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薛萬徹奉命擊高麗苗山風隨駕遊新宮

長孫無忌的臉上浮現出僵硬的笑容,說:“多謝你提醒。”房喬說:“長孫司徒,我的話你姑妄聽之,如果將來能夠幫助到你自然是好事一樁,如果到頭來沒有幫到你,雖說有一些遺憾,但我也盡到了自己的心意,你我同朝爲官多年,我已經日落西山,而司徒如朝陽之東昇,不過司徒也要切記,你到底是貞觀朝的臣子,度過了那個關鍵的時期,新君就會建立屬於自己的班底,那個時候司徒也就完成了使命。”長孫無忌說:“先生教誨無忌銘記在心,如果將來用到了一定感激不盡。”走出房喬的府邸,長孫無忌心情非常的糟糕。褚遂良說:“司徒,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爲這件事難過,方先生的話就如同迎面吹來的風吹過之後不會留下任何蹤影,也不能改變什麼,一切自有天命,司徒何必自添煩惱呢?”長孫無忌說:“房喬不必忌諱,我感覺他簡直像是在詛咒我。”褚遂良說:“房先生現在沒什麼可圖的了,他或許對司徒沒有那麼滿意,可如果有一個人取代了司徒的位置,會對他更好嗎?”

房喬終究還是病倒了,他不得不讓兒子到大內告假。皇上說:“令尊病情如何?看過郎中了嗎?”房遺直說:“家父的病情看起來十分沉重,郎中說應該到不了年底。”一聽這話皇上感到非常的難過,說:“回去之後讓他不要多想,朕會安排御醫替他診病,與此同時,我會讓人尋找孫思邈的下落,無論如何要把房先生的病醫好。”房遺直說:“家父說過了,陛下的後宮房家實在是難以報答……”皇上說:“你告訴他,不管到了什麼時候,朕都會念他的功勞。”這個時候,外面響起了沙沙的雨聲,聽着這雨聲,彷彿是有人哭泣。皇上低着頭說:“等朕的病情好一點就去看望房先生。”房遺直說:“家父反覆叮囑不敢勞動聖駕,希望陛下安心靜養,天下還有很多事情需要陛下操勞。”皇上說:“天下沒有誰都可以運轉,古往今來的那些聖賢,如今不都已經入土了嗎?”

皇帝在說這番話的時候,語氣十分的傷感,房遺直出了大內回到了自己的家。先去父親跟前說了告假的經過,然後回到自己的臥室。妻子已經等他很久了,房遺直說:“你應該去忙自己的事情,不用等我。”妻子說:“我不單是等你,我有話要說。”房遺直說:“有話你就直說吧!”妻子說:“如今大人病重,我聽到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有心不把這些告訴你,又覺得瞞着你不妥,你說我應該把這些話告訴你嗎?”房遺直說:“你我夫妻有什麼話只管說。”妻子說:“高陽公主慫恿你的弟弟爭奪大人的爵位,不知道你是不是願意把這個爵位讓給他?”房遺直說:“我倒是無所謂,關鍵是大人會不會答應?皇上會不會准許?”妻子說:“我想過了,雖說你是長子,但你是爭不過人家的,人家是公主,而你的內人不具有那樣的身份。”

房遺直說:“其實我一點也不羨慕弟媳是公主,娶個公主有什麼好呢?門檻太高容易把自己絆倒。我會跟大人商議這件事,希望他能同意。”妻子說:“關鍵是母親可能不同意,如果是你繼承了大人的爵位,母親在房家或許還有地位,要是爵位歸房遺愛所有,高陽公主除了是公主之外還是國公夫人,如此一來在這家中還有母親的位置嗎?所以我猜母親一定會讓你爭這個爵位,而且會向大人施加壓力。”房遺直說:“這真的太讓人難過了,爭也不是不爭也不是。”妻子說:“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只希望大人能夠順利的熬過這一關,家裡也算是逃過一難。”而這個時候盧氏整天陪在房喬的身邊以淚洗面,房喬說:“夫人,我知道咱們家今後難以太平,除非你能夠隱忍度日。”

盧氏說:“自從嫁到房家,我從不受委屈,直到高陽公主進門,一切就都變了。在這家中舅姑不爲大,公主最大……”說到這裡盧氏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說:“魏夫子不是說過嗎?三公的地位高於親王,而你早已經位列三公了,是不是意味着我的地位也高於親王呢?”房喬說:“禮儀要怎麼解釋?那是有司的事,如果有一天家裡的事鬧到有事恐怕就難以收拾了。”很顯然房喬對自己家的未來充滿了憂慮,等到夜深人靜時,房遺直來到了房喬的身邊,說:“大人有一件事情我不能不跟你商量,我聽到傳聞,高陽公主打算與我爭大人留下的爵位,我有心把它讓給房遺愛,大人覺得如何?”房喬說:“這個讓我怎麼說呢?很難得你有這樣的胸懷,但也說明另一個問題,你沒辦法齊家。”房遺直說:“如果僅僅是房遺愛。我覺得很好,高陽公主是我萬萬得罪不起的,大人的爵位反正都是皇帝賜予的,還給他們家的近親似乎也合乎情理。”

不等把話說完,盧氏已經推門進來,怒氣衝衝的說:“我以爲你們三更半夜要說什麼,果然是在說爵位的事,我把話撂在這兒,絕對不能讓高陽公主遂了願要是那樣的話,我今後在這家中還怎麼過呢?”房喬說:“你們這麼說我能怎麼做呢?我活着的時候能替你們擋風擋雨,我一旦離開了,你們就只能自求多福了。我長期位居端揆,不知道多少人等的咬牙切齒,即使你們戰戰兢兢、謹言慎行,還是會有人跟你們過不去,如果你們當中有人行爲不端,肯定會有人借題發揮進而敗壞我的名聲。”一聽這話房遺直和盧氏都沉默了,房喬接着說:“明天讓房遺愛過來吧!我有話要交代給他。”轉過天來,房遺愛被叫到跟前,他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而不是陪着一個經不起折騰的病人。他一臉不情願的坐在房喬跟前,房喬一臉嚴肅的說:“如果我把自己的爵位交給你大哥繼承,你會不會對我不滿呢?”

一聽這話房遺愛腦袋裡嗡的一聲,愣了很長時間才說:“阿爺爲什麼這麼說呢?他是長子,爵位本就應該是他的。”房喬說:“話雖如此,可高陽公主如果讓你爭,你大哥怎麼能爭得過你呢?”房遺愛說:“如果是這樣我也沒有辦法,阿爺知道我做不了高陽公主的主。”房喬說:“本來把爵位給你也沒什麼,關鍵是這麼一來你娘怎麼辦呢?高陽公主會給他好臉色嗎?”一聽這話房遺愛動心了,說:“阿爺放心,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去爭這個爵位。”房喬說:“我知道這些年你過得很不順心,這都是因爲我,你若不是我的兒子,何至於有今天這樣的難事?”房遺愛說:“阿爺是人人敬重的賢相,能給阿爺做兒子,是前世修來的福分。”

這裡已經商議好了,那邊高陽公主來到大內,見到自己的皇帝老子,直接了當的說:“阿爺,房喬快死了,你一定要把他的爵位交給房遺愛繼承。”皇上一聽這話愣了一下,說:“房家有長子,怎麼能讓房遺愛繼承呢?再說房喬也是你叫的?”高陽公主冷笑一聲說:“在別人的眼裡房喬是大官,在我的眼裡,他不過是我們李家的一條狗罷了。”皇上被她一句話氣的說不出話來,高陽公主接着說:“阿爺要是讓房遺直繼承了爵位,我在那個家還有什麼地位可言呢?”皇帝說:“讓長子繼承是古往今來的規矩。”高陽公主馬上就說:“阿爺就不是長子,憑什麼繼承皇位呢?”一聽這話,皇帝拂袖而去,高陽公主見自己的皇帝老子不肯答應,就打算回到房家到房喬的面前去鬧。原來房遺直跑到房喬的跟前商議,很快就被安插在房喬身邊的眼線報告給了高陽公主。

房喬躺在那裡閉上雙眼,往事不斷的浮現,胸中像是有萬丈波濤,不停的起落。高陽公主推門而入,咬着牙說:“房喬,麻煩你寫一道奏疏給皇帝,請求皇帝允許你的爵位由房遺愛繼承。”房喬說:“自古長幼有序,不應該亂了這樣的規矩。”一聽這話,高陽公主放聲大笑,說:“想不到你能說出這樣的話,難道你忘記了是怎麼策劃玄武門之役讓我阿爺做了皇帝嗎?”一聽這話房喬感覺自己的眼睛一下子要裂開了一樣,一陣天旋地轉之後,一口黑血噴涌而出。高陽公主被嚇了一大跳,趕緊坐房間裡逃了出去,侍女很快將消息告訴了盧氏,盧氏趕來,只見房喬在那裡不停的流淚,說:“這大概就是報應吧!可我如果不出手幫助秦王,秦王很可能就會死在建成和元吉的手裡,那不還是骨肉相殘嗎?”盧氏說:“你千萬不要太生氣。”房喬說:“我死之後咱們家一定會敗落,你趕快把房遺直叫來吧!我有事要給他說?”

不久之後房一直被叫到了跟前,房喬語重心長地說:“叫你過來我只說一句話,將來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不要做過激的事,不要說過激的話,如果你有十分的智慧,只能讓世人看到三分。”房遺直說:“這一點我也想到了,大人若是不在的話,高陽公主一定會對付我的,因爲只有我死了,房遺愛才是嫡長子。”房喬說:“如果陛下在,他一定會爲你撐腰,可陛下的病情日益沉重,一旦有個不測,新君是一定不會爲你出頭的。”房遺直說:“爲什麼會是這樣呢?”房喬說:“因爲那個時候的新君說了不算,真正說了算的是長孫無忌,他巴不得有個機會剷除我在朝中的影響。”房遺直說:“你們同殿稱臣,一起輔佐陛下,這麼多年難道沒有一點情分嗎?”

房喬說:“情分自然是有的,但這個情分有一個條件就是陛下還在,若陛下不在了,就好比魚失去了水,這樣的交情是不能持續下去的。我執掌機要十數年門生故吏遍佈朝野,這些人深受我的影響,所以只有徹底把我的名聲搞臭,他才能夠樹立自己的威望,推行自己的主張。”房遺直說:“這真是什麼世道?”房喬說:“你記住,以後不管遭遇多麼不公平的事,都不要口吐怨言,不要表現出不滿。”房遺直說:“大人的教導我記住了。”這個時候房喬嘆了一口氣說:“房遺愛恐怕難以到老,如果我算的沒錯,他一定會死在長孫無忌的手上。不過這也怨不得別人,如果不是,我當年策劃玄武門之役,咱們家就不會有將來的禍事,也不會有現在的富貴。”房遺直說:“大人會爲這個事情後悔嗎?”房喬說:“沒有什麼可後悔的,一切都是冥冥之中上天註定的。”房遺直說:“我要熬到什麼時候纔不要繼續忍下去了呢?”

房喬說:“這還真的不好說,大概要等到長孫無忌倒了之後。”房遺直說:“大人就這麼確定他會倒嗎?”房喬說:“從古至今,顧命之臣都是很難做的,也很難有善終。商朝的伊尹,按照《史記》的說法他最終得以善終,可按照《竹書紀年》的說法他因爲謀反被殺。周公也曾經因爲被質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權利避嫌,霍光也曾經遭遇桑弘羊、上官桀與燕王劉旦合夥陷害,雖然他在這一次事變當中贏了,可到最後他還是死在了皇帝的手裡。”房遺直說:“難道他就不會做王莽嗎?”房喬笑着說:“王莽之所以能夠成事,是因爲當時王氏家族已經控制了朝廷,按照陛下的安排,兵權由李世勣,這對長孫無忌來說是非常大的制約,不管做什麼事,只要李世勣不支持,長孫無忌就沒有辦法把這件事情做成。”房遺直說:“你說李世勣將軍會不會挺身而出幫咱們家說話呢?”

房喬搖了搖頭說:“絕對不可能,皇帝已經決心讓長孫無忌來輔佐未來的新君,自然要把那些不與他一條心的官員清理乾淨。”房遺直說:“有那麼多官員都是大人直接提拔或者推薦,長孫司徒會把他們全部趕走?”房喬說:“我們等着看吧!一旦新君即位,朝中一定會掀起大案,到時候你一定要記住,無論高陽公主和房遺愛怎麼鬧騰,你都不能參與其中,他們兩個如果遇到了什麼麻煩,你不許託人爲他們求情。”房遺直說:“這樣對待兄弟會不會太不近人情了?”房喬說:“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我那些不得志的門生故吏把希望寄託在你的身上,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最終逃過一劫。樂不思蜀的故事你一定聽過吧!其實那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如果相反,他整天都在懷念故國,想善終是絕對不可能的。”

房遺直說:“大人說的是這些我都記住了。”從那之後房喬很少說話,每天來看望他的人絡繹不絕,這一天皇嗣來到了他的府上。看見房喬躺在那裡奄奄一息,他知道這個人來日無多了,說:“房先生,有什麼要說的話嗎?我一定轉告給陛下。”房喬說:“殿下如此仁厚,實在是社稷之福。殿下既然問到了,臣就囉嗦幾句。有朝一日,殿下登基,朝中應該很快就會掀起大案,那個時候無論這個案子鬧得有多大,殿下千萬要記住不可以輕舉妄動,不要質疑調查的結果。”皇嗣說:“這是爲什麼呢?”房喬說:“殿下被立爲皇嗣的時候年紀尚幼,而奉命輔佐殿下的都是貞觀老臣,實際上殿下在朝中根基並不深厚,既然沒有牢固的根基,輕舉妄動一定會引發不好的結果。殿下可還記得霍光的故事嗎?即便是如芒刺在背,漢宣帝還是一直忍到霍光過世之後。”

一聽這話皇嗣目瞪口呆,房喬接着說:“漢朝的時候,祖上年幼,太后臨朝,倚重外戚。等到皇帝成年,發現手中無人可用,只能借太監之力一點點搭建自己的班底,樹立自己的威望。天下要切記,多餘底下的大臣談心,瞭解他們的事蹟,發現可用之纔不要着急提拔,而是讓他們去合適的地方進行鍛鍊,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唯一重任,到時候殿下就可以讓這些人治理天下。”皇嗣說:“房先生對我的舅舅不放心?”房喬說:“陛下,顧命也好,託孤也好,只能算是個過渡,難道殿下還能讓長孫司徒一直維持託孤重臣的狀態嗎?”這個時候皇嗣陷入了沉思,似乎除了他的舅舅沒有更親近的人。房喬說:“皇帝都是孤家寡人,因爲他不敢輕信任何人。但皇帝不能真的只是一個人,如果是那樣的話,意味着衆叛親離,爲政之要,首在得仁。這是陛下經常說的話,殿下一定要把他記在心裡,得人才就能夠得天下得太平。”

這些日子房喬雖然臥病在家,卻因爲他手底下的人非常的得力。朝中各個衙門配合得當,每件事都能夠被及時合理的予以處置。皇上感嘆說:“房先生真是個人才,人不在尚書省尚書省依舊可以運轉正常,這大概就是先賢們所說的無爲而治吧!”長孫無忌說:“房先生再難得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這種無爲而治的樣子不能永遠維持下去。”皇上點點頭說:“可朕一時半會兒還想不到誰可以取代房先生。”長孫無忌就在他的面前,皇帝竟然沒有想到他,這讓他倍感失落。回家之後褚遂良來看他,長孫無忌說:“你說實話,房先生是個什麼樣的人?”褚遂良說:“蕭瑀說他聚衆營私,我不能贊同,房先生身爲宰相,舉薦人才本就是他份內之責,而這些人對他心懷感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實際上這些年在房先生的手上,朝中大小事務都能妥善處理,就已經很好的說明蕭瑀所言站不住腳。”長孫無忌說:“我只不過是隨口一問,沒想到你答的這麼認真。”

不久之後,兵部尚書來到房喬的府上,說:“房先生,新羅老王已死、新王當立之際,高句麗打算舉兵進犯,我們不能無動於衷。”房喬向着說:“他們想要看着新羅處於新舊交接之際舉兵進犯,我們也可以趁虛而入,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不久之後使者到了新羅,告訴新王,一旦新羅面臨威脅,大唐絕不會坐視不理。不久之後,一份作戰計劃放在了龍書案上,皇帝看了龍顏大悅, 說:“房先生真是神人,照這麼做下去,高句麗撐不了幾天。”不久之後這番話就傳到了長孫無忌的耳朵,說:“他蹦達不了幾天了。”說完,臉上洋溢着詭異的笑容。

不久之後皇帝發了上諭,薛萬徹奉命率軍攻擊高句麗,捷報陸續傳到長安,皇上說:“真是太好了。”轉頭對皇嗣,說:“也許到了你的手上,高句麗就不復存在了。”不久之後,他派人向房喬問下一步的策略,房喬說:“一個強大的高句麗雄踞遼東對我們不是什麼好事,可他日漸衰落了,對我們來說就是好事。相反高句麗要是沒有了未必是好事,因爲遼東一帶人員複雜,高句麗垮了,就會有其他的不足乘勢興起,往往在這種時候這個不足之中會接連出現了不起的首領,日後必爲朝廷隱患。對我們來說最好的狀況就是各個部族之間相互制約,也只有在這種相對的平衡中間,朝廷的權威才能夠在這個地方釋放出來。”不久之後,皇帝的病情加重,在這個時候,有人提議修建新宮被皇帝養病之用。皇帝接受了這項建議,但他強調一定要注意節儉,除了之外一律不用瓦頂。但是。專門給皇嗣和百官使用的地方卻修建的百般華麗,花費億計。

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第五回觀音婢力齊兄弟心 李二郎奇謀定大計257宮司上奏遺作示君言事者流多相讒告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254長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帥冒險救山翁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225慕容純奉獻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難言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205魏夫子御前論周齊苗山幽樹下說佛法348莫離支遣使獻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204天子孝心不斬良臣黔首心願赦免罪囚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346孫伏伽六條察四方李衛公小心答上問358王玄策借兵教天竺蕭相公病死入冥國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338岑文本獲封中書令郭孝恪俘虜焉蓍王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121致厚禮番邦顯誠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嚴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121致厚禮番邦顯誠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嚴228遇盧生大談養生術盼方士多言命早夭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第40回樑師都失勢嘗惡果譚延壽酒後吐真言第六回李留守領兵入長安 月雨公往生去極樂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126利州都督請求封禪 孫氏珍妮管教英雄212慕容伏允亡命磧中胡虜鉅奸死於馬下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240溫彥博進位右僕射魏夫子以疾辭侍中271粉色軍團支援兇邪西南之民抵禦外侮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208曼頭山孤兒斬名王赤水原李靖誅殘虜第十二回劉文靜行年犯災星竇建德英雄至末路364唐皇上陳疾加新病孫思邈難治虛妄人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126利州都督請求封禪 孫氏珍妮管教英雄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203節日御膳羊肉湯餅除夕之夜預言不祥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第63回突利可汗來朝天子馬週上書以利主君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禮老叟強力持戒181花朝節歌女醉平康 春社日居士聽譏諷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298黨仁弘羅竇擊反獠流鬼國遣使朝天子第六回李留守領兵入長安 月雨公往生去極樂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第27回中山王承襲嗣君位苗山幽恨做異食狂340李大亮臘月死京兆故皇嗣寒冬薨黔州203節日御膳羊肉湯餅除夕之夜預言不祥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時君夢國子監第四回新婚夫婦琴瑟和鳴 天命所致潛龍出水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第60回白肥兒出力護社稷杜如晦勞心爲太平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
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第五回觀音婢力齊兄弟心 李二郎奇謀定大計257宮司上奏遺作示君言事者流多相讒告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第82回在朝堂蹉跎如火煎立宮門度日似風起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254長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帥冒險救山翁第39回長孫無忌順時去位皇上悔過怒吃蝗蟲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225慕容純奉獻馬奶酒李大亮烹茶吐難言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張大夫奉命知相州363郭孝恪輕敵死賊手金春秋請旨改服章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205魏夫子御前論周齊苗山幽樹下說佛法348莫離支遣使獻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204天子孝心不斬良臣黔首心願赦免罪囚第88回林邑王獻珠進妄言李大亮請旨停捐獻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194馮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離歌180苗山幽入門做居士 袁天罡講學陷囚籠113慈父知禮爲女消業 罪官起復算計功名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346孫伏伽六條察四方李衛公小心答上問358王玄策借兵教天竺蕭相公病死入冥國186傳佛法因故減苦役 習道經意外開岔支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269苗山幽遠走西南國白毛怪着力害蒼生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338岑文本獲封中書令郭孝恪俘虜焉蓍王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246狂宮人侍寵忘遠近賢魏王無力挽敗局121致厚禮番邦顯誠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嚴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224何刀兒服役陽關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渾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第74回草原雄鷹落地京兆皇帝罷相震動天威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121致厚禮番邦顯誠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嚴228遇盧生大談養生術盼方士多言命早夭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第40回樑師都失勢嘗惡果譚延壽酒後吐真言第六回李留守領兵入長安 月雨公往生去極樂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126利州都督請求封禪 孫氏珍妮管教英雄212慕容伏允亡命磧中胡虜鉅奸死於馬下210術門師徒尋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澤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240溫彥博進位右僕射魏夫子以疾辭侍中271粉色軍團支援兇邪西南之民抵禦外侮262蕭玉蓉孝心致險境苗山幽唸佛禱平安208曼頭山孤兒斬名王赤水原李靖誅殘虜第十二回劉文靜行年犯災星竇建德英雄至末路364唐皇上陳疾加新病孫思邈難治虛妄人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126利州都督請求封禪 孫氏珍妮管教英雄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203節日御膳羊肉湯餅除夕之夜預言不祥112衆奴兒爲主報冤仇 老泰山上門見賢婿132魏夫子依禮規天子 溫令公舉酒解君憂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第63回突利可汗來朝天子馬週上書以利主君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遠人異域酋長拜舞君上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禮老叟強力持戒181花朝節歌女醉平康 春社日居士聽譏諷326魏夫子不幸謝塵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慚345薛仁貴勇武承恩遇左庶子狂言致壽終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221苗山幽遊蕩至廟門老法師失言惹災禍298黨仁弘羅竇擊反獠流鬼國遣使朝天子第六回李留守領兵入長安 月雨公往生去極樂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94張玄素上疏諫皇嗣侯君集求愛君擊狂胡223光祿大夫拜爲特進長安浪人請做比丘第27回中山王承襲嗣君位苗山幽恨做異食狂340李大亮臘月死京兆故皇嗣寒冬薨黔州203節日御膳羊肉湯餅除夕之夜預言不祥175徐嘉尚獻上言事疏 李衛公出任黜置使第49回越王泰歡喜清商樂苗山幽秘密洞天機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111龍波失禮刑場滴血 賢妻助夫度過心劫296春正月上幸魏王第夜午時君夢國子監第四回新婚夫婦琴瑟和鳴 天命所致潛龍出水第92回在曲阜酒肆逢故友到洛陽茶社聽奇聞115生死籌碼黃粱一夢 貧富學子家教不同192大唐皇帝演說古事慕容伏允再襲擾涼州第60回白肥兒出力護社稷杜如晦勞心爲太平第97回鞠文泰遊歷東西市李世民獻俘大安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