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預警消息
碳化硅半導體廠的入廠安裝,將研究院和整個東陽帶入到了全新的階段。
作爲國家、省級雙重點項目,半導體廠聚集了太多人的目光,當翟達在廠內帶隊裝機的時候,外界的關注其實從沒停過。
“盧部,機核半導體已經開始設備入廠了。”
“哦?什麼時候的事情?”
“就昨天,我專門打電話問了一下,第一批次入廠設備就價值四億.這還是主要設備全自研,成本遠低於市場的情況下。”
盧勤儉接過資料查看片刻:“國家大基金款項到位了麼?”
“嚴格按照實際投入20%追投,不過因爲投入資金需要計算和審覈,一個季度總結一次,上次是五月底,下一次應該在八月底。”
盧勤儉若有所思:“我回頭去溝通一下,看能不能改爲一月一次,哪怕麻煩些,也不能讓研究院在投入期就出現資金壓力.”
一般來說,這種大型實業高新技術投資,每一步都是一道坎。
立項是一道坎、設備入場是一道坎、投產也是。
國家支持也是逐步加碼,達到一些標準纔會繼續。
許多企業本身就小馬拉大車,每一道坎都邁的格外困難,恨不得天天和政策方哭窮,嗷嗷待哺。
反倒是研究院,無論資金還是技術、人力都順風順水,要不主動問,好久沒啥消息。
“另外既然已經入場了,國開行的授信額度也可以再上調一級了。”
年輕下屬道:“盧部,目前研究院的額度利用率只有15.7%。”
一般而言,其他企業的利用率都在70%以上
“有點太低了研究院有鴻圖OS輸血,資金流尤其是現金流確實不缺,但完全可以在半導體上更充分的依靠政策支持.好騰出餘力做別的事情”
畢竟國開行的貸款是隻針對半導體項目的,看似左手倒右手,實際上卻釋放了研究院更多潛力。
“幫我看看下半月有沒有時間,我想再去東陽一趟.”
想了想,鴻圖OS也很重要,甚至現階段比“機核半導體”更重要
“調一調三天的空檔,哈城一天,東陽兩天,不要接待,不安排會議。”
去看看小翟不在,哈城那邊有沒有遇見什麼困難.
“好的盧部,我儘量安排。”
盧勤儉放下剛纔那份資料,轉而在抽屜裡翻找了片刻,找到了一份新東西。
一份“鴻圖OS”的統計報告,以及預警信息。
智能機市場存量佔有率33%,新增智能機佔有率65%。
全球每100部新售智能機,65部是鴻圖。
剩下的35%,則是由今年突飛猛進的蘋果,以及諾基亞、黑莓等傳統廠商銷量不佳的機型一起構成。
霸主之姿已經凸顯,隨着時間推移,舊設備淘汰,只要穩住了,這個數字就會徹底變成“存量市佔率”。
當初翟達說理想目標是市佔率70,沒想到這麼快就摸到邊了這是近幾年來,中國在高新產業裡難得的漂亮勝仗,也是第一款遍佈全球的“產品”,雖然是無形的。
不過預警消息就有點煩心了。
這封內容是安全信息部門提供的,工信部經常收到,比如哪裡的礦區國家可能內亂,哪個產油國鬧幺蛾子,這些都會引發國家整體產業波動。
眼前這份要更具體一些。
也許是海外廣告投放業務,分了谷歌和Youtube的蛋糕,也可能是某家對三星橫掃全球不爽、在隔山打牛,甚至可能單純覺得這樣重要的“產業生態位”不能由中國公司掌握
太平洋對岸有兩個衆議員提案了審查“鴻圖”是否偷稅漏稅的內容,歐盟那邊則是有人官員在採訪時表示對紅色意識形態輸出的擔憂
都是些屁話.
雖然衆議員稱得上阿貓阿狗,說什麼話都是明碼標價,錢到位表演小丑都可以,但未嘗不是背後利益的一次探口風之舉
試探變成更大的麻煩可能需要很長時間.當然也可能消弭於無形,但
盧勤儉嘆了一口氣:“煩啊.真的煩.”
——————
“誰?市長?哪個市長?遷市?”
翟達穿着無塵服、戴着口罩護目鏡,表情有點煩躁。
來彙報的人也穿着防塵服,看顏色是女生嗎,胸前貼着“調度/劉靜”。
牌子和顏色是這裡唯一的辨認方式,劉靜也是剛好送東西過來,傳個話,悶聲道:“青市的市長。”
翟達腦子短路了片刻:“魯省青市?跑我這幹嘛?”
偷喝你家啤酒了?
“說是考察路過這,高速下來想來參觀一下,直接停在廠區門口了。”
翟達擺擺手:“什麼亂七八糟的,就說我不在,入廠安裝期間環境要求高,謝絕訪客。”
高速一下,指哪看哪?
知道我進出一次要費多大功夫麼?
除了膀胱告急,沒人能讓我這麼進進出出!
大概沒和高官打過交道,劉靜道:“畢竟都在門口了,是不是得有個說的過得去的理由?我說您去京北了?”
“你說我去韓國玩女團了都行。”
劉靜點點頭就走了:“好的。”
幾步之後又轉了回來:“翟總,哪個女團?少女時代麼?”
翟達轉過頭來,沉默的注視着她。
你指定是有點毛病。
真的。
打發這個小“可愛”,翟達轉過頭來繼續安裝“超大腔體五聯CVD系統”,這是他最早攻克的設備,也是工藝鏈中最具價值的步驟。
除了襯底生成,沒有比它重要的。 至於襯底生成,翟達已經有了些想法,不過路要一步步走,人要一寸寸進,當他選擇碳化硅功率器件方向時,面對的問題中前30%是貴但能忍的,後70%是要從零開始的,爲了快速有產出,自然是選擇了後者先動起來。
反過來說,若是先去琢磨“襯底生成”,以碳化硅市場現在初生般的狀態,他量產再多襯底也沒市場,還是得再補齊了後半程自產自銷。
所以現階段,襯底還是採購德國英飛凌的,半年前他就簽了長期訂單,成爲了英飛凌全球最大客戶。
批量和預先訂購,讓成本降低到一個尚可的程度,和下游訂單能接上,先把市場應用場景跑起來再說。
安裝調試的第六天依舊比較順利。
唯一的小插曲是有一輛卡車貪便宜不走高速,沿着國道省道開結果轉了向,陷在土路里了。
路政和交通局反應迅速,立刻叫來了吊車轉運,研究院這邊也去了幾個人盯着別晃壞了。
廠房出來,翟達脫掉了潮溼沉重的無塵服,在更衣室恍神了片刻,體力上他自然遠未見底,但廠區內那種高亮度、高重複度、純白的環境,待久了還是會有種恍惚感。
翟達默默思考着,這種情況肯定不止他一人.也許可以在廠區內標識上下功夫再多增加一些色彩和幾何變化但又不能和衆多指示燈衝突,阻礙信息敏感性。
這就是幹中學,一邊幹一邊學
更衣室裡拿回了私人物品,翟達朝外走去,卻在一樓大門口發現外面下雨了。
天色昏暗灰冷,稀稀拉拉的雨滴於門檐下連成一串。
一道熟悉倩影站在邊緣處,手裡拿着一把大傘,仰着頭望向天空。
翟達從後方靠了過去,捉弄似的突然將手伸向某人兩肋,抓住那盈盈一握的腰肢。
盧薇明顯人僵了一下,卻沒有想象中那樣叫嬌呼聲。
而是瞬間肘擊朝着翟達面門襲來。
翟達趕緊擡手,握住盧薇的手肘,挪開半寸露出自己的臉,乾笑道:“這一招.跟誰學的?”
盧薇似乎鬆了一口氣:“這不需要學,只是下意識的。”
“你這反應有點劇烈啊”
雖然本身力量不怎樣,但這一肘因爲足夠果斷,還真有點嚇人嘞。
不該是“哎呀~”一聲、抱頭蹲防、認清來人、再撒嬌小拳拳捶胸口麼?
“直接肘擊”是否略過了太多流程?
盧薇只是平靜道:“萬一不是你呢?”
翟達豎起大拇指:“有道理!”
“以後你大膽的肘,接不住的一定不是我。”
盧薇認真的點點頭。
“怎麼來這找我了?”
最近一週強度拉滿,有時下班還要和其他人討論技術工作,確實一起的時間少了很多。
主要是盧薇在現階段還參與不進來,要等新總部入駐後,再推進她的“量熵算法”應用。
盧薇繼續望向天空:“下雨了,我想着你沒帶傘,而廠房距離停車場應該有不遠的距離。”
“那你怎麼過來的?”
“打車.”
翟達看破不戳破,肯定是想自己了!
哥都懂~
閒聊間看向天空,翟達疑惑道:“話說東陽是好久沒下雨了,不過我早上出門看了一眼天氣預報,沒說有雨來着。”
沒有窗戶的地方,真的是外面炸了都不知道,不知道下多久了。
盧薇點點頭:“我查了氣象局的資料,確實應該沒有雨,這場雨應該在三天以後”
“這也能看出來?”
“氣象局公佈的信息遠比天氣預報詳細,我最近也有在學習氣象學知識。”
量熵算法的出現,給盧薇打開了一條新的興趣點,一條從數學延伸到其他領域的道路。
“那我們未來的氣象學家,這場雨什麼時候停?”
盧薇搖搖頭:“氣象是很複雜.哪能憑空算出來,只是預報已經錯了一次,之後幾天恐怕錯誤會更多走吧,我們回家.”
翟達笑了笑,沒有拒絕,攬住了小木頭的腰肢。。
雖然他大概是全世界最不怕下雨的人了
但誰能拒絕一把傘,兩個人呢?
傘面的噠噠聲中,兩人就這麼走入了風雨。
“我突然間想起之前搞過博客,有一句話叫:於暴雨中行走,傘是倒劃天空的船,有沒有覺得很浪漫?”
“是很浪漫。”
“那大作家考考你,續寫個下半句來。”
半晌後沒有迴音,翟達鼓勵道:“別怕,隨便聯想一下也行,想到什麼說什麼。”
“妹妹你坐船”
“好了,可以了.到此爲止,更不用加上調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