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溫柔鄉

“我說老大,開田也不能在海灘上開田呀!那一片海灘,開出來的田能種糧食嗎?這海水一漲潮,豈不把田給淹了?就算是海水淹不到,這灘地上也長不出糧食呀!”一個族人對李霖叫到,所有人都覺得李霖可能又瘋了,哪兒有在海灘上開田的呀!這要是能在海灘上開田種地的話,豈不成了怪事了嗎?

“這個你們不用管,總之我就是要開田,不過種什麼就不是你們需要過問的了!天馬上就要暖和起來了,時不我待呀!你們只管建莊的事情,這開田的事情你們就不用管了!”李霖根本不聽他們的勸告,這一次要一意孤行下去了。

新來的族人們對李霖的瞭解還不算非常深,有些人覺得李霖這麼做簡直是在胡來,這根平時他們見的李霖不太一樣,於是還想要規勸一番。

但是作爲跟着李霖已經一年多的李桐、李業等人,卻已經感覺到李霖恐怕又要鼓搗出什麼好東西了,於是趕緊攔着這些試圖繼續規勸李霖的族人說道:“我說弟兄們,老大這麼做自然有他的想法,肯定不會是胡來的!老大的想法,豈是你我這些庸人可以猜測的?既然老大說要在這兒開田,那麼肯定就錯不了,你我就不用再管了!老大早晚肯定會讓我們大開眼界的!咱們還是做好咱們的事情好了!就別管老大幹什麼了!這兒是老大說了算,你們都歇歇吧!這累了一天下來,吃飽睡覺!睡覺去!呵呵!”

於是這些族人只能搖頭帶着滿腹的狐疑各自忙他們的事情去了。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之中,李霖果真帶着二十多個青壯家僕,在莊子東面的灘塗上平整出了一大片田地,奇怪的是他弄出的這片田地,只建起了橫平豎直的田字格一般的田埂,但是卻並未開墾田地之中的土地,反倒還反覆將這一大片田地的灘塗給淋水並且用石磙碾實,這就更讓李家族人看不懂了。

臨近海邊的田埂,在海潮漲潮的時候,已經直接涌至了最外側的田埂上,這是做什麼呀!李家族人是越來越看不懂李霖要幹什麼了,而李霖也始終都不給他們解釋,只是悶頭帶着這些族人,在灘塗上忙活。

范進這些日子由周成和李春陪着,在這裡玩兒了幾天之後,過足了吃海鮮的癮,於是便呆不住了,這裡畢竟是一片荒地,雖然風景不錯,但是新鮮勁一過去,就覺得沒啥好玩兒的了。

於是李霖乾脆拿錢,讓李春和周成繼續陪這這傢伙,去臨海州州城那邊轉轉,但凡他感到新鮮的東西,就給他賣,總之讓他玩兒高興就行。

其實人總是關在屋子裡讀書,並不是一件好事,李霖認爲一個真正有學問的人,很有必要出去經常走動一下,多開開眼界才行,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其實是很有道理的,範舉總是把范進關在家中讀書,這樣做只會扼殺范進的求學的興趣,並不足取。

這次范進死乞白咧的要來山海縣,其實就是想要脫離長輩的控制,出來散散心,好好的玩兒一番,雖然在離開餘杭的時候,範舉給李霖交代,這次帶范進出來,不要讓他荒廢了學業,但是李霖離開了餘杭之後,直接就把范進帶的一些書給丟到了箱子裡,由着這傢伙隨便玩兒。

所以范進到了這裡之後,基本上也沒怎麼煩李霖,只顧着到處跑着玩兒了,又是下水摸魚,又是上山狩獵,真真是玩兒的不亦樂乎,李霖倒也很羨慕這傢伙,能如此無憂無慮的生活,可他卻要苦逼的呆在這裡,天天忙活不停。

倒是這次蘭兒過來之後,讓他的日子過得並不再那麼單調了,而且這次在餘杭上岸的時候,他按照當初的承諾,把沈萬的小女兒小丫也一併帶到了山海縣來。

原本蘭兒對小丫是持有相當的敵意的,但是當兩個丫頭在揚州船上見面之後,起初幾天蘭兒還總是對小丫橫挑鼻子豎挑眼,總是看不慣小丫這個那個,但是沒幾天下來,兩個小丫頭就混熟了。

小蘭和小丫年紀都不大,並且年紀相仿,同樣也都屬於心地良善之人,原本心眼就不很多,加之也都是窮人出身,所以倒是能說得來,於是沒多長時候,兩個小丫頭就混的爛熟,居然開始姐妹相稱了起來,小蘭比小丫大半歲,於是就成了姐姐,小丫只能當了妹妹,這讓小蘭很有點成就感,於是也不再那麼敵視小丫了。

在餘杭上岸之後,小蘭和小丫坐在牛車上,一路上嘰嘰喳喳,倒是讓李霖一行人多了很多的樂趣,省的一大羣老爺們,天天大眼瞪小眼,說多了話之後,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兩個小丫頭到了李家堡這裡之後,更是興奮異常,特別是小蘭,看着從未見過的大海,簡直高興的快瘋了,拉着小丫在海邊結結實實的玩兒了好幾天,這才消停了下來。

這段日子,兩個丫頭算是逐漸安生了下來,開始琢磨着怎麼伺候李霖,迴歸了她們的正業,在此之前,小蘭已經跟着李霖學了不少做菜的手藝,加之有馬嬸時常傳授她一些做菜的經驗,現在倒是也能做不少好菜了,至於小丫,則善於做各種魚鮮之類的東西,用最簡單的食材,往往能做出不少美味的魚鮮。

於是兩個小丫頭暗地裡又較上了勁,你爭我搶的天天琢磨着怎麼給李霖做好吃的,討好李霖,這一下讓李霖可就掉到了溫柔鄉之中,天天開小竈,頓頓都能吃上各種美味,頗有點樂不思蜀的感覺。

自從李霖重生以來,他還從未享受過如此平靜的生活,雖然他天天還是很忙碌,可是卻不需要考慮太多的事情,也不急於在這一帶去推廣他的信仰,眼下這裡已經有一百多號人,可以讓他推廣信仰了。

這裡新聚集起來的家奴,就是他在這裡的第一批信衆,短短一個月之後,在之前的兩個信衆還有彭家族人的引導之下,李霖偶爾略施手段,這一百多家奴,便迅速的都轉化成爲了他的信衆。

但是有一點他還是很在意,那就是嚴格要求李家族人,不得信奉遊神,特意還在新的李家堡的莊址之中,建起了一個小型的臨時的祖祠,專門供這裡的李家族人供奉李家祖靈,雖然李家祖靈是地縛靈,不可能來到這裡,可是卻還是可以收到這些族人的香火之力的,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和自己的老祖宗去爭奪族人的香火之力,這一點也是李霖的底線。

而且李春和李方也格子受命,不斷的爲李家莊招買新的家奴,江南雖然富庶,但是這也只是指的那些大戶人家,普通的平民百姓,卻還是十分困苦的,經常會有普通百姓,因爲各種原因破產,成爲失地之人,沒有了土地,那麼他們只有兩條路可走,一個就是去給有錢有地的人家當佃戶,二就是隻能賣身爲奴。

對此李方和李春都受命,隨時隨地爲李家堡招募佃戶或者購入家奴,不管是願意到李家堡當佃戶的,還是願意賣身給李家爲奴的,只要身體條件可以,那麼就都統統來者不拒,李家堡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手,這麼大的土地,填入個幾千人根本不成一點問題,李霖對待人口方面,從來都是來者不拒的。

所以隨着李家堡建莊的工程展開之後,每隔幾天這裡便會新添一些人口,多是李方或者李春,在臨海州境內蒐羅來的流民,簽下了賣身契或者佃契,被送往李家堡進行安置。

李霖對待這些不肯賣身爲奴的佃戶,暫時免去他們一年的佃租,但是在這一年之中,卻要按照李家的吩咐每日出工,而李家則負責給他們提供住宿、飲食的供給,而且還會給予他們一定的工錢,條件並不算太寬鬆,但是對於這些流離失所的佃戶來說,這也已經可以滿足他們的溫飽了。

畢竟佃戶往往都是拖家帶口之人,家中往往都有一些小孩兒或者老人,沒有勞動能力,需要他們供養,而李家只負責給能夠出工的勞力提供較爲充足的食物供給,但是對於佃戶帶來的沒有勞動能力的親屬,就需要他們自己靠着勞動來養活他們。

而家奴則不同了,家奴是整個人在簽下賣身契之後,都屬於李家的人了,而賣身爲奴之人,往往多是一些少年或者少女,家裡養不起他們了,便將他們賣掉,個別的也有一些光棍漢,實在是混不下去,也沒膽去當賊人,於是乾脆就自己把自己給賣了。

這些人今後就完全要聽李家的吩咐了,而李家也要承擔起他們所有的食宿以及穿着方面的供給,掌控他們未來的一生。

兩個月之後,李家堡圍牆的工程,在一衆族人率領家奴的努力之下,已經初見規模,而且兩個月下來,這裡又新增了幾十口人,既有新來的佃戶,也有新買來的家奴,使得這李家堡的人口短短几個月,便形成了二百餘口的村落。

這樣的人口數量,在山海縣境內,也算是一個比較大的村子了,當然目前和那幾家山海縣境內的大戶的莊子,還沒法比。

像一般的世家大戶,往往族人的數量就有幾百口之多,一些大的世家豪門,甚至族人高達千人的都有,加之族中的家奴家丁,還有佃戶,一個莊子上千人都實屬正常,包括李家在蘭縣的時候,李家莊也足足有五六百口,還不算在莊外小李村住的一些佃戶。

雖然李家堡這裡人口暫時還不算多,但是也已經初具規模,已經讓這邊初步擁有了一些人氣。

(感謝諸位賞給月票的朋友!繼續求幾張月票!有推薦票也行呀!呵呵!)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五十二章 族祭第六十九章 初見成效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一百六十章 兵發臨海州第十四章 埋骨之地第一百二十七章 精鐵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一百四十三章 優柔寡斷第四十八章 又蹦出一個第六十四章 投效第六十九章 初見成效第一百一十六章 司徒之怒第九十章 金面人第一百零九章 墨鏡宗的疑慮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三十二章 惹得衆怒第二十五章 水賊來襲第一百四十二章 當頭棒喝第一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二十章 賞功第六章 逼出來的勇氣第四章 賭鬥第五章 小霸王周成第九十一章 踹門而入第二十九章 五爪金龍第八章 湖州兵變第九十一章 臨海州刺史第八十七章 克敵之術第四十二章 山海縣第六十五章 餘家的決斷1第四十六章 龜妖第十六章 餘家相逼第十章 唐軍之威第一百零三章 形勢逆轉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九十章 深入敵巢第十八章 打臉(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四十一章 辭行第五章 小霸王周成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八十八章 軍氣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五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章 逼出來的勇氣第四十七章 溫柔鄉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七十五章 價格戰第九章 攝魂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一百零一章 鴻門宴第七十八章 羣毆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兇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七十四章 撿漏的蜀軍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四十六章 賬薄的問題第一百零七章 陰兵屠靈第二章 不服第六十九章 襄陽堅城第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十八章 夜襲偷營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一百五十章 惱羞成怒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二十二章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第七十章 巨砲第九十一章 臨海州刺史第二章 意外的同行者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四十九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五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七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五章 折其鋒第二十四章 鬥法屠城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十四章 埋骨之地第三十一章 立契第二十四章 回馬槍第七十四章 撿漏的蜀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十三章 決戰之地第五十四章 天罰第二十章 給不行賣可以(求收藏)第五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九章 狂妄的代價第六十九章 襄陽堅城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情誼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五十二章 族祭第六十九章 初見成效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一百六十章 兵發臨海州第十四章 埋骨之地第一百二十七章 精鐵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一百四十三章 優柔寡斷第四十八章 又蹦出一個第六十四章 投效第六十九章 初見成效第一百一十六章 司徒之怒第九十章 金面人第一百零九章 墨鏡宗的疑慮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三十二章 惹得衆怒第二十五章 水賊來襲第一百四十二章 當頭棒喝第一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二十章 賞功第六章 逼出來的勇氣第四章 賭鬥第五章 小霸王周成第九十一章 踹門而入第二十九章 五爪金龍第八章 湖州兵變第九十一章 臨海州刺史第八十七章 克敵之術第四十二章 山海縣第六十五章 餘家的決斷1第四十六章 龜妖第十六章 餘家相逼第十章 唐軍之威第一百零三章 形勢逆轉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九十章 深入敵巢第十八章 打臉(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四十一章 辭行第五章 小霸王周成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八十八章 軍氣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五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章 逼出來的勇氣第四十七章 溫柔鄉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七十五章 價格戰第九章 攝魂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一百零一章 鴻門宴第七十八章 羣毆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兇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七十四章 撿漏的蜀軍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四十六章 賬薄的問題第一百零七章 陰兵屠靈第二章 不服第六十九章 襄陽堅城第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十八章 夜襲偷營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一百五十章 惱羞成怒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二十二章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第七十章 巨砲第九十一章 臨海州刺史第二章 意外的同行者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四十九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五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七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五章 折其鋒第二十四章 鬥法屠城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十四章 埋骨之地第三十一章 立契第二十四章 回馬槍第七十四章 撿漏的蜀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十三章 決戰之地第五十四章 天罰第二十章 給不行賣可以(求收藏)第五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九章 狂妄的代價第六十九章 襄陽堅城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