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流涌動

雖然這個郡丞的位置在餘杭郡官府之中只是虛職,但是卻地位很高,表面上司徒如風並不爭權,但是這些年來卻暗中一直在試圖插手餘杭郡諸多事務,餘杭郡這幾年來,發生的許多事情的背後,都有司徒如風的影子。

江楓看破不點破,只是牢牢的抓住兵權,並且從不放權給司徒如風,但是在餘杭郡官面上,司徒如風還是說話分量很重之人。

這一次劉旦殺馮春的事情傳至餘杭城的時候,雖然司徒如風並未直接出面爲劉旦求情,但是卻暗中挑動了不少官員爲劉旦陳情,想要替劉旦脫罪,並且試圖說服他,讓劉旦繼任山海縣縣令之職。

江楓表面上不說,豈能不知道這是司徒如風在暗中推波助瀾的結果?

但是司徒家在餘杭郡中勢力很強,而且和江家的關係也錯綜複雜,在餘杭郡屹立這麼長時間,絕不是他隨隨便便就能處置的,而且當年他祖上奪得餘杭郡郡守之職的時候,司徒家也是他們江家的鐵桿支持者,爲江家奪得餘杭郡郡守之職出了大力,所以江楓並不願意輕易駁司徒如風的面子。

何況司徒如風起碼在表面上對他還是相當恭敬,公開場合上沒有一點逾越的行爲,在對外的一些事情上,也很是配合與他,而且他也需要司徒如風這樣的人,來爲他打壓郡內其他那些世家豪門。

所以這幾年裡,江楓採取這種平衡的手段,倒是把郡內的事情處理的還比較不錯,對於司徒家的一些小動作,他也睜隻眼閉隻眼,沒有太過苛責。

可是這一次山海縣的事情,司徒如風的做法就有點太過分了,劉旦忤逆上官,將馮春致死,本已經是大罪,司徒如風暗中卻推波助瀾想要爲其脫罪,並且還想把劉旦扶上山海縣之位。

這劉旦目前看來,乃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混賬東西,這樣的人如果授職給他山海縣縣令之職的話,天知道他能把山海縣縣民禍害到那種地步。

從這份山海縣的萬民書之中,江楓已經可以看出,劉旦和劉家在山海縣橫行無忌,已經多年,現在早已是在山海縣惹得天怒人怨,要不然的話這一次也不至於會被李霖這樣一個年輕小子當場逆殺,並且舉一縣之力,將劉家在山海縣連根拔起。

再怎麼說山海縣也是他麾下所轄之地,這餘杭郡的百姓,也是他治下之民,司徒如風不記這些百姓的生死,只顧司徒家的利益,不但要爲這個混賬東西脫罪,還要爲他在背後鼓動,要扶劉旦上位,當這個山海縣的縣令。

這麼做已經有些過分了,可是沒想到司徒如風這一次居然還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因爲李霖無意間壞了他的事情,便濫動殺機,居然想要將李霖殺了,這件事司徒如風就明顯做的太過分了。

前段時間江楓感覺着範家有些尾大不掉之勢,於是便利用司徒家彈壓範家,逼得範舉辭去了餘杭郡長史之職,現在看來這麼做乃是一招臭棋。

現在看來範家雖然勢大,但是和司徒家相比,範家在很多事情的處置上,更爲理智一些,起碼在餘杭郡不胡亂插手地方事務,而且做事也有一些原則,這個範舉這些年在餘杭郡當長史,雖然實權在握,可是總體來說官評不錯,只是威望稍微高了一點,所以江楓才試圖打壓範家一下。

可是這一次司徒如風如此作爲,讓江楓有點心寒了,如果再任憑司徒家這麼下去,天知道司徒如風還能幹出什麼喪心病狂的事情,現在看來是有必要敲打敲打司徒如風了。

李霖在官驛之中閒坐了兩日,江楓卻始終沒有召見他,這讓李霖起初有些疑惑,而穆青這兩天也過來陪他飲宴,但是閉口不提江楓召見之事,只是推說江楓這兩日出城巡視了,回來之後自會召見與他。

餘虎這廝爲此頗有微詞,認爲江楓這麼做實在是太過慢待李霖了,吵吵着大不了回去拉倒,犯不着在這兒受氣,但是李霖仔細想了一下之後,忽然間笑了起來,對餘虎說道:“此乃是好事!我還不急,你急個什麼?等着吧,估計這一次可能比預想的結果還要好一些!”

反正江楓現在不急着召見於他,李霖想通之後也不再着急了,乾脆就呆在官驛之中,梳理了一下思路,然後備上了一些禮品,開始在餘杭城之中,選擇了一些他認爲可交的官吏,開始四處走訪了起來。

再說司徒如風,在派出張道趕往山海縣刺殺李霖之後,便一邊在府中坐等消息,一邊暗示一些屬於他一系的官吏,開始到處宣揚李霖殺劉旦乃是殺官之舉,此風絕不可漲,否則的話定會引起他人效仿。

這種言論是相當誅心的,當官的有幾個是真正清廉的?誰沒幹過一些缺德事?李霖這次這麼做,確實是犯了官吏們的忌諱,要是以後動不動就有人殺官,那還了得?所以在司徒如風暗中推動之下,餘杭郡官面上許多官吏,都開始給江楓上陳條,陳請江楓從重處置李霖。

不管這次劉旦所爲是否有錯,李霖作爲一介白身之人,都無權斬殺劉旦,此風絕不可漲,如果不從重從嚴處置李霖的話,那麼定會引起他人效仿,如此一來餘杭郡必將大亂。

而江楓作爲餘杭郡的實際統治者,每天也像上朝一般,會召集各路官員到郡守府大堂之中進行議事。

不少官員趁着到郡守府議事之際,也紛紛當面向江楓陳情,要求嚴處李霖如此膽大妄爲之舉,並且對聽聞的萬民書之事大發牢騷,說此舉乃是李霖操作,逼迫縣民們造假之物,請江楓斷不能輕信,如果江楓同意這份來自山海縣的萬民書的話,那豈不是代表今後餘杭郡各地民衆,如果對官府官吏不滿的話,就可以以民意作爲要挾,以後地方官吏還如何做事?

總之李霖這次做的事情,遭到了不少官吏的反對,紛紛把矛頭指向了李霖,大有不把李霖幹翻誓不罷休的意思。

但是總會有人不同意這些官吏的意見,一些官員則提出了相反的意見,認爲李霖此舉並非像那些官員所說的那樣危言聳聽,李霖殺劉旦這件事雖然有待商榷,但是劉旦忤逆上官,弒殺縣內主官馮春這件事更是乃大逆不道之舉。

一個下官對上官不滿,居然敢弒殺上官,這樣的做法乃是罪不容誅之事,劉旦如果不死,那麼也斷不能輕饒於他,而且有些官員提及風聞劉家在山海縣當地橫行無忌,魚肉鄉里,這些年做盡了壞事,本身就是該殺之極。

而且據傳劉旦在弒殺上官馮春之後,居然還曾經試圖脅迫當地諸家大戶,私下招募兵馬,意圖對抗郡守可能派兵對其進剿,這樣的做法就更是大逆不道,有擁兵自重,割地稱雄的想法,更是該殺之極。

總之李霖這一次殺劉旦並且誅滅劉家,本身並無過錯,如果李霖此次不殺劉旦的話,那麼就無法這麼快的平息山海縣之亂,所以有些官員認爲,李霖非但無過,而且有功,作爲郡守的江楓應該重賞李霖。

正在雙方各持一詞爭論不休的時候,在李霖抵達餘杭第三天的時候,臨海州刺史唐通,派人快馬加鞭,向江楓呈送了一份有關這次他派人趕赴山海縣調查山海縣之亂的前因後果的文書,這份文書把此次整個山海縣發生的事情前因後果以及當時的情況還有當地縣民的意願,都寫的清清楚楚,徹徹底底的把劉旦和劉家的罪名給坐實了。

而且從唐通呈送到餘杭的這份文書之中,可以明顯看出了唐通對於李霖的維護,唐通甚至在最後乾脆給李霖此次之舉,做了一個明明白白的背書,那就是李霖無過,相反有功,有功的話那麼就該給予重賞,唐通表態請江楓賜予李霖山海縣縣令之職。

這時候整個餘杭郡官方便分成了兩派,有一部分人認爲應該嚴懲李霖,絕不能授予李霖山海縣縣令之職,也有一部分人則站在了李霖這邊,力陳李霖此舉有功無過,應該給予重賞。

而司徒如風作爲背後推波助瀾者,卻在堂議的時候,當了個悶葫蘆,不發一言,不做任何表態,彷彿跟個木雕泥塑一般,好像這件事跟他沒有任何關係一般,只是在堂上閉目養神。

但是司徒如風現在心中,卻早已想把李霖給撕成碎片了。

就在李霖跟着穆青抵達餘杭的前一天,司徒如風派出的司徒家的暗衛竄回了餘杭,報給了司徒如風一個消息,讓司徒如風當場險些暴走。

原本司徒如風以爲,派出張道帶上是個暗衛,神不知鬼不覺的幹掉李霖這樣的小卒,應該是一件輕輕鬆鬆的事情,而且就算是殺了李霖,也沒人會懷疑到他的頭上,所有人只會懷疑到劉家的餘孽身上,認爲是劉家氣不過李霖滅了劉家,所施的報復之舉。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在他看來應該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卻偏偏搞砸了,張道帶着十名暗衛前去刺殺李霖,非但沒有殺掉李霖,反倒去了十一個人,卻只逃回來了三個,其餘的人包括率隊前去的張道,全都當場被殺的被殺,被俘的被俘。

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桐破陣第三十九章 結交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一百五十一章 攻防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二十六章 因果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九十二章 當衆考校第一百五十五章 輕騎出擊第九章 收買人心第三十六章 迎戰山陽軍第三十七章 圍三厥一第二十七章 黑胡人的噩夢第六十章 厄運之鬼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六十七章 再下江南第十五章 圈殺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程進度第一百零三章 形勢逆轉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陣第十六章 極度憋屈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三十五章 遷族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二十四章 功德(求收藏)第四章 惡奴第五十章 文鬥第二十七章 信仰就是做買賣第十九章 強勢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情誼第二十三章 血食飼養第一百二十章 死士第六十七章 再下江南第六章 原形畢露第七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九章 收買人心第三十八章 贖買第七十一章 糗大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六十一章 李家老祖第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零七章 清理首尾第十九章 僧兵第四十四章 求賢令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手第三十一章 立契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二十章 賞功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一百四十章 爭論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七十二章 傳功(三更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六十九章 初見成效第八十章 兌現承諾第六十九章 誅殺厲鬼第六十二章 老祖2第十二章 開打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第十一章 湖匪第六十四章 投效第一百一十九章 刺客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五十七章 養靈村第九十八章 再次合作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局2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七章 退敵第三十四章 新政第九章 狂妄的代價第四十三章 抱大腿第十七章 劍指樂安第七十九章 餘家老頭子第二十四章 回馬槍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五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拔第一百一十六章 司徒之怒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五章 族堂第六十九章 誅殺厲鬼第五十五章 上門打臉(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九章 示威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拔第十六章 破城第二十三章 船入大湖第四十八章 講武堂第九章 攝魂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二章 李家棄子第五十章 置地1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
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桐破陣第三十九章 結交第七十三章 出鹽第一百四十六章 騎兵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一百五十一章 攻防第六十三章 乖巧的吳王第二十六章 因果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九十二章 當衆考校第一百五十五章 輕騎出擊第九章 收買人心第三十六章 迎戰山陽軍第三十七章 圍三厥一第二十七章 黑胡人的噩夢第六十章 厄運之鬼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六十七章 再下江南第十五章 圈殺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程進度第一百零三章 形勢逆轉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投奔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陣第十六章 極度憋屈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三十五章 遷族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二十四章 功德(求收藏)第四章 惡奴第五十章 文鬥第二十七章 信仰就是做買賣第十九章 強勢第一百一十章 兄弟情誼第二十三章 血食飼養第一百二十章 死士第六十七章 再下江南第六章 原形畢露第七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九章 收買人心第三十八章 贖買第七十一章 糗大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六十一章 李家老祖第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零七章 清理首尾第十九章 僧兵第四十四章 求賢令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手第三十一章 立契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二十章 賞功第九十六章 賞功第一百四十章 爭論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七十二章 傳功(三更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六十九章 初見成效第八十章 兌現承諾第六十九章 誅殺厲鬼第六十二章 老祖2第十二章 開打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第十一章 湖匪第六十四章 投效第一百一十九章 刺客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五十七章 養靈村第九十八章 再次合作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局2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七章 退敵第三十四章 新政第九章 狂妄的代價第四十三章 抱大腿第十七章 劍指樂安第七十九章 餘家老頭子第二十四章 回馬槍第六十一章 荊州軍第五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拔第一百一十六章 司徒之怒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五章 族堂第六十九章 誅殺厲鬼第五十五章 上門打臉(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九章 示威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拔第十六章 破城第二十三章 船入大湖第四十八章 講武堂第九章 攝魂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二章 李家棄子第五十章 置地1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