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

見左宗棠等人不大明白,馮雲山說得更透一些,指着西征軍新佔的葉卡捷琳堡和奧倫堡以及阿斯特拉罕和察裡津(後世名爲伏爾加格勒或斯大林格勒),最後落在裡海西岸的巴庫小鎮和黑海的東北角亞速海灣內的亞速小鎮上,道:“朕的構想是這樣的,衆愛卿可以好好考慮一下,看如何實現。

像烏拉爾山脈一帶的葉卡捷琳堡和奧倫堡這裡,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都要能通上鐵路,最好能與已經準備修建的西部鐵路浩罕或是布哈爾連接起來,同時還能與北部的貝加爾湖畔的北海城連接起來,這樣形成的環網雙線,便能有效通過這些鐵路線路,將整個烏拉爾山脈以東的整個西伯利亞地區全部實實在在地抓在手中!

而阿斯特拉罕和察裡津,則是可以疏通伏爾加河,開闢可以順利通航大型軍艦的航道,讓阿斯特拉罕和察裡津通過伏爾加河可以通航至裡海,而通過裡海的水道,再與烏拉爾河中游的奧倫堡相連,還同時可以與裡海西岸的石油產地巴庫相連。這是水運,不過那兒冬季寒冷,烏拉爾河不但結冰而且是枯水季節,水流量不足,一年下來,估計只有一半的時候能順利通航,因此,除了水運之外,有必要在奧倫堡和烏拉爾河流入裡海的河口之間通航鐵路,這樣的話,便不會受季節影響,一路暢通了。”

交通部副部長程恆生忽然指着地圖上的察裡津道:“陛下,這個察裡津可是個重要的內河港口,地理位置十分獨特。微臣認爲,如果有可能,將整個察裡津佔據下來。陛下您看,察裡津扼守伏爾加河的彎拐轉折之處,若是在這裡駐守一支水師,便能將整個伏爾加河甚至裡海都守衛下來,而這一帶都是河網密佈的平原和丘陵,察裡津西面不遠處,也就不到一百公里的距離吧,便是另一條大河流,名叫頓河,它的流經目的地,是注入連接黑海的亞速海,微臣看到這一帶似乎全是湖泊和小河流,說不定兩條河之間可以稍稍加以引導便能連接上,這樣的話,倒是可以開挖一條運河,將這伏爾加河和頓河連接起來,便可以讓巴庫產出的石油直接通過黑海,銷往歐洲各國,或是運回中華帝國的東方本土。”

馮雲山一愣,似乎想起來後世的蘇聯好像就是修建了一條伏爾加河-頓河運河,也跟京杭大運河一樣出名,算是世界上的十大運河,讓整個裡海和伏爾加流域的所有土特產礦物都能通過水運,送出海外。這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

馮雲山點點頭:“不錯!程愛卿,這運河的修建算起來,也算是你們交通部的責任,這塊如今是新佔領地區,根本沒有華族百姓在那居住,也不存在算是水利設施,那就與農業部完全無關了,就由你們交通部主導此事。派人前去查明具體有哪些天然的河流和湖泊可以利用的,儘量採取修建方式最短最省的路徑來修建運河。估計修個幾十公里就足夠了,總比修築數百上千公里的鐵路來得好。

當然,你們交通部主要職責還是朕剛纔說的,抓緊時間修建鐵路到奧倫堡和葉卡捷琳堡,若是可能,還要修建鐵路到阿斯特拉罕和察裡津,甚至西征軍戰報中提及的卡爾梅克地區的埃利斯塔城,不過這些要等先將烏拉爾山脈以東地區徹底穩固下來之後再說。怎麼樣,程愛卿,預計能在幾年內完成這個重任?”

程恆生僵在那裡,他無法回答,回頭看了一眼內閣總理曾觀瀾。

馮雲山見狀,頓時明白了怎麼回事,一想也對,單單交通部,如何能決定幾年內修建好鐵路呢?這個進度,最根本就取決於內閣,尤其是財稅部方面,沒有資金支持,僱不來人,買不到鋼材鐵軌,交通部的程恆生就算是能力再強也是乾着急而已。

於是,馮雲山朝曾觀瀾道:“曾愛卿,還是得你這個內閣的大管家先說說,朕要修建這到烏拉爾山脈一帶奧倫堡和葉卡捷琳堡的環西伯利亞大鐵路,你能否全力支持?你不開口,程愛卿心裡根本就沒底啊!”

曾觀瀾連忙應道:“陛下說笑了,程大人胸有成竹,他將如今主持交通部,尤其是新建鐵路方面,讓帝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帝國的各項水陸交通都有了大幅度的飛躍,內閣和百姓們都很是滿意,感念陛下的恩德,說是陛下目光如炬,任用賢明實幹之臣。

陛下聖意,金口一出,就算是再大的困難,也得堅決完成!微臣的內閣各部這邊,都全力以赴,若是完不成任務,任由陛下處置!

不過陛下,微臣作爲內閣總理,也得爲各部的大人們叫叫屈才行。財稅部還好,暫時國庫還算充盈,但因爲從去年開始,英國對我中華帝國宣戰,導致我中華帝國的對外貿易,特別是對歐洲的貿易,不可避免地還是受到很大的影響,幸好今年打開了印度市場和美洲市場,輸出的棉布等基礎工業品有了增加,堪堪彌補遭受的損失。而隨着近來不斷擴軍、擴充地方基礎官員隊伍,這些人的俸祿增加是個天文數字,還有軍隊中的裝備、後勤等支出,都是每年都極爲龐大;還有近來的大建設大開發,尤其是交通部、工務部和農業部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移民支出,都是耗資巨大;這些都是大頭,其他的教育興辦、醫療投入等也是代價不菲。

陛下,國庫雖然充盈,但是具體數字卻是每月都在下降,也就最近才稍稍緩和了一些,下降的速度慢了下來。照這樣下去,要不了幾年,帝國的國庫就會空虛起來,到時候就難以維持了。

而另外,隨着移民政策的加大,願意遷徙的百姓越來越少,大家都能在本地過上吃飽飯的日子了,願意折騰的人開始少了起來。修建工程的人也開始慢慢流失了,原本最早的那幫廣東天地會的兄弟們不是有三萬餘人轉爲工程大軍專門修建鐵路、馬路、工廠礦洞等設施嗎,如今這些人幹了數年有了積蓄,開始紛紛想要離開隊伍,回老家置地安度人生。這些都將成爲日後修築鐵路的困難。”

馮雲山有些不高興了,直接道:“困難肯定會有,但如何克服困難便是諸位愛卿們的職責了。需要什麼政策和權力,只要合理,朕都可以授權。條件就是要圓滿地完成任務。

程愛卿,你來說說,朕若是舉國之力來修建這兩條環西伯利亞大鐵路,需要多少資金和時間?”

..........PS:推薦一本歷史羣女作者寫的書《將白》,馬上限免大推薦了,有興趣趕緊收藏。

PS:感謝寶慶漁者大大的打賞!

第1192章 四面開花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第644章 這天王府是爲朕修的?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斷802章 佔領古晉第706 章 白馬戰兵的覆滅第683章 盛京形勢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687 章 另類科舉第1318章 世界要以東方爲中心(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337章 佔領琉球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第1114章 勝利初顯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812章 請求停戰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十八章 佔領道州(下)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1248章 中俄停戰條約756章 貪官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512章 胡雪巖幫助破杭州城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第461章 被謠言煩惱的曾國藩第149章 伍崇曜歸來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780章 孝明天皇第1300章 擊敗巴西第508章 治理常州與攻破湖州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第687 章 另類科舉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693 章 議策(四)第706 章 白馬戰兵的覆滅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224章 反擊福鍵水師第206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上)782章 國庫收支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1310章 輕工業的發展第551章 重回前世之地第464章 芸南有變第1194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下)第280章 小鎮調研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578章 喬莊遭遇戰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641章 洪秀全的頑固779章 尊王攘夷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851章 黑龍江城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713章 普魯士人的任命第1075章 選擇拼了828章 竟然有戰列艦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第170章 英軍來襲(強推,求支持!)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
第1192章 四面開花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第644章 這天王府是爲朕修的?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斷802章 佔領古晉第706 章 白馬戰兵的覆滅第683章 盛京形勢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687 章 另類科舉第1318章 世界要以東方爲中心(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337章 佔領琉球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第1114章 勝利初顯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812章 請求停戰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十八章 佔領道州(下)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1248章 中俄停戰條約756章 貪官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512章 胡雪巖幫助破杭州城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第251章 金門鎮總兵的投靠第461章 被謠言煩惱的曾國藩第149章 伍崇曜歸來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780章 孝明天皇第1300章 擊敗巴西第508章 治理常州與攻破湖州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第687 章 另類科舉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693 章 議策(四)第706 章 白馬戰兵的覆滅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224章 反擊福鍵水師第206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上)782章 國庫收支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1310章 輕工業的發展第551章 重回前世之地第464章 芸南有變第1194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下)第280章 小鎮調研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578章 喬莊遭遇戰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641章 洪秀全的頑固779章 尊王攘夷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851章 黑龍江城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713章 普魯士人的任命第1075章 選擇拼了828章 竟然有戰列艦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第170章 英軍來襲(強推,求支持!)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