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2章 大英帝國借錢平叛

拉姆齊嘆道:“女王陛下,聯合王國以海洋貿易興起,更以皇家海軍傲視世界列強之巔,一向重視海軍,主要的軍費開支,都發展海軍,與皇家海軍想比,對於陸軍發展一向不夠重視。因此儘管陸軍士兵薪水不高,但還是無法招募太多。能保持16萬,已經是頂住了財政開支巨大的壓力了。”

德比伯爵忽道:“印度那邊的坎寧怎麼回事?我記得前年那次印度的那些土著們大肆叛亂,大英駐印度的歐洲士兵也才4萬餘人,當時聯合王國從各地雖然調派了近10萬的兵力,但其中從大不列顛派去的,還不到2萬兵力,其他的都是從其他海外領地調集的、特別是從旁遮普調錫克兵8萬人,出了大力氣。而從印度本土募集了本土土著士兵共30萬人,讓印度土著士兵幫助我們平定那裡的叛亂,以印治印,最好不過。爲何我們此次不繼續採用這種方式呢?那些印度土著士兵應該還沒解散吧?”

首相羅素不滿地道:“德比伯爵,你也說了,前一次印度叛亂的平定,靠的是抽調錫克兵來以印治印。可這一次,難道你不知道,這次印度叛軍的主力和領頭者,就是錫克叛軍麼?再說,那些30萬印度土著士兵,因爲印度總督府一直無法支付足夠的薪水,無奈之下,已經解散了十餘萬兵力,另外留下來的土著部隊,也有部分因爲俸祿少而參與了這次叛亂。那些本地土著是不可靠的!”

德比伯爵一臉平靜地道:“可錫克人也不是整體一塊!那叛亂的錫克軍隊,也只是如今旁遮普一帶的錫克王國的叛軍,原本在印度各地,尤其是孟加拉管區和南部印度的馬德拉斯管區,甚至錫蘭和波斯等地,都有不少忠於大英的錫克士兵,他們都由大不列顛王國的軍官指揮,一心作戰,與世隔絕,想必他們還不清楚旁遮普錫克人叛亂的事情,派他們去攻打錫克叛軍不大可能,調往加爾各答那邊去進攻那些入侵的緬甸軍隊,總是沒問題的。另外,印度那麼廣闊的領地,成百上千的土邦王公勢力,我們完全可以用女王陛下和聯合王國的名義,對其中一些一向親近大英的王公進行封爵及授予勳章之類的手段,甚至可以封賞、封地等,將他們爭取到大不列顛的懷抱,再利用他們的軍隊,組織起來,去幫助我們平定那些叛軍。”

首相羅素還是強行辯解阻止道:“這些背叛者,下等民族,都不可靠。連愛爾蘭人都開始背叛聯合王國,何況那些東方人?除非我們許諾讓他們建立自己民族的獨立王國,不直接干涉他們內部事務。”

維多利亞皺皺眉頭,打斷羅素的話喝道:“首相,本王覺得德比伯爵說的在理,何不試試!再說了,如今王國已經到了這個緊要關頭,就不要在乎那些細枝末節的東西了。只要能儘快平定愛爾蘭和印度的叛亂,有什麼條件,都可以先答應他們。”

羅素這才注意到,女王時對自己不滿了。雖然大不列顛聯合王國是君主立憲制,他這個首相也是議會推選出來的,但維多利亞女王地位尊貴,足以影響議會大多數議員的態度,而他的首相從表面上的程序看也還是女王任命的,因此,他連忙認錯:“好的,女王陛下,我們內閣會聯合那些忠於聯合王國的本地勢力,哪怕答應他們一些不太過分的條件,只要他們幫助聯合王國平定叛亂!”

大家也都看出來了,女王陛下是實在被印度和愛爾蘭,尤其是印度的叛軍給嚇壞了,已經有些慌神。想想也是,畢竟印度那麼多的人口,大不列顛王國總共纔多少兵力?總不能全派到印度上去吧。但又不能眼睜睜地看着印度被叛軍佔領,從大不列顛手中奪走,最好的方式,莫過於拉攏一批本地土邦王公們,將那些叛亂的軍隊鎮壓掉。哪怕將印度的利益讓出一部分,讓那些土邦王公們擁有自己的領地,甚至獨立成爲大不列顛王國的附庸小國也行,總比將整個印度都丟了要好。如今的大不列顛王國的經濟和貿易,可有五分之一以上靠的是印度等海外殖民地的市場以及提供的原材料。

內閣大臣們在維多利亞女王的監督下,已經商議好出兵規模和具體人數,就在大家以爲馬上要散會,各自趕着分頭去執行的時候,新任的財政大臣兼殖民地事務大臣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站了出來,提出反對意見:“女王陛下,各位內閣們,如今大不列顛王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爲了‘世界工廠’,聯合王國應當充分進行自由主義治國,給王國、給商人和百姓充分的自由,發揮自由貿易政策,對那些殖民地上也應該多一些自由。因此,我反對從大不列顛本土出兵太多,費力不討好地將印度叛亂平定,繼續變成聯合王國直接統治的殖民地。而是贊同德比伯爵建議的那樣,主要依靠印度本土招募的土邦王公們的士兵和原來的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本土士兵他們來平息叛亂,在平息叛亂之後,在當地扶持一些本土勢力,將其變爲聯合王國的間接控制的附屬國,而不是直接統治的殖民地。”

羅素和德比伯爵兩人異口同聲地喝道:“胡說八道!格萊斯頓,你瘋了嗎?要不是你是自由黨成員,真懷疑你到底是不是英格蘭人。竟然幫那些印度人說話。你難得不知道印度對於大不列顛、對女王陛下、對所有的聯合王國百姓的重要性嗎?”

格萊斯頓卻反駁道:“我只知道,間接控制印度,充分利用其土地上的資源和那裡的人,比直接統治他們要划算得多!自前幾年印度叛亂以來,到如今,叛亂4年多的時間,聯合王國從印度獲取的財稅和貿易利潤等,從原本每年的4000萬英鎊,降低到平均每年只有700萬英鎊!甚至在1857年和1858年這兩年,因爲各地暴亂不堪,造成各地稅收無法收取,原材料等貿易無法正常進行,而軍費開支又急劇增加,甚至還倒虧數百萬英鎊。這還是當初孟買管區和馬德拉斯有一大半領土沒遭受叛亂干擾的情況下,孟買管區產的棉花和馬德拉斯管區的黃金寶石等能順利運回歐洲。如今這次印度叛亂,不但孟加拉管區和孟買管區,甚至連馬德拉斯管區都大肆叛亂,想要出兵全部平定必然十分的不易。依我的建議,倒不如先集中力量保住孟買管區和孟加拉的加爾各答城這一帶對我聯合王國最爲有利的領地,而對於其他地區,可以表面上先宣佈放棄,讓給那些勢力大又傾向聯合王國的土邦王公們,直接通過扶持這些土邦王公勢力,讓他們出兵對付那些叛軍,自行殘殺,等決出勝負之後,大英再扶出兵,將他們扶持成爲王國的代理人也可以,或是直接除掉他們直接佔領,也可以,這樣便能以較小的代價迅速讓印度的局勢穩定下來。”

“關鍵的是,這樣能確保我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在孟買管區的棉花需求和加爾各答地區的煙土和商品貿易不至於中斷,確保聯合王國在印利益不至於收到根本性的損害!”格萊斯頓繼續分析道:“而且,出兵數量的減少,軍費開支也可以在承受範圍以內。若是按照內閣原先的出兵規模,尤其是大不列顛島上的本土出兵數量,光是印度的軍費開支,海軍至少需要500萬英鎊,而陸軍方面要出動7萬兵力,甚至需要800萬英鎊的額外開支。不僅僅如此,因爲這還僅僅是平定印度的叛亂。愛爾蘭的叛亂倒是必須要解決的,但這也是需要花費大量的軍費開支。根據出兵的規模,威爾士和蘇格蘭出兵2萬,再加上愛爾蘭島上的2萬名英格蘭士兵,不算調派船隻運送等支出,就算這4萬人的軍費就需要300萬英鎊以上,若是戰爭持續超過4個月,則還需要往上增加。除了出兵的軍費之外,因爲出兵造成的大不列顛本土駐兵缺少,以及兩地平叛後續所需要的兵員,需要並大肆擴軍。就算先招募10萬人,這些軍隊的招募以及訓練、裝備和供養等開支,預計不少於1500萬英鎊,若是要招募30萬,則至少需要4000萬英鎊。上帝啊,這對大不列顛王國的財政來說,即便聯合王國再富有,也是個天文數字!”

首相羅素也沒想到,原先說的出兵印度和愛爾蘭平叛的決定,所需要的軍費開支竟然達到這種地步,這不是說,真正做到原先商定的出兵計劃,前後算下來,第一批直接各項軍費開支就得需要1600萬英鎊左右,差不多是如今的大不列顛整個王國海軍年度軍費開支的兩倍了。而後續若是要招募10萬人的新兵,半年下來就要1500萬英鎊的費用,這還不算採購軍艦和巨型火炮的重型裝備。他有些爲難了,畢竟,格萊斯頓是財政大臣,是在幫助作爲首相的他分擔財政壓力。從哪裡籌集這麼一大筆軍費開支?他頭疼了。

維多利亞女王也被格萊斯頓所說的軍費預算給嚇了一大跳,她作爲聯合王國的國王,每年固定俸祿也才70萬英鎊,這鉅額軍費,足夠讓她整個王室的俸祿的20多倍。

她十分清楚,聯合王國今年的軍費開支,海軍和陸軍以及對盟國的援助等,加起來爲2300多萬英鎊。就這些,王國還感覺十分吃力,更何況因爲克里米亞戰爭和上次印度叛亂的影響,本就已經連續幾年的大規模超支還沒有得到填補,軍費預算這塊一直處於虧空狀態,不算其他的一些波斯戰爭等影響,單不久對華遠征戰爭的大筆軍費開支,還是因爲自己在議會演講讓議會通過,以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的年度財稅爲信用,向倫敦的那些大銀行家和財團們借貸出軍費,才得以實現對華遠征軍的出征。如今又要更多的軍費,從哪裡弄來?

她爲難地看向德比伯爵。

德比伯爵明白她的意思,直接朝格萊斯頓和羅素道:“印度和愛爾蘭的叛亂必須平定!決不能因爲軍費的緊張就此畏手畏腳,延誤出兵平叛的大事!還是那個辦法,向倫敦的那幫銀行家們借貸,倫敦不夠,就整個大不列顛,甚至整個歐洲!就算利息再高,也要立刻籌集軍費,馬上出兵!我可以將斯坦利家族的一半財產和我個人的全部財產全部無息借給內閣,大概能有70萬英鎊,充當軍費,表示支持!”

說完,德比伯爵看向其他的內閣成員。見德高望重的德比伯爵如此做派,其他內閣成員無奈,也紛紛表態,願意將自己家族和個人的部分財產借給王國,充當軍費,或是願意聯繫某家銀行,勸說銀行主放貸給王國,以供出兵。

維多利亞大喜,當下表示自己代表王室也願意捐資50萬英鎊,出借50萬英鎊,以示對平定叛亂的支持!

次日,維多利亞女王和首先羅素在威斯特敏大教堂內,公開發表了演講,號召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貴族、銀行家和工廠主等財閥捐助或是借貸,爲籌集平定印度、愛爾蘭叛軍的軍費出力。消息傳開,一時間,整個倫敦甚至大不列顛王國,掀起了一股愛國的熱潮。

一週不到的時間,大不列顛各個階層已經籌集了2700萬英鎊的軍費,其中借貸的2300萬英鎊。這不但超出原本預計的1600萬英鎊的直接軍費,還幾乎將招募10萬兵力的擴軍經費也基本籌集到位。

於是,最先出徵的威爾士和蘇格蘭兩地的2.5萬英軍步兵和炮兵等陸軍部隊,在軍費籌集到位的一週內便集結完成,乘坐運兵船,在數艘軍艦的護衛之下,分爲兩部兵力,順利抵達愛爾蘭島東部並登陸。

而幾天後,集結完畢的6萬大不列顛本土陸軍和3萬海軍,乘坐軍艦、運兵船以及商船等,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遠征印度艦隊,來不及充分補給,便直撲印度而去。

PS:感謝愛玩屁股、一葉知秋大大打賞!

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850章 石達開請纓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第1160章 貝奈德克元帥第六十四章 礦產資源第七十三章 被說服的尹頭領(求推薦)第241章 親自練兵(上)第457章 破江南大營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第1152章 紛亂的沙俄第九十七章 發戰爭的橫財第512章 胡雪巖幫助破杭州城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454章 蟬變黃雀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第130章 《博物新編》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990章 被否的蟒蛇行動第182章 這不是誤會,這是侵略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九十章 永州土改試點(三)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1004章 借債打仗的南北兩方(不求月票求訂閱)753章 吾皇萬歲,帝國永昌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第191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上)第五十五章 長沙的消息(求推薦收藏!)第377章 佩裡的打算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第367章 咸豐籌錢805章 布洛克授首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1202章 討價還價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1334章 巴黎公社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第684章 佔領巴蜀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1119章 西北發生的戰事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1234章 女王咳血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775章 日本風雲(三)第190章 烈士紀念碑962章 大英帝國借錢平叛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第461章 被謠言煩惱的曾國藩905章 歐洲各國反應第1092章 火燒芝加哥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1097章 閒雜人等不能參加和談第520章 穿越的第一使命:拯救黃河生靈第1308章 官道的發展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402 章 應對之策第262章 腳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圓球?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584章 北逃熱河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843章 哥又來魔都了(下)849章 喀什噶爾的危局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第二章 夜晤石羅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192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下)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第209章 攻佔高雷瓊(下)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841章 西洋僱傭兵團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922章 各打算盤第283章 曲仁煤礦第300章 佔領南昌城第七十三章 被說服的尹頭領(求推薦)第232章 修訂版《聖國田畝制度》第617章 衍聖公的《特進表文》第227章 鄉紳土人的叛亂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第533章 粵賊不是賊
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850章 石達開請纓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第1160章 貝奈德克元帥第六十四章 礦產資源第七十三章 被說服的尹頭領(求推薦)第241章 親自練兵(上)第457章 破江南大營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第1152章 紛亂的沙俄第九十七章 發戰爭的橫財第512章 胡雪巖幫助破杭州城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454章 蟬變黃雀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第130章 《博物新編》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990章 被否的蟒蛇行動第182章 這不是誤會,這是侵略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九十章 永州土改試點(三)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1004章 借債打仗的南北兩方(不求月票求訂閱)753章 吾皇萬歲,帝國永昌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第191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上)第五十五章 長沙的消息(求推薦收藏!)第377章 佩裡的打算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第367章 咸豐籌錢805章 布洛克授首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1202章 討價還價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1334章 巴黎公社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第684章 佔領巴蜀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1119章 西北發生的戰事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1234章 女王咳血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775章 日本風雲(三)第190章 烈士紀念碑962章 大英帝國借錢平叛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第461章 被謠言煩惱的曾國藩905章 歐洲各國反應第1092章 火燒芝加哥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1097章 閒雜人等不能參加和談第520章 穿越的第一使命:拯救黃河生靈第1308章 官道的發展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402 章 應對之策第262章 腳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圓球?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584章 北逃熱河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843章 哥又來魔都了(下)849章 喀什噶爾的危局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第二章 夜晤石羅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192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下)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第209章 攻佔高雷瓊(下)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841章 西洋僱傭兵團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922章 各打算盤第283章 曲仁煤礦第300章 佔領南昌城第七十三章 被說服的尹頭領(求推薦)第232章 修訂版《聖國田畝制度》第617章 衍聖公的《特進表文》第227章 鄉紳土人的叛亂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第533章 粵賊不是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