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海路

李霖聽了他們的話之後,點了點頭道:“你們說的不錯!製出鹽只是個開頭,怎麼能賣掉這些鹽,纔是關鍵!

劉家確實在此地勢力很強,我們眼下也確實不宜和他們發生正面衝突,所以這些鹽我們暫時不能在臨海州這邊出手,必須要運出臨海州,在其他地方出手。

但是不在臨海州買鹽,難道我們就賣不掉這些鹽了嗎?哼哼!天下現在各地都缺鹽,我也沒說非要在臨海州買鹽呀!

所以你們不必擔心,本老大自有妙計!鹽田製鹽的這件事,暫時不要外傳,傳出去的話,暫時對我們沒有一點好處,這個你們都應該明白!

李恩,你去通知族叔一聲,讓他加大采購麻袋的數量,以後每天收穫的鹽,都需要儘快裝包,儲存起來,堆在海灘上太過顯眼!”

李恩立即點頭答應了下來,其餘族人也都紛紛點頭稱是,這才散去。

李霖留下了李業和周成二人,和他們商量了一陣子,李業點頭應諾,於是第二天便帶了李桐,還有兩個家丁,讓彭明帶着幾個族人,上了碼頭上目前他們最大的那條單位海船,出海朝明州方向駛去。

這是李家第一次嘗試打通海路,雖然這個時代大陳朝對於海疆疏於控制,導致海上海賊很多,但是任誰都不能否認,海運是目前爲止,沿海一帶最方便快捷,而且運資最爲低廉的一種運輸方式。

李霖在來南方之前,便已經打定了主意,今後將會在南方建立起一支屬於李家的海運船隊,唯有如此,李家才能真正的壯大起來,海運也將會給李家帶來海量的財富,未來將會成爲李家的立足之本。

現在終於到了啓動這件事的時候,爲此李霖已經暗中準備了相當長時間,讓彭明帶着族人,以打漁的名義,已經來來回回在明州和山海縣之間跑了幾趟,基本上把這邊的水路情況給摸了個大概。

再加上目前他有了一個超級大幫手傲海,這傢伙對於這一帶海域的情況極其熟悉,現在基本上已經可以確保,在明州和本地之間來往沒有多大的問題了。

而明州有範家的買賣,這次范進跑來山海縣玩的這一趟,途徑明州的時候,已經把李霖親自引薦給了坐鎮明州的範家管事。

范進私下裡告訴李霖,範家其實暗地裡也在做私鹽的買賣,而且規模也着實不小,李霖回頭如果在山海縣能煮海爲鹽的話,所出的鹽大可運至明州賣給範家,範家在價格上,也不會虧待李霖。

所以李霖這次開鹽田,並非是無的放矢,其實早已就做好了一切準備,這纔開始開鹽田製鹽,原本他就沒打算立即在當地和劉家起什麼衝突,所以這些鹽他也肯定不會在山海縣或者臨海州一帶出售。

很快李業和李桐便從明州返回了李家堡,給李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明州的範家掌櫃,在看過了他們帶去的鹽之後,立即便同意了吃下李家這一批鹽,而且給出了李家一個基本上適中的價格,一石鹽六百文的價錢,這個價錢對於李家來說已經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價錢了。

李家之前就在徐州那邊做私鹽買賣,但是他們並不產鹽,私鹽主要是從海州一帶的鹽梟手中拿貨,算是一個二手批發商,在海州鹽梟手中拿貨的時候,一石粗鹽基本上在一貫左右,而他們倒手賣給小的鹽商的時候,已經達到了一貫半左右的價錢,等這些小的私鹽販子把粗鹽賣到老百姓手裡的時候,基本上已經達到了三貫左右。

這樣算下來,一石鹽基本上是一百二十斤,一斤鹽的價錢已經達到了二十五文左右,普通百姓已經是很難消費得起了,因爲這時代一斤糧食,也不過一兩文錢,而鹽價卻高達二十多文,有的地方還要高一些,普通百姓根本不敢多吃,所以很多平民家庭做飯的時候,多寡淡無味,就是因爲實在捨不得用太多的鹽。

至於青鹽這種東西,那就更不用想了,動輒一斤就要一貫以上,非富貴人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範家這次給李家開出一石鹽六百文的價錢,其實已經算是不低了,劉家再山海縣,給那些漁民們開出的鹽價,只有區區一旦二百文不到,只有一百多文,山海縣這邊的漁民,都用的是煎煮法熬鹽,成本很高,而且需要投入人力很大,需要燒大量的柴草,才能熬出鹽,基本上這個價錢,已經顧不住本錢了,所以這也是當地漁民和百姓痛恨劉家的主要原因。

這時代大陳朝同樣也實行的是鹽業專賣,以前大陳朝統治力度強的時候,私鹽買賣還不是很厲害,但是隨着大陳朝的衰落,各地官鹽被大批世家掌控着,投放市場很少,大部分被他們拿去當私鹽買賣,結果造成了大陳朝目前鹽貴的嚇人,誰如果能控制住產鹽的源頭,那麼就是發大財的一條途徑。

李霖採用鹽田法產鹽,使得製鹽成本降的非常低,初步估算一下,一石鹽充其量也就是需要成本二三十文就很高了,如果以後繼續大量生產的話,成本可能降低到十文一石,就算是他不做終端銷售,僅僅做生產商,這獲利也已經非常巨大的。

故此六百文一石鹽的價錢,對李霖來說已經相當滿意了,如果他不想得罪劉家的話,就算是以劉家開出的一百多文的價錢賣給劉家,照樣也可以賺的不少,但是誰也不會嫌錢多咬手,李霖當然不願意被劉家盤剝這一層,故此他寧可冒點險,把鹽運往明州,賣給範家,也絕不會把鹽便宜賣給劉家的。

當然單靠範家一家想要讓他們吃下這麼多鹽,也不是很現實的事情,畢竟範家吃入鹽的數量,遠趕不上李霖用鹽田法生產鹽的速度,而且如果這麼多鹽都在明州出售的話,弄不好會讓餘杭一帶的鹽價出現大幅波動。

所以李霖初步打通了和範家的私鹽批發買賣之後,便又讓李業乘船,開始朝蘇州一帶活動,目標是進入長江口,從長江逆流而上,將鹽運往揚州、江寧等地,甚至是如果可以的話,繼續逆流而上,直接將大量的鹽運往荊楚一帶。

李業今後就被李霖安排,具體只負責這件事,其他的事情就不再需要李業來管了。

李業對於李霖把這樣重要的買賣,全部交給他來掌控,很是有些激動,他很清楚李家今後私鹽買賣將會達到多大的規模,現在只是一個開始,一個月初步估算,在春秋兩季,就可產鹽數萬斤,以後繼續擴大灘塗的鹽田,這每年單是鹽這一項,就是數千貫的進項。

這麼大的買賣,李霖卻都託付給了他,讓李業如何不感到激動,他手頭現在掌控的買賣,實際上一年下來的利潤,已經超出了蘭縣那邊整個李家目前幾乎一年的所有收入了。

所以李業立即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把這件事給做好,否則的話他就太辜負李霖對他的重託了。當第一批鹽通過海路運抵明州,交付給範家之後,範家也立即震動了一下,範家沒想到李霖初到山海縣纔沒多長時間,居然就產出了這麼多鹽,這一下可就讓範家獲益匪淺了。

以前範家雖然做私鹽買賣,但是卻並未徹底掌握大批貨源,所以私鹽買賣始終都規模不大,但是現在有了李家這個貨源之後,他們就一下將私鹽的買賣擴大了數倍之多,其中獲利之豐,讓他們自己都覺得驚訝,於是範家的家主當即便重賞了明州的管事掌櫃,要求他必須要在今後,和李家把這私鹽的買賣給穩定下來,確保可以從李家拿到大量的鹽,這樣便可以逐步將餘杭一帶的鹽業控制在他們範家手中。

當鹽田的生產穩定下來之後,李霖也就漸漸閒暇了下來,李家堡的建莊之事,經過一番努力之後,第一期莊牆工程已經初步結束,而且莊子之內的排水系統、供水系統也已經完工。

到了七月間的時候,第一批房屋也已經建了起來,雖然目前看來這些房屋沒法和蘭縣那邊相比,主要還是木質結構的房屋,主要是這邊目前還不具備大量燒製磚瓦的能力,只能有限的燒製出一些屋瓦,暫時還無法滿足大量建造磚瓦結構房屋的能力,但是也已經基本上擁有了居住的條件。

李霖在七月底的時候,親自主持了遷居的儀式,將目前在莊外住在臨時房屋的族人,還有佃戶、家僕,都遷入到了莊子裡面,包括彭家的那些族人臨時居住的小村,也被遷入到了莊子裡面。

最重要的是他們在莊子裡東南角的位置,建起了一座祭壇,並且在祭壇上建起了一個全新的小廟,將遊神像移入到了祭壇之上。

李霖隨即便成爲了這李家堡的正祀,獲得了李家堡正祀的身份,並且由李方這個族叔出面,到山海縣縣衙之中的禁鬼司曹那裡,做了正式的報備。

山海縣禁鬼司曹姓陳,乃是餘杭一帶一個規模不太大的道門之中的弟子,獲知李家堡報備正祀的事情之後,便親自前來李家堡了一趟,圍着莊內的祭壇轉了幾圈,施了一些法,檢驗了這所謂遊神的身份之後,未發現有何異常,於是拿了李家奉上的儀金,回去之後大筆一揮,就把遊神登錄在冊,正式以官方承認了遊神在李家堡的正祀的身份。

李霖立即便感到了來自官方的那絲氣運,落在了他的頭頂金印之中,不過依舊沒有讓他完成突破從七品神格,不由得稍稍有些失望,不過仔細觀察一番之後,還是有些欣慰,因爲到了現在,他神魂頭頂的金印之中,盛裝的氣運已經達到了八成以上,只要稍加努力,隨時都能突破從七品,晉升爲正七品神格。

於是他暗中決定,要加快一點速度,儘快將周邊的那些漁民百姓,都爭取爲他的信衆,以此儘快突破從七品格局。

目前他被困在從七品神格這一檔上,已經有一年多了,卻遲遲都沒有再突破,這讓他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其實這也是李霖有點心急了,這天底下多少神異,窮極一生幾百年都不見得能晉升一階神格,而他從重生到現在,不過剛剛兩年不到,便從一個無品的神異,晉升到從七品神格,這樣的速度,其實已經算是坐火箭一般的晉升速度了,可是他還不知足,要是讓其他神異知道的話,估計當場就能被氣的噴出一口老血。

第二十四章 逼供第二十一章 要價千貫第六十八章 天賜八品第十二章 邱二的見識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二十五章 水賊來襲第四十四章 自我推銷第一百零七章 清理首尾第八十章 兌現承諾第十七章 劍指樂安第四十一章 辭行第一章 崩亂重生第九十四章 交易第六十七章 內外夾擊第一百四十七章 州兵來襲第十一章 坑殺第四章 兵破洛陽城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第七十一章 糗大了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兇第一百零八章 兵發劉家莊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八章 唐王來援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發利市第十五章 圈殺第三十九章 結交第八十七章 誅滅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局第二十章 人神殊途第七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八十章 北地亂局第三十八章 贖買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十四章 趕盡殺絕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三章 抱大腿第七十九章 餘家老頭子第六十章 再見伊人第六十八章 同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八十三章 北伐第四十八章 講武堂第六十四章 投效第七十八章 稱王第三十章 鬼雄末路第六十五章 嶽州屠第四十七章 直接拍死第十八章 逍遙第五十七章 甘拜下風第一百二十七章 晉見第七十五章 價格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九十三章 縣令蒙難第九十八章 縣城易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八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二十七章 背棄第三十四章 路見不平者第一百零七章 陰兵屠靈第四章 惡奴第十八章 兄弟來援第五十三章 氣運限制第八十五章 喪心病狂第六十二章 老祖2第一百五十章 惱羞成怒第三十三章 託夢救母第七十二章 傳功(三更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生離死不別第五十六章 平定湖州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二十一章 要價千貫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六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六十七章 再下江南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一樣的鐵作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六十三章 恩威並重第八十八章 絕望之城第三十三章 託夢救母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十四章 埋骨之地第三十一章 鬥法第六十七章 再下江南第二十一章 要價千貫第九十九章 馮春投效第七章 七步詩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階城隍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招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一百三十章 李大忽悠第十六章 極度憋屈第七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三十二章 觀氣
第二十四章 逼供第二十一章 要價千貫第六十八章 天賜八品第十二章 邱二的見識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二十五章 水賊來襲第四十四章 自我推銷第一百零七章 清理首尾第八十章 兌現承諾第十七章 劍指樂安第四十一章 辭行第一章 崩亂重生第九十四章 交易第六十七章 內外夾擊第一百四十七章 州兵來襲第十一章 坑殺第四章 兵破洛陽城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第七十一章 糗大了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兇第一百零八章 兵發劉家莊第四十一章 平滅山陽郡第七十四章 海路第八章 唐王來援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發利市第十五章 圈殺第三十九章 結交第八十七章 誅滅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局第二十章 人神殊途第七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八十章 北地亂局第三十八章 贖買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十四章 趕盡殺絕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三章 抱大腿第七十九章 餘家老頭子第六十章 再見伊人第六十八章 同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八十三章 北伐第四十八章 講武堂第六十四章 投效第七十八章 稱王第三十章 鬼雄末路第六十五章 嶽州屠第四十七章 直接拍死第十八章 逍遙第五十七章 甘拜下風第一百二十七章 晉見第七十五章 價格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九十三章 縣令蒙難第九十八章 縣城易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八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二十七章 背棄第三十四章 路見不平者第一百零七章 陰兵屠靈第四章 惡奴第十八章 兄弟來援第五十三章 氣運限制第八十五章 喪心病狂第六十二章 老祖2第一百五十章 惱羞成怒第三十三章 託夢救母第七十二章 傳功(三更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生離死不別第五十六章 平定湖州第九十章 暗自戒備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二十一章 要價千貫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六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六十七章 再下江南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一樣的鐵作第五十三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六十三章 恩威並重第八十八章 絕望之城第三十三章 託夢救母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十四章 埋骨之地第三十一章 鬥法第六十七章 再下江南第二十一章 要價千貫第九十九章 馮春投效第七章 七步詩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階城隍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招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一百三十章 李大忽悠第十六章 極度憋屈第七十五章 斬將奪關第三十二章 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