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搶出來的八年(“旭_堯”盟主贊助加更)
當太陽重新升起的時候,大雨終於停息,新沂河已經變得平緩,好似恢復了往日的溫順脾性。
那處決堤風險口,在經歷最初翟達的封堵、中期衆人的搶救、以及最後人民子弟兵的決定力量後,終究是抗住了。
除了幾處管涌少量滲水,原本可能造成毀滅性打擊的災害,被消弭於無形之間.
甚至昨夜被撤離的羣衆,還有人感覺小題大做了。
縣政府大院塞滿了臨時轉移的人,老大爺拉着公務員的手:“你說你們是不是閒得慌,那新沂河多少年了啥時候出過問題!老頭子我幾十年沒聽說過!”
“對對對,您說的對.這不是以防萬一麼.”
“我問你,我家裡的豬要是丟了你們管賠麼?”
“這我真不知道.您家裡多少豬?”
“兩隻成年大肥豬!一公一母呢!味道可好了我是說養的可好了!”
另一邊,醫院內。
王雪臉色蒼白的躺在病牀上,孟濤雖然坐在牀邊,但感覺比王雪還虛弱。
後半夜王雪就已經被送到了醫院,但孟濤是實打實在雨裡幹了一整夜,快三十個小時沒閤眼了。
光老太太就背了七八個。
爲了疏散喊了一晚上,孟濤的聲音極爲沙啞:“醫生說你只是着涼發燒,不過再觀察一天,也不用擔心醫藥費”
“你是怎麼跑到那個地方的?翟總說是去看淨水站的時候路過發現了你.”
王雪拿起紙筆寫寫畫畫,片刻後給孟濤看。
“想去劉家村找我我給你的零錢被風吹跑?下去撿錢結果上不來了?這還真是”
挺鬼扯的
孟濤點點頭,其實這事兒本身不重要,就是純好奇,說罷起身道:“行吧,我就來看你一眼,現在要回單位看看,有沒有啥可以幫上忙的.”
王雪卻拉住了孟濤的手。
並不滑嫩,甚至很粗糙但孟濤還是有些不適應:“這是幹嘛.”
王雪寫了一段新文字:“陪我呆一會兒,就十五分鐘。”
孟濤稍一猶豫:“行吧.”
重新坐下,王雪也不說話,孟濤很快就走神了。
片刻後,病牀邊傳來均勻的呼嚕聲,竟然是某人趴着睡着了。
粗糙小手,偷偷爲某人清理頭髮裡的小泥塊.
機核半導體廠,一晚上的強體力工作,瘋了一樣搬沙袋的衆人歪七扭八,直接躺在倉庫裡就睡着了。
只有兩個獲得“以舊換新”機會的大車司機精神抖擻,正在討論休息半年去哪裡旅遊。
翟達站在倉庫門口看了半晌,拍了拍最近的人,叫醒了一個小年輕:“別在這睡小心生病,通知大家各回各家,放假三天,洗了澡再好好休息。”
小年輕揉了揉眼睛:“好的翟總.我這就叫人。”
翟達點點頭轉身準備離去,海哥還在大門口等他呢。
年輕人看着老闆的背影,最終還是鼓起勇氣道:“翟總!那個我最近在努力學習知識,保安可以轉崗技術工人麼?”
“我只有只有初中學歷但我最近感覺進步了許多!”
年輕小夥越說越沒底氣,默默地低下了頭。
翟達一愣,看着對方臉上的污跡,微笑道:“研究院永遠鼓勵大家進步,回頭你參加一個基礎考覈,如果通過了,安排你去儀表廠那邊帶薪培訓三個月。”
年輕人大喜過望:“謝謝老闆!謝謝老闆!”
翟達已經轉身,擺擺手:“不用謝我,謝你自己就好了.”
————————————
東陽以比想象中快的多的速度,恢復了正常。
畢竟危機並未真正到來,土地、村落都未實際遭災。
在緩過神來後,甚至還有餘力支持一下市裡面,派出了一些志願者送去了物資。
那邊遠比東陽慘百倍,城市就不說了,還未統計出爐,但受影響農田達26000公頃,其中三分之一直接絕收另有三分之一將欠收.
但這畢竟只是一城一地的災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自98年後,這方面的組織能力就已經達到了全球第一的程度,多方迅速反應,整體態勢良好。
“機核半導體廠”在三天後恢復了工作,完成了裝機調試的最後一點進度,7月28日,徹底完成了投產前的全部設備需要。
正式擁有了嘗試生產“碳化硅功率器件”的能力。
第一批貨值5000萬人民幣,走高新技術免稅通道進口的英飛凌4英寸襯底,也順利進入了倉庫中。 半導體廠開始進入全新的階段
另外,盧勤儉等工信部考察團,也在去了哈城之後,轉道南下抵達東陽。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半年前分別時翟達說過,奠基儀式就不搞了,讓盧部直接等自己量產的好消息,沒想到這次來還真就是量產時機
連市機場,盧勤儉從機場出來後,這次迎接他的只有李康達一行人。
與上次不同,上次是刻意給研究院造勢,這次確實輕裝簡行。
盧勤儉和李康達握了握手,他雖然不管這塊,但畢竟和研究院有關,還是關切過這邊水災情況。
這次這位李縣長,有大功。
雖然翟達和研究院纔是預警災害的首功,但畢竟不是體制內的。
而體制內的李康達,這種搶險緊急處理有方,過程也可圈可點、身先士卒.
是標準的“越級提拔”功績。
不過以盧勤儉的角度,此人也是研究院項目落地的重要支持若是這就調走了,對研究院來說肯定不是好事。
工信部也無法插手地方人事調動,他好奇李康達本人怎麼想的。
“盧部辛苦了,歡迎再來東陽。”
盧勤儉笑呵呵道:“我又來吃涼皮啦,想得很啊。”
李康達一愣:“那您來對地方了,對了,翟總這兩天剛好在試生產,脫不開身,他說請您直接去廠裡,說不定能有好消息。”
盧勤儉眼睛一亮:“那太好了,我們走吧!”
一行人直接返回東陽,穿過城區後又抵達孫馬莊。
盧勤儉看着車窗外的景象,和半年前比變化最大的就是“機核半導體”的巨大廠區和環形總部的工地,據說後者也快能用了
再往後按照小翟的性格
他必然是要開新項目!
盧勤儉暗自點頭,他還是瞭解小翟的每當拿下一個高峰,就會直接出發下一座。
而後留下基業,交由團隊裡的那些精英天才們繼續發展
孫馬莊的變化遠未結束,甚至會越來越快。
車子開到了廠區門口,新保安盡職盡責的爲訪客登記,廠管部門也來了人接待,一行人經過數輪消毒、除塵、去靜電後,才終於得以走入生產車間。
包括李康達都第一次進來,還是沾了盧部的光。
幾個無塵服大白,因爲人到中年,明顯比年輕的廠員工胖一圈,倒是好辨認。
最終來到了碳化硅生產環節的最後一步,封裝測試間。
這裡已經聚集了不少人,包括π的成員也在其中,顯然今天格外重要,他們從前天開始,第一次進行碳化硅功率器件的量產。
每個步驟都要進行數小時,因爲是第一次還需要各種調整,直至今天,終於要出結果了。
雖然一年前,碳化硅功率器件乃至配套的“逆變器”、“電機”就已經面世,但眼下這裡,纔是決定這個能撬動產業升級的關鍵部件,能否開疆拓土的一步。
這一次,翟達等“π”成員只指導,每一步都是由普通操作員完成的。
一羣“瘦白”中,一個身影轉過頭來,看向迎面而來的一羣“胖白”。
都包的嚴嚴實實,也看不出表情,不過護目鏡裡微微眯起的眼睛,顯然是在笑。
翟達拿着一片由白色陶瓷基板和碳化硅芯片、以及針腳組成,巴掌大的扁平方塊。
遞給了盧勤儉。
“來的正好,盧部。”
“幸不辱命,這,就是能夠高溫、高壓穩定運行,工作頻率可達800Khz,體積縮小67%,能量損耗降低70%的.”
“量產型·碳化硅功率器件。”
盧勤儉小心翼翼的捧着那白色物件,入手有些沉,但確實很小巧精密。
翟達笑道:“根據訂單排期,這一塊就是國家電網的了,將會應用在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領域”
翟達記不清前世這東西什麼時候量產的,但他知道肯定大幅度提前。
實際上.
提前了整整八年.
他帶領着“π”與研究院,從產業升級的大命題下。
搶回來了整整八年。
(“旭_堯”盟主贊助加更)
盟主哥哥好壞,我好喜歡~
tip:本次大雨有歷史原型,就在此地2010年,不過事件走向肯定不同。
修正一個小問題,查過更多資料後確認2010年國際領先“襯底”尺寸是4英寸而非6英寸,6英寸英飛凌只有“樣片”,但無法量產,修改了一下。
(本章完)