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

糊南長沙府湘鄉境內,羅山腳下,善慶鄉新林裡。

這個貧瘠的小山村,出了名湘鄉乃至長沙衡州兩府都大有名望的大儒,便是理學大師,人稱“羅山先生”的羅澤南。

而這天,這個山村的田埂道上,有一名四十多歲的農婦,牽着一名八歲的男童,走在其中。

“吉兒,走快些,如今是雙搶季節,你父親又不在家中,整個羅家就我們娘倆,家中的七畝水田要在幾天裡收割完,還要趕快插上晚稻的秧苗,很是緊張。哎,老孃倒了八輩子黴了,嫁給姓羅的。”農婦催促着男童,語氣裡,充滿着對丈夫的怨念。

“娘,別這樣說父親!對了,娘,父親什麼時候回來啊?我都快忘記他長什麼樣了。”男童奶聲奶氣地道,打着赤腳,蹣跚地走在高低不平的田埂上。

“別問了,老孃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回來!說不定,死在外頭了。最好一輩子都別回來!如今生活好了,老孃根本就用不着他!”農婦看起來很是潑辣。

這時,遠處有人一邊高喊,一邊朝她們快步走來:“羅家嫂子,請問羅山先生有消息嗎?”

農婦一見來人,卻是認識,有些不悅地道:“什麼羅山先生?你說的是羅澤南吧?他都一年沒回過家了,我也不知道他在哪裡,也沒寫過信,說不定,早死在外頭了。”

來人一共有三個人,聽見農婦這樣說,面面相覷,頗爲無奈。

而先前爲首喊話之人,猶不死心,繼續說道:“羅家嫂子,您知道,我們沒有惡意!我們是善慶鄉公所的。找您啊,一來,瞭解下羅山先生的近況;二來,也是看看,羅山先生家有沒有需要幫忙的,看來我們來得正是時候啊。”

“哎,真是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最短。老孃真是怕了你們這幫鄉公所的人了。不過,說起來,你們拉過來的那個,那個叫什麼來着,還真好使!”農婦一時想不起稱呼,看向旁邊的男童,果然,男童卻很是機靈,張嘴就來:“娘,是磷肥!虧你整天唸叨着,還會忘記了。”

“對對,磷肥!”農婦輕輕拍了下男童的後腦勺,“就你鬼機靈!”

“噢,原來是說磷肥啊!羅家嫂子,這磷肥,效果到底怎麼樣啊?”這名鄉公所的聖國官員有些期待地問道。

農婦眼神有些迷離起來。

農婦本姓張,是羅澤南的原配妻子。就像她說的,嫁給羅澤南後,便遭受了人間最痛苦的磨難。

她本也算書香門第之家,雖母早亡,但家境還算不錯。因其父看中了世代從事耕種的羅家中頗有才華的羅澤南,將她許配給了他。

但次從與羅澤南成親後,羅澤南和羅家便接連厄運連連。

先是羅澤南的童試生落榜,緊接着,因爲家境窮困,缺衣少食,加上又無錢求醫問藥,便接連有親人去世:婚後次年,羅母病死;第二年,羅澤南的兄嫂又雙雙病死,留下唯一對侄兒侄女讓羅張氏幫忙奉養;再過一年,侄女夭折,祖父也病死;接下來的三四年,羅張氏四歲大和二歲大的長子、次子都又因病卻無錢救治,慘遭夭折;這還沒完,又是二年後,羅澤南的妹妹病死,三子,還有死去兄長託付的侄子,又雙雙夭折。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此。羅張氏和羅澤南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了。

也許是羅澤南覺着自己對不起羅張氏,無顏面對,羅澤南搬去湘鄉縣郊外,奮力治學,成爲一名大儒,並培養出一大批如王錱、李續賓、李續宜、蔣益澧、楊昌濬等飽受理學思想薰陶,具有經世抱負與才幹的弟子。

而後,又奉湘鄉縣令之命,編練團練,留下羅張氏在家獨自將兒子拉扯大。不過,幸好,此時的羅澤南已經有了一定基礎,時不時會帶回寫銀兩,羅張氏生活過得好了起來。

而且,羅家的水田,也從原本的七畝地,增長到三十餘畝。

不過,沒多久,廣西過來的長毛賊兵殺到糊南,也席捲了長沙府,羅澤南在湘鄉城內練兵,羅家的少量錢財也被路過的亂兵洗劫一空。

再往後,太平聖國佔領了湘鄉和長沙府,羅澤南跟隨曾國藩被一步步地從長沙趕至嶽州,再從嶽州又被趕至武昌,便沒能再接濟羅張氏,於是,羅張氏和兒子羅允吉又開始貧困潦倒起來。

羅張氏可能永遠也忘不了半年前的那次,當時兒子羅允吉半夜裡突然發起高燒,等到早上,已經開始渾身抽搐,神智不清起來。

把羅張氏嚇壞了,臉都嚇白了。她已經前前後後夭折了三個兒子了,侄兒侄女也死了兩個,其中至少有三個在夭折前發的病,都是這種症狀。高燒不退,渾身抽搐。

如今自己這唯一的第四的兒子又是如此,怎能讓她不絕望?

而就在她悲痛絕望,束手無策的時候,就是這個自稱是鄉公所楊副鄉長的人,正好來到了她家,朝她打聽她丈夫羅澤南的消息。看見她兒子羅允吉的模樣,二話不說,背起她兒子便跑到鄉公所隔壁的醫務所,找來醫師,吃了藥,又用冷水袋敷了兩個時辰,兒子羅允吉的燒,竟奇蹟般的退了!

當時,羅張氏真的,就算給這個楊副鄉長當牛做馬也願意。

接着,楊副鄉長帶着鄉公所的人,將新林裡的水田重新丈量、劃分了一下。羅家因爲羅澤南的緣故,被劃爲清妖官吏,被鄉公所抄沒了所有田產和財產。

這下,羅張氏欲哭無淚,又開始仇視鄉公所起來。

不過,沒過多久,也許是鄉公所接到上級的指令,也許是看見羅張氏帶着個幼兒,孤苦無依的,便又將其劃爲普通人家,將其原本的7畝水田又分給了她。並且,給了她家一些救濟的糧食,助其脫離困境。

接下來,這個楊副鄉長,便會時不時的到新林裡來,還囑咐村長多照顧羅張氏她們。

春耕的時候,村裡其他人的水田都耕好了地,她一個女人家,耕不動,這時,鄉里派人來了,和村裡幾名壯勞力,花了兩天時間幫她家耕好地,還插上秧苗。當然,不單單是幫她們家,還幫村裡其他兩戶困難的人家一道的。

但她覺着就跟專程來幫自己家一樣。

她雖然潑辣,甚至外人說有些彪悍,但並不是對對什麼都無動於衷的,這樣的鄉官,自古到今,從沒見過,對於人家的好,自然也是銘記在心。

二個多月前,因她們家的水田肥力不足,長勢自然比村裡其他人家的禾苗要差,矮上一大截。她心裡急得直髮慌,可家裡只有二口人,人畜糞便只有那麼點,都用光了,水田的禾苗長勢也沒見好轉。

這時,新選的村長來了,告訴她,這時她們家禾苗病了,可以去鄉里一趟,鄉公所旁邊有個農民教習所,裡面有教師懂得怎麼給禾苗治病。

並且,那個農民教習所像私塾一樣,白天教孩子唸書識字,還不收學費,村裡的幾個男童,都準備去念書;但教習所又跟私塾不太一樣,它夜晚又教習鄉民識字、種植、養殖和手藝等技能。

於是,羅張氏抱着死馬當做活馬醫的想法,抽出一天時間,帶着兒子,來到村長說的鄉里的農民教習所。

教習所裡已經有五十多個孩子在跟隨教師識字了。教師一聽羅張氏所說,很重視,在課堂結束後,跟着羅張氏來到她家的水田裡,仔細看了看禾苗,判斷是肥力不足。

教師告訴她,正好鄉公所在推廣一種叫“磷肥”的肥料,乃是聖王親自研製出來的,雖然效果還不清楚,但相信能醫好她家的禾苗之病。這“磷肥”數量不太多,價格便宜,還可以先借用,等收糧食了再還上,建議她試試。

沒有主意的羅張氏便按下手印,用700文買下700斤磷肥,說是買,其實是賒賬,羅張氏家中只有二兩銀子不到,那是她用來救急的,不肯輕易動用。

因爲是推廣,教師和鄉公所的人專門來到她家,教她如何將磷肥灑在水田裡,一畝地灑一百斤磷肥。

當時村裡好些人,還都到她家的田裡圍觀,指指點點議論紛紛,都笑她:“羅家嫂子,你該不會被騙了吧?這灰不溜秋的土疙瘩,能比你拉出來的大糞好?鬼才信呢。咱祖祖輩輩都這樣過來的,還是大糞好用。”

“是啊,還是大糞好!羅家嫂子,要是你家大糞不夠,上我家挑點去?”村民嘻嘻哈哈地亂開着玩笑,倒也不是真的嘲笑她,只是不相信那鄉公所推薦的什麼磷肥有效果。

“大糞好用,留着你自己用吧!”羅張氏回敬一句,再不理會他們,專心地灑起磷肥來。

接下來的三四天,水田裡的禾苗並沒有什麼變化,還是蔫蔫的。村人經過,都會笑道:“嘿,羅家嫂子,你這磷肥也沒見什麼效果啊!這下,浪費那幾百文了吧?”

羅張氏嘴上不答,心底卻也認同了村人的說法,暗自憤懣,狗日的鄉公所,別的事都做得好好的,怎麼這事就騙自己呢?

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742章 緬甸出事了第475章 江上巧遇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第1031章 暴利的西洋貿易第三十二章 傷亡撫卹制度800章 蘭芳共和國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659章 魏源第1297章 馮癸方和唐生才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953章 逃婚的公主792章 炮臺羣第1213章 由鋼鐵想到的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第314章 尤浪漓娶親(中)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1295章 火藥托拉斯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767章 征討朝鮮(二)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第277章 左宗棠的選擇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768章征討朝鮮(三)第380章 首次見傅善祥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834章 電纜和油田758章 反腐第444章 幕後真兇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第四十七章 鎮壓奸商(上)第1032章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第1293章 杜邦火藥公司碰到的麻煩第1263章 鋼鐵新政第692 章 問策(三)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第374章 再次開科舉948章 俄軍大敗第225章 水陸聯合敗敵第682章 秦日綱稱帝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860章 滅浩罕汗國808章 劉阿生之死747章 傑索爾村戰鬥(下)第六十章 攻陷郴州(上)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1032章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1075章 選擇拼了第1032章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1022章 失敗的英國工人暴亂準備另闢愛爾蘭戰場第1047章 各懷鬼胎(感謝諸神大大的萬賞)第1251章 出鐵水第260章 《南方日報》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558章 挖墳引清兵出城第1223章 朝官變動889章 逆天改命的明治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837章 福州船政局第191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上)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508章 治理常州與攻破湖州846章 拆上海城牆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第564章 大沽口炮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第642章 天京城破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第458章 石達開和韋昌輝都要求出徵第229章 定點拔除賊首第228章 吳如孝歸來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1317章 朕決定出兵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
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742章 緬甸出事了第475章 江上巧遇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第1031章 暴利的西洋貿易第三十二章 傷亡撫卹制度800章 蘭芳共和國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659章 魏源第1297章 馮癸方和唐生才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953章 逃婚的公主792章 炮臺羣第1213章 由鋼鐵想到的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第314章 尤浪漓娶親(中)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1295章 火藥托拉斯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767章 征討朝鮮(二)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第277章 左宗棠的選擇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768章征討朝鮮(三)第380章 首次見傅善祥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834章 電纜和油田758章 反腐第444章 幕後真兇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第四十七章 鎮壓奸商(上)第1032章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第1293章 杜邦火藥公司碰到的麻煩第1263章 鋼鐵新政第692 章 問策(三)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第374章 再次開科舉948章 俄軍大敗第225章 水陸聯合敗敵第682章 秦日綱稱帝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860章 滅浩罕汗國808章 劉阿生之死747章 傑索爾村戰鬥(下)第六十章 攻陷郴州(上)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1032章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1075章 選擇拼了第1032章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1022章 失敗的英國工人暴亂準備另闢愛爾蘭戰場第1047章 各懷鬼胎(感謝諸神大大的萬賞)第1251章 出鐵水第260章 《南方日報》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558章 挖墳引清兵出城第1223章 朝官變動889章 逆天改命的明治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837章 福州船政局第191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上)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508章 治理常州與攻破湖州846章 拆上海城牆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第564章 大沽口炮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第642章 天京城破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第458章 石達開和韋昌輝都要求出徵第229章 定點拔除賊首第228章 吳如孝歸來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1317章 朕決定出兵第391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下)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221章 擊潰南澳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