轉基地。原因便是從泉州出發的時候,聖王已經在催促,說是太平軍的北伐軍在天津府靜海城中陷入絕境,怕是支撐不到年後,命令羅大綱早日抵達,按總參謀部的計劃執行救援計劃。

羅大綱想着秦日綱跟自己也還算一同並肩廝殺過,北伐的有很多老兄弟,心下也是有些着急,便顧不得其他事情,徑直趕往濟州島。要不然,依他的原來的老行當,西江水面的水寇啊,見到商船,又是倭寇的,早派人上前攔住了。

海上的南風強勁,幾天後,便到了濟州島。

濟州島不大也不小,長百餘里,寬五十餘里,是由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島嶼。若是馮雲山再這裡,肯定會奇怪後世國人非常喜歡去的一處棒子的旅遊地區,繁華無比,而在這個時代,卻是一片荒涼。

哦不對,也不算荒涼。羅大綱他們的船隊最先抵達的是南岸,沒有人煙。沿着島邊的海岸線向北,行駛了五十餘里後,終於發現一大片草原,草原的中間有些人煙。

羅大綱命令樑培友率領一個水師陸戰團上岸。

百餘名騎兵揮舞着馬刀,衝了過來,大聲嚷嚷,不知所云。

還是兩名琉球嚮導知道高麗話,翻譯過來說是對方是朝鮮李氏王朝濟州牧馬場的御馬監,管轄大靜縣所有馬場,讓樑培友等人趕緊退出濟州島,否則殺無赦。

趁着這隊騎兵還在耀武揚威,樑培友讓衆人偷偷包抄過去,準備將將之圍住。不料那隊騎兵也是虛張聲勢,見討虜軍士兵衆多,知道不敵,一見包抄過來,就馬上催馬便逃。

樑培友無奈,只得下令開槍,能打一個算一個。

只聽啪啪白餘聲槍響,雖然距離不近,還是命中數匹戰馬,撂倒了幾人。

衆人一擁而上,將幾名朝鮮馬兵捉了起來。一審問,得知,這濟州島分爲兩縣,一是現在南部的大靜縣,另外還有北部的旌義縣。兩縣都是人口稀少,整個濟州島上一共只有二萬餘人,其中一半是朝鮮流放的罪犯日積月累的後代,另外一些便是養馬的馬兵,一共也就五百餘人。倒是養的馬,有上萬匹,不過,其中只有二千餘匹戰馬,其餘萬餘匹都是矮腳馬,都是供朝鮮士兵的軍糧之用。

原來,這濟州島本來是元世祖忽必烈用來養馬之地,但是數十代下來,濟州島的馬逐漸變成了矮種馬,不適合作戰了。那二千餘匹戰馬還是從朝鮮本土運來的馬種。

聽到這裡,樑培友連忙派人稟報羅大綱。

羅大綱下令派出8千討虜軍士兵,分別從濟州島的四周,向中央進發,將整個濟州島,二個縣,全部掃蕩一遍。

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1121章 逃回奧倫堡第248章 反清的地主黃德美第718章 知道真相的朱洪英倒吸口冷氣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第287章 訂單到貨(上)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732 章 來自北極熊的威脅第1141章 普魯士兩巨頭和他們的真正目標第1255章 李鴻章的激動第699 章 昌隆繅絲廠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531章 海路出征第654章 對付叛徒的新處決方式878章 馬路第十五章 分兵、分別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245章 勇敢的蘇三娘第1292章 賜你姓馮753章 吾皇萬歲,帝國永昌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996章 彭玉麟給南方聯盟國的建議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960章 焦頭爛額的維多利亞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872章 墨西哥城四國條約第229章 定點拔除賊首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299章 江忠源的毒煙緣分第1092章 火燒芝加哥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997章 進攻再進攻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第610章 龍牀睡着太硬了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第376章 收購夏普斯武器公司第八十四章 正和鋼鐵廠(下)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1053章 決戰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第707章 佔領陝甘(中)第601章 紛紛出逃第520章 穿越的第一使命:拯救黃河生靈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958章 孟買完了第1158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三十二章 傷亡撫卹制度第1049章 亂戰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1310章 輕工業的發展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987章 羅伯特*李上校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第二十章 討胡檄文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748章 英軍大敗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第230章 平息叛亂第684章 佔領巴蜀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九章 商議出征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第278章 破長沙城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第十章 天父的警示第1268章 馮雲山的性格缺陷第369章 人心惶惶846章 拆上海城牆
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1121章 逃回奧倫堡第248章 反清的地主黃德美第718章 知道真相的朱洪英倒吸口冷氣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第287章 訂單到貨(上)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732 章 來自北極熊的威脅第1141章 普魯士兩巨頭和他們的真正目標第1255章 李鴻章的激動第699 章 昌隆繅絲廠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531章 海路出征第654章 對付叛徒的新處決方式878章 馬路第十五章 分兵、分別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245章 勇敢的蘇三娘第1292章 賜你姓馮753章 吾皇萬歲,帝國永昌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996章 彭玉麟給南方聯盟國的建議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960章 焦頭爛額的維多利亞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872章 墨西哥城四國條約第229章 定點拔除賊首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299章 江忠源的毒煙緣分第1092章 火燒芝加哥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997章 進攻再進攻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第610章 龍牀睡着太硬了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第376章 收購夏普斯武器公司第八十四章 正和鋼鐵廠(下)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1053章 決戰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第707章 佔領陝甘(中)第601章 紛紛出逃第520章 穿越的第一使命:拯救黃河生靈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958章 孟買完了第1158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三十二章 傷亡撫卹制度第1049章 亂戰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1310章 輕工業的發展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987章 羅伯特*李上校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第二十章 討胡檄文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748章 英軍大敗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第230章 平息叛亂第684章 佔領巴蜀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九章 商議出征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第278章 破長沙城第620 章 對待恭親王和衍聖公的方法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第十章 天父的警示第1268章 馮雲山的性格缺陷第369章 人心惶惶846章 拆上海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