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

聽範汝增說出240萬人口的數字來,劉長佑大吃一驚:“何以人口如此之多?當初帝國剛剛定都聖京的時候,才堪堪一百萬人,這才9年時間,怎麼會增長這麼多人?沒聽說陛下調派大量的駐軍駐守京城啊?”

範汝增嘻嘻笑道:“兄長說的沒錯,我帝國幾乎沒用多少戰亂便和平接收了聖京城,也留下了太平天國轉下來的一百來萬人口。而原本逃往江北各府的原本聖京城內的居民也紛紛回鄉,這一下便增加上十萬。

帝國將士在聖京城只駐紮的軍隊雖然還不到十萬人,但但後來陸續設立帝國的各個官衙、各省的會館、各行業的商會、各行各業的總部等等......別小看這些機構,單個沒多少人,但架不住數量一多,便是以十萬計。別的不說,就說這學堂吧,截止今年爲止,單單設立在聖京的高等學堂,便達到二十三座,學校的教師和後勤輔助人員便多達三萬人,加上他們的家眷,只怕不下十萬人,而這些高等學堂從整個帝國各地招收來念書的學生,便超過十萬人。

別的不說,單是聖京的鐵路局,便僱請了數千名工人,這些人都帶着一大家子,可不就是數萬人了?這樣的帝國國辦機構更是太多,比如聖京機器製造局,已經發展爲超過3萬正式工人的超級巨無霸,若是算上他們的家眷,只怕不下十五萬人。除了這些國有廠礦之外,聖京城內城郊,還有數百家大大小小的民間私人籌辦的工廠作坊,好多規模也不小,有上千人,小的也有幾十號人,這樣一算下來,單是聖京城四周的私人工廠的工人們,便不下十來二十萬人,這些人的家眷更是龐大。除此之外,因爲聖京城人口衆多,每日的柴米蔬菜等消耗都是驚人的數量,吸引了不少周邊州府的鄉民前來謀生。

也正因爲這些原因,聖京城的人口在短短9年時間,便增長了足足一倍還多,並且近兩年來仍舊在增長,還越來越快,如今還在以每月上萬人的速度在增加。”

劉長佑豁然變色,這個人口增加的恐怖速度,真是讓他大吃一驚,他喃喃地道:“虧我在武昌爲官多年,以爲讓武昌城的人口恢復到比當初太平天國攻城之前還要多的地步,就已經沾沾自喜自己的功績,沒想到,與聖京相比,真是螢火之輝。陛下真是天才,也只有陛下才能短短几年便讓聖京成爲如此規模的超級大城。240萬人口,天吶,當初號稱什麼乾隆盛世的滿清朝,北京城也就一百多萬人口吧,當天天下,纔是真正的盛世啊!”

範汝增連忙岔開話題:“兄長不必唏噓,這聖京畢竟是首都,有許多其他省府大城難以企及的便利。

兄長這回來了呆京城就不走了,閒暇時分可以好好轉轉。如今聖京城的百姓簡直不能用安居樂業來形容,按照陛下說的那個詞,叫獲得感和幸福感都很強。

不多說了,小弟僱請的馬車就在那裡,兄長和思謙還請上車。”

說到這裡,一行人已經來到火車站外廣場的邊緣,範汝增的兩名手下領着衆人來到一輛高大而樸實的四輪馬車前。

劉長佑和劉思謙父子兩人還是第一次看見這種可以載幾十人的公共馬車,便仔細打量起來。

停在人羣之中的,是一輛淺褐色的馬車,很是高大寬敞,劉長佑注意到,這馬車不但是四個輪子的,竟然還是雙層結構,上下兩層都可乘坐。

劉長佑熟讀古書,他知道,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都是以二輪馬車居多,這四輪馬車雖然也有,但很不常見,使用很少。原因其實很多人都明白,馬車的輪子栓在一條硬木做的軸上,無法轉換方向,因此兩輪馬車還可以靠馬伕的技術,靠着馬力挪動兩輪的快慢來轉換方向,但四輪馬車便只能一條道走到黑,根本無法改變方向,這也是爲何無人使用四輪馬車的原因。

因此,劉長佑立刻提出疑問:“此馬車如何轉變方向?”

範汝增不明白這方面的問題,便讓車伕來回答,劉長佑這才被告知,這四輪馬車是交通部從西洋那邊學過來的,前後兩組車輪與中原的這種四個窄窄的鐵箍木輪都裝在車架上的四輪馬車不同,這種四輪車前兩個輪子裝在一個車架上,後兩個輪子裝在另一個車架上,後面的車架架在前面的車架上,由一根立軸連接,並且兩個車架都安裝了轉向差速器形成可以轉動靈活的轉向架,這便使得前後兩個車架都能轉動自如。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劉長佑聽完車伕的介紹,又看了下馬車的車架,還有精鋼打造的車輪還衆多連接的螺栓、齒輪、傳動軸承等,嘆息道:“西洋的技術,還真有他們獨特的地方。可憐我漢家文化,竟然數千年都沒能製造出會轉向的馬車來。”

劉長佑父子坐上這輛已經被特務司全包的馬車,一路行駛起來。

十餘分鐘之後,便已經來到玄武湖邊。

拉開馬車的窗簾超外看去,美麗的玄武湖還是以前般模樣,恬靜而美麗。不同的是,玄武湖邊,一條寬闊的道路,沿着玄武湖向遠方延伸而去。而路邊,聚集着數百人,都朝馬路的勁頭來回張望,見到劉長佑他們乘坐的這輛馬車開過去時,似乎有些高興,朝這邊迎了上來,但離得近了才發現這輛馬車沒有任何標誌,無不愕然,垂頭喪氣氣地繼續等待。

範汝增解釋道:“這兒是一處馬車停靠站點,名叫玄武湖北站,有5條不同線路的公交馬車會經過這裡,這數百人多半是遊玩玄武湖的遊客,都在等候公交馬車。”

劉長佑還沒感嘆,劉思謙已經驚呼起來:“這馬車生意太好了!”

而劉長佑卻將注意力放在了馬車行駛的這條寬闊的沿着玄武湖鋪設的馬路上。

這條馬路與他在湖北修築的普通馬路不同,這條馬路明顯不是官道,而是聖京城內新修建的普通街道而已。照理說,這樣的城內普通道路,一般都是用青石或者條石鋪設平坦,這是以前滿清遺留下來的街巷;遇到城內的主要街道,便會採用水泥混合一些碎石河砂等,澆築成混凝土路面,呈現出灰白茫茫地一片。可面前的這條馬路,卻完全不同,看起來似乎很平整,光滑,最關鍵的是,表面看起來是一片褐黑色,似乎不是那種灰白色的水泥澆築的。

範汝增似乎察覺到了劉長佑的好奇,解釋道:“這也是陛下的提點,讓交通部從廣州和文萊將煉油廠煉製聖油剩下的沒用的油渣,混以碎石鋪設到路面,竟然出奇的好。光滑平整,馬車車輪壓在上面,遠比壓在水泥路面保護車輪,也不會坑坑窪窪,實在天生就是鋪路的極佳材料。如今聖京城中,主要的馬路都採用這種材料,對了,陛下將之命名爲柏油。”

劉長佑這才發現,不知不覺之中,皇帝通過這種方式,慢慢地將這個國家完全影響、改變了。

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260章 《南方日報》第二章 夜晤石羅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706 章 白馬戰兵的覆滅第五十一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下)733 章 四面出擊第656章 五大戰區的構想第二十二章擴軍招兵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第1096章 歐洲三國公使的無奈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第130章 《博物新編》818章 同歸於盡的瘋子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第617章 衍聖公的《特進表文》第410 章 洋人和天國的反應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611章 南方戰事第1300章 擊敗巴西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850章 石達開請纓第1129章 帝國瑣事第201章 過年,1852年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第1141章 普魯士兩巨頭和他們的真正目標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593章 坑人的談判(下)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第五十六章 兩廣方略(求收藏!推薦!)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758章 反腐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八十章 攻略韶州府(五)771章 南北朝鮮省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913章 焦頭爛額的滋味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804章 討好洋人的漢奸第1070章 南北談判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905章 歐洲各國反應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784章 移民政策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第552章 胡雪巖來推銷軍糧第374章 再次開科舉第557章 秦日綱要挖咸豐祖墳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872章 墨西哥城四國條約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第119章 攻奪廣州城(二)787章 鋼材纔是搶手貨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855章 喀什噶爾的血戰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788章 廣州會館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1263章 鋼鐵新政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256章 攻佔衡陽城(下)791章 法國要找事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694 章 思策(五)第403 章 兩個旅長的叛亂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第699 章 昌隆繅絲廠969章 佈局美國內戰的新墨西哥省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928章 南山防線第1026章 下議院竟似要與愛爾蘭妥協858章 全殲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1244章 沙俄的恐慌
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260章 《南方日報》第二章 夜晤石羅754章 絕緣電纜和古塔樹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706 章 白馬戰兵的覆滅第五十一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下)733 章 四面出擊第656章 五大戰區的構想第二十二章擴軍招兵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第1096章 歐洲三國公使的無奈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第130章 《博物新編》818章 同歸於盡的瘋子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第617章 衍聖公的《特進表文》第410 章 洋人和天國的反應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611章 南方戰事第1300章 擊敗巴西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850章 石達開請纓第1129章 帝國瑣事第201章 過年,1852年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第1141章 普魯士兩巨頭和他們的真正目標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593章 坑人的談判(下)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第五十六章 兩廣方略(求收藏!推薦!)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758章 反腐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八十章 攻略韶州府(五)771章 南北朝鮮省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913章 焦頭爛額的滋味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804章 討好洋人的漢奸第1070章 南北談判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905章 歐洲各國反應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784章 移民政策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第552章 胡雪巖來推銷軍糧第374章 再次開科舉第557章 秦日綱要挖咸豐祖墳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872章 墨西哥城四國條約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第119章 攻奪廣州城(二)787章 鋼材纔是搶手貨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855章 喀什噶爾的血戰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788章 廣州會館第1023章 英首相對華宣戰第1263章 鋼鐵新政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256章 攻佔衡陽城(下)791章 法國要找事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694 章 思策(五)第403 章 兩個旅長的叛亂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第699 章 昌隆繅絲廠969章 佈局美國內戰的新墨西哥省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928章 南山防線第1026章 下議院竟似要與愛爾蘭妥協858章 全殲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1244章 沙俄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