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章 年盈利1億3000萬

這個數據一說出來,馮雲山心中有幾分得意。原油開採和冶煉自然不必多說,水泥的產量和磷肥的產量,因爲全國各地衆多的中小型水泥廠和磷肥廠的關係,自然產量算得上世界的前列,除了英國的水泥產量看能不能與自己相比,其他的國家,不可能比得過。

不過,這個時候,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主要還是看鋼鐵的產量。這有兩個指標,一個是生鐵,一個是鋼鐵,這個時候,因爲冶煉水平還不是太好、冶煉成本的關係,生鐵轉化爲鋼鐵的比例也就二十比一的樣子。

馮雲山心中開始努力回憶自己瞭解的那些數據,具體自然記不大清楚了,但他還是有點印象,就是19世紀歐美列強的鋼鐵產量。

馮雲山記得,好像是在1870年左右,普魯士戰爭爆發的那年,英國當時的煤炭產量是1億噸左右,生鐵產量是接近600萬噸,鋼產量是20萬噸左右。而排名第二的普魯士煤炭產量是3500萬噸左右,生鐵產量是接近140萬噸,鋼產量是17萬噸左右;第三的法國好像除了煤炭產量少一大截之外,生鐵和鋼材的產量都與普魯士相差不大,生鐵的產量比美國少,但鋼材要多一些。而此時排名第四的美國煤炭產量在3500萬噸,生鐵產量是接近150萬噸,鋼產量因爲鍊鋼技術和成本的原因,只是7萬噸左右。

如果按工業總產值綜合排名來說,法國的排名甚至在普魯士和美國後面。

不過,此時才1859年,法國自然還是第二的強國。而美國,則比普魯士還差不少。

這樣說起來,如今自己的中華帝國,如今肯定早就超過了美國,至少進入世界第四名了,就是自己不記得歷史上的1859年法國和普魯士的鋼鐵產量是多少了,估計還有一點差距。但自己的中華帝國與美國一樣,因爲國土遼闊,資源豐富,比英法等國家的增長更迅速,就像後世歷史一樣,不出數年,美國便追上普魯士和法國,甚至在二三十來年後超過英國,成爲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按照如今帝國的發展勢頭,比美國擁有更多的人力和財富,所缺的,僅僅是技術和制度而已,如今發展工業的制度也已經制訂,加上這個時代的技術並沒有如後世一般嚴密封鎖,只要如今正在接受教育的這一代兒童成長起來,馮雲山相信,帝國必定能超過美國,以更加驚人的速度趕超英國。

何況美國即將要發生南北內戰,自己也不會讓北方順利統一全國進而高歌猛進一路順利發展。唯一要提防的便是英國爲了遏制自己,保住它世界第一的位置,會聯合其他列強對中華帝國進行打壓。因此,交好法國和普魯士,必要時同其產生更深層次的利益,聯合他們同英國抗衡,這都有利於帝國的戰略。無論是誰崛起,都對自己有利。而且自己還可以像現在一樣,同他們相互貿易,等他們發生戰爭的時候,兩不想幫,又兩邊都幫助,大發戰爭財,增長自己的國力。

可就算是明年能產10萬噸鋼,也要向這些歐洲列強購買鋼材,儘快將國內的工業基礎完備起來。要修建的鐵路太多了,再加上那麼多的廠礦要建,還有槍炮要生產,都需要鋼鐵,光靠自產的鋼鐵,還遠遠不夠。而且,美國不是每年都從英國購買鋼鐵用於發展自身實力麼,自己便高價再從他國內的貿易商手中給買過來,反正要論財富,除了英國之外,還沒有哪個國家能比得上自己。

想想後世動不動一個煤礦、一個鋼廠便是年產幾百萬幾千萬噸的,如今自己全力扶持,要人給人要錢給錢的搞了數年了,鋼產量才幾萬噸,真是汗顏啊。不過,馮雲山回頭一想,也隨機釋然了,歷史上的民國初期時候,一年下來還沒有如今中華帝國的鋼產量呢。

而且,隨着如今正在進行的大規模的鐵路修建,對鐵礦開採、以及冶煉鋼鐵、煤炭開採和機器製造業以巨大推動,而且爲鋼鐵行業所需的原料和從業人員的流動提供了保障,從而推動整個鋼鐵行業的飛躍,乃至整個工業體系的迅速發展。

而此時,英國的貝斯麥已經發明瞭酸性空氣底吹轉爐的鍊鋼法,但還沒推廣開來,而且,馮雲山知道就算推廣了,但因爲此法不能去除硫和磷,只能採用低硫、低磷的鐵水作爲原料鍊鋼,但偏偏整個西歐一帶的鐵礦都是高磷鐵礦,煉出來的鐵水含磷量高達2%,因此,貝斯麥的這個酸性轉爐鍊鋼法成爲擺設,無法推廣。而此刻自己的中華帝國這兩年興建的大型鍊鋼廠,都是採用對於如今這個時代來說最爲先進的鹼性平爐鍊鋼法,馮雲山讓警務部和工務部對所有接觸到這套鍊鋼工藝的人員進行嚴密控制,必須由可靠的核心人員才能真正瞭解這套鍊鋼流程和原理,爲的就是怕其他國家將這項工藝學了過去。而且,就算真的有間諜學了個大概,最多也就是學個平爐法而已,這套鍊鋼方法,本來在歷史上就有有法國人在五年後發明出來,但真正最核心的技術卻是保持這個平爐的鹼性環境。這在歷史上要再過30年纔會出現的竅門,只要自己掌握住不泄密出去,必然可以讓中華帝國的鋼鐵產量傲視世界之巔。

輪到商務部稟報對外貿易情況,商務部副部長潘文濤激動起來,有些發顫的聲音,顯示出他的不平靜:“陛下,按照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安排,商務部下的外貿司升格爲外貿局,由原司長容閎任副局長,微臣兼任局長。財稅部又將原來直管的南洋公司移轉到外貿局下,並抽調資金和人員組建了另外兩家對外貿易公司,這樣便在廣州、上海和天津三地,分別形成了南洋公司、東洋公司和北洋公司三大貿易公司。其中南洋公司如今已經是富可敵國的巨型公司,當初剛剛設立的時候,吸納廣州十三行以及各家財產共1150萬兩白銀,而後陛下又從自己的聖庫中拿出850萬兩湊足2000萬兩白銀的本金。而這幾年,南洋公司發展迅速,雖然代替朝廷財稅部支付了七千八百多萬聖元的進口貨款,但自身資產仍舊在不斷增值。並且,太聖二年按照陛下的旨意,將原本屬於陛下個人的百分之八十的股份,劃撥百分之五十歸至朝廷,如今劃撥外貿局,另外有百分之十的股份面向全國發行,共募集資本家800萬聖元,而後,更是高速發展。截止本月初爲止,南洋公司拖欠貨款380萬聖元,應收貨款650萬聖元,除此之外擁有8380萬聖元的淨資產,合計8650萬聖元的資產;而東洋公司欠外債350萬聖元,工廠類不動產不算在內,擁有動產5280萬聖元;北洋公司欠外債220萬聖元,工廠類不動產不算在內,擁有動產3280萬聖元。外貿局下的三大公司不含不動產在內的淨資產高達16640萬聖元,其中外貿局對三大貿易公司全部佔股百分之五十,陛下您個人佔股皆爲百分之二十,廣州商會財團佔股百分之二十,其餘百分之十由各地民間資本所有。”

“咳咳,陛下,去年三大公司對內採購共12580萬聖元,出口貨值21870萬聖元,而後全部進口貨值近15920萬聖元,除去鋼鐵、硝石、銅、機器設備、軍艦等朝廷需要的大宗物資之外,其餘的貨物出售給商務部以及國內的各大商行、各地商會,共獲貨款9720萬聖元,合計結算下來,年盈利3090萬聖元。當然,這個並不準確,因爲去年採購的鋼鐵、銅礦和軍艦等貨物過多,接近一億聖元,因此,若是算上這些資產,年盈利約有1億3000萬聖元。

PS:推薦一本歷史新書《大明納爾遜》,老作者了,書寫得不錯。

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第257章 曾剃頭變成曾屎頭了第1327章 爲難的奧斯曼帝國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248章 反清的地主黃德美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第1155章 正式宣佈大不列顛王國戰敗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第1249章 煤鐵小能手譚廷襄(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668章 卡爾.麥喀士的救星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632 章 賊吃賊第241章 親自練兵(上)第680章 排洪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1165章 布拉格743章 聲東擊西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第611章 南方戰事第245章 勇敢的蘇三娘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第712章 毛奇和瓦德西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261章 傅善祥讀報紙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163章 人才問題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1199章 苛刻的條件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930章 取地圖來第280章 小鎮調研第337章 佔領琉球第658章 封爵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第1073章 秦日綱又出現了第215章 楊秀清攻佔南京城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834章 電纜和油田925章 激戰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1273章 交流發電機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126章 佔領全城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813章 巴達維亞第642章 天京城破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475章 江上巧遇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779章 尊王攘夷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832章 瓊州府臨高縣馬嫋鎮第五章 圍困全州第1256章 人口紅利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800章 蘭芳共和國第508章 治理常州與攻破湖州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1107章 打了大勝仗都還沒反應過來第454章 蟬變黃雀980章 同一天赴任的兩個總統第1114章 勝利初顯第190章 烈士紀念碑第370章 福州陷落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1018章 不能讓美利堅成長爲第二個中華帝國
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第257章 曾剃頭變成曾屎頭了第1327章 爲難的奧斯曼帝國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248章 反清的地主黃德美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第1155章 正式宣佈大不列顛王國戰敗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第1249章 煤鐵小能手譚廷襄(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668章 卡爾.麥喀士的救星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632 章 賊吃賊第241章 親自練兵(上)第680章 排洪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1165章 布拉格743章 聲東擊西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第611章 南方戰事第245章 勇敢的蘇三娘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第712章 毛奇和瓦德西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261章 傅善祥讀報紙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163章 人才問題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1199章 苛刻的條件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930章 取地圖來第280章 小鎮調研第337章 佔領琉球第658章 封爵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第1073章 秦日綱又出現了第215章 楊秀清攻佔南京城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834章 電纜和油田925章 激戰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1273章 交流發電機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126章 佔領全城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813章 巴達維亞第642章 天京城破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第475章 江上巧遇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779章 尊王攘夷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832章 瓊州府臨高縣馬嫋鎮第五章 圍困全州第1256章 人口紅利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800章 蘭芳共和國第508章 治理常州與攻破湖州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1107章 打了大勝仗都還沒反應過來第454章 蟬變黃雀980章 同一天赴任的兩個總統第1114章 勝利初顯第190章 烈士紀念碑第370章 福州陷落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1018章 不能讓美利堅成長爲第二個中華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